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X射線衍射儀采購中標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X-射線衍射儀采購項目中標公告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企業信息X-射線衍射儀采購項目中標公告一、項目編號:OITC-G230310458(招標文件編號:OITC-G230310458)二、項目名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企業信息X-射線衍射儀采購項目三、中標(成交)信息供應商名稱:北京新陽創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企業信息供應商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苑路甲13號院2號樓7層2-704中標(成交)金額:269.7560000(萬元)四、主要標的信息序號供應商名稱貨物名稱貨物品牌貨物型號貨物數量貨物單價(元)1北京新陽創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企業信息X-射線衍射儀MALVERN PANALYTICAL B.V.EMPYREAN1套¥2,697,560.00五、評審專家(單一來源采購人員)名單:李建勇、李佳、王海文、楊玉芬、張永光六、代理服務收費標準及金額:本項目代理費收費標準:(2002)1980本項目代理......閱讀全文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揭示真核生物tRNA加工成熟分子機制
近日,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李國輝研究員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雷鳴教授團隊,以長文的形式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在線發表了兩個課題組作為共同通訊作者單位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Structural insight into precursor tR
大連化物所研究員楊學明當選中科院院士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 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9日揭曉。 51名科學家從314名有效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新當選為中科院院士,至此中科院院士總數達到727名。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楊學明當選。 按《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規定,中科院增選院士每兩年舉行一次,每次增選總名額不超過
訃告: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辛勤研究員逝世 享年81歲
訃告:2020年6月24日22時46分,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辛勤研究員走完了光輝且實干的一生,享年81歲。 辛勤,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1962年畢業于吉林大學化學系。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學委會副主任(1992-1997),中國化學會催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中科院與大連市簽署全面科技合作戰略協議
5月4日,中國科學院與大連市政府在大連簽署全面科技合作戰略協議,雙方將圍繞大連市石油化工、新能源、智能制造等產業的技術需求,通過人才交流、推廣先進實用性技術、共建各類研發平臺等形式,為大連市創新發展和經濟建設服務。 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遼寧省委常委、大連市委書記唐軍,大連市市長肖盛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首臺短波長手性拉曼光譜儀制成
日前從“電場、磁場調制的短波長手性拉曼光譜儀研制”專項驗收會上獲悉, 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李燦院士、馮兆池研究員帶領的研發團隊成功研制出國際首臺457nm激光為激發光源的短波長手性拉曼光譜儀,同時填補了我國手性拉曼光譜技術的空白。該項目通過了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專項項目結題驗收。在多年來的紫外
達沃斯青年科學家代表團到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訪問
6月29日,參加2017年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的青年科學家代表團訪問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來自美國、俄羅斯、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士等10多個國家的40余名青年科學家及大連市各高校、高新企業的20多名代表與大連化物所相關科研人員進行了廣泛交流。 大連市科協副主席劉國強指出大連市委、市政府搶抓國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成功研制短波長手性拉曼光譜儀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持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專項項目結題驗收會議在北京舉行。 大連化物所李燦院士、馮兆池研究員團隊主持完成的“電場、磁場調制的短波長手性拉曼光譜儀研制”專項通過結題驗收,并獲得優秀。這個進展也在Applied Spectroscopy(2017,71(9),221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能量代謝控制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趙宗保研究員帶領生物質高效轉化研究團隊在微生物能量代謝控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成功將無機化能傳遞給一種可與生物相容的能量載體,并實現了對細胞內物質轉化途徑的選擇性驅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催化雜志上。 能量代謝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之一,需要能量載體(輔酶)介導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長鏈α-烯烴生物合成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大連化物所合成生物學與生物催化創新研究團隊周雍進研究員與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Jens Nielsen教授合作,通過構建酵母細胞反應器,高效的合成出了長鏈α-烯烴。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合成生物學領域雜志《美國化學會—合成生物學》上。 長鏈(C12―C20)α-烯烴(long-chain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兩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
1月8日上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其“分子尺度分離無機膜材料設計合成及其分離與催化性能研究”和“全釩液流電池儲能技術及其應用”兩項目分別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和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分子尺度分離無機膜材料設計合成及其分離與催化性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吳忠帥當選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吳忠帥當選為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吳忠帥長期從事二維能源材料與高效電化學能源創新體系研究,在高質量石墨烯宏量制備與應用、新型二維材料設計合成與性能調控、高效微型電化學儲能器件與集成微系統、雙高超級電容器構筑以及固態鋰電池和新型電池等研究方向取得了系列創新性成果,在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發現光誘導分子內電荷轉移機制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徐兆超團隊與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教授劉曉剛合作,在前期獲得高熒光強度和光穩定性系列新型熒光染料的基礎上,發現了一種新型的光誘導分子內電荷轉移機制,命名為分子內扭轉電荷穿梭。該機制的發現進一步推進了分子水平上對光誘導電荷轉移機制的理解,在光電轉換、光催化等領域將具有重要價值。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制全球比能量最高鋰硫電池組
近日,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陳劍團隊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比能量、大容量鋰硫二次電池及電池組”在京通過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 鋰硫電池是一種原料儲量豐富、環境友好、成本低廉的高比能量二次電池,也是最接近實用化的下一代二次電池技術。 陳劍團隊攻克了一系列鋰硫電池工程技術難題,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丁云杰:二十年支起創新鏈
1999年,剛回國不久的丁云杰輾轉來到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成為0805研究組的組長。 之后的20年里,丁云杰的組長職務一直沒變,變化的是,這支研究組越來越“富足”。丁云杰 不急不躁 做原創技術 11月底,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0805研究組組長丁云杰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化學鏈合成氨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復合氫化物材料化學研究組研究員陳萍、副研究員郭建平團隊在化學鏈合成氨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團隊基于多年來對儲氫材料及催化合成氨與氨分解反應的研究積累,構建了一種基于氫化物和亞氨基化合物的化學鏈合成氨新過程。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能源》(Nature Ener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自主研制技術累計烯烴年產近600萬噸
記者4月20日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獲悉,該所自主知識產權的甲醇制烯烴技術(DMTO),在中煤蒙大工程塑料項目(180萬噸/年甲醇制60萬噸/年烯烴)投料試車并取得圓滿成功。 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烴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隨著國民經濟發展,特別是現代化學工業的發展對低碳烯烴的需求日漸攀升,供需矛盾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揭示量子點能量轉移光催化新機制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凱豐團隊在量子點能量轉移與光催化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團隊揭示了一種基于鉛鹵鈣鈦礦量子點三線態傳能敏化有機分子異構化及環加成的新路徑,并且獲得了較高的量子效率和轉化率。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并受到三位審稿人的一致高度評價,被期刊選為VIP(Very
渤化集團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8月17日,渤化集團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天津迎賓館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渤化集團—大連化物所催化與化工新材料聯合研究院”,深入開展高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科技合作。圍繞石油化工、碳化工、精細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人才培養、信息交流、成果轉化、共建研發平臺
中科院“變革性潔凈能源關鍵技術與示范”專項在大連啟動
? 19日,中國科學院在大連化物所召開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變革性潔凈能源關鍵技術與示范”(以下簡稱“潔凈能源”)啟動會,宣布“潔凈能源”先導專項正式啟動。該項目將發展潔凈能源新技術,及時搶占能源技術戰略制高點,以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為驅動,構建與我國能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開發蛋白質復合物原位解析新技術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生物技術研究部生物分子高效分離與表征研究組(1810組)張麗華研究員團隊研制了一種基于糖苷鍵的質譜可碎裂型交聯劑,顯著地提高了交聯信息的檢索通量和鑒定準確度,同時具有良好的兩親性和生物兼容性,實現了活細胞內蛋白質復合物原位交聯和規模化精準解析。作為生命活動的執行者,蛋白質通
預算700萬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采購高精度質譜 有這些要求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發布了高精度質譜儀采購項目,本次預算金額700萬元,采購的質譜儀主要用于蛋白質組學:蛋白質組學研究中的蛋白質鑒定、翻譯后修飾、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多肽和蛋白質的定量分析。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高精度質譜儀采購項目 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發二維材料限域單原子催化綜述
大連化物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鄧德會研究員、包信和院士團隊在二維材料限域單原子催化研究方面的工作受到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受邀在Chemical Reviews期刊上并以封面形式發表以“Catalysis with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Confining Sing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食品未知風險篩查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 ?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許國旺研究員團隊在利用液相色譜-高分辨質譜聯用技術(LC-HRMS)對食品未知風險篩查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分析化學》(Anal. Chem.)雜志上。 ? 食品安全與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博士生獲美國材料學會研究生獎銀獎
近日,美國材料學會(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MRS)2011年春季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行,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何騰從140多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斬獲研究生獎銀獎,成為本次年會唯一一位獲得研究生獎的中國大陸學生。 MRS成立于1973年,擁有1.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食品未知風險篩查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許國旺研究員團隊在利用液相色譜-高分辨質譜聯用技術(LC-HRMS)對食品未知風險篩查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分析化學》(Anal. Chem.)雜志上。 食品安全與廣大民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關。針對食品中已知風險的靶向分析,已建立了成熟可靠的檢測方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撰寫的木質素催化轉化學術專著出版
近日,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生物能源化學品研究組(DNL0603)王峰研究員、南京林業大學張超鋒教授共同撰寫的英文專著Lignin Conversion Catalysis: Transformation to Aromatic Chemicals由Wiley-VCH出版社出版發行。 木質素結構中
中科院分離分析化學重點實驗室大連化物所召開會議
1月25日至27日,中國科學院分離分析化學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召開。會議由學術委員會主任張玉奎院士主持,學委會委員盧佩章院士、姚守拙院士、汪爾康院士、陳洪淵院士、江桂斌院士、劉虎威教授、張祥民教授、張濤研究員、鄒漢法研究員、關亞風研究員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二氧化碳轉化獲新進展
近日,大連化物所研究員黃延強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劉彬合作,在二氧化碳轉化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工作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上。 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反應是實現碳資源循環利用的有效途徑。由于二氧化碳分子相對穩定、電化學還原反應產物復雜,因此設計性能優異的催化劑以降低過電勢、提高反應選擇性和穩定性是二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二氧化碳轉化獲新進展
近日,大連化物所研究員黃延強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劉彬合作,在二氧化碳轉化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工作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上。圖片來源于網絡 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反應是實現碳資源循環利用的有效途徑。由于二氧化碳分子相對穩定、電化學還原反應產物復雜,因此設計性能優異的催化劑以降低過電勢、提高反應選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2010專交會"上舉辦ZL技術成果推介會
8月6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在“2010專交會”上舉辦了ZL技術成果推介會。推介會吸引了來自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校及的代表及社會各界人士約150人參觀洽談。 與以往歷屆專交會相比,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今年在參加展會的形式上有了比較大的調整,首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