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沃克類病毒胃腸炎的癥狀表現
潛伏期一般24~48小時。起病突然,以輕重不等的嘔吐或腹瀉為主要表現。可單有嘔吐或腹瀉,亦可先吐后瀉。腹瀉為黃色稀水便,日數次至十數次不等,無膿血與粘液。可伴有低熱、頭痛、肌痛、乏力及食欲減退。病程自限,一般為2~3天,恢復后無后遺癥。......閱讀全文
諾沃克類病毒胃腸炎的癥狀表現
潛伏期一般24~48小時。起病突然,以輕重不等的嘔吐或腹瀉為主要表現。可單有嘔吐或腹瀉,亦可先吐后瀉。腹瀉為黃色稀水便,日數次至十數次不等,無膿血與粘液。可伴有低熱、頭痛、肌痛、乏力及食欲減退。病程自限,一般為2~3天,恢復后無后遺癥。
諾沃克類病毒胃腸炎的病因及癥狀表現
病因 (一)傳染源:主要是急性期病人,感染后糞便排毒時間短暫,一般不超過72小時。 (二)傳播途徑:以糞—口途徑為主,如水源、食物被污染,可造成暴發流行。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以大齡兒童及成人發病率最高。感染后免疫力短暫。 (四)流行特征:本病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國亦有流行
諾沃克類病毒胃腸炎的癥狀表現及檢查診斷
癥狀表現 潛伏期一般24~48小時。起病突然,以輕重不等的嘔吐或腹瀉為主要表現。可單有嘔吐或腹瀉,亦可先吐后瀉。腹瀉為黃色稀水便,日數次至十數次不等,無膿血與粘液。可伴有低熱、頭痛、肌痛、乏力及食欲減退。病程自限,一般為2~3天,恢復后無后遺癥。 檢查診斷 1.血常規 外周血白細胞大多數
簡述諾沃克類病毒胃腸炎的臨床表現
潛伏期一般24~48小時。起病突然,以輕重不等的嘔吐或腹瀉為主要表現。可單有嘔吐或腹瀉,可先吐后瀉。腹瀉為黃色稀水便,日數次至十數次不等,無膿血與黏液。可伴有低熱、頭痛、肌痛、乏力及食欲減退。病程自限,一般為2~3天,恢復后無后遺癥。
諾沃克類病毒胃腸炎的治療
無特效療法,以對癥治療為主。暫停乳類及雙糖類食物。吐瀉較重時用止吐劑及鎮靜劑。口服或靜脈補液以糾正和電解質紊亂。
諾沃克類病毒胃腸炎的治療
無特效療法,以對癥治療為主。暫停乳類及雙糖類食物。吐瀉較重時用止吐劑及鎮靜劑。口服或靜脈補液以糾正和電解質紊亂。
諾沃克類病毒胃腸炎的概述
諾沃克類病毒為一組屬于微小病毒的病原體,諾沃克病毒為本組病毒的原型,系1972年經免疫電鏡在美國俄亥俄洲諾沃克城胃腸炎患者糞便中發現。其后在世界其它地區又相繼發現了多種類似病毒,多按發現時的地區而命名,如夏威夷病毒,蒙哥馬利病毒、馬林病毒、雪山病毒等,統稱為諾沃克類病毒。直徑25~32nm,無包
諾沃克類病毒胃腸炎的病因
(一)傳染源:主要是急性期病人,感染后糞便排毒時間短暫,一般不超過72小時。 (二)傳播途徑:以糞—口途徑為主,如水源、食物被污染,可造成暴發流行。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以大齡兒童及成人發病率最高。感染后免疫力短暫。 (四)流行特征:本病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國亦有流行的報道。
關于諾沃克類病毒胃腸炎的簡介
諾沃克類病毒感染后出現以嘔吐、腹瀉為主要癥狀的疾病。諾沃克類病毒為一組屬于微小病毒的病原體,諾沃克病毒為本組病毒的原型,系直徑25~32納米,圓形,無包膜,似屬于DNA病毒。僅人和猩猩易感。本組病毒抵抗力較強,耐乙醚、酸及熱,60℃30分鐘不能完全滅活。生食海貝類及牡蠣等水生動物,是該病毒感染的
諾沃克類病毒胃腸炎的檢查診斷
1.血常規 外周血白細胞大多數正常或稍高,亦有少數白細胞計數降低。 2.糞便檢查 大便鏡檢多無異常,培養無致病菌生長。 3.特異性診斷實驗 (1)取發病后24~48小時大便作免疫電鏡檢查,可見病毒顆粒; (2)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檢測急性期糞便濾液中的病毒抗原; (3)用放射免疫法等方
諾沃克類病毒胃腸炎的并發癥
病程自限,一般為2~3天,恢復后無后遺癥。 并發癥不常見。脫水是主要的并發癥也是病毒性胃腸炎致死的主要原因。
關于諾沃克類病毒胃腸炎的病因分析
1.傳染源主要是急性期患者,感染后糞便排毒時間短暫,一般不超過72小時。 2.傳播途徑以糞—口途徑為主,如水源、食物被污染,可造成暴發流行。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但以大齡兒童及成人發病率最高。感染后免疫力短暫。 4.流行特征本病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國也有流行的報道。全年均可發病,但以秋
關于諾沃克類病毒胃腸炎的檢查介紹
1.血常規 外周血白細胞大多數正常或稍高,有少數白細胞計數降低。 2.糞便檢查 大便鏡檢多無異常,培養無致病菌生長。 3.特異性診斷實驗 (1)取發病后24~48小時大便作免疫電鏡檢查,可見病毒顆粒; (2)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檢測急性期糞便濾液中的病毒抗原; (3)用放射免疫法等方法
治療和預防諾沃克類病毒胃腸炎的介紹
1、治療 無特效療法,以對癥治療為主。暫停乳類及雙糖類食物。吐瀉較重時用止吐劑及鎮靜劑。口服或靜脈補液以糾正和電解質紊亂。抗生素對患者并無療效。 2、預防 加強患者的管理。注意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防止水源污染。疫苗尚在研制之中。由于小腸吸收功能受損,在發病早期忌飲牛奶或含糖飲料、食物等。
諾沃克類病毒胃腸炎的檢查診斷及鑒別診斷
檢查診斷 1.血常規 外周血白細胞大多數正常或稍高,亦有少數白細胞計數降低。 2.糞便檢查 大便鏡檢多無異常,培養無致病菌生長。 3.特異性診斷實驗 (1)取發病后24~48小時大便作免疫電鏡檢查,可見病毒顆粒; (2)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檢測急性期糞便濾液中的病毒抗原; (3)用放
諾沃克類病毒胃腸炎的鑒別診斷及并發癥
鑒別診斷 本病應與細菌性、寄生蟲性腹瀉鑒別;與其它病毒性胃腸炎的鑒別主要根據特異性診斷實驗。 并發癥 病程自限,一般為2~3天,恢復后無后遺癥。 并發癥不常見。脫水是主要的并發癥也是病毒性胃腸炎致死的主要原因。
關于諾沃克類病毒胃腸炎的鑒別診斷和并發癥介紹
1、鑒別診斷 本病應與細菌性、寄生蟲性腹瀉鑒別;與其他病毒性胃腸炎的鑒別主要根據特異性診斷實驗。 2、并發癥 病程自限,一般為2~3天,恢復后無后遺癥。并發癥不常見。脫水是主要的并發癥也是病毒性胃腸炎致死的主要原因。
糞便粘液的相關疾病
諾沃克類病毒胃腸炎,空腸彎曲菌腸炎,老年便秘,其他弧菌感染,志賀菌病,結締組織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彎曲菌性腸炎
簡述諾如病毒急性胃腸炎的臨床表現
潛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長72h。感染者發病突然,主要癥狀為惡心、嘔吐、發熱、腹痛和腹瀉。兒童患者嘔吐普遍,成人患者腹瀉為多,24h內腹瀉4~8次,糞便為稀水便或水樣便,無粘液膿血。大便常規鏡檢WBC
嵌杯樣病毒胃腸炎的鑒別診斷
與諾氏克病毒、腸腺病毒、星狀病毒引起的急性腸炎相鑒別。 諾如病毒電子顯微鏡顯示 嵌杯樣病毒胃腸炎是人類的常見病,臨床表現為腹瀉和嘔吐。最常見的病原主要包括輪狀病毒、杯狀病毒、腸道腺病毒、星狀病毒等。杯狀病毒科分為4個屬。Lagovirus—兔出血病病毒(RHDV); Vesivirus—豬
糞便粘液的檢查過程及相關疾病
檢查過程 肉眼觀察糞便粘液 常糞便中的少量粘液因與糞便均勻混合不易察覺。若有肉眼可見粘液說明其量增多。小腸炎癥時增多的粘液均勻的混于糞便之中;大腸病變時因糞便已逐漸形成,粘液不易與糞便混合;來自直腸的粘液則附著于糞便的表面。單純粘液便的粘液無色透明,稍粘稠,膿性粘液便則呈黃白色不透明,見于各
德國諾沃泰克電位器作用及注意事項
德國NOVOTECHNIK諾沃泰克電位器是具有三個引出端、阻值可按某種變化規律調節的電阻元件。電位器通常由電阻體和可移動的電刷組成。當電刷沿電阻體移動時,在輸出端即獲得與位移量成一定關系的電阻值或電壓。 電位器既可作三端元件使用也可作二端元件使用。后者可視作一可變電阻器,由于它在電路中的
德國Novo諾沃泰克直線位移傳感器使用要求
德國Novo諾沃泰克直線位移傳感器使用要求1、德國Novo諾沃泰克直線位移傳感器供電電壓要穩定:工業電源要求±0.1%的穩定性,比如基準電壓10V,允許有±0.01V的波動,否則,會導致顯示的圈套波動。如果這時的顯示波動幅度不超過波動電壓的波動幅度,位移傳感器電子尺就屬于正常。德國Novo諾沃泰克直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糞便粘液介紹
糞便粘液介紹: 糞便粘液檢查,檢查方法簡單,結果直觀,可以初步提供消化道功能或病理變化的狀況,以及間接判定胃腸、胰腺、肝膽的功能狀況。糞便粘液正常值: 少量。糞便粘液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若有大量粘液,提示腸道炎癥或有過敏反應。若是糞便與粘液相混合,粘液可能來自小腸或近端結腸;若粘液僅附著
腺病毒性腸炎的臨床表現
水樣腹瀉影像 腺病毒性腸炎大多數由病毒性腸病原體引起的感染是無癥狀的。在有癥狀的感染中,水樣腹瀉是最常見的癥狀。糞便很少含有粘液和血液。體檢發現(例如粘膜干燥,心動過速)無特異性,且與脫水程度有關。嬰兒及年幼兒童的輪狀病毒感染性胃腸炎可發生嚴重水樣腹瀉,持續5-7天,可導致等滲性脫水。90%
關于諾如病毒急性胃腸炎的簡介
諾如病毒是一組杯狀病毒科的病毒,以前也稱之為“諾瓦克樣病毒”。諾如病毒變異快、環境抵抗力強、感染劑量低,感染后潛伏期短、排毒時間長、免疫保護時間短,且傳播途徑多樣、全人群普遍易感,因此,諾如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和快速傳播能力。諾如病毒感染影響胃和腸道,引起胃腸炎或“胃腸流感”,發病的主要表現為腹瀉
治療諾如病毒急性胃腸炎的簡介
尚無特效的抗病毒藥物,采取對癥治療或支持療法,不需用抗菌素,預后良好。脫水是諾如病毒胃腸炎的主要死因,故對嚴重病例,尤其是幼兒及體弱者應及時輸液或口服補液,以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
沃森-克里克模型的定義
中文名稱沃森-克里克模型英文名稱Watson-Crick model定 義沃森(J. D. Watson)和克里克(F. Crick)于1953年提出的DNA立體結構模型,認為DNA為兩股反向平行的多聚脫氧核糖核苷酸,由互補堿基的氫鍵連接,并呈右手螺旋方式圍繞同一軸心盤繞。應用學科遺傳學(一級學科
簡述胃腸炎的臨床表現
胃腸炎癥狀的類型和嚴重程度取決于微生物或毒物的類型和量的大小。最常見的癥狀是腹瀉,其他癥狀包括:腹痛、惡心、嘔吐、發熱、食欲減退、體重減輕(可能是脫水的征象)、大量出汗、皮膚濕冷、肌肉痛或關節僵硬、大便失禁等。 劇烈的嘔吐和腹瀉可以很快導致脫水,其表現有虛弱、極度口渴、少尿或尿色加深、皮膚干燥
簡述諾如病毒急性胃腸炎的診斷標準
1、臨床診斷病例:主要依據流行季節、地區特點、發病年齡等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以及實驗室常規檢測結果進行診斷。在一次腹瀉流行中符合以下標準者,可初步診斷為諾如病毒感染: (1)潛伏期24~48h; (2)50%以上發生嘔吐; (3)病程12~60h; (4)糞便、血常規檢查無特殊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