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識別的概念
分子識別(molecular recognition)是兩個或以上的分子之間通過非共價鍵結合相互作用。......閱讀全文
分子識別的概念
分子識別(molecular recognition)是兩個或以上的分子之間通過非共價鍵結合相互作用。
分子識別的概念
分子識別(molecular recognition)是兩個或以上的分子之間通過非共價鍵結合相互作用。
概念驗證裝置“聞”海水識分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247.shtm
分子識別的原理
分子識別的過程實際上是分子在特定的條件下通過分子間作用力的協同作用達到相互結合的過程。這其實也揭示了分子識別原理中的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特定的條件”即是指分子要依靠預組織達到互補的狀態,“分子間相互作用力”即是指存在于分子之間非共價相互作用,而“協同作用”則是強調了分子需要依靠大環效應或者螯合效應
分子識別的原理
分子識別的過程實際上是分子在特定的條件下通過分子間作用力的協同作用達到相互結合的過程。這其實也揭示了分子識別原理中的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特定的條件”即是指分子要依靠預組織達到互補的狀態,“分子間相互作用力”即是指存在于分子之間非共價相互作用,而“協同作用”則是強調了分子需要依靠大環效應或者螯合效應
分子識別的歷史
自從1828年Friedrich W?hler合成出尿素分子190年以來,分子化學已經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在有機合成方面,人們利用精美的策略以及巧奪天工的效率和選擇性,合成了大量結構復雜、功能多樣的分子。而在1987年,Nobel化學獎授予了C.J.Pedersen、D.J.Cram和J.
分子識別的歷史
自從1828年Friedrich W?hler合成出尿素分子190年以來,分子化學已經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在有機合成方面,人們利用精美的策略以及巧奪天工的效率和選擇性,合成了大量結構復雜、功能多樣的分子。而在1987年,Nobel化學獎授予了C.J.Pedersen、D.J.Cram和J.
細胞識別的概念和方式
細胞識別是指一種生物細胞,同種和異種細胞的認識和鑒別。細胞的識別是通過膜表面的一種復雜的蛋白質也叫受體與胞外信號物質分子選擇性地相互作用,導致胞內一系列生理、生化反應,如柱頭表皮細胞對花粉粒的識別,親緣關系近的能萌發、受精,遠的則不能萌發;?白細胞能吞噬或殺死外來侵入的細菌或細胞等異物,而卻能和同一
細胞識別的概念和介紹
細胞識別是指一種生物細胞,同種和異種細胞的認識和鑒別。細胞的識別是通過膜表面的一種復雜的蛋白質也叫受體與胞外信號物質分子選擇性地相互作用,導致胞內一系列生理、生化反應,如柱頭表皮細胞對花粉粒的識別,親緣關系近的能萌發、受精,遠的則不能萌發;?白細胞能吞噬或殺死外來侵入的細菌或細胞等異物,而卻能和同一
分子識別的互補性
底物與受體的互補性包括空間結構及空間電學特性的互補性。空間互補性最早由Fisher的“鎖-鑰匙”關系所描述。例如,環糊精體系是典型的可用第一代經典的鎖與鑰匙關系比喻的體系。它有一個很典型的疏水空腔,能和偶氮染料形成絡合物。當偶氮化合物上的取代基不同時,它們的反應平衡常數差別并不大,但反應速率卻相差三
分子識別的預組織特性
分子識別的另一重要決定因素是預組織原則。它主要決定識別過程中的鍵能力。預組織是指受體與底物分子在識別之前將受體中容納底物的環境組織得愈好,其溶劑化能力愈低,則它們的識別效果愈佳,形成的絡合物愈穩定。化合物5是經過預組織的受體,O原子形成八面體,它的空腔中的6個甲基的空間位阻使O原子不能同溶劑結合,氧
大分子物質的簡介和分子區別的簡介
大分子物質是分子量較大的物質。從生物和化學兩個方面來解釋,有不同的物質。生物方面主要有多糖,蛋白質,核酸等。化學方面主要是高聚物等高分子化合物。 分子區別 所謂粒徑,就是顆粒的直徑、大小或尺寸。現實的粉體顆粒,如滑石粉、碳酸鈣、水泥等顆粒,其形狀是不規則的,粒 徑如何描述?實際上,迄今為止
遺傳發育所揭示植物雌雄識別的分子機制
受精需要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而精子能否被及時地傳遞到卵子是受精的關鍵。在被子植物中,精子是通過花粉管來傳遞的,但花粉管是如何將精子傳遞到卵子的呢?這是植物生殖生物學幾十年來關注的主要問題,也是雜交育種的技術瓶頸之一。日前,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楊維才研究組首次分離到了花粉管識別雌性吸引
科學家揭示花粉—柱頭識別的分子機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4/455730.shtm 肽抑制柱頭受體激酶信號通路調控水合的模式圖 華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超課題組以模式植物擬南芥為研究對象,揭示了花粉通過其覆蓋物中的PCP-B小肽競爭柱頭里的RALF3
分子進化的概念
分子進化(molecular evolution),生物進化過程中生物大分子的演變現象。主要包括蛋白質分子的演變、核酸分子的演變和遺傳密碼的演變。
分子標記的概念
分子標記(Molecular Markers),是以個體間遺傳物質內核苷酸序列變異為基礎的遺傳標記,是DNA水平遺傳多態性的直接的反映。與其他幾種遺傳標記——形態學標記、生物化學標記、細胞學標記相比,DNA分子標記具有的優越性有:大多數分子標記為共顯性,對隱性的性狀的選擇十分便利;基因組變異極其
聞聲識動物
水鳥油鴨 受訪者供圖油鴨聲紋頻譜圖?受訪者供圖?雀形目小鳥棕頭鴉雀?受訪者供圖棕頭鴉雀聲紋頻譜圖 受訪者供圖“啾啾”“嘰嘰喳喳”“嘎嘎”,自今年5月野生動物聲紋智能識別設備開展示范應用以來,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野生動物聲紋智能監測系統目前已收集到以鳥類為主的10萬余條野生動物聲紋信息。近日,該成果作
分子病的概念
分子病是由于遺傳上的原因而造成的蛋白質分子結構或合成量的異常所引起的疾病。蛋白質分子是由基因編碼的,即由脫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上的堿基順序決定的。如果DNA分子的堿基種類或順序發生變化,那么由它所編碼的蛋白質分子的結構就發生相應的變化,嚴重的蛋白質分子異常可導致疾病的發生。實際上任何由遺傳原因
分子重排反應的概念
重排指某種化合物在試劑、溫度或其他因素的影響下,發生分子中某些基團的轉移或分子內碳原子骨架的改變的過程。重排反應(rearrangement reaction)是分子的碳骨架發生重排生成結構異構體的化學反應,是有機反應中的一大類。重排通常涉及取代基由一個原子轉移到同一個分子中的另一個原子上的過程。
分子模擬的概念
一些微生物和正常宿主細胞或細胞或細胞外成分有相似的抗原表位,感染人體后激發的免疫應答也能攻擊人體的細胞或細胞外成分,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
核酸分子雜交的概念
核酸分子雜交(簡稱雜交,hybridization)是核酸研究中一項最基本的實驗技術。互補的核苷酸序列通過Walson-Crick堿基配對形成穩定的雜合雙鏈DNA或RNA分子的過程稱為雜交。雜交過程是高度特異性的,可以根據所使用的探針已知序列進行特異性的靶序列檢測。
分子內張力的概念
空間張力=成鍵張力(單鍵伸長或縮短)+鍵角張力+扭轉張力+非鍵張力分子內張力是上述四種張力之和。1、 角張力(亦稱Baeger張力):它是由于正常鍵角改變產生的。2、 鍵張力:是由鍵的伸縮使正常鍵長改變而產生的張力。3、扭轉張力(pitzer張力):它是由于優勢構象二面角改變而產生的張力。兩個連接四
紅外識譜歌
?? 紅外可分遠中近,中紅特征指紋區, 1300來分界,注意橫軸劃分異。 看圖要知紅外儀,弄清物態液固氣。 樣品來源制樣法,物化性能多聯系。 識圖先學飽和烴,三千以下看峰形。 2960、2870是甲基,2930、2850亞甲峰。 1470碳氫彎,1380甲基顯。 二個甲基同一碳,13
看“臉”識“病”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205.shtm古有神醫扁鵲通過“望色、聽聲”即可得知蔡桓公的疾病狀態,而今借助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不需詢問病史或檢查身體,也能看“臉”識“病”。近期,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博士生劉雪南與合作者
根據蛋白質分子大小的差別的分離方法介紹
1、透析與超濾透析法是利用半透膜將分子大小不同的蛋白質分開。超濾法是利用高壓力或離心力,強使水和其他小的溶質分子通過半透膜,而蛋白質留在膜上,可選擇不同孔徑的瀘膜截留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質。2、凝膠過濾法也稱分子排阻層析或分子篩層析,這是根據分子大小分離蛋白質混合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柱中最常用的填充材料
DNA分子克隆的幾個概念
在體外將DNA分子片段與載體DNA片段連接,轉入細胞獲得大量拷貝的過程中DNA分子克隆(或基因克隆)。其基本步驟包括:制備目的基因→將目的基因與載體用限制性內切酶切割和連接,制成DNA重組→導入宿主細胞→篩選、鑒定→擴增和表達。載體(vecors)在細胞內自我復制,并帶動重組的分子片段共同增殖,從而
相對分子質量的概念
相對分子質量(Relative molecular mass),是指化學式中各個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Ar)的總和,用符號Mr表示,單位是1。對于聚合物而言,其相對分子量可達幾萬甚至幾十萬;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H?O。
?分子的空間構型的概念
分子的空間構型是指分子中各種基團或原子在空間分布的幾何形狀。分子中的原子不是雜亂無章地堆積在一起,而是按照一定規律結合的整體,使分子在空間呈現出一定的幾何形狀(即空間構型)。如果確定了某分子內化學鍵的鍵長和鍵角數據,那么這個分子的幾何構型就確立了。
細胞黏附分子的概念
細胞黏附分子是眾多介導細胞間或細胞與細胞外基質間相互接觸和結合分子的統稱。
分子定向進化的概念
中文名稱分子定向進化英文名稱directed molecular evolution定 義模仿自然進化過程的人工進化策略。不需要事先了解蛋白質的結構和作用機制,去獲得期望功能或全新功能的蛋白質或DNA。如從一個靶基因或一群相關家族基因或DNA開始,用突變或重組等手段去創建分子的多樣性,然后對這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