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上腔靜脈回流受阻的簡介
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是由于各種不同病因引起完全或不完全的上腔靜脈阻塞,使血液回流受阻的一種綜合征。臨床表現主要為上肢及面部水腫及青紫,胸壁靜脈曲張。引起上腔靜脈阻塞的原因多數為縱隔腫瘤或肺門的腫瘤及縱隔炎癥。少數是由于上腔靜脈血栓性靜脈炎。多數由惡性腫瘤引起,如肺癌、原發性縱隔腫瘤、淋巴瘤及轉移性腫瘤等。......閱讀全文
上腔靜脈綜合征的基本信息
上腔靜脈綜合征(SVCS)是一組由于通過上腔靜脈回流到右心房的血流部分或完全受阻相互影響所致的癥候群,為腫瘤常見的急癥。患者出現急性或亞急性呼吸困難和面頸腫脹。檢查可見面頸、上肢和胸部淤血,水腫,進而發展為缺氧和顱內壓增高,需要緊急處理。
上腔靜脈綜合征的常見疾病
上腔靜脈血栓性靜脈炎、結核性上腔靜脈炎、慢性縱隔炎、慢性縱隔淋巴結炎、縱隔膿腫、特發性縱隔纖維化、胸腔腫瘤等。
上腔靜脈受壓綜合征的癥狀體征
上腔靜脈受壓綜合征的癥狀和體征與受壓時間、受壓程度、受壓部位有關。時間短、受阻程度重,病情也常常嚴重。反之,病情較緩和。臨床癥狀有咳嗽、頭痛、頭脹、惡心、視力改變、聲嘶、下咽困難、抽搐等。體檢時發現顏面水腫,頸部粗,多血質,頸部以及胸部血管怒張。當阻塞奇靜脈時,胸壁和上腹壁可見擴張的靜脈,若阻塞
診斷上腔靜脈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在病史和體格檢查的基礎上,一旦懷疑上腔靜脈綜合征就應進一步明確阻塞的原因、阻塞的部位及阻塞的程度。后前位和側位胸部X線片有助于診斷。若右肺門有一腫塊并右肺上葉阻塞性肺炎,則可能為支氣管肺癌所致。惡性淋巴瘤或轉移癌常有縱隔淋巴結腫大,胸部X線片也可以清楚顯示。CT檢查,特別是增強對比,不僅可以明確
治療上腔靜脈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1)惡性疾病:上腔靜脈綜合征的治療取決于病因。惡性疾病引起的上腔靜脈綜合征,一旦病理學診斷明確,或即使沒有病理學診斷但仍高度懷疑惡性疾病,就應開始內科治療,如限鹽、利尿、應用皮質激素減輕水腫等。大強度放療(3~4Gy,共4d)在減輕癥狀和體征方面是安全有效的。隨后以每次2Gy常規放療,總量40
上腔靜脈綜合征的臨床表現
1.靜脈回流障礙 頭頸部及上肢出現水腫,指壓無明顯壓痕,伴皮膚及口唇發紺,平臥時加重,上半身直立后可緩解,常伴頭暈、頭脹、瞼結膜充血。有時可見頸胸部靜脈明顯擴張、胸腹壁靜脈曲張等。 2.壓迫癥狀 腫瘤等壓迫周圍器官、神經可出現咳嗽、呼吸困難、進食不暢、聲音嘶啞、眼瞼下垂、瞳孔縮小、面部無汗
上腔靜脈綜合征的臨床表現
1、肺癌引起的上腔靜脈綜合征急性發病者,常岀現嚴重頭痛、頭暈、頭脹、嗜睡、憋氣等。 2、如短期內上腔靜脈完全阻塞,尚未建立側支循環,則可致上腔靜脈壓急劇升高,引起顱內壓增高,可造成顱內靜脈破裂而死亡。 3、多數上腔靜脈綜合征患者發病緩慢,臥位、低頭、彎腰時頭脹、頭暈,睡眠時鼾聲很大。上腔靜脈
概述靜脈回流的危害
心肌收縮力的增強,可使心腔中血液排空較完全,從而增大小靜脈與腔靜脈之間的壓力差,促進靜脈回流。當右心衰竭時心肌收縮減弱,排血不完全,致使中心靜脈壓升高,靜脈回流受阻,靜脈系統淤血出現頸靜脈怒張,肝腫大及下肢浮腫等癥狀。呼吸運動中胸內負壓的變化,對腔靜脈中血液的回流有促進作用,嚴重的氣胸患者,由于
關于上腔靜脈切除人造血管置換術的術前準備介紹
1.應對原發疾病做全面檢查和評估。 2.所有患者均應做術前靜脈造影,以了解靜脈阻塞的部位、范圍、近端靜脈有無血栓,并確定近端吻合的位置。 3.超聲檢查,確定血栓是否延伸到右房。 4.頭部CT檢查,評估腦組織對術中上腔靜脈阻斷的耐受性。
上腔靜脈綜合征麻醉搶救及管理
患者,男,70歲,167 cm,64kg。因“反復頭暈、耳鳴14年,加重伴心慌、呼吸困難半月”入院。術前診斷:1)頸部腫物:性質待診;2)多處淋巴結腫大:淋巴瘤?3)高血壓3級(極高危)、高血壓心臟病、慢性心功能不全;4)位置性眩暈;5)腦動脈硬化、腦血管供血不足;6)雙鼻竇囊腫。擬在全身麻醉下行“
簡述上腔靜脈綜合征的臨床表現
上腔靜脈綜合征的癥狀和體征是由于頭、頸、上肢的靜脈回流受阻、靜脈壓升高引起的。臨床表現的輕重隨阻塞發生的速度、阻塞的程度以及上腔靜脈阻塞部位與奇靜脈之間的解剖關系而異。最常見的癥狀是面、頸、臂、上胸部腫脹,常伴有靜脈曲張。眼常最先受累,主訴流淚、眼瞼水腫、眼球突出。視網膜檢查提示有視網膜水腫、靜
上腔靜脈綜合征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診斷 詳細詢問病史 1、對40歲以上的男性患者有長期吸煙史、有胸痛、血痰、多次復發肺炎或肺不張者,必須警惕支氣管肺癌的可能。 2、有周圍淋巴結腫大,尤其是頸淋巴結腫大者應考慮惡性淋巴瘤。 3、如數月或數年前曾有嚴重胸外傷或較頑固的慢性肺部感染史者,應想到慢性纖維性縱隔炎的可能性。 4、
簡述上腔靜脈受壓綜合征的治療方案
有一些學者認為,小細胞肺癌和惡性淋巴瘤致上腔靜脈受壓綜合征較為多見,迅速進行放療或化療可緩解癥狀,甚至療效極佳,對這些腫瘤行放療或化療72h 之后,腫瘤壞死明顯,治療后再活檢常難做出正確診斷。因此,對這些敏感的腫瘤還是爭取明確診斷之后再施行治療。 對上腔靜脈受壓綜合征可采用化療、放療以及抗凝和
中心靜脈導管致上腔靜脈穿孔伴縱膈積液病例分析
中心靜脈穿刺置管術能迅速建立高效、可靠的深靜脈通道,已成為重大手術麻醉和危重癥救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技術之一。然而由于中心靜脈的解剖特點,其穿刺風險較大,一般應由具備一定經驗的高年資醫師操作。?1.患者資料?患者,女,59歲,身高160cm,體質量78kg,因“排便習慣改變伴便血1月”入我院普外科,診
關于膀胱輸尿管回流現象的簡介
膀胱輸尿管回流現象(VUR)是指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原因而使輸尿管膀胱壁段失去了抗反流的作用,當尿流積聚或逼尿肌收縮而膀胱內壓力增高時,尿流從膀胱內倒流入輸尿管甚至腎盂內。
頸靜脈回流試驗的概述
頸靜脈回流試驗是一項用于檢查靜脈血管是否正常的輔助檢查方法。右心衰竭、心包積液、縮窄性心包炎等疾病,門、體靜脈系統血流受阻,腹腔內各臟器淤血,尤其是肝與脾。當壓迫這些臟器時,迫使淤積其內的血液回流,導致右房壓力進一步增高,使上腔靜脈血液回流受阻加重,頸靜脈充盈更明顯。通過此項檢查可以判斷相應的病
靜脈回流的鑒別診斷介紹
靜脈回流:體循環靜脈管輸送血液流回右心房的過程,體循環靜脈系統的血容量很大,占血液總量的一半以上,靜脈易擴張,又能收縮,因此起著血液貯存庫存的作用。 靜脈的收縮和舒張可有效地調節回心血量和心輸出量,使循環機能能夠適應機體在各種生理狀態時的需要。靜脈回流的基本力量是小靜脈(又稱外周靜脈)與腔靜脈
上腔靜脈綜合征的常見疾病及診斷
常見疾病 上腔靜脈血栓性靜脈炎、結核性上腔靜脈炎、慢性縱隔炎、慢性縱隔淋巴結炎、縱隔膿腫、特發性縱隔纖維化、胸腔腫瘤等。 診斷 詳細詢問病史 1、對40歲以上的男性患者有長期吸煙史、有胸痛、血痰、多次復發肺炎或肺不張者,必須警惕支氣管肺癌的可能。 2、有周圍淋巴結腫大,尤其是頸淋巴結腫
關于下腔靜脈后輸尿管的檢查介紹
主要依靠靜脈尿路造影或逆行輸尿管插管造影,顯示輸尿管移位,向正中線越過第3、4腰椎而形成鐮刀狀或S形畸形。在受壓的近側段輸尿管呈現擴張和腎盂積水。在X射線斜位攝片上,正常輸尿管與腰椎之間有一定的距離,但下腔靜脈后輸尿管則緊貼腰椎。若經上述檢查方法仍未能獲得明確結論者,可采用其他檢查方法,即先作右
關于上腔靜脈切除人造血管置換術的術中注意點介紹
1.上腔靜脈阻斷后應持續監測頭臂區的靜脈壓。先觀察3min,若不超過30cmH2O,就可繼續進行手術,爭取30~40min內完成置換,恢復上腔靜脈血流。觀察3min,若超過30cmH2O,則應放開阻斷鉗,先建立無名靜脈→右心房的短路或無名靜脈—股靜脈轉流,以預防顱內靜脈系統高壓所致的腦損害。
腸系膜上靜脈血栓形成的簡介
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占全部腸系膜血管缺血性疾患的5%~15% ,通常累及腸系膜上靜脈,而腸系膜下靜脈很少受累。該病在臨床上表現較為隱襲,診斷往往被延誤,大多數病例是在開腹探查時才獲得確切診斷。
上腔靜脈綜合征的癥狀起因及常見疾病
癥狀起因 1、上腔靜脈血栓形成或栓塞 包括上腔靜脈血栓性靜脈炎、結核性上腔靜脈炎及導管插入引起的血栓形成等。 2、上腔靜脈外因素 胸腔手術后縱隔局部血腫或升主動脈瘤等壓迫上腔靜脈。 3、心包填塞 大量心包積液或胸腔手術后心包出血,心肌梗死后假性室壁瘤壓迫右心房引起上腔靜脈回流不暢。
腹頸靜脈回流試驗的概述
腹頸靜脈回流試驗是一項用于檢查靜脈血管是否正常的一項輔助檢查。同肝頸靜脈回流試驗。其原理是壓迫腹部使腹腔壓力升高,經傳導間接壓迫肝臟,回心血量增加。通過此項檢查可以判斷相應的病征。
什么是頸靜脈回流試驗
頸靜脈回流試驗是一項用于檢查靜脈血管是否正常的輔助檢查方法。右心衰竭、心包積液、縮窄性心包炎等疾病,門、體靜脈系統血流受阻,腹腔內各臟器淤血,尤其是肝與脾。當壓迫這些臟器時,迫使淤積其內的血液回流,導致右房壓力進一步增高,使上腔靜脈血液回流受阻加重,頸靜脈充盈更明顯。通過此項檢查可以判斷相應的病
腸系膜上靜脈下腔靜脈吻合術的適應癥和禁忌癥介紹
一、適應證 1.肝外型門脈高壓癥患者。 2.斷流術和脾腎分流術后再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患者。 3.肝靜脈閉塞綜合征患者。 二、禁忌證 1.腸系膜上靜脈口徑小,系膜短而厚,組織水腫明顯。 2.腸系膜上靜脈和下腔靜脈間距過大。
上腔靜脈切除人造血管置換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1.右側肺癌行右后外切口,前縱隔腫瘤行胸部正中切口。 2.探查原發腫瘤、上腔靜脈、左、右無名靜脈和右心房,判斷能否切除及重建上腔靜脈。 3.先完成原發腫瘤切除的主要步驟。肺癌先進行肺動脈、肺靜脈和支氣管的處理;縱隔腫瘤先進行上腔靜脈以外腫瘤的解剖和分離。 4.力爭原發腫瘤和上腔靜脈整塊、完
頸靜脈回流試驗的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為陽性: (1) 原頸靜脈無充盈,壓肝后充盈。 (2) 原頸靜脈充盈不明顯,壓肝后充盈變明顯。 (3) 壓迫肝臟后,頸靜脈搏動點明顯升高。 無上述表現為陰性: 需要檢查的人群:臨床懷疑右心功能不全、心包疾患等疾病。
頸靜脈回流試驗的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肝臟腫瘤、肝囊腫。 檢查前禁忌:保持正常的飲食及睡眠。 檢查時要求:壓迫肝臟用力不可過大,尤其不可開始就用力壓;肥胖者可出現假陰性(皮下脂肪厚,頸靜脈不易觀察到)。
頸靜脈回流試驗的檢查過程
患者仰臥或半臥位,平穩呼吸。用手掌平放于患著右肋緣下壓迫肝臟或右上腹部,壓力由小逐漸加大,持續30s-60s,邊壓迫邊觀察頸靜脈充盈情況。
頸靜脈回流試驗的檢查過程
患者仰臥或半臥位,平穩呼吸。用手掌平放于患著右肋緣下壓迫肝臟或右上腹部,壓力由小逐漸加大,持續30s-60s,邊壓迫邊觀察頸靜脈充盈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