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地質學系青年教師發現兩種新礦物
近日,經國際礦物學學會新礦物命名與分類專業委員會(IMA-CNMNC)審查、投票,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大陸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劉鵬副教授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李國武教授團隊申請的兩種新礦物,均通過認定。新礦物的國際礦物學會編號為IMA2022-120和IMA2022-142,英文名分別為yuchuanite-(Y)和wenlanzhangite-(Y),中文名為毓川碳釔礦和文蘭釩釔礦。毓川碳釔礦是一種罕見的含水碳酸鹽重稀土礦物,在粵東北玉水銅礦所發現,以我國著名礦床地質與礦產勘查學家,原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毓川的名字命名。在顯微鏡下,毓川碳釔礦呈透明、亮灰色,多以30-300um的板狀或脈狀晶體,與磷釔礦、氟碳釔礦、斑銅礦、黃銅礦、閃鋅礦、方鉛礦、硬石膏等共生。玉水銅礦中發育有多種重稀土礦物,包括氟碳酸鹽、砷酸鹽、磷酸鹽、硅酸鹽、復酸鹽等。初步研究發現,這些重稀土礦物形成于晚三疊世,為華南地區首次識別出的三疊紀重稀......閱讀全文
西北大學地質學系青年教師發現兩種新礦物
近日,經國際礦物學學會新礦物命名與分類專業委員會(IMA-CNMNC)審查、投票,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大陸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劉鵬副教授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李國武教授團隊申請的兩種新礦物,均通過認定。新礦物的國際礦物學會編號為IMA2022-120和IMA2022-142,英文名分別為yuchuan
中國地質大學發現天然碲鎢礦新礦物
國際礦物學會礦物分類及新礦物命名委員會日前發布消息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科學研究院教授李國武在云南省華坪縣境內一半風化堿性花崗巖中發現的新礦物獲得該國際組織正式批準。該物質由半金屬碲和鎢、鉀構成,是一種具有全新成分和結構的礦物,并因其特殊的成分被命名為碲鎢礦。 據了解,新礦物具有鎢青銅型結構
我國新發現一種碳酸鹽重稀土新礦物
據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和西北大學官網消息,近日,經國際礦物學學會新礦物命名與分類專業委員會(IMA-CNMNC)審查、投票,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大陸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劉鵬副教授、姚薇博士(現西安礦產資源調查中心高級工程師)、楊文強工程師與其合作者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李國武教授團隊、中國地質科
西北大學在肝癌早期影像診斷技術取得新突破
?肝細胞特異性MnFe2O4-EOB-PEG納米對比劑設計、開發及磁共振肝膽成像。(樊海明課題組 供圖) 近日,西北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樊海明教授課題組在肝特異性納米對比劑與磁共振肝膽成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A Hepatocyte-targeting Nanopartic
西北大學提出水母游泳習性起源新假說
?(西北大學供圖)近日,西北大學早期生命研究團隊在陜南寧強寬川鋪組磷灰巖化石中發現特異保存的水母肌肉束結構,提出了關于水母游泳習性起源的新假說:水母游泳行為起源于底棲型水母的取食行為。該研究1月31日在國際期刊eLife發表。水母是現代海洋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成員,包括水螅水母、缽水母、立方水母等,均憑
西北大學儀器共享平臺
2016年7月24日,第九屆中國生命科學公 共平臺管理與發展研討會于西安召開。本屆會議由中國生命科學公共平臺聯席會主辦,西北工業大學生命學院實驗中心、空間生物實驗模擬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承辦,旨在推動生命科學領域大型儀器設備公共平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各平臺間儀器設備和技術資源的共享。行業
西北大學儀器共享平臺
實驗室既是科研工作的重要場所,也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為了有效解決實驗室儀器設備使用過程中存在的管理問題,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科研儀器的共享已經成為關鍵著眼點。我校積極響應國家對科技人才的培養與支持,特推出儀器共享政策,以方便廣大師生。以下為具體儀器設備和收費標準。 西北大學儀器共享須知 化
島津公司走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助力西北建設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是目前我國農、林、水學科最為完備的高等農業院校,建校76年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始終堅持“民為國本,食為民天”,以推進旱區農業發展為己任,為我國農業及農業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現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部省級研究中心和工程技
西北師范大學:讓優質教育資源惠及西北大地
在西部重鎮蘭州,坐落在黃河岸邊的西北師范大學日前迎來了它的第120個生日。 西北師范大學發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師大學堂師范館,1941年遷往蘭州,一座國立西北師范學院在黃河北岸的沙灘荒地上拔地而起,自此,西北的師范教育有了“拓荒者”。 在蘭州辦學的80余年中,西北師范大學扎根隴原、服務西部
清華大學成立基礎醫學系和藥學系
清華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系、藥學系11月10日成立,新成立的科系將有利于推動清華大學醫學和生命科學的發展。 據清華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施一公介紹,基礎醫學系已獲得基礎醫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該系將按照轉化醫學的發展趨勢,布局安排膜蛋白與重大疾病、表觀遺傳與癌癥、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神經科
浙江大學饒燦教授課題組發現新礦物竺可楨石
礦物是構成固體地球的最小基本單元。日前,由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饒燦教授課題組發現的一種新礦物LiAl5O8,經國際礦物學協會新礦物命名及分類委員會全票通過,獲得批準。該礦物被命名為“竺可楨石”,英文名為Chukochenite,國際礦物學會編號為IMA 2018-132a,國家博物館藏號M13
日本發現含有稀土的新礦物
日本山口大學、愛媛大學和東京大學的聯合研究小組2日發表一份公報說,他們在三重縣發現了一種含有稀土的新品種礦物。 稀土在改造傳統產業和發展高新技術領域當中具有“點石成金”的作用。而新礦物是2011年4月在三重縣伊勢市的山中發現的,它是含有稀土鑭和稀有金屬釩的一種特殊褐簾石。今年3月
西北大學團隊新質譜法每天可分析1000個以上的單細胞
西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基于電荷檢測質譜技術的自頂向下(top-down)的單細胞蛋白質組學方法。該方法在本月發表于BioRxiv預印本上,科學家們用此方法可以每天檢測1000多個單細胞中的完整蛋白質。雖然該技術的開發仍處于早期階段,但是西北大學生命過程化學研究所主任、論文的通訊作者Neil
礦物X衍射全巖分析在地質勘探中的應用
石油鉆井過程中的巖屑錄井無論對油氣勘探還是鉆井工程都是極為重要的關鍵技術,巖屑錄井所獲得的實物信息是目前任何其它地質方法都難于取代的,隨著石油鉆井新工藝技術的飛速發展,如PDC鉆頭的應用以及氣體鉆井、大位移井、水平井等,由井底返出的巖屑已經十分細碎,甚至成粉末狀,使得巖屑錄井對地層巖性難于識辨,層位
立方氮化硼首次在自然界中找到 硬度可媲美鉆石
本周,國際礦物學協會正式承認了一種新的礦物——立方氮化硼,其由美國、中國和德國的地質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于2009年在自然界中找到,并被命名為qingsongite。而在此前,該礦物只能在實驗室中合成。 早在1957年,美國研究人員就采用人工方法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首次合成了立方氮化硼,但天
著名稀土專家、礦物學家張培善逝世 享年97歲
我國著名稀土專家、礦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培善先生,于2022年12月1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 張培善先生1925年6月25日出生于山東省滕縣,1952年9月畢業于青島山東大學地質礦物學系,1955年12月作為何作霖先生的研究生進入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我國發現月球新礦物“嫦娥石”
9月9日,中國傳統節日中秋佳節前夕,國家航天局、國家原子能機構聯合在北京發布嫦娥五號最新科學成果。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董保同在發布活動上宣布,中國科學家首次在月球上發現的新礦物,被命名為“嫦娥石”。 該礦物是人類在月球上發現的第六種新礦物,我國成為繼美國、蘇聯后,世界上第三個在月球發現新礦物的國家。
公路、建筑、地質冶金礦物棉高頻渣球篩分振篩機
適用于公路、建筑、地質冶金,保溫材料,科研等部門的試驗室對物料進行篩分分析,既方便又簡單完成分級工作。????用途:分樣篩振擺儀主要由擺動機構,震擊機構,夾緊機構等部分組成。電動機通過轉動軸,蝸輪付帶擺動架上的主偏心軸旋轉,從而又連帶動其它兩個付偏心軸回轉促使整個篩組的擺動半徑,也等于偏心距的平面圓
首屆西安市中小學地球科學知識與創作科普大賽啟動
“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樣重要,堅持科普,有助于營造創新環境,提高公民科學素養,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5月28日舉行的2023年科技活動周地球科學主題系列科普活動暨首屆西安市中小學地球科學知識與創作科普大賽啟動儀式上,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委員
中國地質大學產學研基地落戶武安
近日,中國地質大學產學研基地、中國地質大學地質調查研究院分院揭牌儀式在武安市舉行。 近年來,武安市一直在摸索尋找一條資源型城市綠色發展的科學之路。中國地質大學是全國重點大學,擁有國家級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實驗室。圍繞“如何把武安由資源大市、鋼鐵大市變為鋼鐵強市,如何通過地質科研基地建設
第四屆“亞太地區激光剝蝕和微區分析研討會”召開
德國馬普化學所著名地球化學家Klaus Peter Jochum在作報告 1 月21日至22日,“亞太地區激光剝蝕和微區分析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召開。來自德國、美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臺灣省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中
蘭州財經大學改名西北財經大學?甘肅教育廳回應
9月13日,對于網友提議的將蘭州財經大學改名為西北財經大學一事,甘肅省教育廳答復稱,這不符合國家和教育部政策要求。 9月初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寫道,“蘭州財經大學作為西北第一的財經大學,擁有多個碩博點,財經學科實力強,在西北地區財經實力雄厚。將蘭州財經大學改名為西北財經大學,可以
西北農林大學新技術防控小麥條銹病
小麥條銹病是一種通過空氣傳播的低溫真菌病害,是世界小麥生產的主要公敵之一,一般情況下會造成小麥減產10%到30%,嚴重時導致小麥絕產。近日,西北農林大學教授康振生團隊在小麥條銹病防控技術方面取得進展,相關成果已在《植物病理學年評》上發表。 研究認為,該病害主要是真菌在小麥生長體之間進行無性繁殖
西北大學首個國際 聯合實驗室揭牌
日前,西北大學首個國際聯合實驗室——功能分子與能源材料國際聯合實驗室揭牌,國際著名化學家F. Ekkehardt Hahn(埃克哈德·哈恩)教授受聘西北大學客座教授,并任實驗室負責人。 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在實驗室揭牌儀式為Hahn教授頒聘任證書,F. Ekkehardt Hahn(埃克哈德·哈
楊經綏當選美國地質學會和礦物學會會士
記者近日從中國地質科學院獲悉,該院大陸構造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楊經綏先后當選為美國地質學會和美國礦物學會會士。 美國地質學會是一個非營利性的國際性地球科學組織。新增選的美國地質學會會士,由現有的美國地質學會會士推薦和選舉產生,旨在表彰他們在地球科學領域作出的貢獻。 美國礦物學
陜西發現一種新礦物“漢江石”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劉家軍在陜西發現一種層狀硅酸鹽礦物,后確認其為具有新結構型的層狀硅酸鹽新礦物,將其命名為“漢江石”。國際礦物協會新礦物及礦物命名委員會日前投票通過,將“漢江石”確認為新礦物。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劉家軍說,2005年9月,他
鄧軍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
鄧軍? 9月28日,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衛紅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宣布了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行政領導班子換屆的任免決定,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因年齡原因,免去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職務。 鄧軍,男,1958年1月生,1975年7月參加工作,1991年6月入黨,中國地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領導班子調整
據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消息,7月23日,該校召開干部宣布大會。會議宣布了教育部黨組關于對孫友宏、萬力、王果勝、劉大錳、劉偉、段翔、武雄、趙志丹8人的任免決定。任命孫友宏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劉大錳、劉偉、段翔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校長,武雄、趙志丹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校長(試用期一年);
王占軍:學科發展決定學術組織命運
康涅狄格大學一角 大學學系被裁撤體現了依托學系的學科發展方向變革的力量,這種力量既可能是學習獲得聲望及資源的助推器,也可能是學習組織生產的破壞性因素。□王占軍 美國著名高等教育專家伯頓·克拉克認為,主宰學者工作生活的力量是學科而不是所在院校,學術系統中的核心成員單位是以學科為中心
紫金山天文臺揭示月球西北雨海地區地質構造與成分特征
直徑1200 km的雨海是月球重要的地區,其形成年齡是月球定年的時標,其地質特征對于認識月球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著陸于雨海西北部并開展巡視探測。為更好地科學解譯嫦娥三號巡視探測數據,非常有必要從宏觀上認識著陸區地質特征。中國科學院行星科學重點實驗室、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