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伯益等三院士曾指控謝劍平學術造假
插圖 老牛 自從謝劍平2011年底入選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院士以來,外界對他的質疑聲一浪高過一浪。 謝劍平曾在當選院士后表示:“研究出最大限度減少危害的新方法,是我們煙草科技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教授楊功煥認為,謝劍平的說法極具欺騙性:“到目前為止,國際上尚沒有一種可以達到‘減害’效果的卷煙產品,謝劍平作為國際煙草科研合作中心(CORESTA)理事會的中國代表,他非常清楚這一點。”她告訴本刊,“減害降焦”研究給煙草行業帶來巨大收益:僅2011年1月至11月,低焦油卷煙累計銷售327萬箱,同比增幅405%。 近日,中華預防醫學會、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院協會、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中國防癆協會、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七家機構聯名致函中國工程院,要求撤銷其院士資格。 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云鶴則表示,依據章程,工程院不會主動撤銷謝劍平的院士資格,但正在對謝劍平做......閱讀全文
秦伯益等三院士曾指控謝劍平學術造假
?插圖 老牛 自從謝劍平2011年底入選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院士以來,外界對他的質疑聲一浪高過一浪。 謝劍平曾在當選院士后表示:“研究出最大限度減少危害的新方法,是我們煙草科技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教授楊功煥認為,謝劍平的說法極具欺騙性:“到目前為止,國
院士聯名反對卷煙入圍科技獎 煙草專賣局等沉默
謝劍平鐘南山秦伯益,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醫學科學院原院長陳君石,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 “卷煙入圍科技獎”一事,有了新進展。昨日(4月10日),《中國科學報》刊登了中國30位院士聯名反對“中式卷煙”入圍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消息,引起轟動。記者致電“中式卷
秦伯益院士:呼喚大學精神的回歸
有一種歷史現象叫回歸,回歸才有進步,才有健康的持續的進步。 文藝復興是提倡古希臘羅馬文化,提出人本主義思想體系,使人性回歸。啟蒙運動是批判蒙昧主義,使人的理性回歸。中國唐朝的古文運動,是提倡先秦和兩漢文化傳統,使文風和社會風氣回歸。 粉碎“四人幫”后真理標準的討論,糾正了以最高領導人
秦伯益院士:煙草行業“10個世界第一”的禍害
中國工程院院士 秦伯益 在全球各種經濟指標和社會發展指標的排行榜上,中國經常處于總量很高、人均很低的尷尬境地。但有一個例外,那就是煙草行業,不僅生產總量最高,而且人均也是最高。中國人口占世界20%,卻吸掉了全世界40%的卷煙。這兩個世界最高是由長期以來的“6個世界第一”為基礎的,那就是:煙
張伯禮:香煙加中草藥減害需大規模臨床研究
今年2月,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旭日干接受采訪時表示,針對謝劍平的調查結果顯示,其主要工作和成果屬基礎性研究,材料及獎項未造假。工程院院士秦伯益指出,調查組成員張伯禮院士,是謝劍平主要研究成果的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理應回避。 記者昨天就此采訪全國人大代表、天津中醫藥大學
中國工程院:不會主動撤銷“煙草院士”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云鶴3月7日在回答中國青年報記者提問時說,工程院依據章程作出的決定不會改變:不會主動撤銷“煙草院士”謝劍平的資格。 從事“煙草減害”研究工作的專家謝劍平自2011年底當選工程院院士后,對其院士資格的爭議持續了一年多時間。許多院士及控煙專家都曾表示反
秦伯益院士痛批:應試科研如同學術“高考”
“創新庸俗化,協作表面化”?“論證之初‘同心同德’,制定計劃‘同舟共濟’,經費到手‘同床異夢’,遇到分歧‘同室操戈’,最后變成‘同歸于盡’”——中國工程院院士秦伯益日前在廣州出席一個論壇時,以“五同”概括科研協作中的“怪現狀”,辭鋒尖銳,痛批當下科技創新庸俗化之風。?現年75歲的秦伯益曾任軍事醫學科
秦伯益院士:不能再對“中式卷煙”聽之任之
在全球各種經濟指標和社會發展指標的排行榜上,中國經常是總量很高、人均很低。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煙草行業,不僅生產總量世界第一,而且人均也是世界第一,利稅也是世界第一。中國人口占世界20%,卻吸掉了全世界40%的卷煙。同時中國也是煙害的“世界第一”,中國現有吸煙者3億人,每年因煙害死亡100多萬
秦伯益院士:院士要干一輩子是種錯覺
12月3日,北京石景山,退休院士秦伯益在家中接受采訪。 秦伯益 藥理學家,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曾任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院長。 “院士退休”聽起來不是個陌生的詞匯。但迄今為止,全國兩院院士中,獲準退休的,僅秦伯益一人。9年前,70多歲的他卸下軍事醫學科學院的職務,保留了院士頭銜。隨后一人獨游
院士秦伯益:在利益至上的今天,誰還愿意放棄?
近日,我國正著手建立健全學術期刊管理和預警制度,通過開展“清網行動”,互聯網中“論文買賣”等若干組關鍵詞的搜索結果數據大幅減少。 據了解,此次科技部建立學術期刊預警制度,實際上是支持相關機構發布國內和國際學術期刊預警名單,并實行動態跟蹤、及時調整。將罔顧學術質量、管理混亂、商業利益至上,造成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