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勞葉的臨床用途
⒈治療肺結核肺結核潮熱型用抗癆藥無效者采用清骨散治療34例。方法:十大功勞葉、果卜葉各20g,白及30g,元參、地骨皮、秦艽各10g,甘草6g,每日1劑,水煎3次分服。加減:咯血甚者加生地30g,開水浸汁作飲料;口渴者加麥冬20g;咳逆者加蘆根20g,每日1劑,3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前皆照胸片34例中皆屬肺結核浸潤期,其中有薄壁空洞3例,查痰結核桿菌陽性者5例,化驗血沉降率普遍增快。結果:顯效24例(癥狀消失、肺部病灶吸收、空洞閉鎖、血沉降至正常);好轉9例(癥狀好轉、肺部病灶部分吸收、空洞縮小、血沉降低);無效1例(癥狀未減、肺部病灶加重轉其他療法治療)。 ⒉治療癌癥 肝癌方:十大功勞葉30g,龍葵、白英、桉樹葉、馬鞭草、白花蛇舌草各20g,半枝蓮、甘草各10so加減:肝區痛甚者加七葉蓮20g;正虛者加白參5g,磨汁調,每日1劑,水煎3次服,此方適宜于肝癌前期。肺癌方:十大功勞葉、半枝蓮、常春藤、雞矢藤、夏枯草各20g,......閱讀全文
功勞葉的介紹
功勞葉是一種中藥,是冬青科植物枸骨的葉,具有清虛熱、益肝腎、祛風濕等效用。主要用于陰虛勞熱、咳嗽咯血、頭暈目眩、腰膝酸軟、風濕痹痛、白癜風等。可以內服即煎湯,9-15g,也可外用即適量,搗汁或熬膏涂敷。但脾胃虛寒及腎陽不足者慎服。
功勞葉的性狀
性狀鑒別 葉類長方形或長橢圓狀方形,偶有長卵圓形,長3-8cm,寬1-3cm。先端有3個較大的硬刺齒,頂端1枚常反曲,基部平截或寬楔形,兩側有時各有刺齒1-3枚,邊緣稍反卷;長卵圓形葉常無刺齒。上表面黃綠色或綠褐色,有光澤,下表面灰黃色或灰綠色。葉脈羽狀,葉柄較短。革質,硬而厚。氣微,味微苦。以
功勞木和功勞葉的區別
功勞木和功勞葉是來自于不同科屬、不同植物,功效各有異同的兩味中藥。冬青科枸骨才是功勞世家的正宗家譜,在家譜中有功勞葉、功勞子和功勞根。功勞子的功效是退虛熱、收澀,功勞根的功效是益肝腎、祛風濕、散風熱。在這里必須一提的是功勞根的正名為枸骨根,與枸杞根的飲片僅一字之差,處方應付的時候要注意有所區別。
功勞葉的原形態
枸骨常綠小喬木或灌木,高3-8m。樹皮灰白色,平滑。葉硬革質,長橢圓狀四方形,長4-8cm,寬2-4cm,先端具有3枚堅硬刺齒,中央刺齒反曲,基部平截,兩側各有1-2個刺齒,先端短尖,基部圓形,表面深綠色,有光澤,背面黃綠色,兩面無毛。雌雄異株或偶為雜性花,簇生于2年生枝的葉腋;花黃綠色,4數;
功勞葉的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山坡、谷地、溪邊雜木林或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甘肅、陜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等地。
功勞葉的臨床用途
⒈治療肺結核肺結核潮熱型用抗癆藥無效者采用清骨散治療34例。方法:十大功勞葉、果卜葉各20g,白及30g,元參、地骨皮、秦艽各10g,甘草6g,每日1劑,水煎3次分服。加減:咯血甚者加生地30g,開水浸汁作飲料;口渴者加麥冬20g;咳逆者加蘆根20g,每日1劑,3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前皆照胸片3
功勞葉的藥理作用
⒈增加冠脈流量與強心作用:枸骨注射液(以乙醇、亞硫酸氫鈉處理后之水溶液)對離體豚鼠心臟灌流有增加冠脈流量與加強心肌收縮力的作用。 ⒉避孕及抗生育作用:枸骨的水及醇浸液等制劑給小鼠灌胃,抑孕率可達80%-100%,陰道涂片法證明,枸骨主要使靜息期延長,超越或縮短動情期。枸骨葉的醇提取物有避孕作用
功勞葉的化學成分
功勞葉中含咖啡堿(caffeine),羽扇豆醇(lupeol),熊果酸(ursolic acid),胡蘿卜甙(daucosterol),地榆糖甙(zigu-g1ucoside)Ⅰ和Ⅱ,苦丁茶甙(cornutaside)A、B、C和D,互為立體異構體的苦丁茶糖脂(cornutaglycolipid
密葉十大功勞的介紹
密葉十大功勞(學名:Mahonia confertaTakeda )是小檗科,十大功勞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橢圓形或狹倒披針形,厚革質,覆瓦狀排列,上面有光澤、葉脈不顯著,背面暗淡綠色,小葉無柄,硬直,芽鱗卵形至卵狀披針形,苞片闊披針形,花黃色,外萼片長圓狀卵形,中萼片闊橢圓形,內萼片長圓狀卵形,花
密葉十大功勞的簡介
密葉十大功勞(學名:Mahonia confertaTakeda )是小檗科,十大功勞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橢圓形或狹倒披針形,厚革質,覆瓦狀排列,上面有光澤、葉脈不顯著,背面暗淡綠色,小葉無柄,硬直,芽鱗卵形至卵狀披針形,苞片闊披針形,花黃色,外萼片長圓狀卵形,中萼片闊橢圓形,內萼片長圓狀卵形
密葉十大功勞的概述
密葉十大功勞(學名:Mahonia confertaTakeda )是小檗科,十大功勞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橢圓形或狹倒披針形,厚革質,覆瓦狀排列,上面有光澤、葉脈不顯著,背面暗淡綠色,小葉無柄,硬直,芽鱗卵形至卵狀披針形,苞片闊披針形,花黃色,外萼片長圓狀卵形,中萼片闊橢圓形,內萼片長圓狀卵形
功勞葉的性狀及化學成分
性狀 性狀鑒別 葉類長方形或長橢圓狀方形,偶有長卵圓形,長3-8cm,寬1-3cm。先端有3個較大的硬刺齒,頂端1枚常反曲,基部平截或寬楔形,兩側有時各有刺齒1-3枚,邊緣稍反卷;長卵圓形葉常無刺齒。上表面黃綠色或綠褐色,有光澤,下表面灰黃色或灰綠色。葉脈羽狀,葉柄較短。革質,硬而厚。氣微,味
密葉十大功勞的形態特征
常綠[2]灌木或小喬木,高1.5-5米。葉橢圓形或狹倒披針形,厚革質,長18-38厘米,寬5-10厘米,具8-18對小葉,覆瓦狀排列,最下一對小葉距葉柄基部約1厘米,上面有光澤、葉脈不顯著,背面暗淡綠色,稍有光澤,葉脈稀疏,稍隆起,節間長1.7-3.5厘米;小葉無柄,硬直,長2.5-7厘米,寬2
功勞葉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
化學成份 功勞葉中含咖啡堿(caffeine),羽扇豆醇(lupeol),熊果酸(ursolic acid),胡蘿卜甙(daucosterol),地榆糖甙(zigu-g1ucoside)Ⅰ和Ⅱ,苦丁茶甙(cornutaside)A、B、C和D,互為立體異構體的苦丁茶糖脂(cornutaglyc
密葉十大功勞的形態特征及生長環境
形態特征 常綠[2]灌木或小喬木,高1.5-5米。葉橢圓形或狹倒披針形,厚革質,長18-38厘米,寬5-10厘米,具8-18對小葉,覆瓦狀排列,最下一對小葉距葉柄基部約1厘米,上面有光澤、葉脈不顯著,背面暗淡綠色,稍有光澤,葉脈稀疏,稍隆起,節間長1.7-3.5厘米;小葉無柄,硬直,長2.5-
功勞木的生長環境
喜涼爽,不耐寒,適宜陰濕、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或沖積土。 1.生于向陽山坡的灌叢中,也有栽培。 2.生于山坡灌叢、路邊。也有栽培于庭園。
功勞木的分布范圍
1.分布于狹西、安微、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 ⒉分布于江蘇、浙、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功勞木的形態特征
⒈闊葉十大功勞常綠灌木,高1-4m。莖表面土黃色或褐包,粗糙,斷面黃色。葉互生,厚革質,具柄,基部擴大抱莖;奇數羽狀復葉,長25-40cm,小葉7-15片,側生小葉無柄,闊卵形,大小不等,長4-12cm,寬2.5-4.5cm,頂生小葉較大,有柄,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反卷,每邊有2-
功勞木的性狀鑒別
⑴闊葉十大功勞莖圓柱形,直徑0.7-1.5cm,多切成長短不一的段條或塊片。表面灰棕色,有眾多縱溝、橫裂紋及突起皮孔;嫩莖較平滑,節明顯,略膨大,節上有葉痕。外皮易剝支后內部鮮黃色。質堅硬,折斷面纖維性或破裂狀;橫斷面皮部棕黃色,木部鮮黃色,可見數個同心性環紋及排列緊密的放射狀紋理,髓部淡黃色。
功勞木的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分為種子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和移栽四種。 ⑴種子繁殖:果實在11月下旬方了成熟,12月份采果,先不要脫粒,把它們堆積起來過一段時間的后熟,在搓去果皮,把種掏干凈,陰干后與濕沙混合藏一冬。種子采收后,需要濕沙貯藏種子,放在一定的容器中或挖坑處理種子。貯藏到第二年3~4月份開始播種。在
功勞木的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0.05mol/L磷酸二氫鉀緩沖液(用磷酸調pH值至3.0)(30 : 7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65nm.理論板數按鹽酸小檗堿峰計算應不低于5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鹽酸小檗堿對
功勞木的理化鑒別
⑴取該品粗粉約0.1g,加1%HCL5ML,水溫浸15min,濾液加碘化鉍鉀試劑數滴生成橙紅色沉淀。 ⒉薄層色譜 取該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冷浸30min,時加振搖,濾過,濾液。另取鹽酸小檗堿,乙醇溶解成每1ml含0.5-1mg的對照品溶液。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ul,點于同一硅膠H-CM
功勞木配伍藥方
①治腸炎、痢疾:功勞木15克,桃金娘根30克,石榴葉(或鳳尾草)15克。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②治痔瘡:功勞木15克,豬腳爪2只,煮熟去渣,食豬爪。(《湖南藥物志》) ③治目赤腫痛:功勞木、野菊花各15克。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④治火牙:功勞木60克。煎水,頻頻含嗽。(《
功勞木的藥理作用
⒈闊葉十大功勞根的25%水煎劑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和綠膿桿菌有較輕度抑制作用,抑菌菌直徑(打洞法)均為10mm。 2.從細葉十大功勞中提出的3種生物堿的鹽類(藥根堿硫氰酸鹽、四氫藥根堿-N-甲基硫氰酸鹽、掌葉防己堿硫氰酸鹽)在低濃度(0.001-0.002%)時能促進離體腸管的自發
十大功勞的介紹
十大功勞,為雙子葉植物綱、小檗科、十大功勞屬植物,可做盆栽,園林種植及藥用。別名:狹葉十大功勞、細葉十大功勞、黃天竹、土黃柏、貓兒刺、土黃連、八角刺、刺黃柏、貓兒頭(皖南俗稱,貓刺葉)、刺黃芩。功勞木,十大功勞、山黃芩、西風竹、刺黃連。 生長于海拔350-2000米的山坡林下及灌木叢處或較陰濕
八角刺的化學成分介紹
闊葉十大功勞葉主含小檗堿、小檗胺、尖刺堿等。細葉十大功勞葉含根堿、小檗堿、掌葉防已堿及木蘭花堿。華南十大功勞葉含異粉防己堿、小檗堿、掌葉防己堿、藥根堿、木蘭花堿、黃連堿及非洲防己堿。
八角刺的介紹
十大功勞,為小檗科十大功勞屬植物。有闊葉與狹葉十大功勞兩種。可做盆栽,園林種植及藥用。別名:黃天竹、土黃柏、貓兒刺、土黃連、八角刺、刺黃柏、貓兒頭(皖南俗稱,貓刺葉)華南十大功勞、刺黃芩。功勞木,十大功勞、山黃芩、西風竹、刺黃連。生于海拔350-2000米的山坡林下及灌木叢處或較陰濕處,陽生,通
十大功勞的繁殖方式
播種育苗 野生的十大功勞越來越少,在園林苗圃生產中大量繁殖苗木時采用此法。十大功勞播種育苗主要是把握好采種時間、種子處理方法、播種覆土厚度和播后的精心管理。可于5月待其果實成熟時,采下卵形漿果,稍加堆放后,與細沙混合搓揉,或用溫水浸種,漂洗去果皮、果肉及空癟的種粒,然后撈出飽滿種粒,陰干后放在
闊葉十大功勞的介紹
闊葉十大功勞(學名:Mahonia bealei(Fort.) Carr. )是小檗科,十大功勞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2米。葉長圓形,上面深綠色,葉脈顯著,背面淡黃綠色,網脈隆起,小葉無柄,基部一對小葉倒卵狀長圓形,總狀花序簇生,長5-6厘米;芽鱗卵狀披針形,苞片闊披針形,花亮黃色至硫黃色;
十大功勞的臨床應用
治肺癆咳血,用十大功勞葉滋腎陰而清肺火,可與麥冬、知母、川貝等配伍;治頭暈耳鳴、腰膝酸軟以補肝腎、強腰膝,而與熟地、續斷、懷牛膝、沙苑子配伍。小檗堿主要用于細菌性痢疾、流行性腦膜炎肺膿腫、高血壓、急性扁桃體炎、上頜竇炎、口腔頜面部炎癥等,安全,副作用很小。掌葉防已堿用于婦科炎癥,菌痢、腸炎、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