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兩母”:讓人歡喜讓人憂
是優生優育,還是有違常倫?當現代生物技術越來越“滲透”進生殖醫學,科研人員和決策者也不得不面對這種兩難的拷問。不過,英國民眾對此的態度似乎越來越寬容了。 3月20日,英國人工授精和胚胎學管理局發布公告說,他們就是否允許含有“一父兩母”三人遺傳物質的人工授精技術用于臨床治療進行的公眾咨詢顯示,大部分民眾支持這項新技術進入臨床實踐階段。該局就此建議,政府應讓這項新的試管嬰兒技術合法化,以幫助新生兒避免患上某些遺傳疾病。 由于英國現行法律禁止此類涉及胚胎細胞基因修改的技術,這項調查結果將提供給英國議會和政府,作為探討是否修改有關法律的重要參考。 研究者:旨在治療與線粒體缺陷相關的遺傳疾病 線粒體是獨立于細胞核的細胞器,相當于細胞的能量發電機組,它擁有自己的DNA(脫氧核糖核酸),并且只通過母親遺傳。一旦發生線粒體基因突變,有......閱讀全文
遺傳變異的醫學應用
變異是生物的一般特性。甚至在人類尚未發現病毒以前,就已開始運用變異現象 制造疫苗。例如1884年,巴斯德利用兔腦內連續傳代的方法,將狂犬病的街毒(強毒) 轉變為固定毒。這種固定毒保留了原有的免疫原性,但毒力發生了變異——非腦內接 種時,對人和犬等的毒力明顯降低,因而成功地用作狂犬病的預防制劑。此后,
Science醫學:首個胃癌表觀遺傳圖譜
來自杜克-新加坡國大醫學研究生院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發現了大量由環境因素觸發的胃癌新亞型。這項基于表觀遺傳學的新研究獲得了對胃癌復雜性的新認識,有可能促成對這一僅次于肺癌的全球第二位癌癥殺手更好的治療策略。論文發表在10月17日的《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盤點二十項將改變醫學的生物技術突破
二十項將改變醫學的生物技術突破 北京時間2月16日消息, 據《大眾機械》雜志報道,從化驗唾液檢查癌癥,到只打一針,就可使神經重新沿著脊髓生長出來,醫學界取得的這些新成果,幫助我們恢復健康,改善生活,延長生命,使生物學和科技之間的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 1.抗腐細菌 牙齒上的細菌會
遺傳工程在醫學的應用介紹
基因作為機體內的遺傳單位,不僅可以決定我們的相貌、高矮,而且它的異常會不可避免地導致各種疾病的出現。某些缺陷基因可能會遺傳給后代,有些則不能。基因治療的提出最初是針對單基因缺陷的遺傳疾病,目的在于有一個正常的基因來代替缺陷基因或者來補救缺陷基因的致病因素。用基因治病是把功能基因導入病人體內使之表達,
醫學遺傳學的發展史
?? 醫學遺傳學借助于現代生物學的研究方法,在遺傳學理論指導和實驗方法廣泛采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人類在遺傳學中獲得的每一新的成就都非常迅速地應用于研究人類的疾病,因而醫學遺傳學近年來得以突飛猛進。 醫學遺傳學早期受孟德爾、摩爾根經典遺傳學的指引,對遺傳病的來源及傳遞方式作了樸實的描述。本世紀初,
醫學遺傳學的研究技術和方法
?? 由于醫學遺傳學是一門邊緣學科,因此它廣泛地采用了形態學、生物化學、免疫學、生物統計學等研究技術。這些技術當應用于遺傳學實踐時得到了發展。如醫學遺傳學中的染色體觀察技術、基因分析技術等。 醫學遺傳學的研究方法需針對不同的研究目的而設計。這里主要介紹一些為確定某種疾病是否有遺傳因素參與而常用的方
醫學遺傳學研究的對象和范圍
?? 醫學遺傳學(medical genetics)是醫學與遺傳學相結合的一門邊緣學科,是遺傳學知識在醫學領域中的應用。而醫學遺傳學的理論和實踐又豐富和發展了遺傳學。醫學遺傳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類。人類遺傳學(human genetics)探討人類正常性狀與病理性狀(trait,或cha
中國生殖醫學團隊揭秘卵巢衰老遺傳密碼
?2月2日,山東大學陳子江院士和復旦大學金力院士團隊緊密合作,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以長文形式發表了題為“Landscape of Pathogenic Mutations in 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的研究論文。 山東大學陳
俄羅斯批準生物技術和遺傳工程發展路線圖
俄羅斯政府日前發布公告,批準了該國發展生物技術和遺傳工程的路線圖。 全球生物技術市場迅速發展,估計到2025年其市場價值可達2萬億美元。生物技術市場的某些領域的年增長率可達5%~7%,甚至到30%。而目前俄羅斯有80%的生物技術產品是進口的,在全球生物技術市場中所占的份額僅0.1%。
Science醫學:癌腫瘤的表觀遺傳“保護傘”
由匹茲堡大學癌癥研究所(UPCI)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一種通過阻斷雌激素合成來激活癌癥殺傷基因的乳腺癌治療方法有時候會失效,其原因在于:癌癥借助了一些表觀遺傳機制,包括造成患者腫瘤中一些永久的DNA改變,使得腫瘤能夠再度生長。 這一研究發現表明,添加一些有可能阻止癌癥劫持患者抑制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