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大人南京共識》發布
4月1日~2日,中國藥科大學“共話中國生物醫藥未來”校友論壇在該校舉行。近千名中國藥科大學各行業杰出校友、百余位專家教授以及藥大友人齊聚一堂,直面生物醫藥領域核心基礎科學難題和卡脖子技術瓶頸,共同探討中國生物醫藥未來發展新趨勢。此次大會正式發布《中國藥大人南京共識》(以下簡稱《共識》),并就生物醫藥未來發展趨勢及新時代中國藥大人的使命與擔當形成八點共識。《共識》指出,生物醫藥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是我國生物經濟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四個面向”的集中體現和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支撐點。生物醫藥產業正快速由具有發展潛力的高技術產業向高技術支柱產業發展,并逐步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產業之一。《共識》指出,生物醫藥科技與生物醫藥人才是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性科技力量,在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制造強國等強國建設中將發揮重要的引擎作用。《共識》指出,中國藥科大學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藥學高等學府,在藥學......閱讀全文
中科院成果助推龍江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11月28日至29日,在中科院哈爾濱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前期調研的基礎上,中科院長春分院與哈爾濱市科技局共同組織中科院生物醫藥領域相關研究所與哈爾濱市醫藥重點企業進行了需求調研、成果對接。 11月28日,來自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長春應化所、沈陽生態所、武漢病毒所、生物物理所、上海高等研究院
北京國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在京開幕
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新定位賦予北京新的任務,生物醫藥產業作為近年來北京市新型戰略產業的生物醫藥脫穎而出。10月21日下午,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科技日報社共同主辦,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承辦的第十八屆北京國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在北京隆重開幕。圖為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主任雷
我國生物醫藥產業 面臨前所未有發展機遇
隨著13億多人口的醫療保障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生物醫藥產業蘊藏著巨大的市場空間。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我國生物醫藥產業明顯存在四大競爭差距。日前在長沙舉行的第二屆全國生物產業大會上,與會的權威官員、學者以及企業家探討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良計,認為隨著政府產業政策的扶持不斷加大,我國生物醫藥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
聚焦生物醫藥,引領細胞治療產業創新發展
——第四屆細胞生物產業大會暨第二屆中國生物醫藥創新合作大會在京舉辦7月28日,2022CBIC第四屆細胞生物產業大會暨第二屆中國生物醫創新合作大會(以下簡稱細胞大會暨生物醫藥大會 )在北京漁陽飯店舉辦。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大會支持媒體為您帶來這生物醫藥界盛會的報導。本屆細胞大會暨生物醫藥大會是由廣州正
劉昌孝院士:雙循環模式助推生物醫藥發展
準確把握前沿技術和產業動態,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向規模化、集群化、國際化發展,加強生物醫藥產業的自主創新力與國際競爭力,這是我國生物醫藥“十四五”期間的“重頭戲”。 為此,我們要緊跟生物醫藥的研究與技術前沿,著重布局突發性重大傳染病疫苗和藥物研發、突發重大傳染病診斷試劑與設備研發、新型冠狀病毒及
中國生物醫藥繁榮的驅動力是什么?
設在中國深圳的全球最大的快速基因測序中心華大基因(BGI),正在尋求發現控制人類智能的基因。另外,深圳賽百諾基因技術有限公司(SiBiono Gene-Tech)推出了全球首個基因治療藥物“今又生”(Gendicine),這種用于治療頭頸癌的藥物,吸引了眾多渴望得到治療的中外病人。 去年,設在
中國生物醫藥領域人員欠缺,癥結在哪里?
最近幾年,中國的生物醫藥產業進入了迅猛發展的時期。根據德勤中國生命科學與醫療行業團隊發布的白皮書,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倡導下,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于2020年的產值規模突破2.5萬億元人民幣,而預計到2025年的總產值將達到5.84萬億元人民幣。生物醫藥產業的整體發展,必然帶動就業,于是各企業心照不宣地
中國生物農藥的發展前景
生物農藥一般是天然化合物或遺傳基因修飾劑,主要包括生物化學農藥(信息素、激素、植物調節劑、昆蟲生長調節劑)和微生物農藥(真菌、細菌、昆蟲病毒、原生動物,或經遺傳改造的微生物)兩個部分,農用抗生素制劑不包括在內。我國生物農藥按照其成分和來源可分為微生物活體農藥、微生物代謝產物農藥、植物源農藥、動物
第二屆中國·吉林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論壇召開
9月7日,由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和吉林省科技廳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吉林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論壇”在長春隆重召開。吉林省副省長谷春立出席論壇并講話,吉林省政府副秘書長王樹森、吉林省科技廳廳長李建華、副廳長張偉漢,吉林省衛生廳廳長隋殿軍等領導和吉林省醫藥產業推進組成員單位、有關市(州)、縣(市、區
生化分析儀高效測量 助力生物醫藥快速發展
?? 國家十三五規劃的深入實施及技術日趨成熟加之市場的強勁需求,使生物制藥領域的抗體藥物研發和生產迎來了千載難逢的好時光,相關領域發展勢頭迅猛,生物醫療市場呈現出擴張趨勢。 生化分析儀是生物制藥領域不可缺少的測量設備,其采用光電比色原理測量體液中某種特定化學成分的儀器。由于測量速度快、準確性高、消
未來生物醫藥產業將引領成都產業發展
1_6567c8c15d73f24a8195423b531533c9_510.jpg“成都提出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是具有遠見和爆發力的。”科倫集團董事長劉革新說。7月2日,成都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在成都召開,劉革新作為企業代表作了交流發言。 劉革新,這位扎根生物醫
第22屆北京國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開幕
11月5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辦,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承辦的第二十二屆北京國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在北京開幕,共有來自美國、德國、英國等跨國醫藥企業以及國內高校、院所、醫院、企業的代表500余人參加會議。 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劉印春,本屆論壇外方主席、美國奧斯汀生物創新研究所
新區推基本藥物制度 促生物醫藥企業發展
基本藥物是老百姓基本醫療衛生需求的首選用藥,其安全與否關乎民生。昨日,高新區2014年基本藥物安全生產經營使用培訓會在天府生命科技園召開,來自高新區的基本藥物生產經營企業、醫療機構等40余家單位代表參會。 會上還印發了《高新區基本藥物手冊》,集中展示國家基本藥物相關政策,高新區基本藥物生產、配
中國生物醫藥領域迎巨變!機遇與挑戰有哪些?
2015年《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基本上重塑了生物醫藥市場。這個文件非常重要,首先,用一年多時間,消化完成當時積壓的3.6萬件的NDA(新藥上市申請)審計審批件,2018年實現按規定時限審批,加快了新藥審批流程和速度。第二,所有2007年之前的仿制藥,需要重新做一遍生物
解讀“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生物醫藥如何打破痛點
目前,中國已經邁入“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成為市場發展的主旋律。而生物醫藥作為我國“十四五”規劃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更是成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支撐點。 為了進一步推動生物醫藥產業作為生物經濟戰略性產業,保障生命科學基礎前沿研究持續活躍,加速生物技術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的同時融入經濟社
醫藥產業發展“三境界”
在2014年工信部發布的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單上,仍是廣藥、揚子江等企業占據前幾名。主營收入100億元的醫藥工業企業由上屆的9家增加到11家,其中,排名前兩位的廣州醫藥集團、修正藥業集團的主營收入雙雙突破400億元;另外,主營收入在50—100億元之間的企業則由上屆的19家增長到25家,主營收入5
吉安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簡述
近年來,吉安市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重要產業培育,著力完善平臺建設、培育龍頭企業、增強產業競爭力,提升產業發展后勁。生物醫藥產業從小到大、從大到強,正朝著種植、加工、包裝和科研一體化的現代生物醫藥產業邁進。 近年來,吉安市梳理和整合現有的醫藥產業資源,加強布局調整和區域優化,依托較為豐富的中藥
2018年園區生物醫藥技術及產業發展狀況調研工作啟動
為持續全面了解我國生物醫藥技術及產業的發展狀況,更好地服務于生物醫藥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促進工作,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結合科技計劃管理專業機構建設和承擔的相關專題調研工作,在2017年調研的基礎上,正式啟動了2018年園區生物醫藥技術及產業發展狀況調研工作。 一、調研范圍 本次調研
第十七屆北京國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召開
10月21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科技日報社共同主辦,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承辦的第十七屆北京國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在北京隆重開幕。 本屆論壇以“跨界融合,生物醫藥發展的新機遇”為主題,匯聚全球創新資源,吸引了先聲藥業、四環集團、揚子江海燕藥業、美國輝瑞公司、美國默沙東公司
第十九屆北京國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召開
10月21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辦,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承辦的第十九屆北京國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在北京開幕。 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國家鼓勵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北京市打造全球創新中心的重要支撐。會上,來自國內外的三百余位國家政要、專家學者、企業高管匯聚一堂,共同
2018年園區生物醫藥技術及產業發展調研工作正式啟動
為持續全面了解我國生物醫藥技術及產業的發展狀況,更好地服務于生物醫藥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促進工作,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結合科技計劃管理專業機構建設和承擔的相關專題調研工作,在2017年調研的基礎上,正式啟動了2018年園區生物醫藥技術及產業發展狀況調研工作。 ?一、調研范圍 ?本次調研涉及我國現
劉昌孝院士:2012生物醫藥發展戰略盤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昌孝編者按:新藥研發難,是行業共識。而對產業的發展而言,戰略與策略都不可或缺。這一過程的推進,既需要前瞻性地制定戰略,更需要審時度勢地調整策略。 過去的2012年,我們看到了世界醫藥巨頭們新藥研發模式的革新及其帶來的可觀收益。天津藥物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孵化器:為生物醫藥發展開啟新方向大門
??????? 醫藥領域一些初創公司快速涌起,它們聚集于定向服務那些擁有先進技術和成熟產品的企業的孵化器,享受著優惠政策、優越辦公條件和人力集群優勢。更為重要的是,一些初創公司在大醫藥公司的資金扶持下研發出尖端技術和新藥研制平臺,例如基因泰克被羅氏收購后成功研制出安維汀和美羅華等抗癌藥物。
2023年園區生物醫藥技術及產業發展狀況調研工作啟動
為持續全面了解我國生物醫藥技術及產業的發展狀況,更好地服務于生物醫藥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促進工作,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結合科技計劃管理專業機構建設和承擔的相關專題調研工作,在2017-2022年調研的基礎上,正式啟動2023年園區生物醫藥技術及產業發展狀況調研工作。 一、調研范圍 本次調研涉及
生物醫藥產業蓬勃發展,BTE廣州國際生物技術大會引角逐
火熱招展中|2021生物醫藥產業蓬勃發展,BTE廣州國際生物技術大會引角逐?生物醫藥主要包括可以用于疾病預防、治療、和診斷使用的基因工程藥物、血液制品、疫苗、診斷試劑以及組織工程等,它能夠解決傳統醫藥不能解決的深層次的問題,在重大疾病的治療和重大疫情的預防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放眼世界,生物醫藥產業
香港上市新規能否為中國生物醫藥注入新活力?
2017年年底,港交所對香港上市制度進行了一次全面檢討,尤其在吸引新興產業和創新型企業方面,上市門檻的限制削弱了香港相對于全球其他主要上市地的整體競爭力。為此,港股上市制度作了重大改革,拓寬了上市條件,其中一項改革便是“允許無收入生物科技企業在香港上市,預期最低市值須達15億港元”,這是香港市場
生物醫藥(1)定義
制藥產業與生物醫學工程產業是現代醫藥產業的兩大支柱。生物醫藥產業由 生物技術產業與醫藥產業共同組成。生物醫藥產業具有創新成本高、 投資風險大、研發周期長等特點;產業技術新知識、新方法、新領域層出不窮,相關人員只有相互學習,才能保證知識及時更新。生物醫學工程是綜合應用生命科學與工程科學的原理和方法
這所大學助力中國生物多樣性發展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作為一種獨特的植被類型,常綠闊葉林被科學界普遍認為是重要的物種起源中心,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生物資源。中國的常綠闊葉林在世界上分布最廣、面積最大,類型最為復雜多樣,是全球常綠闊葉林的主體,并維持著較高的生產力。澎湃新聞記者從華東師范大學了解到,該校科研團隊從開啟常綠闊葉林研
資金研發助推發展 2020年中國或成最大醫藥市場
過去一年中國醫藥市場的強勁增長勢頭讓全世界震驚。 IMS日前公布的2010年醫藥市場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以21.9%的增長率位列世界各國藥品市場增速之首,遠遠高出世界藥品市場4.2%的總體增長率。據IMS預測,2010年至2015年,中國醫藥市場仍將維持高達20.1%的復合增長率,2016年中國
第三屆中國民族衛生醫藥發展論壇在南寧開幕
第三屆中國民族衛生醫藥發展論壇開幕式于5月19日上午在廣西南寧舉行。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家衛生部有關領導,內蒙古、寧夏、青海、河南、四川、貴州等省、自治區衛生醫藥主管部門負責人以及全國各地民族衛生醫藥專家、學者400多人出席了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