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屏藤的介紹
錦屏藤(拉丁學名:Cissus sicyoides L.),葡萄科白粉藤屬多年生常綠草質藤蔓植物。 錦屏藤枝條纖細,具卷須;花淡綠白色,夏秋季開花;特色是成株能自莖節生長紅褐色細長氣根。原產于熱帶美洲。喜全光照,耐熱性好,不耐寒,喜濕潤,不耐旱;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1] 錦屏藤的氣根修長,懸垂于棚架之下,奇特美麗,極具熱帶風情,觀賞性極佳,適合大型棚架、花架、綠廊等垂直綠化,也可盆栽觀賞。......閱讀全文
錦屏藤的介紹
錦屏藤(拉丁學名:Cissus sicyoides L.),葡萄科白粉藤屬多年生常綠草質藤蔓植物。 錦屏藤枝條纖細,具卷須;花淡綠白色,夏秋季開花;特色是成株能自莖節生長紅褐色細長氣根。原產于熱帶美洲。喜全光照,耐熱性好,不耐寒,喜濕潤,不耐旱;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1] 錦屏藤的氣
錦屏藤的形態特征
多年生常綠草質藤蔓植物,具卷須,[2]與葉對生;攀援莖,莖蔓草質柔韌,呈扁形或圓柱形,老莖蔓呈灰白色,表皮粗糙,嫩莖青綠色,表皮光滑油亮,主蔓粗度達2~3厘米,蔓長10~15米;氣生根線形,著生于莖節處,每節可長出5~7條氣生根,短截的氣生根可分生多條側根,下垂生長。初生氣根紫紅色,質地光滑脆嫩
錦屏藤的分布范圍
原產于熱帶美洲,中國的云南、廣西、廣東、海南、臺灣等熱帶亞熱帶地區有零星分布。
錦屏藤的繁殖方法
錦屏藤可以用扦插枝條或高壓法繁殖,春夏秋三季均可育苗,氣根是用來繁殖生命的,栽培以保水力強的壤土最佳,排水、日照需良好。蔓延力極強,設立棚架需寬大,隨時牽引枝條生長方向,使枝蔓均勻擴展棚面,只要把錦屏藤種在土里,上方安設棚架或網架,讓藤蔓攀附就會自然生長,不必施肥,栽植一段時間后就不必再澆水,會
錦屏藤的生長習性
錦屏藤屬于喜陽植物,耐旱,耐高溫,也稍耐陰,排水、日照須良好,蔓延力極強,設立棚架須廣大,隨時牽引枝條生長方向。日照約80~100%(全日照),生育適溫約為22~30℃。冬季會落葉,生長遲緩,不長氣根,溫度低于10℃以下,要實施防寒。夏季生長快速,要適時修剪,以利通風。夏季每1~2天、冬季每2~
錦屏藤的主要價值介紹
主要應用于籬垣、棚架、綠廊等方式的垂直綠化或盤栽。 ⑴籬垣式:綠化地段主要是陽臺隔簾、隔墻、籬架、護欄、鐵絲網等, 具有屏障、隔離及裝飾的功能,綠化效果側重于由濃密葉片構成的綠墻及垂掛而下易撥動梳剪的氣根。 ⑵棚架式:綠化地段主要是室內至室外的連接棚架和一些花格、花架、綠亭及拱門等,具有遮陰
錦屏藤的生長習性及分布范圍
生長習性 錦屏藤屬于喜陽植物,耐旱,耐高溫,也稍耐陰,排水、日照須良好,蔓延力極強,設立棚架須廣大,隨時牽引枝條生長方向。日照約80~100%(全日照),生育適溫約為22~30℃。冬季會落葉,生長遲緩,不長氣根,溫度低于10℃以下,要實施防寒。夏季生長快速,要適時修剪,以利通風。夏季每1~2天
錦屏藤的形態特征及生長習性
形態特征 多年生常綠草質藤蔓植物,具卷須,[2]與葉對生;攀援莖,莖蔓草質柔韌,呈扁形或圓柱形,老莖蔓呈灰白色,表皮粗糙,嫩莖青綠色,表皮光滑油亮,主蔓粗度達2~3厘米,蔓長10~15米;氣生根線形,著生于莖節處,每節可長出5~7條氣生根,短截的氣生根可分生多條側根,下垂生長。初生氣根紫紅色,
夜交藤首烏藤的鑒別介紹
(1) 本品橫切面:表皮細胞有時殘存。木栓細胞3~4列,含棕色色素。 皮層較窄。中柱鞘纖維束斷續排列成環,纖維壁甚厚,木化;在纖維束間時有石細胞群。 韌皮部較寬。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類圓形,直徑約至204μm,單個散列或數個相聚。 髓較小。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 (2) 取本品粉末0.
世界最深地下實驗室為何在錦屏?
12月7日,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下稱錦屏大設施)土建公用工程完工,具備實驗條件。這標志著世界最深、最大的極深地下實驗室正式投入科學運行。首批來自清華大學、生態環境部、北師大、中國原子能研究院、上海交大、四川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工信部電子五所等單位的10個實驗
世界最深地下實驗室為何在錦屏?
12月7日,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下稱錦屏大設施)土建公用工程完工,具備實驗條件。這標志著世界最深、最大的極深地下實驗室正式投入科學運行。首批來自清華大學、生態環境部、北師大、中國原子能研究院、上海交大、四川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工信部電子五所等單位的10個
娃兒藤的介紹
娃兒藤(Tylophora floribunda Miquel ),即七層樓。蘿藦科,娃兒藤屬。纏繞藤本,有乳汁。根須狀,黃白色。莖多分枝。葉長3~5厘米。聚傘花序;花冠紫色,5深裂;副花冠頂部僅達花藥基部。夏季開花。生于山坡灌木叢或樹林中。分布于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全草秋冬采收,鮮用或曬干制藥。
娃兒藤的形態
纏繞藤本,有乳汁。根須狀,黃白色。莖多分枝。葉長3~5厘米。聚傘花序;花冠紫色,5深裂;副花冠頂部僅達花藥基部。夏季開花。
清風藤的介紹
清風藤,中藥名。為清風藤科清風藤屬植物清風藤Sabia japonicaMaxim.的莖葉或根。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具有祛風利濕,活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風濕痹痛,鶴膝風,水腫,腳氣,跌打腫痛,骨折,深部膿腫,骨髓炎,化膿性關節炎,脊椎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
鴨公藤的概述
鴨公藤,中藥名。為鼠李科植物多葉勾兒茶Berchemia polyphyllaWall.ex Laws的全株。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廣西等地。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散結之功效。常用于肺熱咳嗽,肺癰,濕熱黃疸,熱淋,痢疾,帶下,淋巴結炎,癰疽癤腫。
鴨公藤的簡介
鴨公藤,中藥名。為鼠李科植物多葉勾兒茶Berchemia polyphyllaWall.ex Laws的全株。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廣西等地。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散結之功效。常用于肺熱咳嗽,肺癰,濕熱黃疸,熱淋,痢疾,帶下,淋巴結炎,癰疽癤腫。
榼藤的簡介
榼藤(學名:Entada phaseoloides)亦稱榼藤子。木質藤本,無刺。托葉小,剛毛狀。二回羽狀復葉,頂生的1對羽片常為卷須;穗狀花序纖細,單生于上部葉腋或再排成圓錐花序式;花,花萼鐘狀,5齒裂;花瓣5片,分離或于基部稍合生;雄蕊10枚,分離,略突出于花冠之外,花絲絲狀,花蕾時藥隔頂端具
榼藤的概述
榼藤(學名:Entada phaseoloides)亦稱榼藤子。木質藤本,無刺。托葉小,剛毛狀。二回羽狀復葉,頂生的1對羽片常為卷須;穗狀花序纖細,單生于上部葉腋或再排成圓錐花序式;花,花萼鐘狀,5齒裂;花瓣5片,分離或于基部稍合生;雄蕊10枚,分離,略突出于花冠之外,花絲絲狀,花蕾時藥隔頂端具
鴨公藤的介紹
鴨公藤,中藥名。為鼠李科植物多葉勾兒茶Berchemia polyphyllaWall.ex Laws的全株。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廣西等地。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散結之功效。常用于肺熱咳嗽,肺癰,濕熱黃疸,熱淋,痢疾,帶下,淋巴結炎,癰疽癤腫。
娃兒藤的藥用
采集:生于山坡灌木叢或樹林中。分布于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全草秋冬采收,鮮用或曬干。 功用:辛,溫。祛風止痛,破瘀消腫。治水腫、脾腫大、肝硬化、風濕關節痛、藥痛、瘧疾、哮喘、牙痛、跌打損傷、毒蛇咬傷。3~15克,水煎服。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根有小毒。
榼藤的介紹
榼藤(學名:Entada phaseoloides)亦稱榼藤子。木質藤本,無刺。托葉小,剛毛狀。二回羽狀復葉,頂生的1對羽片常為卷須;穗狀花序纖細,單生于上部葉腋或再排成圓錐花序式;花,花萼鐘狀,5齒裂;花瓣5片,分離或于基部稍合生;雄蕊10枚,分離,略突出于花冠之外,花絲絲狀,花蕾時藥隔頂端具
穿心藤的介紹
穿心藤(學名:Amydrium hainanense),為單子葉植物綱、天南星科、雷公連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國大陸的廣東、云南東南部、湖南南部、廣西等地,生長于海拔1,300米的地區,見于山谷和水旁密林中,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雞屎藤的介紹
雞屎藤(學名:Paederia scandens (Lour.) Merr,別名:雞矢藤),茜草科雞屎藤屬植物,廣泛分布于中國秦嶺南坡以南各省區及臺灣地區。 雞屎藤為蔓生草本,基部木質,禿凈或稍被微毛;葉對生,有柄,葉片近膜質,卵形、橢圓形、矩圓形至披針形,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渾圓或楔尖。圓錐
蘿摩科翅果藤屬翅果藤:新型天然高效甜味分子
研究表明,當今許多人群高發的某些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高脂血癥、齲齒等,或多或少都與蔗糖的過量攝入有關。尋找高甜度低熱量或非營養性的蔗糖替代物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特別是安全、無熱量、非營養性天然高效甜味劑,是各國科學家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民族植物學大團隊
扶芳藤的介紹
扶芳藤[1](拉丁學名:Euonymus fortunei (Turcz.) Hand.-Mazz.),衛矛科衛矛屬植物。 扶芳藤葉薄革質,橢圓形、長方橢圓形或長倒卵形,生長旺盛,終年常綠,其葉入秋變紅,是庭院中常見地面覆蓋植物。扶芳藤喜濕潤、溫暖,較耐寒、耐陰,不喜陽光直射,生長于山坡叢林中
扶芳藤的簡介
扶芳藤[1](拉丁學名:Euonymus fortunei (Turcz.) Hand.-Mazz.),衛矛科衛矛屬植物。 扶芳藤葉薄革質,橢圓形、長方橢圓形或長倒卵形,生長旺盛,終年常綠,其葉入秋變紅,是庭院中常見地面覆蓋植物。扶芳藤喜濕潤、溫暖,較耐寒、耐陰,不喜陽光直射,生長于山坡叢林中
榼藤的形態特征
榼藤是常綠、木質大藤本植物。莖扭旋,枝無毛。二回羽狀復葉,長10-25厘米;羽片通常2對,頂生1對羽片變為卷須;小葉2-4對,對生,革質,長橢圓形或長倒卵形,長3-9厘米,寬1.5-4.5厘米,先端鈍,微凹,基部略偏斜,主脈稍彎曲,主脈兩側的葉面不等大,網脈兩面明顯;葉柄短。穗狀花序長15-25
榼藤的主治功能
活血祛風,壯腰固腎。用于風濕關節痛,四肢麻木,跌打損傷,骨折。 莖皮:催吐 、泄瀉。 種仁(榼藤子仁):微苦、澀,平。利濕消腫。用于黃疸,腳氣,水腫。
雞屎藤的分布范圍
廣泛分布于秦嶺南坡以南各省區及臺灣,產于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產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臺灣、河南、湖南、廣東、香港、海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朝鮮、日本、印度、緬甸、泰國、越南、老撾、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也有分布。
雞屎藤的臨床應用
1.鎮靜、鎮痛和抗驚厥作用雞屎藤總生物堿腹腔注射能抑制小鼠自發性活動,延長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有一定的鎮靜作用。 2.抗菌作用0、5g/ml雞屎藤煎劑對體外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褔氏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浸膏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鏈球菌也有抑菌作用。 3.對平滑肌作用雞屎藤總生物堿能抑制腸肌收縮,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