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的介紹
杜仲(學名Eucommia ulmoides Oliver),又名膠木,為杜仲科植物。 杜仲游離氨基酸極少,含有的少量蛋白質是和絕大多數食品類似的完全蛋白,即能夠水解檢出對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經測定,杜仲所含的15種礦物元素,其中有鋅、銅、鐵等微量元素,及鈣、磷、鉀、鎂等宏量元素。 藥用杜仲,即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樹皮,是中國名貴滋補藥材。其味甘,性溫。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調理沖任、固經安胎的功效。 可治療腎陽虛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軟無力,肝氣虛引起的胞胎不固,陰囊濕癢等癥。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 現代研究杜仲具有清除體內垃圾,加強人體細胞物質代謝,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體血壓,分解體內膽固醇,降低體內脂肪,恢復血管彈性,利尿清熱,廣譜抗菌,興奮中樞神經,提高白血球藥理作用。......閱讀全文
杜仲的介紹
杜仲(學名Eucommia ulmoides Oliver),又名膠木,為杜仲科植物。 杜仲游離氨基酸極少,含有的少量蛋白質是和絕大多數食品類似的完全蛋白,即能夠水解檢出對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經測定,杜仲所含的15種礦物元素,其中有鋅、銅、鐵等微量元素,及鈣、磷、鉀、鎂等宏量元素。 藥用杜
杜仲的簡介
杜仲(學名Eucommia ulmoides Oliver),又名膠木,為杜仲科植物。 杜仲游離氨基酸極少,含有的少量蛋白質是和絕大多數食品類似的完全蛋白,即能夠水解檢出對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經測定,杜仲所含的15種礦物元素,其中有鋅、銅、鐵等微量元素,及鈣、磷、鉀、鎂等宏量元素。 藥用杜
杜仲的概述
杜仲(學名Eucommia ulmoides Oliver),又名膠木,為杜仲科植物。 杜仲游離氨基酸極少,含有的少量蛋白質是和絕大多數食品類似的完全蛋白,即能夠水解檢出對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經測定,杜仲所含的15種礦物元素,其中有鋅、銅、鐵等微量元素,及鈣、磷、鉀、鎂等宏量元素。 藥用杜
杜仲的作用
性味甘、微辛;性溫。入肝經、腎經。主治腰脊酸疼,風濕痹痛,胎動不安,習慣性流產等。 具補肝腎、強筋骨、降血壓、安胎等諸多功效。適宜高血壓患者、習慣性流產婦女、小兒麻痹后遺癥患者、腎氣不足者。但是陰虛火旺者慎服。 杜仲具有安胎的功效,能夠用于治療孕婦在懷孕期間漏血、胎動不安等癥狀,也常被用于婦女
杜仲的功效
杜仲主要功效之補益肝腎。 杜仲主要功效之強筋壯骨 杜仲主要功效之調理沖任 杜仲主要功效之固經安胎 杜仲具有清除體內垃圾,加強人體細胞物質代謝,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體血壓,分解體內膽固醇,降低體內脂肪,恢復血管彈性,利尿清熱,廣譜抗菌,興奮中樞神經,提高白血球數量,增強人體免疫力等顯著
什么是杜仲皮
杜仲皮是一種非處方藥,屬于中藥的一種,味平和,可以補肝腎,強筋骨,安胎。主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瀝,陰下濕癢,胎漏欲墮,胎動不安,高血壓。 中老年人腎氣不足,腰膝疼痛,腿腳軟弱無力,小便余瀝者宜食;婦女體質虛弱,腎氣不固,胎漏欲墮及習慣性流產者保胎時宜食,小兒麻痹后遺癥,小兒行走過遲,兩
杜仲皮的介紹
杜仲皮是一種非處方藥,屬于中藥的一種,味平和,可以補肝腎,強筋骨,安胎。主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瀝,陰下濕癢,胎漏欲墮,胎動不安,高血壓。 中老年人腎氣不足,腰膝疼痛,腿腳軟弱無力,小便余瀝者宜食;婦女體質虛弱,腎氣不固,胎漏欲墮及習慣性流產者保胎時宜食,小兒麻痹后遺癥,小兒行走過遲,兩
杜仲葉的簡介
杜仲葉(學名:Eucommia folium),薔薇目杜仲科杜仲屬植物的葉子。該類植物分布于中國陜西、甘肅、河南、湖北、四川、云南、貴州、湖南及浙江等省區。 杜仲葉橢圓形、卵形或矩圓形,薄革質,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先端漸尖,上面暗綠色,初時有褐色柔毛,不久變禿凈,老葉略有皺紋,下面淡綠,初時有褐
杜仲葉的介紹
杜仲葉(學名:Eucommia folium),薔薇目杜仲科杜仲屬植物的葉子。該類植物分布于中國陜西、甘肅、河南、湖北、四川、云南、貴州、湖南及浙江等省區。 杜仲葉橢圓形、卵形或矩圓形,薄革質,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先端漸尖,上面暗綠色,初時有褐色柔毛,不久變禿凈,老葉略有皺紋,下面淡綠,初時有褐
杜仲的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高達20米,胸徑50厘米。樹冠圓球形。樹皮深灰色,枝具片狀髓,樹體各部折斷均具銀白色膠絲。小枝光滑,無頂芽。單葉互生,橢圓形,長7~14厘米,有鋸齒,羽狀脈,老葉表面網脈下限,無托葉。花單性,花期4~5月,雌雄異株,無花被,生于幼枝基部的苞葉內,與葉同放或先葉開放。翅果扁平,長橢圓形,
杜仲皮的主治功能
補肝腎,強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瀝,陰下濕癢,胎漏欲墮,胎動不安,高血壓。 ①《本經》:"主腰脊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除陰下癢濕,小便余瀝。" ②《別錄》:"主腳中酸痛,不欲踐地。" ③《藥性論》:"治腎冷臀腰痛,腰病人虛而身強直,風也。腰不利加而用之。" ④《
杜仲屬的形態特征
落葉 喬木。葉 互生, 單葉,具羽狀脈,邊緣有 鋸齒,具柄,無托葉。花雌雄異株,無花被,先葉開放,或與新葉同時從 鱗芽長出。 雄花簇生,有短柄,具小苞片; 雄蕊5-10個,線形, 花絲極短, 花藥4室,縱裂。 雌花單生于小枝下部,有苞片,具短 花梗, 子房1室,由合生心皮組成,有子房柄,扁平,頂
杜仲葉的附方
1、杜仲治小便余瀝,陰下濕癢:川杜仲四兩,小茴香二兩(俱鹽、酒浸炒),車前子一兩五錢,山茱萸肉三兩(俱炒)。共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早服五錢,白湯下。() 2、杜仲治卒腰痛不可忍:杜仲二兩(去粗皮,炙微黃,銼),丹參二兩,川芎一兩半,桂心一兩,細辛三分。上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
杜仲的生境分布介紹
張家界杜仲之鄉,世界最大的野生杜仲產地,現江蘇國家級大豐林業基地大量人工培育杜仲,另外四川、安徽、陜西、湖北、河南、貴州、云南、江西、甘肅、湖南、廣西等地都有種植。
杜仲的生長習性
生于山地林中或栽培。分布長江中游及南部各省,河南、陜西、甘肅等地均有栽培。 喜陽光充足、溫和濕潤氣候,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丘陵、平原均可種植,也可利用零星土地或四旁栽培。 本植物的嫩葉(檰芽)亦供藥用,另詳專條;另外,通常人們吃到的杜仲是樹木中的韌皮部。
杜仲葉的形態特征
葉橢圓形、卵形或矩圓形,薄革質,長6-15厘米,寬3.5-6.5厘米;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先端漸尖;上面暗綠色,初時有褐色柔毛,不久變禿凈,老葉略有皺紋,下面淡綠,初時有褐毛,以后僅在脈上有毛;側脈6-9對,與網脈在上面下陷,在下面稍突起;邊緣有鋸齒;葉柄長1-2厘米,上面有槽,被散生長毛。 杜
杜仲的抗腫瘤作用
現代藥理實驗證明杜仲有抗癌和抑癌之功效,其有效成分與其所含的木脂素、苯丙素及環烯醚萜類化合物有關。根據報道,杜仲所含的京尼平苷酸甲酯具有抗腫瘤的作用。杜仲所含的丁香脂素雙糖苷在淋巴細胞白血病P388 (Ps)系統中有較好的活性,濃度12.5 mg/kg可控制T/C值)≥126。Okada等從杜仲
全杜仲膠囊的性狀
本品為膠囊劑,內容物為棕褐色的粉末;氣微,味微咸。
全杜仲膠囊的鑒別
(1)取本品粉末1g,加氯仿10ml,浸漬2小時后,濾過,濾液揮干,加乙 醇1ml,產生具彈性的膠膜。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5ml,水浴上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約1ml,作為 供試品溶液。另取杜仲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
我國率先完成杜仲基因測序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經濟林研究開發中心消息:該中心杜紅巖團隊、烏云塔娜團隊聯合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李德軍團隊及山東貝隆杜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高瑞文團隊,歷時五年,合作完成了杜仲基因測序項目。成果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分子植物》上在線發表。此舉使我國成為世界上首個完成杜仲基因測序的國家。圖片來源
杜仲皮的利尿作用介紹
杜仲的各種制劑對麻醉犬均有利尿作用,且無"快速耐受"現象。對正常大鼠、小鼠亦有利尿作用。杜仲中含鉀0.4%,故推論利尿可能與鉀有關。
杜仲皮的藥理作用
①降壓作用 樹皮的提取物及煎劑對動物有持久的降壓作用。用其浸膏5毫升(生藥1~2克)給麻醉犬靜脈注射后產生顯著的降壓作用,可持續2~3小時,呈"快速耐受"現象。在3只腎型高血壓狗,每天以煎劑5~8克/公斤灌胃,共4周,收縮壓降低最多時只有8~22毫米汞柱(4~10%),因此療效不夠滿意。杜仲的
杜仲皮的降壓作用介紹
樹皮的提取物及煎劑對動物有持久的降壓作用。用其浸膏5毫升(生藥1~2克)給麻醉犬靜脈注射后產生顯著的降壓作用,可持續2~3小時,呈"快速耐受"現象。在3只腎型高血壓狗,每天以煎劑5~8克/公斤灌胃,共4周,收縮壓降低最多時只有8~22毫米汞柱(4~10%),因此療效不夠滿意。杜仲的炮制與劑型對降
杜仲葉的生長習性
在自然狀態下,生長于海拔300-500米的低山,谷地或低坡的疏林里,對土壤的選擇并不嚴格,在瘠薄的紅土,或巖石峭壁均能生長。
杜仲葉的藥用價值
【性昧與歸經】 微辛,溫。歸肝、腎經。[3] 【功能與主治】 補肝腎,強筋骨。用于肝腎不足,頭暈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痿軟。[3]
杜仲葉的鎮靜、鎮痛作用
杜仲葉煎劑20g/kg給小鼠灌胃后1小時,2小時,3小時,小鼠的自發活動次數明顯減少,并以2小時最明顯。熱板法實驗證實小鼠腹腔注射杜仲葉水煎醇沉液12g/kg能提高小鼠致痛閾,有明顯鎮痛作用。
杜仲葉的藥理作用
1.鎮靜、鎮痛作用 杜仲葉煎劑20g/kg給小鼠灌胃后1小時,2小時,3小時,小鼠的自發活動次數明顯減少,并以2小時最明顯。熱板法實驗證實小鼠腹腔注射杜仲葉水煎醇沉液12g/kg能提高小鼠致痛閾,有明顯鎮痛作用。 2.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2.1.對心臟的作用 杜仲葉水煎醇沉液0.2g對豚鼠
杜仲的化學成分
樹皮含杜仲膠6~10%,根皮約含10~12%,樹葉含杜仲膠2%~4%。此外,還含糖甙0.142毫克%、生物堿0.066毫克%、果膠6.5毫克%、脂肪2.9毫克%、樹脂1.76毫克%、有機酸0.25毫克%、酮糖(水解前2.15毫克%、水解后3.5毫克%)、維生素C20.7毫克%、另外。含有維生素E
杜仲葉的抗炎作用介紹
大鼠灌服杜仲葉醇提取液10g/kg,對蛋清性足腫有抑制作用,但作用比水楊酸鈉弱。大鼠灌服杜仲葉水煎劑6g/kg,對蛋清性足腫有明顯抑制作用,能使外周血中嗜酸粒細胞減少,但對摘除腎上腺大鼠的外周血中的嗜酸粒細胞未見減少,說明杜仲葉的作用有賴于腎上腺的存在。杜仲葉水煎劑10g/kg,給藥5天,可使小
全杜仲膠囊的功能主治
降血壓,補肝腎,強筋骨。用于高血壓癥,腎虛腰痛,腰膝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