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杜鵑的形態特征
落葉灌木,高0.5-2米;分枝稀疏,枝條直立,幼時密被灰白色柔毛及疏剛毛。葉紙質,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5-11厘米,寬1.5-3.5厘米,先端鈍,具短尖頭,基部楔形,邊緣具睫毛,幼時上面被微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柔毛,沿中脈被黃褐色剛毛,中脈和側脈凸出;葉柄長2-6毫米,被柔毛和少數剛毛;總狀傘形花序頂生,花多達13朵,先花后葉或與葉同時開放;花梗長1-2.5厘米,被微柔毛及疏剛毛;花萼裂片小,圓齒狀,被微柔毛和剛毛狀睫毛;花冠闊漏斗形,長4.5厘米,直徑5-6厘米,黃色或金黃色,內有深紅色斑點,花冠管向基部漸狹,圓筒狀,長2.6厘米,外面被微柔毛,裂片5,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2.8厘米,外面被微柔毛;雄蕊5,不等長,長不超過花冠,花絲扁平,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圓錐狀,長4毫米,密被灰白色柔毛及疏剛毛,花柱長達6厘米,無毛。蒴果圓錐狀長圓形,長2.5-3.5厘米,具5條縱肋,被微柔毛和疏剛毛。花期3-5月,果期7-8月......閱讀全文
黃杜鵑的介紹
黃杜鵑(學名:Rhododendron molle (Blume) G. Don ),杜鵑花科杜鵑屬植物。 中國各地均有分布。落葉灌木,分枝稀疏,枝條直立,葉紙質,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先端鈍,具短尖頭,基部楔形,邊緣具睫毛,總狀傘形花序頂生,先花后葉或與葉同時開放。性喜強光和干燥、通風良好的
黃杜鵑的概述
黃杜鵑(學名:Rhododendron molle (Blume) G. Don ),杜鵑花科杜鵑屬植物。 中國各地均有分布。落葉灌木,分枝稀疏,枝條直立,葉紙質,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先端鈍,具短尖頭,基部楔形,邊緣具睫毛,總狀傘形花序頂生,先花后葉或與葉同時開放。性喜強光和干燥、通風良好的
什么是黃杜鵑
黃杜鵑(學名:Rhododendron molle (Blume) G. Don ),杜鵑花科杜鵑屬植物。 中國各地均有分布。落葉灌木,分枝稀疏,枝條直立,葉紙質,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先端鈍,具短尖頭,基部楔形,邊緣具睫毛,總狀傘形花序頂生,先花后葉或與葉同時開放。性喜強光和干燥、通風良好的
黃杜鵑的形態特征
落葉灌木,高0.5-2米;分枝稀疏,枝條直立,幼時密被灰白色柔毛及疏剛毛。葉紙質,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5-11厘米,寬1.5-3.5厘米,先端鈍,具短尖頭,基部楔形,邊緣具睫毛,幼時上面被微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柔毛,沿中脈被黃褐色剛毛,中脈和側脈凸出;葉柄長2-6毫米,被柔毛和少數剛毛;總狀
黃杜鵑的藥物應用
⒈羊躑躅與洋金花:二者均辛、溫,有毒,能祛風除濕,活絡定痛。然鬧羊花可去癬,殺蟲、截瘧,洋金花能平喘、抗癇、治瘡。主要功效相同,兼長各異。 ⒉羊躑躅和豨薟草均能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鬧羊花性溫,用治寒痹,豨薟草性寒,用治熱痹,功效雖同,寒熱有異。 性味:辛;性溫;有毒 藥材基源:為杜鵑花科植
黃杜鵑的選方介紹
① 治風濕痹,身體手足收攝不逐,肢節疼痛,言語蹇澀:躑躅花不限多少,以酒拌蒸一炊久,取出曬干,搗羅為末。用牛乳一合,暖令熱,調下一錢。 ② 治風痰注痛:躑躅花、天南星。并生時同搗作餅,甑上蒸四、五遍,以稀葛囊盛之,臨時取焙為末,蒸餅丸梧子大。每服三丸,溫酒下。腰腳骨痛,空心服;手臂痛,食后服。
黃杜鵑的藥用價值
羊躑躅的花含毒性成分梫木毒素和石楠素。葉含黃酮類、杜鵑花毒素、煤地衣酸甲酯。其味辛,有毒。有鎮痛、驅風,除濕功效。可治風濕頑痹,傷折疼痛,皮膚頑癬等癥。并用作手術麻醉。 內服:煎湯,1-2分;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搗擦。 又名:玉支(《別錄》),羊不吃草(《本草拾遺》),黃杜鵑(《本草蒙筌》
黃杜鵑的化學成分
花含毒性成分木毒素(andromedotoxin)和石楠素(ericolin)。葉含黃酮類、杜鵑花毒素、煤地衣酸甲酯。 不良反應 ⒈《本草求原》:中其(鬧羊花)毒者,黃糖、黃蜆湯、綠豆可解。 ⒉《南方主要有毒植物》:羊躑躅,有毒部位:葉和花。中毒癥狀:開始時惡心,嘔吐,腹瀉,心跳緩慢,血壓
黃杜鵑的形態特征及生長習性
形態特征 落葉灌木,高0.5-2米;分枝稀疏,枝條直立,幼時密被灰白色柔毛及疏剛毛。葉紙質,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5-11厘米,寬1.5-3.5厘米,先端鈍,具短尖頭,基部楔形,邊緣具睫毛,幼時上面被微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柔毛,沿中脈被黃褐色剛毛,中脈和側脈凸出;葉柄長2-6毫米,被柔毛和少
黃杜鵑的選方及化學成分
選方 ① 治風濕痹,身體手足收攝不逐,肢節疼痛,言語蹇澀:躑躅花不限多少,以酒拌蒸一炊久,取出曬干,搗羅為末。用牛乳一合,暖令熱,調下一錢。 ② 治風痰注痛:躑躅花、天南星。并生時同搗作餅,甑上蒸四、五遍,以稀葛囊盛之,臨時取焙為末,蒸餅丸梧子大。每服三丸,溫酒下。腰腳骨痛,空心服;手臂痛,
南嶺杜鵑的介紹
南嶺杜鵑(學名:Rhododendron levineiMerr.):灌木或小喬木,高1-4米。幼枝疏生鱗片和長硬毛。葉片革質,橢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葉柄長,被長粗毛和鱗片。花序頂生,2-4花傘形著生;花梗密生鱗片,初時有長硬毛;花萼5深裂;花冠寬漏斗形,長5-8(-9)厘米,白色,內有黃色斑,
高山之王杜鵑花
當你身在雅魯藏布大峽谷,冰川、絕壁、陡坡,還有波瀾壯闊的雅魯藏布江,盡收眼底,但凡在那極寒環境中存活下來的,必是與那荒涼之地經過一番爭斗的。它們頑強,還足夠沉穩、低調。但是,有一種植物偏偏鋒芒畢露,它們從溝谷到苔原,肆意生長,燦爛,明媚,幾乎承包了青藏高原東南部所有的色彩。東部平原地區的人們對它
杜鵑模仿野豬發聲以防被獵食
鳥還是野獸?一種杜鵑鳥似乎學會了如何模仿生活它們在附近的野豬類動物發出的聲音,這可能是為了嚇退捕食者。 斑雞鵑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森林中,它們經常尾隨野生麝香豬群,這樣它們可以食用野豬經過落葉層后暴露的無脊椎動物。 生態學家注意到,當布谷鳥拍擊喙時,會發出非常類似野豬牙齒咔嗒作響時發出的聲
滿山紅含量測定方法(杜鵑素)
滿山紅為杜鵑花科植物興安杜鵑Rhododendran dauricum L.的干燥葉。2005版《中國藥典》一部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杜鵑素的含量,文獻報道的滿山紅中杜鵑素的含量測定方法主要為高效液相色譜法。 2005版《中國藥典》滿山紅含量測定項下: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滿山紅含量測定方法(杜鵑素)
滿山紅為杜鵑花科植物興安杜鵑Rhododendran dauricum L.的干燥葉。2005版《中國藥典》一部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杜鵑素的含量,文獻報道的滿山紅中杜鵑素的含量測定方法主要為高效液相色譜法。???2005版《中國藥典》滿山紅含量測定項下:???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硅
云南創新特色杜鵑花種質資源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聯合云南遠益園林工程公司開展特色杜鵑花種質資源利用及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實現了種質創新和技術突破。近日,該項目獲2011年度云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據昆明植物所研究員張長芹介紹,云南有杜鵑花320種,種質資源豐富。但花卉產業一直以鮮切花為主,特色木本花卉產業發展相對滯
滿山紅含量測定方法(杜鵑素)
滿山紅為杜鵑花科植物興安杜鵑Rhododendran dauricum L.的干燥葉。2005版《中國藥典》一部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杜鵑素的含量,文獻報道的滿山紅中杜鵑素的含量測定方法主要為高效液相色譜法。 2005版《中國藥典》滿山紅含量測定項下: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以十八
臺灣禁止化妝品中使用杜鵑醇
據9月9日發布的通知,為保護消費者產品使用安全,臺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署(TFDA)自9月9日起停止臺灣化妝品中使用杜鵑醇物質(化學名稱:4-(4-羥基苯基)-2-丁醇)。化妝品生產企業被下令停止生產含杜鵑醇的化妝品;化妝品進口商禁止進口任何含杜鵑醇的化妝品。如未來企業有進一步的安全性評估資料,可
研究解析簕杜鵑的演化歷史和花色密碼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解析了簕杜鵑的演化歷史,揭示了甜菜堿合成通路參與基因的表達模式與簕杜鵑花色形成之間的關聯性,為進一步研究簕杜鵑重要觀賞性狀提供了理論依據。相關研究發表在《園藝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上。 簕杜鵑又名三角梅,具有重要的園藝、生態
魚中“杜鵑”:生物界可能有更多孵卵寄生現象
杜鵑鲇魚不僅與杜鵑鳥分享了同樣的名字,同時它們也會逃避自己作為父母的責任。這些生活在東非湖泊中的魚類會把自己的卵交給其他魚類照料。如今,研究人員已經知道了它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以及它的后代是如何參與其中的。 包括杜鵑在內的90多種鳥類都是“孵卵寄生蟲”。這些鳥類并不筑巢;相反,它們會依靠其他鳥
杜鵑花屬植物自然雜交區遺傳結構研究獲進展
自然雜交(natural hybridization)是指自然條件下遺傳上存在明顯區別的兩個物種之間成功交配的現象。自然雜交在植物界中普遍存在,據統計被子植物中約有25%的物種發生過雜交或基因漸滲。雜交物種形成與適應性進化機制是進化生物學研究的核心科學問題之一。探究自然雜交區內種群遺傳結構與生殖
黃梔子的概述
黃梔子(拉丁學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別名為山梔子,俗名為野梔子、小葉梔子等,龍膽目茜草科梔子屬灌木。[1] 黃梔子高0.3-3米,嫩枝常被短毛,枝圓柱形。葉形多樣,通常為長圓狀披針形、倒卵狀長圓形等,長3-25厘米,寬1.5-8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或短
馬蹄黃的介紹
馬蹄黃(Spenceria ramalana)是薔薇科馬蹄黃屬的多年生草本,又名黃地榆、白地榆、黃總花草和大黃,高18-32厘米,根莖木質,莖直立,基生葉為奇數羽狀復葉,小葉對生,紙質,寬橢圓形或倒卵狀矩圓形,總狀花序頂生,花瓣黃色,倒卵形,瘦果近球形,黃褐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大黃
馬蹄黃的簡介
馬蹄黃(Spenceria ramalana)是薔薇科馬蹄黃屬的多年生草本,又名黃地榆、白地榆、黃總花草和大黃,高18-32厘米,根莖木質,莖直立,基生葉為奇數羽狀復葉,小葉對生,紙質,寬橢圓形或倒卵狀矩圓形,總狀花序頂生,花瓣黃色,倒卵形,瘦果近球形,黃褐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大黃
馬蹄黃的概述
馬蹄黃(Spenceria ramalana)是薔薇科馬蹄黃屬的多年生草本,又名黃地榆、白地榆、黃總花草和大黃,高18-32厘米,根莖木質,莖直立,基生葉為奇數羽狀復葉,小葉對生,紙質,寬橢圓形或倒卵狀矩圓形,總狀花序頂生,花瓣黃色,倒卵形,瘦果近球形,黃褐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大黃
黃葵的概述
黃葵,別名:山油麻、野油麻、野棉花、芙蓉麻、鳥籠膠、假三稔、山芙蓉、香秋葵,拉丁文名:Abelmoschus moschatus Medicus.錦葵科、秋葵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被粗毛。通常葉掌狀花單生于葉腋間,花萼佛焰苞狀,花黃色,內面基部暗紫色,花柱分枝,柱頭盤狀。蒴果長圓形,種子腎形
黃梔子的介紹
黃梔子(拉丁學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別名為山梔子,俗名為野梔子、小葉梔子等,龍膽目茜草科梔子屬灌木。[1] 黃梔子高0.3-3米,嫩枝常被短毛,枝圓柱形。葉形多樣,通常為長圓狀披針形、倒卵狀長圓形等,長3-25厘米,寬1.5-8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或短
黃地榆的簡介
虎杖 Huzhang【藥材學名】 Rhizoma Polygoni Cuspidati。 【別名】 花斑竹、酸筒桿、 酸桶筍、 酸湯梗、 川筋龍、 斑莊、 斑杖根、大葉蛇 總管、虎杖 【基原】本品為 蓼科 Polygonaceae 植物虎杖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
黃耆的介紹
黃耆(學名:Astragalus propinquus Schischkin,別名:黃芪),豆科黃芪屬植物。分布于俄羅斯和中國,在中國分布于東北、華北及西北,中國各地多有栽培。 其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被白色柔毛,羽狀復葉有13~27片小葉,長5~10厘米。總狀
黃耆的簡介
黃耆(學名:Astragalus propinquus Schischkin,別名:黃芪),豆科黃芪屬植物。分布于俄羅斯和中國,在中國分布于東北、華北及西北,中國各地多有栽培。 其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被白色柔毛,羽狀復葉有13~27片小葉,長5~10厘米。總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