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烏的生理特性
本品呈不規則長圓錐形,略彎陸,長2~175px,直徑O.6~45px。頂端常有殘莖和少數不定根殘基,有的頂端一側有一枯萎的芽,一側有一圓形或扁圓形不定根殘基。表面灰褐色或黑棕褐色,皺縮,有縱皺紋、點狀須根痕及數個瘤狀側根。質硬,斷面灰白色或暗灰色,有裂隙,形成層環紋多角形或類圓形,髓部較大或中空。氣微,味辛辣、麻舌。......閱讀全文
草烏的概述
草烏(拉丁學名:Aconitum nagarum Stapf,別名:草烏頭),毛茛科烏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分布于北半球溫帶,主要分布于亞洲,其次在歐洲和北美洲,生山地草坡或灌叢中。 其莖直立,高50~150cm,莖中部葉有稍長柄或短柄;葉片紙質或近革質,小裂片披針形;總狀花序窄長,花梗長2c
草烏的介紹
草烏(拉丁學名:Aconitum nagarum Stapf,別名:草烏頭),毛茛科烏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分布于北半球溫帶,主要分布于亞洲,其次在歐洲和北美洲,生山地草坡或灌叢中。 其莖直立,高50~150cm,莖中部葉有稍長柄或短柄;葉片紙質或近革質,小裂片披針形;總狀花序窄長,花梗長2c
草烏的簡介
草烏(拉丁學名:Aconitum nagarum Stapf,別名:草烏頭),毛茛科烏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分布于北半球溫帶,主要分布于亞洲,其次在歐洲和北美洲,生山地草坡或灌叢中。 其莖直立,高50~150cm,莖中部葉有稍長柄或短柄;葉片紙質或近革質,小裂片披針形;總狀花序窄長,花梗長2c
草烏的臨床應用
風濕性關節炎 將草烏制成注射液,肌肉注射,成人每次2毫升(含總生物堿2毫克),每日1次;或穴位注射,每穴0.5毫升,每次2-3穴(每日1次)或1-2穴(每日2次),10天為一療程,停藥2-3日后可繼續用藥。孕婦忌用,心臟病慎用。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窟、神經痛等共64例,總有效率為95.8
草烏的生理特性
本品呈不規則長圓錐形,略彎陸,長2~175px,直徑O.6~45px。頂端常有殘莖和少數不定根殘基,有的頂端一側有一枯萎的芽,一側有一圓形或扁圓形不定根殘基。表面灰褐色或黑棕褐色,皺縮,有縱皺紋、點狀須根痕及數個瘤狀側根。質硬,斷面灰白色或暗灰色,有裂隙,形成層環紋多角形或類圓形,髓部較大或中空
草烏葉的概述
草烏葉,中藥名。其系蒙古族習用藥材,為毛茛科植物北烏頭的干燥葉。夏季葉茂盛花未開時采收,除去雜質,及時干燥。其味辛、澀,平;有小毒。有清熱,解毒,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熱病發熱,泄瀉腹痛,頭痛,牙痛。
草烏葉的介紹
草烏葉,中藥名。其系蒙古族習用藥材,為毛茛科植物北烏頭的干燥葉。夏季葉茂盛花未開時采收,除去雜質,及時干燥。其味辛、澀,平;有小毒。有清熱,解毒,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熱病發熱,泄瀉腹痛,頭痛,牙痛。
水草烏的概述
多年生草本。塊根圓錐形。莖直立,被反曲短柔毛。葉互生,莖下部葉開花時多頂替萎,有長柄;中部葉有稍長柄,葉柄長4-14cm;葉片圓五角形。總狀花序頂生,有4-11朵花;花序軸和花梗密被開展的黃色柔毛和反曲的白色短柔毛;花兩性;兩側對稱;萼片5,花瓣狀,藍紫色,外面有黃色柔毛,上萼片高盔形,喙短;雄
制草烏的介紹
制草烏,中藥名。為草烏的炮制加工品。主產山西、河北、內蒙古及東北。具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的作用。用于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泠痛,寒疝止痛。
草烏的形態特征
普遍外形 烏頭屬是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為多年生直根,或由2至數個塊根形成,或為一年生直根。莖直立或纏繞。葉為單葉,互生,有時均基生,掌狀分裂,少有不分裂。花序通常總狀;花梗有2小苞片。花兩性,兩側對稱。萼片5,花瓣狀,紫色、藍色或黃色,上萼片1,船形、盔形或圓筒形,側萼片2,近圓形,下萼
草烏葉的生理特性
北烏頭,多年生草本。其葉多皺縮卷曲、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卵圓形,3全裂,長5~300px,寬10~425px;灰綠色或黃綠色;中間裂片菱形,漸尖,近羽狀深裂;側裂片2深裂;小裂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上表面微被柔毛,下表面無毛;葉柄長2~150px。質脆。氣微,味微咸辛。其喜涼爽濕潤環境,耐寒,
水草烏的形態介紹
馬耳山烏頭,多年生草本,高40-0cm。塊根圓錐形,長約2cm。莖直立,被反曲短柔毛。葉互生,莖下部葉開花時多頂替萎,有長柄;中部葉有稍長柄,葉柄長4-14cm;葉片圓五角形,寬5-7cm,3全裂,中央全理解片菱 形,2回細裂,末回小裂片線形,這1.8-3mm。側全裂片斜扇形,不等2裂近基部,兩
制草烏的生理特性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50~3750px,無毛。莖中部葉有稍長柄或短柄;葉片紙質或近革質,五角形,3全裂,中裂片寬菱形,漸尖,近羽狀深裂,小裂片披針形,上面疏被短曲毛,下面無毛。總狀花序窄長;花梗長2~125px;小苞片線形,萼片5,紫藍色,上萼片盔形;花瓣2,有長爪,距卷曲;雄蕊多數;心皮3~
草烏的鑒別介紹
草烏橫切而:后生皮層為棕黃色,皮層薄壁組織中偶見有石細胞,單個或成群,內皮層明顯或不甚明顯;韌皮部寬廣、散有篩件群;形成層環呈多角形;木質部導管數列、位于形成層角隅內側,有些呈“V”形排列,髓部較小,薄壁細胞中充滿淀粉粒。 草烏粉末棕褐色,淀粉粒甚多,單粒,類球形、多角形或半圓形,直徑2-28
草烏的生長習性
生山地草坡或灌叢中。在越南北部也有分布。耐寒性較強,喜陽光充足、涼爽濕潤的環境。適宜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
草烏的主要用途
烏頭屬植物含烏頭堿等生物堿,多數種類的塊根有劇毒,民間常用來制造箭毒以獵射野獸。在中國該屬的種類中約有36種可供藥用,中藥中的草烏、關白附等都是該屬植物,塊根有鎮痙、鎮痛、祛風濕和解熱等作用。從紫烏頭塊根中提取的紫草烏堿已證明有良好的局部麻醉作用,此外,烏頭經炮制后的塊根(附子),毒性減低,可作
草烏的化學成分
烏頭各部分含生物堿,其中主為烏頭堿。烏頭堿水解后生成烏頭原堿、醋酸及苯甲酸。 葉中還含肌醇及鞣質。多根烏頭含有烏頭堿、準噶爾烏頭堿、準噶爾烏頭胺、多根烏頭堿、多根烏頭定堿、烏頭芬堿。準噶爾烏頭根含總生物堿量1.5%,主要為烏頭堿,準噶爾烏頭堿。地上部分含總生物堿量0.7%,主要為準噶爾烏頭堿。
制草烏的功效與作用
制草烏有祛風除濕(祛除體內風邪和濕氣)、溫經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風濕關節痛、心腹冷痛(心口腹部的位置感覺冷痛)等。 制草烏,為草烏的炮制加工品,其味辛、苦,性熱,有毒,歸心、肝、脾、脾經。本品性熱,有祛風除濕的功效,故可以用于治療風寒濕邪痹阻經脈所致的肢體關節冷痛、屈伸不利。 本品能散寒止痛
草烏甲素的檢查方法
其他生物堿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供試品溶液取本品適量,加流動相溶解并稀釋制成每ml中約含0.2mg的溶液。對照溶液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適量,用流動相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含4g的溶液。色譜條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0.2%三乙胺水溶液(用磷酸調節pH值至3.1±0.1)-乙
草烏甲素的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供試品溶液取本品約20mg,精密稱定,置100ml量瓶中,加流動相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用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對照品溶液取草烏甲素對照品約20mg,精密稱定,置100ml量瓶中,加流動相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5ml,
草烏的地理分布介紹
約有350種,分布于北半球溫帶,主要分布于亞洲,其次在歐洲和北美洲。中國約有167種,除海南島外,在中國臺灣和大陸各省區都有分布,大多數分布于云南北部、四川西部和西藏東部的高山地帶,其次在東北諸省也有不少種類。
草烏甲素的基本性狀
本品為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本品在乙醇、三氯甲烷或乙醚中易溶,在水中不溶;在稀鹽酸或稀硫酸中極易溶解。熔點本品的熔點(通則0612第一法)為160~165℃。
草烏甲素的鑒別方法
(1)取本品10mg,加0.1mol/L鹽酸溶液溶解后分成兩份,一份加碘化汞鉀試液數滴,即產生白色沉淀;另一份加碘化鉍鉀試液數滴,即產生橙紅色沉淀。(2)在含量測定項下記錄的色譜圖中,供試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應與對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一致(3)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品的圖譜一致(通則0402
草烏甲素的鑒別檢查方法
鑒別(1)取本品10mg,加0.1mol/L鹽酸溶液溶解后分成兩份,一份加碘化汞鉀試液數滴,即產生白色沉淀;另一份加碘化鉍鉀試液數滴,即產生橙紅色沉淀。(2)在含量測定項下記錄的色譜圖中,供試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應與對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一致(3)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品的圖譜一致(通則04
草烏甲素片的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供試品溶液取本品20片,精密稱定,研細,精密稱取適量(約相當于草烏甲素2mg),置100ml量瓶中,加流動相適量,超聲15分鐘使草烏甲素溶解,用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 對照品溶液、色譜條件、系統適用性要求與測定法見草烏甲素含量測定項下。
草烏甲素片的含量測定
含量均勻度取本品1片,置25ml量瓶中,加流動相適量,崩解后,照含量測定項下的方法,自“超聲15分鐘使草烏甲素溶解”起,同法操作。計算每片的含量,應符合規定(通則0941)。溶出度照溶出度與釋放度測定法(通則0931第三法)測定。溶出條件以0.1mol/L的鹽酸溶液100m為溶出介質,轉速為每分鐘1
草烏甲素的類別及貯藏方法
類別鎮痛藥。貯藏涼暗、干燥處保存。
草烏甲素口服溶液的類別規格
類別同草烏甲素。規格10ml:0.4mg
草烏甲素口服溶液的貯藏方法
遮光,密封保存。
草烏甲素口服溶液的檢查方法
相對密度本品的相對密度應不低于1.050(通則0601)。pH值應為4.0~6.0(通則0631)。其他應符合口服溶液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通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