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北烏頭
北烏頭(學名:Aconitum kusnezoffiiRchb.)別稱:北烏頭(中藥志)草烏(東北、華北),藍靰鞡花、雞頭草、藍附子、五毒根(東北),鴉頭、小葉鴉兒蘆、穴種(河北),小葉蘆、勒革拉花(山西)。 北烏頭烏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塊根圓錐形或胡蘿卜形,等距離生葉,通常分枝。葉片紙質或近革質,頂生總狀花序,通常與其下的腋生花序形成圓錐花序;萼片紫藍色,上萼片盔形或高盔形,花絲全緣或有2小齒;種子扁橢圓球形,7~9月開花。 塊根有巨毒,性味辛、苦,熱。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于風寒濕癢,關節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閱讀全文
北烏頭的概述
北烏頭(學名:Aconitum kusnezoffiiRchb.)別稱:北烏頭(中藥志)草烏(東北、華北),藍靰鞡花、雞頭草、藍附子、五毒根(東北),鴉頭、小葉鴉兒蘆、穴種(河北),小葉蘆、勒革拉花(山西)。 北烏頭烏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塊根圓錐形或胡蘿卜形,等距離生葉,通常分枝。葉片紙質或近
什么是北烏頭
北烏頭(學名:Aconitum kusnezoffiiRchb.)別稱:北烏頭(中藥志)草烏(東北、華北),藍靰鞡花、雞頭草、藍附子、五毒根(東北),鴉頭、小葉鴉兒蘆、穴種(河北),小葉蘆、勒革拉花(山西)。 北烏頭烏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塊根圓錐形或胡蘿卜形,等距離生葉,通常分枝。葉片紙質或近
北烏頭的介紹
北烏頭(學名:Aconitum kusnezoffiiRchb.)別稱:北烏頭(中藥志)草烏(東北、華北),藍靰鞡花、雞頭草、藍附子、五毒根(東北),鴉頭、小葉鴉兒蘆、穴種(河北),小葉蘆、勒革拉花(山西)。 北烏頭烏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塊根圓錐形或胡蘿卜形,等距離生葉,通常分枝。葉片紙質或近
北烏頭的形態特征
北烏頭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塊根圓錐形或胡蘿卜形,長2.5~5厘米,粗7~10厘米。 莖高(65-)80~150厘米,無毛,等距離生葉,通常分枝。莖下部葉有長柄,在開花時枯萎。 莖中部葉有稍長柄或短柄;葉片紙質或近革質,五角形,長9~16厘米,寬10~20厘米,基部心形,三全裂,中央全裂片菱形,
北烏頭的繁殖方法
分根或種子繁殖,以分根繁殖為主。分根繁殖:每年秋季或早春,挖取老根旁所生的子根栽種。開淺溝,行株距(30~45)cm×(9~15)cm,將子根均勻排在溝內,栽后覆土壓實。春種約20d左右出苗,晚秋栽種者,待到第2年春萌芽。種子繁殖:須選用當年或上一年的種子,秋播或春播,條播行距30~45cm開溝
北烏頭的生長環境
生海拔1000~2400米山地草坡或疏林中,在內蒙古北部、吉林及黑龍江等地生海拔200~450米山坡或草甸上。喜涼爽濕潤環境,耐寒,冬季地下根部可耐-30℃左右的嚴寒。天氣干旱或土壤缺水時,植株生長遲緩,葉緣干枯,葉片脫落,但雨季要注意防澇,防止在高溫、高濕季節根部腐爛。土壤以肥沃疏松的砂質壤土
北烏頭的藥用價值
塊根有巨毒,經炮制后可入藥,治風濕性關節炎、神經痛、牙痛、中風等癥。塊根可作農藥,防治稻螟蟲、棉蚜等蟲害,以及棉花立枯病、小麥桿銹病等病害,也可消滅蠅蛆、孑孓等(中國土農藥志)。 塊根:辛、苦,熱。有大毒。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于風寒濕癢,關節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葉(草烏葉)
北烏頭的化學成分
從北烏頭根中曾經分離得到二菇類生物堿烏頭堿, 去氧烏頭堿, 次烏頭堿, 中烏頭堿和北草烏堿。除這些堿外, 該文馮漢林從北烏頭的地上部分分離到兩種新的生物堿。 作者馮漢林從北烏頭地上部分分離到兩種新的生物堿Lepenine和Ddenudatine。馮漢林取自然干燥的北烏頭地上部分(250g ),
北烏頭的地理分布介紹
中國分布于山西、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和黑龍江。在山西、河北及內蒙古南部在朝鮮、蘇聯西伯利亞地區也有分布。
北烏頭的藥用價值及化學成分
藥用價值 塊根有巨毒,經炮制后可入藥,治風濕性關節炎、神經痛、牙痛、中風等癥。塊根可作農藥,防治稻螟蟲、棉蚜等蟲害,以及棉花立枯病、小麥桿銹病等病害,也可消滅蠅蛆、孑孓等(中國土農藥志)。 塊根:辛、苦,熱。有大毒。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于風寒濕癢,關節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保山烏頭的介紹
保山烏頭,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保山烏頭Aconitum nagarumStapf[A. bullatifoliumvar.homotrichumW. T. Wang]的塊根。分布于云南西部。具有祛風勝濕,通絡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風寒濕痹,頭痛。
保山烏頭的概述
保山烏頭,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保山烏頭Aconitum nagarumStapf[A. bullatifoliumvar.homotrichumW. T. Wang]的塊根。分布于云南西部。具有祛風勝濕,通絡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風寒濕痹,頭痛。
保山烏頭的簡介
保山烏頭,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保山烏頭Aconitum nagarumStapf[A. bullatifoliumvar.homotrichumW. T. Wang]的塊根。分布于云南西部。具有祛風勝濕,通絡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風寒濕痹,頭痛。
保山烏頭的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70-100cm。塊根近圓柱形。莖直立,上部疏被彎曲而緊貼的短柔毛。葉互生;基生葉及莖下部葉具長柄,長達48cm,幾無毛,有短鞘;葉片五角狀腎形,長5-8.5cm,寬10-15cm,3全裂或達近基部,中央全裂片菱形或倒卵狀菱形,3裂,末回小裂片狹卵形至狹披針形,側全裂片斜扇形,不等
順烏頭酸酶的理化特性
順烏頭酸酶(aconitase),檸檬酸本身不易氧化,在順烏頭酸酶作用下,通過脫水與加水反應,使羥基由β碳原子轉移到α碳原子上,生成易于脫氫氧化的異檸檬酸,為進一步的氧化脫羧反應作準備。檸檬酸由順烏頭酸酶催化脫水,形成C=C雙鍵,然后還是在順烏頭酸酶催化下,通過水的立體特異性添加,生成異檸檬酸。檸檬
關于順烏頭酸酶的簡介
順烏頭酸酶(aconitase),三羧酸循環中的酶,催化檸檬酸轉變為異檸檬酸。檸檬酸本身不易氧化,在順烏頭酸酶作用下,通過脫水與加水反應,使羥基由β碳原子轉移到α碳原子上,生成易于脫氫氧化的異檸檬酸,為進一步的氧化脫羧反應作準備。
云南發現植物新種烏蒙烏頭
烏頭屬植物是有毒植物,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同時也是植物分類學和系統學研究難點較多的類群,長期受到廣泛關注。中國科學院東亞植物多樣性與生物地理學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新近在云南認定了一個烏頭屬植物新種。 早在2009年,由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劉恩德博士帶隊,在對云南祿勸轎子雪山開展植被調查過程中,
保山烏頭的形態特征及生長環境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70-100cm。塊根近圓柱形。莖直立,上部疏被彎曲而緊貼的短柔毛。葉互生;基生葉及莖下部葉具長柄,長達48cm,幾無毛,有短鞘;葉片五角狀腎形,長5-8.5cm,寬10-15cm,3全裂或達近基部,中央全裂片菱形或倒卵狀菱形,3裂,末回小裂片狹卵形至狹披針形,側全裂片
順烏頭酸酶的理化性質
理化性質順烏頭酸酶(aconitase),檸檬酸本身不易氧化,在順烏頭酸酶作用下,通過脫水與加水反應,使羥基由β碳原子轉移到α碳原子上,生成易于脫氫氧化的異檸檬酸,為進一步的氧化脫羧反應作準備。檸檬酸由順烏頭酸酶催化脫水,形成C=C雙鍵,然后還是在順烏頭酸酶催化下,通過水的立體特異性添加,生成異檸檬
順烏頭酸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順烏頭酸酶英文名稱aconitase定 義編號:EC 4.2.1.3。一種含Fe-S簇的酶,在三羧酸循環中,催化從檸檬酸經順烏頭酸生成異檸檬酸的可逆性異構化。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酶(二級學科)
順烏頭酸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順烏頭酸酶英文名稱aconitase定 義編號:EC 4.2.1.3。一種含Fe-S簇的酶,在三羧酸循環中,催化從檸檬酸經順烏頭酸生成異檸檬酸的可逆性異構化。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酶(二級學科)
關于順烏頭酸酶的性質介紹
順烏頭酸酶(aconitase),檸檬酸本身不易氧化,在順烏頭酸酶作用下,通過脫水與加水反應,使羥基由β碳原子轉移到α碳原子上,生成易于脫氫氧化的異檸檬酸,為進一步的氧化脫羧反應作準備。 檸檬酸由順烏頭酸酶催化脫水,形成C=C雙鍵,然后還是在順烏頭酸酶催化下,通過水的立體特異性添加,生成異
草烏的鑒別介紹
草烏橫切而:后生皮層為棕黃色,皮層薄壁組織中偶見有石細胞,單個或成群,內皮層明顯或不甚明顯;韌皮部寬廣、散有篩件群;形成層環呈多角形;木質部導管數列、位于形成層角隅內側,有些呈“V”形排列,髓部較小,薄壁細胞中充滿淀粉粒。 草烏粉末棕褐色,淀粉粒甚多,單粒,類球形、多角形或半圓形,直徑2-28
北芪的概述
北芪,即黃芪,又名黃耆,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根,屬薔薇目豆科黃耆屬多年生草本,因盛產于中國北方,故名北芪,是常用中藥之一。 北芪于春秋兩季采挖,曬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主產于中國的內蒙古、山西、黑龍江等地。
北芪的介紹
北芪,即黃芪,又名黃耆,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根,屬薔薇目豆科黃耆屬多年生草本,因盛產于中國北方,故名北芪,是常用中藥之一。 北芪于春秋兩季采挖,曬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主產于中國的內蒙古、山西、黑龍江等地。
北芪的簡介
主產于中國的內蒙古、山西、黑龍江等地。春秋兩季采挖,出去須根幾根頭,曬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拉丁文名: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豆科、黃耆屬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
北重樓的介紹
北重樓(學名:Paris verticillataM. Bieb.)是百合科,重樓屬的植物,植株高可達60厘米;根狀莖細長,莖綠白色,有時帶紫色。葉輪生,葉片披針形、狹矩圓形、倒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 外輪花被片綠色,極少帶紫色,葉狀,紙質,平展,內輪花被片黃綠色,條形,花絲
北重樓繁殖方式
選地整地: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通風良好,腐殖質豐厚的地塊。秋季,選擇晴好的天氣,進行整地,深翻,翻地前,施腐熟的農家肥,畝施1000千克,深翻耕35厘米左右,翻地時將土塊打碎,整細,并撿去石塊、雜草等雜物。翻地厚曬3天,之后南北向做垅,待用。 選種采集:種子成熟季節,選擇生長良好的無病蟲的
北重樓的概述
北重樓(學名:Paris verticillataM. Bieb.)是百合科,重樓屬的植物,植株高可達60厘米;根狀莖細長,莖綠白色,有時帶紫色。葉輪生,葉片披針形、狹矩圓形、倒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 外輪花被片綠色,極少帶紫色,葉狀,紙質,平展,內輪花被片黃綠色,條形,花絲
北杏仁的介紹
北杏仁又名苦杏仁,為薔薇科植物山杏,夏季采收成熟果實,除去果肉及核殼,取出種子,曬干。能祛痰寧咳、潤腸。北杏仁中起著關鍵藥理作用的是一種叫氫氰酸的物質,它可以對呼吸神經中樞起到一定的鎮靜作用,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但具有一定的毒性,只食二三十粒已可令人中毒,甚至致命。平時我們使用的北杏仁,經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