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科學數據大會在青島啟幕探究科學數據與科研新范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491.shtm......閱讀全文
首屆科學數據大會探討“科研大數據與數據科學”
2月24日,首屆科學數據大會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包括中科院院士郭華東、陳潤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汪懋華在內的400多名專家、青年科研人員參會。 中科院副院長、國際科技數據委員會(CODATA)中國全國委員會主席丁仲禮向會議發來賀信。他在賀信中表示,科研大數據和數據科學的作用越來越
第八屆科學數據大會在青島啟幕-探究科學數據與科研新范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491.shtm
第五屆中國科學數據大會在黑河召開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科學數據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受關注。7月24日至27日,第五屆(2018)中國科學數據大會在黑河市召開,通過主題演講、專題論壇、主題展覽等形式,進一步促進科學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與應用發展,并為相關領域的青年科學家提供成長舞臺。 本屆會議以“科學數據與人工智能”為主題
第五屆中國科學數據大會在黑河舉辦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科學數據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受關注。7月24日至27日,第五屆(2018)中國科學數據大會在黑河市召開,通過主題演講、專題論壇、主題展覽等形式,進一步促進科學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與應用發展,并為相關領域的青年科學家提供成長舞臺。 本屆會議以“科學數據與人工智能”為主題
第五屆醫學數據科學大會在濟南舉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662.shtm近日,以“大數據驅動大模型,數據資產引導數智經濟”為主題的第五屆醫學數據科學大會在山東大學舉行。大會旨在搭建交流對話平臺,推動數據科學與醫學領域融合發展,促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轉化,更
《中國科學數據》:從根源喚醒沉睡的數據
??近年來,因“原始數據丟失,工作無法重復”造成的撤稿事件屢見不鮮。 2020年1月,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Frances H. Arnold撤掉了2019年5月發表在《科學》上的一篇論文,原因是缺失了關鍵的原始數據,致使研究成果無法重復。 “只發表論文不公開研究數據,可能會導致科學研究
第八屆(2023)科學數據大會在青島召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835.shtm近日,第八屆科學數據大會暨CODATA中國全國委員會學術年會在山東青島召開。大會吸引了來自中國國內科研院所、高校及企業的800余名嘉賓參會,圍繞“科學數據與科研新范式”這一大會主題展開
第一屆國際數據科學大會在國科大召開
5月27日至28日,由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主辦(以下簡稱“中心”),上海市數據科學重點實驗室(復旦大學)、悉尼科技大學數量計算與智能系統(UTS: QCIS)以及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聯合協辦的第一屆國際數據科學大會(ICDS2014)在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科學數據,如何科學管理
《科學數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2018年1月經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近日由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辦法》旨在進一步加強和規范科學數據管理,保障科學數據安全,提高開放共享水平,更好地為國家科技創新、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支撐。 這是我國第一次在國家層面出臺科學數據管理辦法。當前,為
科學數據,如何科學管理
《科學數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2018年1月經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近日由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辦法》旨在進一步加強和規范科學數據管理,保障科學數據安全,提高開放共享水平,更好地為國家科技創新、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支撐。 這是我國第一次在國家層面出臺科學數據管理辦法。當前,為
數據學與數據科學國際研討會在京舉辦
5月29日至30日,由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挖掘研究中心主辦的主題為“探討數據科學的原理、結構與應用”的“第二屆數據學與數據科學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院長成思危先生擔任本次會議的榮譽主席,中國科學院虛擬經
2014年國際數據挖掘大會在深圳召開
12月15日上午,由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參與主辦的第十四屆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計算機協會數據挖掘國際會議在深圳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高文,深圳市副市長陳彪,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院長樊建平等出席。 據悉,這是該項頂級會議首次登陸中國大陸舉辦,吸引了海內外500多名專家參會。
237個科學數據集揭開人口與健康大數據“面紗”
2017年1月4日,國家人口與健康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科技資源發布會暨2016健康醫療大數據創新應用與發展峰會在京舉行,本次會議主題為“醫學科學數據共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王隴德院士、陳可冀院士、劉德培院士、曹雪濤院士、金力院士等40余名權威專家以及國家科技部和衛生計生委有關領導出席發布會,會議
科學家研究認為:大數據時代“小數據”仍有未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106.shtm大數據時代,“小數據”有未來嗎?武漢紡織大學數理科學學院江健教授團隊與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Guo-wei Wei教授團隊共同研究認為:“有!”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在國際期刊《化學評論
大數據時代:海量數據為科學研究帶來重大機遇
“大數據的概念聽上去和云計算一樣,有些‘高大上’,但是大數據絕不是一個空泛的口號,事實上它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存面貌,更為科學研究帶來重大的機遇。”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所研究員郭華東說。 依托海量的數據狀態和云級別的數據處理能力,大數據以其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
讓科學大數據“跑”起來
“一直以來,科研數據的開放共享,在國內外都是科學大數據領域的‘老大難’問題。”8月25日,在上海召開的第三屆科學數據大會上,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主任葉玉江再度拋出這個問題。 相對于商業大數據,科學數據領域更容易形成“煙囪林立”的局面。“這和科學數據的特殊性有關。”葉玉江在接受科技日
讓科學大數據“跑”起來
“一直以來,科研數據的開放共享,在國內外都是科學大數據領域的‘老大難’問題。”8月25日,在上海召開的第三屆科學數據大會上,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主任葉玉江再度拋出這個問題。 相對于商業大數據,科學數據領域更容易形成“煙囪林立”的局面。“這和科學數據的特殊性有關。”葉玉江在接受科技日報記
2014大數據與數據科學進展主題論壇在京舉行
12月27日,2014年大數據與數據科學進展主題論壇在京舉行。包括徐宗本等5位院士在內的來自學界、商界和政府部門的60多名專家學者參加了論壇,圍繞今年國際上大數據與數據科學的最新進展和面臨的挑戰展開了研討。 本次論壇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中國計算機學會大數據專家委員會、中科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
中國新能源汽車大數據產業大會召開
3月19日,“中國新能源汽車大數據2023年產業大會”在沈陽市舉辦。大會由沈陽市人民政府和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共同主辦。遼寧省副省長姜有為、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等共同見證《中國新能源汽車大數據研究報告(2023)》啟動??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供圖新能源汽車國家大
生命科學常用數據庫
The National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http://www.ncbi.nlm.nih.gov/National Center for GenomeResources.http://www.ncgr.org/ncgr/ncgr.html?T
沉睡的“科學大數據”如何喚醒
6月8日,國際科技數據委員會主辦的“大數據與科學發現國際研討會”開幕,近百位科學家共聚一堂,研討如何喚醒沉睡的“科學大數據”。大數據已經進入社會的各個層面,科學,商業,社會管理等等,無不都在探索大數據帶來的價值。統計作為一門研究數據的科學,在大數據時代下其作用和地位也在隨之提高。 今年3月
數據密集型科研與數據科學研討會在云南召開
研討會現場 12月4日至6日,由國際科技數據委員會CODATA中國全國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承辦的“數據密集型科研與數據科學研討暨CODATA中委會人才團隊建設啟動會”在云南騰沖召開。來自中國科學院各研究所、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國際數據管理協會
國家青藏高原科學數據中心通過國際數據期刊認證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11日發布消息說,設在該所的國家青藏高原科學數據中心,近日通過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Nature)旗下數據期刊《科學數據》(Scientific Data)認證,成為《自然》及其子刊文章投稿時可靠和便捷的數據倉儲中心,這是中國首個通過《自然》認證的數據倉儲中心。 國
數據無界:共創開放數據空間
8月28日,2024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數據空間國際交流活動在貴陽舉辦,活動以“數據無界:共創開放數據空間”為主題。海內外多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分別做了主題發言和經驗分享,涵蓋能源、汽車、金融、跨境、城市治理等多個領域。會上,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表示,國家數據局正在研究推動數據空間試點,以數
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公布數據資源整合挖掘體系
近日,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在國際學術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線發表題為Database Resources of the National Genomics Data Center in 2020 的文章,以整體形式介紹基因組數據資源整合與挖掘體系建設
青藏高原科學數據中心:大數據助力“第三極”
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它不僅孕育了亞洲幾大河流,被稱為“亞洲水塔”,也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放大器。因此,青藏高原科學數據的整理和共享,對于科學家和地方社會經濟發展來說意義重大。 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建立的青藏高原科學數據中心(下稱數據中心)就是這樣一個匯
國家數據局:以科學數據支撐技術創新,聚焦藥物研發等領域
2024年1月4日,國家數據局消息,國家數據局等17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旨在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行動計劃選取工業制造、科技創新、醫療健康、綠色低碳等12個行業和領域,推動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上海啟動科學數據開源開放平臺建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836.shtm
WHO加入科學數據開放共享“S計劃”
8月29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加入由歐盟牽頭旨在免費獲取由公共資金資助的科研論文“S計劃”,成為“S聯盟”(Coalition-S)的一員,要求在世衛組織資助下產生的科研論文自發表之日起實現免費在線閱讀。 世衛組織是聯合國系統中第一個加入“S聯盟”的機構,是對“S計劃”的強力支持。世衛
科學研究部門優化數據存貯空間
和企業一樣,大型研究機構也正在為日益增長的非結構化數據困惑不已,運用正確的文檔存貯解決方案,能夠創造出顯著的存儲空間。 科 學研究部門的數據保存必須保證安全,以備時隔數十年后還能方便準確地調用。有些數據和研究方法還要保存在公開的檔案里,以便能夠重復這些研究項目和進行結 果檢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