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為黃河水資源開發利用劃出系列“紅線”
記者從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獲悉,《黃河流域綜合規劃(2012~2030年)》近日獲批,規劃為黃河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劃出一系列“紅線”,意在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維持黃河健康生命。 《規劃》重點確定了平灘流量、地表水用水量、地表水耗水量、地下水開采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河道內生態環境用水量和斷面下泄水量等14項控制指標。 《規劃》確定,黃河下游平灘流量4000立方米每秒左右;南水北調西線一期工程生效前,黃河流域地表水消耗量控制在332.8億立方米以內,地下水開采量控制在123.7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53立方米以下;利津斷面多年平均下泄水量控制在187億立方米以上,頭道拐斷面多年平均生態環境用水量不少于200億立方米。 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陳小江介紹,黃河屬于資源性缺水河流,河川徑流量僅占全國的2%,卻養育著全國12%的人口,灌溉著15%的耕地,支撐著約14%的國內生產總值,現狀供水量已超......閱讀全文
我國為黃河水資源開發利用劃出系列“紅線”
記者從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獲悉,《黃河流域綜合規劃(2012~2030年)》近日獲批,規劃為黃河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劃出一系列“紅線”,意在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維持黃河健康生命。 《規劃》重點確定了平灘流量、地表水用水量、地表水耗水量、地下水開采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河道內生態環境用水
黃河下游水資源生態足跡遠超其生態承載力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253.shtm2007—2020年黃河下游人均水資源狀況空間分布特征(論文作者供圖)黃河下游始自河南省鄭州市的桃花峪,終至山東省東營市的黃河入海口,干流全長786 公里。黃河下游地區是黃河流域經濟發
“航天智慧”為水域管理開辟智能化道路
作為環保部重點督促的環境整治項目,重慶跳磴河的水質整治,一直以來備受關注。記者從航天科工智慧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獲悉,其自主研發的智慧水務管理平臺為跳蹬河從渾濁惡臭到水清樹綠的變化貢獻了“航天智慧”。 通過該平臺,管理人員不僅能夠及時發現水環境污染并溯源,還可進行水環境現狀評價、量化治理成效,為水
武漢立法保護水資源 江河水域范圍內禁建餐館
禁止在江河、湖泊、水庫和人工水道水域范圍內新建餐飲經營點,現有的餐飲經營戶,必須逐步關閉或者搬遷。9月14日,《武漢市水資源保護條例(草案)》提交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 條例草案共八章51條,從水資源規劃、用水管理、水污染管理、飲用水安全管理、水生
天津將開展規劃水資源論證 推進最嚴水資源管理
記者從天津市水務局獲悉,天津市政府于日前批轉了天津市水務局、發展改革委、規劃局《關于開展天津規劃水資源論證工作方案》。天津將全面開展規劃水資源論證,進一步推動天津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國家級試點工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 天津是資
現實版“魯豫有約”:河南山東1億元“對賭”II、III、IV級水質
最近,山東和河南帶來一份“魯豫有約”——《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 根據協議,河南省與山東省將對黃河干流跨省界斷面(劉莊國控斷面)的水質年均值及3項關鍵污染物的年均濃度值進行“對賭”。 水質方面,若水質全年均值達到Ⅲ類標準,雙方互不補償;水質年均值在Ⅲ類基礎上每改善一個水質
中美首次探討水資源管理合作
4月16日,由美國威斯康辛州經濟發展局和美中清潔技術中心等聯合舉辦的中國—美國威斯康辛“清潔水”論壇在北京舉行。這是美國威斯康辛州首次在中國專門舉辦水資源相關議題的論壇,也是中美之間首次舉辦此類論壇。威斯康辛州州長斯科特·沃克接受記者采訪表示,中國和美國在水資源合作方面潛力十分巨大,合作模式也
合肥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
安徽省《合肥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近日發布,合肥市將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用水超標、治污不力將被責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間涉水項目將被暫停審批。 水資源保護考核主要包括轄區內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包括用水總量、生活和工業用水)、用水效率控制指標(包括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和農田灌溉水有
上海推進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試點
2011年以來,上海針對過境水量豐沛、河網水質不佳的水資源現狀、以及特大型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特點,堅持四措并舉,推進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試點工作。 上海市水務局負責人表示,首先,上海已全面建立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和取水許可制度,實施地表水市、區二級管理體制、地下水市一級管
美國水資源管理:立法先行 監管完善
美國水資源管理涉及聯邦政府多個部門以及州與地方政府相應機構。自1899年以來,根據環境保護與資源開發需要,美國制訂多部相關法律,逐漸形成一個龐大的水務監管體系。與許多發達國家一樣,工業化導致美國經歷了嚴重的環境污染,水污染事件時有發生。美國聯邦政府控制水污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99 年的《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