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數字孿生流域建設重大項目開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698.shtm 本站訊 4月28日,長江流域全覆蓋水監控系統建設項目開工建設。該項目列入了國務院部署實施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是水利部2023年重點推進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首個開工建設的數字孿生流域建設重大項目。該項目按照強化流域治理管理的要求,緊緊圍繞數字孿生流域建設目標任務,堅持需求牽引、應用至上、數字賦能、提升能力,建設覆蓋長江干流、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烏江、沅江、湘江、漢江、贛江、洞庭湖、鄱陽湖等重點區域的水監測感知體系和覆蓋監測、評估、告警、處置、總結全過程的管控應用體系。 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夯實數字孿生長江建設的算據、算法、算力基礎,推進實現對流域水利治理管理全過程的數字化映射、智能化模擬,加快構建具有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功能的智慧水利體系,為流域水利決策管理提供前瞻性......閱讀全文
首個數字孿生流域建設重大項目開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698.shtm 本站訊?4月28日,長江流域全覆蓋水監控系統建設項目開工建設。該項目列入了國務院部署實施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是水利部2023年重點推進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首個開工建設
我國首個數字孿生流域建設重大項目審批立項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536.shtm 記者14日從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獲悉,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長江流域全覆蓋水監控系統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該項目是我國首個批復立項的數字孿生流域建設重大項目。 長江流域全覆蓋
水利部:大力推進數字孿生流域建設
12月23日,水利部召開推進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工作會議。水利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國英出席會議并講話,強調要大力推進數字孿生流域建設,積極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 李國英指出,數字孿生流域是以物理流域為單元、時空數據為底座、數學模型為核心、水利知識為驅動,對物理流域全要素和水利治理管理活動全過程
長江流域全覆蓋水監控系統開建
5月4日,記者從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獲悉,由長江委組織實施,總投資5.97億元的長江流域全覆蓋水監控系統已開工建設,工期3年。這也是我國首個數字孿生流域建設重大項目。 長江流域總面積180萬平方公里,流域治理管理涉及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多年來,長江委履行流域水行政管理職責,系統布局了一批
長江流域水土流失有效控制
日前,長江水利委員會發布長江流域片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數據。結果顯示,長江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面積達到3585.03萬公頃,水土流失情況得到有效控制,很多區域水土情況有所好轉。 長江委新聞發言人徐德毅稱,普查工作耗時3年,范圍包括長江流域、西南諸河(瀾滄江以西)和西北諸河(西藏境內),內容包括流
長江流域水電開發須專門立法
近日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常委謝慶生在代表農工黨中央的發言中建議,目前尚無長江流域水電開發的專門立法,應以開發與保護并重為原則,推動相關立法進程。 謝慶生介紹,長江上游地區水電資源富集,但是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生態環境脆弱。多年來,大規模的過度開發已經造成了長江
我國加強長江流域水環境監測
過去五年,按照納污紅線管理和總量控制要求,我國加強了長江流域水環境監測,積極推進省界水體、水功能區和入河排污口監測,加大監督巡測力度,積極拓寬監測領域,為保護長江水資源,維護長江生態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24日召開的全國水文工作會議上,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負責人介紹,今年我國將在長
探訪數字孿生應用技術員
走進位于重慶市永川區的達瓦(重慶)影像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間,一座城市正在陳琛的電腦中“拔地而起”。 “這是數字孿生城市,真實的城市街景通過數字渲染‘搬入’虛擬空間。不同于簡單的立體模型,它還集成了基礎設施、城市動靜態等十余種數據,能夠精準地刻畫城市全貌,建成后能服務于智能城市管理。”陳琛告訴記
杭州建成泛亞運區域“數字孿生”電網
5月1日,在杭州亞運村地下7米處,亞運供電保障“前線指揮部”——亞運村智能監控中心的大屏上,實時顯示著亞運村地下電力管廊數字孿生三維可視化模型。監控人員輕點鼠標,亞運村智能監控中心大屏上動態更新著高壓電纜線路電氣參數及通道監控數據,地下電力管廊內電纜護層環流、局部放電、光纖測溫等數據一目了然。
長江流域水庫群全力做好春季補水調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648.shtm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近日發布,2022年入冬以來,我國降水總體偏少,預計今年春季全國大部氣溫偏高,部分地區可能發生春旱。那么目前長江流域的水庫蓄水能否保障沿線農作物灌溉用水呢?
夏秋連旱,長江流域供水如何保障
長江流域的旱情仍在持續——受持續高溫少雨和長江上游來水偏少共同影響,鄱陽湖水位持續走低,9月6日,鄱陽湖星子站水位跌破8米,鄱陽湖進入極枯水位。“聯合作戰”的水庫群再次“出手”——繼8月中旬水利部調度長江上游水庫群、洞庭湖水系水庫群、鄱陽湖水系水庫群,為下游累計補水35.7億立方米后,9月12日,長
長江流域入河排污口核查完成
記者從長江水利委員會獲悉:日前長江流域(片)入河排污口核查完成,共核查出規模以上入河排污口6092個。與2015年相比,2016年長江流域廢污水排放總量增加6.5億噸,但全年期水質劣于Ⅲ類水的河長比例下降了3.7%,水質有所好轉。 據介紹,2017年長江委聯合太湖流域管理局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
我初步構建完整的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屏障
記者在此間召開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3年年會”上了解到,中國首個基于流域尺度的濕地保護協調模式——“長江濕地保護網絡”運行7年來,一大批珍稀瀕危物種得到有效保護,初步構建了一個完整的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屏障。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流,長江流域也是中國濕地類型最豐富的區域之一,它幾乎涵蓋了
評分細則,考核長江流域水生態試點工作
從生態環境部29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獲悉,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四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指標評分細則(試行)》(以下簡稱《評分細則》),開展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試點工作。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介紹,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工作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聚
長江流域水資源開發將劃紅線 嚴控過度開發
日前從權威人士處獲悉,國家發改委牽頭制定的《關于依托長江建設中國經濟新支撐帶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征求意見稿已經出爐,目前進入討論階段,年內有望出臺。屆時,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云南、貴州等11省市將納入“長江經濟帶”統一發展。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出臺
長江流域水環境監測實驗室落戶麗江
12月22日,長江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云南省水環境監測中心麗江實驗室掛牌儀式在麗江市水文水資源局舉行。此前,云南省水利廳與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簽訂了共建共管麗江實驗室合作協議書。標志著長江流域首個水環境監測共建共管實驗室正式落戶麗江。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
農村環境問題成為長江流域重要污染源
長江中下游的污染日益有嚴重,由于農民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和消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生活污染已經成為當前全流域污染的重要來源。與此同時,農村治污基礎設施、管理制度相對薄弱的“短板”也正導致城鄉生態環境差距日漸拉大。很多受訪專家和干部建議,在長江流域要率先推進城鄉生活污染同治,全力構建農村生態文明。
水利部:2023年汛期長江流域旱重于澇
3月28日,水利部長江委召開會商會,分析研判今年汛期長江流域旱澇趨勢,研究部署近期水旱災害防御重點工作。 根據會商研判,今年汛期(4月至10月),長江流域氣候年景總體偏差,旱重于澇;主汛期(6月至8月)長江流域降水偏少,其中,長江上游基本正常,中下游偏少,多雨區主要位于長江上游西南部、兩湖水系
南京地理所“孿生流域”平臺構建關鍵技術研究獲進展
近年來,“數字孿生”技術發展迅猛,通過集成多物理量、多尺度的仿真過程,可在虛擬空間中完成地理實體映射,從而反映實體的全生命周期過程,正逐漸被應用與智慧城市、數字醫療、工業設計等領域,但面向流域綜合管理的“數字孿生”技術研究還鮮有相關報道。 近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段洪濤團隊以
2022“航天+”數字孿生技術應用峰會在北京順利舉辦
8月26日,以“航天賦能 TOP智造”為主題的2022“航天+”數字孿生技術應用峰會在北京舉辦。本次峰會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主辦,北京航天萬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拓撲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承辦,得到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中國城市燃氣協會的大力支持。峰會上,數字孿生新產品——智
大數據助力地球系統科學步入數字孿生
地球大數據的爆炸式增長推動著地球系統科學向數據密集型范式(Data-intensive paradigm)轉變,并為破譯和解析復雜的地球系統奠定了基礎。如何從海量、多源、異構、泛在的地球大數據中汲取所需的信息和知識,實現數據-信息-知識-決策鏈條的貫通,亟需更加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近日,中國科學院青
大數據助力地球系統科學步入數字孿生
萬物互聯的時代,我們正經歷著地球大數據爆炸式增長。如何從海量、多源、異構、泛在的地球大數據中汲取所需的信息和知識,實現數據-信息-知識-決策鏈條的貫通,亟需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近日,在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項目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李新、研究員馮敏與專
我國首艘數字孿生智能科研試驗船今日首航
記者從哈爾濱工程大學獲悉,我國首艘數字孿生智能科研試驗船“海豚1”在煙臺蓬萊港交付并首航,將從蓬萊駛往青島,沿途開展船舶設備性能指標驗證、自主航行及作業、數字孿生系統虛實交互等一系列船舶智能化水平和能力的實驗。 該船由哈爾濱工程大學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科研團隊聯合校內多個涉船海學院自主研發,解決
我國首艘數字孿生智能試驗船“海豚1”首航
6月30日,我國首艘數字孿生智能科研試驗船“海豚1”在煙臺蓬萊港交付并首航。 該船將從蓬萊駛往青島,沿途開展一系列船舶智能設備性能驗證、環境感知、障礙避碰及航路重規劃、數字孿生系統虛實同步交互等多項實驗。這艘智能船創造了多源信息融合協同探測、智能感知及環境重構、船舶與海洋環境數字孿生三個方面國
我國首艘數字孿生智能科研試驗船交付首航
我國首艘數字孿生智能科研試驗船“海豚1”于6月30日交付并首航。該科研試驗船創造了多源信息融合協同探測、智能感知及環境重構、船舶及海洋環境數字孿生三方面國內第一。 數字孿生智能科研試驗船“海豚1”由哈爾濱工程大學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科研團隊聯合校外多家業內優勢單位和校內多個涉船海學院自主研發,
長江流域濕地得到有效保護 但仍面臨嚴重威脅
長江流域濕地得到有效保護但仍面臨威脅 記者從15日于鄱陽湖畔召開的“2012年長江濕地保護網絡年會”上獲悉,近年來,中國依托“長江濕地保護網絡”對長江流域內近8萬平方公里的濕地進行了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但由于自然和人為的多種原因,長江流域濕地的保護仍面臨嚴重威脅。 “2012年長江濕
長江流域湖泊金屬元素含量較高 濃度超高后有毒
記者從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獲悉,該園濕地生態學科組科研人員對長江流域部分湖泊金屬元素分布與積累情況的研究發現,鋁和鈉元素在沉水植物中的平均積累含量相對較高,金魚藻和大茨藻較其他沉水植物積累了更多種類的金屬元素。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環境科學與污染研究》。 科研人員介紹,盡管很多金屬元素都
我國將開展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試點工作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29日介紹,我國將開展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試點工作,確定50個考核水體,分區分類開展水生態監測評價,2025年將開展第一次考核。 在生態環境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劉友賓介紹,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農業農村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指標
我國將開展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試點工作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29日介紹,我國將開展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試點工作,確定50個考核水體,分區分類開展水生態監測評價,2025年將開展第一次考核。 在生態環境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劉友賓介紹,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農業農村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指標
良種配良法,破解長江流域棉糧爭地難題
經過3年科技攻關,項目組培育出適合長江流域種植的棉花新品種28個,新品種示范推廣850多萬畝,制定配套生產技術14套,長江流域棉花生產實現了良種配良法。 ◎本報記者 李 禾 長江流域棉區是傳統優質棉生產基地,但糧棉爭地矛盾突出,威脅到棉花產業安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長江流域高產高效棉花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