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地貝卡星的藥動學介紹
該品肌注后血藥濃度較慶大霉素高,正常人肌注該品100mg后1h、2h、4h和6h的血藥濃度分別為16.8mg/L、9.3mg/L、68mg/L和2.9mg/L,而肌注慶大霉素80mg后同時間的血藥濃度分別為8mg/L、3.9mg/L、2.3mg/L和1.3mg/L。該品在正常人中的血清半減期為1.5~2h,腎功能減退者可延長至32h。該品在組織內的分布與慶大霉素基本相同,膽汁中濃度較低,僅為同期血藥濃度的10%~20%。該品肌注后24h內尿排出量達80%以上,尿藥濃度甚高。......閱讀全文
關于地貝卡星的藥動學介紹
該品肌注后血藥濃度較慶大霉素高,正常人肌注該品100mg后1h、2h、4h和6h的血藥濃度分別為16.8mg/L、9.3mg/L、68mg/L和2.9mg/L,而肌注慶大霉素80mg后同時間的血藥濃度分別為8mg/L、3.9mg/L、2.3mg/L和1.3mg/L。該品在正常人中的血清半減期為1
關于地貝卡星的用法用量介紹
肌肉注射,一次50mg,一日2次.[用法及用量]成人每日100~200mg,兒童每日2~4mg/kg,分2次肌注或靜滴。 [劑型與規格]注射劑;50mg/支(1ml),100mg/支(2ml)。注射用地貝卡星:50mg:100mg。
關于地貝卡星的藥理學介紹
該品的抗菌譜和抗菌活性與慶大霉素基本相似,大多細菌可為1.56~6.25mg/L的該品所抑制;對綠膿桿菌具良好抗菌作用,其MIC大多為1.56mg/L;對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MIC90為1.56~3.2mg/L。細菌對該品與慶大霉素、妥布霉素之間有很大程度交叉耐藥性,對慶大霉素耐藥者僅
關于地貝卡星的注意事項介紹
1、該品血藥峰濃度超過12μg/ml,谷濃度超過2μg/ml以上時可出現毒性反應,對于腎功能不全者或長期用藥者應進行藥物監測。 2、該品1日量宜分2~3次給藥,以維持有效血藥濃度,并減輕毒性反應。不要把1日量集中在1次給予。 3、毒性反應與卡那霉素近似,因劑量小,故毒性反應稍輕。但若用量過大
關于地貝卡星的基本信息介紹
別名:達芐霉素;地貝卡星;雙去氧卡那霉素B;注射用地貝卡星 ,硫酸雙去氧卡那霉素 英文名:Dibekacin Vial ,DKB 中文名稱:地貝卡星 英文名稱:dibekacin 英文別名:3',4'-dideoxykanamycin B; (2R,3R,4S,5S,6R)
關于地貝卡星的藥物相互作用介紹
該品與青霉素、羧芐西林、哌拉西林、頭孢噻肟聯合具協同作用;與麻醉劑和肌肉松弛劑合用可致呼吸抑制;與強利尿劑合用可加重該品的耳腎毒性;與酸性溶液混合可降低該品抗菌活性。 不與麻醉藥、肌肉松弛藥以及強利尿劑合用;不與酸化尿液的藥物合用。
關于地爾硫卓的藥動學介紹
口服吸收迅速且完全,長期給藥后吸收率可大于90%,但由于肝臟的首過效應,生物利用度僅45%左右。口服后10~15min開始起效,Cmax為1~2h,蛋白結合率為80%,主要分布在心、肝、腎等各種器官和組織。靜脈注射后,藥物迅速出現在膽汁和胃腸道中,說明其存在著肝腸循環過程。半衰期為4~6h,96
簡述地貝卡星的禁忌癥
有肝腎功能損害者應根據損害程度調整給藥劑量。 高齡患者慎用。 孕婦慎用,有絕對指征者在應用期間應進行血藥濃度監測。 對氨基糖甙類過敏者禁用。
簡述地貝卡星的適應癥
該品主要用于各種敏感腸桿菌科細菌、綠膿桿菌、金葡菌、腸球菌屬等所致的敗血癥、呼吸道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尿路感染及術后感染等,有效率約80%。用于嚴重病例時該品常與β內酰胺類抗生素聯合。
關于巴尼地平的藥動學介紹
口服吸收良好,口服后1-1.6h起效,口服10mg/kg,Cmax為3-4.4ng/ml,降壓作用可維持10h以上;分布較廣泛,腎、肝和胃組織中分布濃度較血漿中高,大腦中最低;在肝臟代謝,消除較慢,但在其它器官中消除較快,重復給藥無蓄積作用,代謝產物由糞排泄。
關于鹽酸阿糖胞苷的藥動學介紹
靜注后呈雙消除相,T1/2(約1h~3h,大多數在肝臟代謝。鞘內注射后,腦脊液中的T1/2約為2h。 靜注Ara-C后,在血漿內很快被Cytidine/deoxycytidine脫氨酶(由肝臟產生)脫氨而形成Ara-U,為無細胞毒的代謝產物,僅少數(
簡述芐普地爾的藥動學
口服吸收約40%,Cmax為2~3h,與血漿蛋白結合率為98%~99%,半衰期為33±15h。主要在肝內代謝,部分代謝產物有心血管活性,主要經腎排泄,其次從腸道隨糞便排出。治療量對血壓、心排血量及冠狀動脈血流量無明顯影響,對心肌抑制作用輕微。
關于甲砜霉素的藥動學介紹
本品口服或注射給藥后吸收良好,吸收迅速而完全,血漿藥物濃度峰值在口服后2h和肌內注射后1h內達到,正常人口服、肌內注射和靜脈注射0.5g后的高峰血藥濃度分別為4.7~9μg/ml以上,以后緩慢下降,血漿藥物濃度和維持時間比氯霉素高而持久。每6~8小時給藥后可迅速而廣泛地分布到全身各組織中,其中以
關于阿折地平的藥動學介紹
本品口服吸收迅速,食物可提高本品的吸收量,餐后單次口服本品平均峰濃度(Cmax)比空腹高2.6倍,平均藥時曲線下面積(AUC)比空腹高1.5倍。健康志愿者單次接受本品5~15mg,平均Cmax為3.0~13.1ng/ml,達峰時間(Tmax)為2.3~2.7h。體外試驗表明,本品的血漿蛋白結合率
關于樂卡地平的藥動學介紹
本品為消旋體,有效部分為S型異構體。輕中度高血壓患者口服10或20mg后,其Tmax為2~3h,Cmax分別為1.75和4.09μg·L-1,其AUC與劑量呈現非線性相關,表明此藥物具有首過代謝的飽和性。食物可增加本品的吸收,12例健康受試者單劑量口服20mg,其Cmax由禁食的3.20μg·L
關于呋喃妥因的藥動學介紹
該品的微晶型在小腸內迅速而完全吸收,大結晶型的吸收較緩,引起的胃腸道刺激也較強。血清中藥物濃度很低,高濃度出現于尿中,腎中的藥物濃度可能也較高。該品也可經胎盤進入胎兒循環。蛋白結合率為60%,部分在體內為各組織(包括肝臟)滅活,t1/2為0.3~1小時。腎小球濾過為主要排泄途徑,少量自腎小管分泌
關于貝尼地平的藥動學介紹
1、吸收 本品口服后吸收較快,健康成人口服給藥(2,4,8mg)后約1小時血藥濃度達峰值,半衰期為1~2小時。 2、分布 1)體內組織的分布(參考:大鼠的數據) 大鼠經口給予14C-鹽酸貝尼地平1mg/kg后,貝尼地平主要分布于肝臟、腎臟、腎上腺、頜下腺、肺、垂體、胰腺中、而腦、脊髓、睪
關于病毒唑的藥動學介紹
口服吸收快,tmax為1.5小時。生物利用度為45%~65%,少量可經氣溶吸入。單次口服600mg后cmax為1~2mg/L。兒童每日以面單吸藥2.5小時共3天,cm為0. 2mg/L;每日吸藥20小時共5天,cmax為1. 7mg/L。本品與血漿蛋白幾乎不結合。呼吸道分泌物中藥物濃度大多高于血
關于乙琥胺的藥動學介紹
吸收快而完全。分布到除脂肪外的各組織。蛋白結合不顯著,可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脊液。成人一次口服750mg, 2~4 小時血藥濃度可達15μg/ml, 3~7小時作用達高峰, 持續約為24小時,血藥治療濃度為40~100μg/ml。在肝內代謝, 代謝產物無抗癲癇作用。成年人半衰期為50~60小時,
關于普卡霉素的藥動學的介紹
有關本品藥代動力學資料很少。有報道給小鼠腹腔注射本品的標記物,肝、腎組織中濃度較高,肝中的枯否細胞以及腎小管細胞中濃度尤高,腦組織中濃度較低,但用藥后4 h,腦脊液中濃度與血中濃度相似;在小鼠血中本品消除較快,特別是用藥的頭2 h內。本品排泄較快,于用藥后4 h內從尿及糞中排泄67%,在體內的代
關于抗雌激素的藥動學的介紹
本藥口服20mg后,4~7h達血藥峰濃度,為0.14μg/mL。給藥4天或更長時間后可由于腸肝循環出現第二次高峰。半衰期β相大于7天,α相為7~14h。給藥后4~10周,客觀體征有改善,如果有骨轉移,數月才有效。單次劑量抗雌激素作用約持續數周。本藥在肝內代謝,主要代謝物為N-去甲基三苯氧胺和4-
關于奧沙唑侖的藥動學介紹
口服快速吸收,4個小時里血藥濃度達頂峰,半衰期是六到二十四小時,持續長度最少48小時。分布在各臟器,其中肝臟和腎臟分布數達總量50%以上。代謝產物是N-去甲安定與二苯甲酮類結合物,二苯甲酮類結合物從排尿清除,N-去甲安定的半衰期是61小時。
關于伐昔洛韋的藥動學介紹
本藥水溶性好,口服吸收后在肝內迅速被水解酶水解成阿昔洛韋,血漿中測不出伐昔洛韋,但阿昔洛韋的血漿濃度很高,可與靜脈注射阿昔洛韋相比,且比口服阿昔洛韋要高3~5倍。本藥生物利用度為65%,顯著高于阿昔洛韋,進餐后服用不影響其生物利用度。本藥和血漿蛋白結合率為13.5%~17.9%,可由乳汁分泌。本
關于莫達非尼的藥動學介紹
本品口服后迅速完全吸收,大約2~4h血漿濃度達到峰值,食物不影響本品生物利用度,但可延緩藥物的吸收,使峰濃度延遲1h。本品在體內廣泛分布,表觀分布容積約為0.9L/kg,高于體液總量0.6L/kg。血漿蛋白結合率為60%,主要與血漿白蛋白結合。每天給藥200mg,血漿藥物濃度達穩態后,不影響華法
關于酒石酸銻鉀的藥動學介紹
口服吸收不規則,且服后對胃腸道的刺激性較大,皮下或肌注也有強烈的局部刺激,故本品僅可靜注。靜注后60min,血漿銻濃度僅為注射時的1/2,24h后降至最低。銻在血細胞中濃度最高,含量為血漿濃度的4倍,內臟器官中以肝和膽囊中最高,甲狀腺、腎、小腸和脾、心、腦、肺和肌肉中最低。酒石酸銻鉀在體內分解為
關于溴替唑侖的藥理藥動學介紹
一、藥理毒理 溴替唑侖為短效苯二氮卓類藥物,與地西泮有相似的藥理作用。溴替唑侖在低劑量時即有良好的催眠作用,可加快入睡,減少覺醒次數,延長睡眠時間,但慢波睡眠和REM睡眠減少。 二、藥動學 口服后吸收迅速,0.5~2h可達血藥峰值,蛋白結合率為89%~95%。廣泛被代謝,僅有不到用量1%的
藥動學模型
藥動學模型是為了定量研究藥物體內過程的速度規律而建立的模擬數學模型。常用的有房室模型和消除動力學模型。 (一)房室模型 房室(compartment)是由具有相近的藥物轉運速率的器官、組織組合而成。同一房室內各部分的藥物處于動態平衡。房室僅是按藥物轉運動力學特征劃分的抽象模型,并不代表解剖或生理上
藥動學模型
藥動學模型是臨床醫學檢驗技士/技師/主管技師考試復習需要了解的生化檢驗知識,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了相關內容與考生分享,希望給予大家幫助!藥動學模型是為了定量研究藥物體內過程的速度規律而建立的模擬數學模型。常用的有房室模型和消除動力學模型。(一)房室模型房室(compartment)是由具有相近的藥物
睪酮的藥動學
本品可通過胃腸道、皮膚和口腔黏膜吸收,但在口服后要通過廣泛的肝內首過代謝,因而常以皮下或肌注給藥,或經皮給藥。本品在血漿中僅有80%與性激素結合球蛋白結合,還可與其他蛋白結合,未結合者僅占2%。血漿t1/2為10~100min。本品在肝內首先氧化代謝成雄烯二酮,接著就成為活性很低的雄酮和本膽烷醇酮,
使用地貝卡星的不良反應介紹
不良反應與卡那霉素進近似,用量小時反應較輕.如用量大,療程長,可有白細胞減少,聽力及腎損害.個別病例口周,面部和四肢皮膚發麻,眩暈,耳鳴.偶有過敏性休克.可致羅姆伯格氏癥(閉目難立,暗處和洗臉時站不穩)中毒癥狀.大劑量使用可有尿閉,急性腎衰及神經系統癥狀.吸入可有過敏反應,哮喘.滴眼可有水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