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較常見的腎毒性藥物介紹
(1)直接損傷腎臟的藥物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慶大霉素、卡那霉素、鏈霉素等)、先鋒霉素、多粘菌素、萬古霉素、桿菌肽、紫霉素、二性霉素B、四環素類、二甲金霉素、磺胺類、金制劑、青霉胺、依地酸(EDTA);保太松消炎痛、布洛芬、非那西丁、撲熱息痛、水楊酸鹽;氨甲蝶呤;造影劑等。 (2)表現為過敏性腎損害的藥物有 青霉素類、先鋒霉素類、磺胺類、利福平、對氨己酸、速尿、噻嗪類利尿劑、硫唑嘌呤、別嘌呤醇、三甲雙酮、苯妥英鈉、苯巴比妥等。 (3)表現為結晶體腎病或尿路梗阻性腎病的藥物有 磺胺類藥物。 (4)生物毒素(動、植物性毒素) 包括蜂毒、蛇毒、生魚膽毒,蕈毒及花粉等。 (5)物理因素 如放射線、中暑、電休克等。......閱讀全文
臨床上較常見的腎毒性藥物介紹
(1)直接損傷腎臟的藥物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慶大霉素、卡那霉素、鏈霉素等)、先鋒霉素、多粘菌素、萬古霉素、桿菌肽、紫霉素、二性霉素B、四環素類、二甲金霉素、磺胺類、金制劑、青霉胺、依地酸(EDTA);保太松消炎痛、布洛芬、非那西丁、撲熱息痛、水楊酸鹽;氨甲蝶呤;造影劑等。 (2)表現為過敏性
幾個臨床上常見的藥物配伍禁忌
? 1、處方:生理鹽水 100ml + 奧美拉唑 40mg + 維生素B6??0.3? ?? ?結果:輸液逐漸變成黃色,最后變成黑色? ?? ?分析:奧美拉唑和維生素B6的配伍未見文獻報道,說明書也未說明。奧美拉唑是一種堿性藥物,能升高生理鹽水的PH值,維生素B6又名鹽酸吡多辛,含酚羥基,PH值
哪些藥物最傷腎?藥物的腎毒性不可不知
編者按 肝是人體進行物質代謝的重要器官,腎是生成尿液的器官,肝腎承擔著人體有毒有害物質分解和排泄的重任,它們本身很容易受到有害物質的損傷和侵害。藥物在治病救人的同時,不同程度地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其中相當一部分就表現為對肝腎的毒性作用。如何在發揮藥物治療作用的同時避免其對肝腎造成損傷,是安全用
臨床常見藥物性腎損害
? 藥物性腎損害(藥物相關性腎臟病)通常是指由藥物不良反應(ADR)或藥物不良事件(ADE)所致的藥源性腎臟病,具有不同臨床特征與病理類型,構成當前院內獲得性急性腎損害的主要組成部分。??? 一、藥物性腎損害分型及發病情況??? 藥物性腎損害根據用藥與發病的關系,可分為四種類型。??? 1.量效關系
小兒藥物性腎損害的常見癥狀
白細胞尿 水腫 蛋白尿 腎病綜合征 血尿 腎功能衰竭 尿崩 低蛋白血癥 尿酸結晶 高血壓 藥物性腎損害可表現為各種臨床綜合征,與藥物種類,損害機制,使用時間及機體狀況有關。 1.急性腎功能衰竭(ARF) :較為多見,由X線造影劑導致的ARF多在造影后48h內出現。由磺胺,氨基糖苷等腎臟毒性藥
重金屬中毒性腎病常見重金屬的腎毒性及處理
(1)汞 汞中毒的防治關鍵在于預防,中毒一旦確診,應立即脫離接觸,用二巰丙磺鈉(二巰基丙磺酸鈉)、二巰丁二鈉(二巰基丁二酸鈉)行驅汞治療。急性汞中毒出現急性腎衰時應給予透析治療,或配合小劑量藥物促排。 (2)鉛 鉛中毒的治療,首先是脫離環境停止接觸,一般應用Na2-Ca-EDTA(依地酸二
抗菌藥中毒性腎病的疾病概述
抗菌藥中毒性腎病(nephropathy due to poisoning of antibiotic)是指由于應用有腎毒性或易引起腎損害的抗菌藥而導致的腎臟疾病。抗生素引起的腎損害是一組較常見的藥源性疾病,臨床上許多抗菌藥物及其代謝產物由腎臟排出,其中有些具有明顯的腎毒性或產生過敏反應。可發生
抗菌藥中毒性腎病的概述
抗菌藥中毒性腎病(nephropathy due to poisoning of antibiotic)是指由于應用有腎毒性或易引起腎損害的抗菌藥而導致的腎臟疾病。抗生素引起的腎損害是一組較常見的藥源性疾病,臨床上許多抗菌藥物及其代謝產物由腎臟排出,其中有些具有明顯的腎毒性或產生過敏反應。可發生
臨床上需測定藥物濃度進行監測的主要藥物
(1)強心苷類:毒毛花苷K、去乙酰毛花苷(西地蘭)、地高辛和洋地黃毒苷。(2)抗癲癇藥類:苯妥英、苯巴比妥、乙琥胺、丙戊酸鈉等。(3)治療情感性精神障礙藥:丙米嗪類、去甲替林、阿米替林、多慮平等。(4)氨基苷類抗生素: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5)免疫抑制劑:環孢素A、FK506
青霉素的藥物毒性介紹
青霉素過敏 口服后吸收迅速,約75%-90%可自胃腸道吸收,食物對藥物吸收的影響不顯著,它的蛋白結合率為17%-20%,血消除半衰退期(t1/2)為1到1.3小時,服藥后約24%-33%的給藥量在肝內代謝,6小時內46%-68%給藥量以原型藥自尿排出,尚有部分藥物經過膽道排泄,嚴重腎功能不全患
抗菌藥中毒性腎病的基本信息介紹
抗菌藥中毒性腎病(nephropathyduetopoisoningofantibiotic)是指由于應用有腎毒性或易引起腎損害的抗菌藥而導致的腎臟疾病。抗生素引起的腎損害是一組較常見的藥源性疾病,臨床上許多抗菌藥物及其代謝產物由腎臟排出,其中有些具有明顯的腎毒性或產生過敏反應。可發生于任何年齡
臨床上需測定藥物濃度進行監測的主要藥物有哪些
(1)強心苷類:毒毛花苷K、去乙酰毛花苷(西地蘭)、地高辛和洋地黃毒苷。(2)抗癲癇藥類:苯妥英、苯巴比妥、卡馬西平、乙琥胺、丙戊酸鈉等。(3)治療情感性精神障礙藥:丙米嗪類、去甲替林、阿米替林、多慮平、碳酸鋰等。(4)氨基苷類抗生素:鏈霉素、慶大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拉霉素等。(5)免疫
抗菌藥中毒性腎病的介紹
抗菌藥中毒性腎病(nephropathy due to poisoning of antibiotic)是指由于應用有腎毒性或易引起腎損害的抗菌藥而導致的腎臟疾病,抗生素引起的腎損害是一組較常見的藥源性疾病,臨床上許多抗菌藥物及其代謝產物由腎臟排出,其中有些具有明顯的腎毒性或產生過敏反應,抗生素
抗菌藥中毒性腎病的介紹
抗菌藥中毒性腎病(nephropathy due to poisoning of antibiotic)是指由于應用有腎毒性或易引起腎損害的抗菌藥而導致的腎臟疾病,抗生素引起的腎損害是一組較常見的藥源性疾病,臨床上許多抗菌藥物及其代謝產物由腎臟排出,其中有些具有明顯的腎毒性或產生過敏反應,抗生素
乙酰水楊酸的藥物毒性的介紹
復方阿司匹林為一復方解熱鎮痛藥,其中阿司匹林和非那西丁均具有解熱鎮痛作用。阿斯匹林能抑制下丘腦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釋放,恢復體溫調節中樞感受神經元的正常反應性而起退熱鎮痛作用;阿司匹林還通過抑制外周前列腺素等的合成起鎮痛、抗炎和抗風濕作用,阿司匹林 還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咖啡因為中樞神經興奮藥,能
使用克念菌素的腎毒性分析
克念菌素問世于1945年,目前已發展到第四代,共有近60個品種。這類抗生素的特點是抗菌譜廣,過敏反應比青霉素少,殺菌活性強等。臨床應用已越來越廣泛。雖然克念菌素不良反應少,安全性好,但由于品種多,仍有不少值得警惕的毒性反應需要及時防范,其中腎臟損害即為需主要防范的毒性反應之一。 據有關資料表明,
細胞毒性藥物的細胞毒性藥物分類
①生物堿類:紫杉醇、長春瑞賓、多西他塞、羥基喜樹堿。②代謝類:吉西他賓、阿糖胞苷、替加氟、甲氨蝶呤。③抗生素類:表柔比星、吡柔比星、伊達比星、絲裂霉素、米托蒽醌。④烷化劑類:異環磷酰胺、達卡巴嗪。⑤鉑劑類:順鉑、奧沙利鉑。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腎毒性損害的診斷介紹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腎毒性損害的診斷用藥后應嚴密觀察,以便及早發現腎毒性損害,越早發現,越早停藥,腎損害恢復得越快、越好。以下幾項有助于早期診斷: (1)觀察尿量變化,及早發現尿少、少尿、無尿。 (2)嚴密監測尿常規(紅細胞、白細胞、蛋白等)、尿沉渣檢查細胞管型。 (3)監測溶菌酶、堿性磷酸
CCK8較MTT法—測定細胞增殖/毒性實驗
CCK-8較MTT法測定細胞增殖/毒性實驗,步驟更簡便,靈敏度更高,重復性更好第一?? 從基礎操作方面對比CCK-8 方法MTT方法1還原后的甲臢物為水溶性,不需要溶解還原后的甲臢物位非水溶性的,需要有機溶劑溶解2實驗重復性好實驗重復性差3操作簡便操作繁瑣第二 從細胞培養方面對比細胞培養CCK-8方
化療藥物的神經毒性
化療是腫瘤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在取得療效的同時,還發現這種治療方法會引起一系列神經系統副作用,如血管并發癥、癲癇、情緒異常、認知功能障礙和周圍神經病變。化療引起背根神經節和背角神經元離子通道變化,引起繼發性損傷神經病理痛。??????? 盡管現在已開發出許多化療保護劑,但其作用效果仍不理想。化療
關于小兒藥物性腎損害的預后介紹
藥物性腎損害預后良好。如能及時診斷及正確治療,多數藥物性腎損害患者腎功可恢復正常,病人可完全康復。但個別重癥腎功能衰竭、病情復雜或原有腎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腎功常難以恢復,表現進行性腎功能不全,最終發展為終末期腎功衰竭。此外,本病的預后與導致本病的藥物有關,有報道,卡莫司汀、司莫司汀等抗癌藥及某些
場上較常見的接觸角測定儀
接觸角測定儀主要用于測量液體對固體的接觸角,即液體對固體的浸潤性,該儀器能測量各種液體對各種材料的接觸角。該儀器對石油、印染、醫藥、噴涂、選礦等行業的科研生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謂接觸角是指在一固體水平平面上滴一液滴,固體表面上的固-液-氣三相交界點處,其氣-液界面和固-液界面兩切線把液相夾在其中
臨床上幾種常見貧血的骨髓象及血象變化特點
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機體用來制造血紅蛋白的貯存鐵減少甚至耗盡時所發生的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貧血中最常見的類型,多發生于幼兒、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慢性失血及胃腸道吸收功能障礙者。??(一)血象 1.紅細胞、血紅蛋白減少,
臨床上常見幾種貧血的骨髓象及血象變化特點
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機體用來制造血紅蛋白的貯存鐵減少甚至耗盡時所發生的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貧血中最常見的類型,多發生于幼兒、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慢性失血及胃腸道吸收功能障礙者。(一)血象 1.紅細胞、血紅蛋白減少,以后
臨床上常見幾種貧血的骨髓象及血象變化特點
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機體用來制造血紅蛋白的貯存鐵減少甚至耗盡時所發生的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貧血中最常見的類型,多發生于幼兒、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慢性失血及胃腸道吸收功能障礙者。?(一)血象 1.紅細胞、血紅蛋白減少,以
關于小兒藥物性腎損害的輔助檢查介紹
1.核素檢查(SPECT) 如雙腎67鎵(67Ga)靜態顯像,間質性腎炎時,雙腎鎵吸收均勻且濃度高,以48h右吸收最多,對診斷藥物所致的間質性腎炎有較大的幫助。 99mTc二乙三胺五醋酸(DTPA)三相動態顯像,在腎小管-間質病變時顯示腎灌注好但腎實質吸收功能差。腎小管功能受損時,131Ⅰ-鄰
藥物治療腎血管性高血壓的相關介紹
主要目的是控制高血壓,預防腎功能惡化。 (1)鈣通道阻滯劑(CCB) 是治療腎血管性高血壓的安全有效藥物,其降壓作用為擴張血管,對雙側ARS者,不會引起腎功能惡化,為治療腎血管性高血壓的首選藥物。 (2)ACEI及ARB 對單側RAS所致的腎素依賴型高血壓,在用其他藥物無效時,能有效地控制高
腎毒性物質易引起腎臟損害的原因分析
(1)腎臟血流量大:全身血流量的1/4~1/5流經腎臟,每分鐘1000~1200毫升,毒性物質隨血流進入腎臟,必導致腎損害。 (2)由于腎臟的逆流倍增機理使髓質和腎乳頭部腎毒物質的濃度升高,故中毒性腎病時,髓質及腎乳頭部病變顯著。 (3)腎毒性物質被腎小管上皮細胞重吸收和排泄,故毒性物質在腎
喹諾酮類藥物的不良反應
?喹諾酮類藥是人工合成的抗菌藥,這類藥的共同特點是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體內分布廣,血漿半衰期較長,不良反應較少且輕。但隨著臨床上的大量使用喹諾酮類藥物,不良反應的報告也逐漸增多,較常見的不良反應有:??? ①消化道反應:常見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欲減退等。以環丙沙星、培氟沙星為多見;??? ②過
中毒性腎病的病因
1.腎毒性物質易引起腎臟損害的原因 (1)腎臟血流量大:全身血流量的1/4~1/5流經腎臟,每分鐘1000~1200毫升,毒性物質隨血流進入腎臟,必導致腎損害。 (2)由于腎臟的逆流倍增機理使髓質和腎乳頭部腎毒物質的濃度升高,故中毒性腎病時,髓質及腎乳頭部病變顯著。 (3)腎毒性物質被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