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達標允許生產使用
國家發改委昨天(28日)表示,由于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符合國家食品包裝用具相關標準以及有利于節能等特點,決定將這種產品從產業結構指導目錄淘汰類中刪除,允許生產使用。 ......閱讀全文
警惕餐具消毒逐利沖動:只求低價催生“毒餐具”
每副餐具至少經過9雙手,工人上班前無需洗手,不用穿戴手套、帽子和工作服,直接徒手包裝消毒后的餐具,掉地的筷子撿起后繼續包裝,消毒兩三秒后仍有污跡的用抹布擦。當它們放到你面前時,看起來很干凈,包裝膜上還印有“衛餐消證號”,看似很正規。8月5日,記者成功應聘到溫州康潔餐具消毒服務部當包裝工人,打工
消毒餐具車間臟水浸泡餐具 地污濁怪味刺鼻
青島市相關部門聯合行動,根據市民的舉報,依法取締了兩家無證經營消毒餐具的小作坊 地上污濁不堪、墻壁上長滿霉菌、碗筷在臟水里浸泡,消毒餐具清洗車間里彌漫著刺鼻氣味……昨天上午,青島市衛生監督局、城陽區衛生監督所、夏莊街道辦和工商局城陽分局聯合行動,根據市民
央視曝餐具消毒企業不規范 餐具曬太陽就是消毒
俗話說“病從口入”,這讓老百姓吃東西時都加了小心。然而,只注重“食品安全”遠遠不夠。日前,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揭露了消毒餐具不“消毒”的現象,殘留在餐具上的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也會造成危害。這不禁讓市民感嘆“防不勝防”。記者隨后調查發現,北京市民就餐時,一般并不留心餐具外包裝的消毒信息。
“餐具曬太陽就是消毒” 餐具消毒企業被曝不規范
俗話說“病從口入”,這讓老百姓吃東西時都加了小心。然而,只注重“食品安全”遠遠不夠,昨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揭露了消毒餐具不“消毒”的現象,殘留在餐具上的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也會造成危害。這不禁讓市民感嘆“防不勝防”。記者隨后調查發現,北京市民就餐時,一般并不留心餐具外包裝的消毒信息。 央視曝
部分仿瓷餐具甲醛超標 仍有企業用“毒料”造餐具
仿瓷餐具,也叫密胺餐具,是一種在餐館、家庭廣泛使用的新型餐具。最近,國家權威機構在對仿瓷餐具的檢測中發現部分企業存在甲醛超標等質量問題。央視記者深入調查發現,一些企業竟然在用禁用原料尿素甲醛樹脂生產仿瓷餐具。 ? 河北 仿瓷餐具合格率兩成不到 今年3月份,具有國家級檢測資質的
外出就餐最好自備餐具
塑料袋套碗無QS標志 一次性餐盒一燙就破 自打“臟筷子”、“地溝油”曝光后,就餐安全問題日益成為百姓關注的焦點。雖然拿塑料袋套碗或打包熱食、用劣質餐盒盛飯菜等現象在一些路邊攤點和餐館依然存在,但已有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熱衷于自備便攜式餐具就餐。近日,山東省煙臺市質監局的有關專家建議,人們
近半消毒餐具企業屬黑作坊 消毒餐具標準尚未出臺
有關人士昨天透露,北京上百家消毒餐具企業,至少有一半沒有辦照,屬于黑作坊性質。而使用不合格消毒餐具的多為中檔餐館。 昨天,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做客北京城市服務管理廣播。董金獅稱,據協會統計,北京目前有一百多家生產消毒餐具的企業,有衛生許可證的只有十幾家,一半以上甚至連工商營業
新餐具衛規出臺 一元餐具盼來監管法規
衛生部日前下發了《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衛生監督規范(試行)》,要求各地衛生部門遵照執行。天津市烹飪協會相關專家表示,這是首次明確了衛生部門為餐具消毒企業的監管機構,重點列出了九類不合格情形,消費者此前一直擔憂的消毒餐具衛生問題有望得到徹底解決。 據了解,衛生部組織制定了《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衛生監
塑料餐具出口歐盟門檻提高
向歐盟出口塑料餐具的企業,今年將受到新規考驗。據國際商報得到的消息:歐盟食品安全及動物健康常任委員會近日投票通過一項立法議案,將加強對自中國進口的、由聚酰胺和三聚酰胺制成的塑料餐具的檢驗,歐盟將對來自中國所有批次的塑料餐具進行書面材料審查,并抽取10%進行實驗室分析。這項提案將于2011年7月起
一套餐具究竟有多臟? 所謂的消毒餐具并不干凈
近年來,一些餐館將餐具封上塑料膜稱消毒餐具提供給消費者。記者在河南、云南調查發現,一些餐具消毒企業,污水橫流、蒼蠅亂飛,臟水循環使用,用抹布擦擦就封口,所謂的消毒餐具并不干凈。 這樣的新聞不僅僅影響我們的食欲,還有對執法與監管的信任與擔憂。按基本的市場常識,只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