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曬太陽就是消毒”餐具消毒企業被曝不規范
俗話說“病從口入”,這讓老百姓吃東西時都加了小心。然而,只注重“食品安全”遠遠不夠,昨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揭露了消毒餐具不“消毒”的現象,殘留在餐具上的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也會造成危害。這不禁讓市民感嘆“防不勝防”。記者隨后調查發現,北京市民就餐時,一般并不留心餐具外包裝的消毒信息。 央視曝光: “曬筷子”就是“消毒” 現在餐館不愛提供一次性筷子,取而代之的是一套被封上塑料膜的消毒衛生碗筷。而央視記者調查發現,消毒餐具并不一定干凈。河南輝縣市天大消毒服務機構生產的消毒餐具上就發現有殘留的紅椒末。央視記者追蹤發現,這家餐具消毒企業位于一個農村大院里,車間總面積不到80平方米,而衛生部明文規定:餐具集中消毒單位不得建于居民樓內,包括清洗、消毒、包裝在內的生產場所總面積不得小于200平方米。 在河南另一家中潔餐具消毒中心,央視記者發現,工廠門外的一堆垃圾旁擺放著許多剛洗完的筷子。消毒中心工人稱“曬筷子”就是“消毒”。在記......閱讀全文
餐飲具集中消毒監督規范出籠
記者昨日從衛生部獲悉,《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衛生監督規范(試行)》已經下發,明確規定消毒單位建于居民樓內的,或生產場所(包括清洗、消毒、包裝)總面積小于200平方米的等多種情況,衛生監督檢查結論都判為不合格。 每年抽檢次數最少1次 規范指出,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行政部門負責行使監督管
新余集中消毒餐飲具抽檢合格率-100%
2018年12月31日,記者采訪獲悉,新余市始終高壓嚴管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的衛生,實行每月檢查不定期抽檢制度,2018年1至10月,該市集中消毒餐飲具抽檢合格率達100%。 民以食為天。經常在外面吃飯的市民對餐廳提供的消毒包裝碗筷并不陌生。餐飲具衛生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新余市
衛生部發布餐飲具集中消毒衛生標準
5月17日,衛生部發布了我國首個《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衛生監督規范(試行)》,明確了衛生行政部門的監督職責,并對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的衛生合格標準提出了9項明確要求。此舉意味著,中小餐館廣泛使用的“一元餐具”從此有了明確的衛生標準。業內人士認為,僅必須機械洗滌一項就將淘汰一批達不到要求的小作坊式企業
煙臺芝罘嚴查餐飲具集中消毒舉報電話6222616
為助力全市“食安城”創建,進一步加強餐飲服務環節餐飲具消毒監管工作,近期,煙臺芝罘區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餐具、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單位衛生監督工作規范》等法律法規和各級工作要求,以省食安辦對第一批食品安全城市主城區進行年度檢查為契機,對芝罘區餐飲具集中消毒企業進行監
衛生部印發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衛生監督試行規范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衛生監督規范(試行)》的通知衛辦監督發〔2010〕8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部衛生監督中心: 為貫徹落實衛生部、工商總局、食品藥品監管局印發的《關于加強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監督管理的通知》
武漢這43批次餐飲具抽檢不合格,均為自行消毒餐具
17日,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從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上獲悉,最新一期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2019年第50期)顯示,在對379批次的餐飲食品(自行消毒餐飲具) 專項監督抽檢中,336批次合格,43批次不合格。 這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規定,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
“消毒餐具”不“消毒”諷刺了誰
央視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一些餐具消毒企業污水橫流、蒼蠅亂飛,洗餐具的臟水循環使用至少達5次之多,餐具沒有用專門的消毒設備消毒就封口,所謂的消毒餐具并不干凈。 為食客提供干凈衛生的餐具,本來就是餐館應該做的。這幾年,很多餐館借“消毒餐具”之名,向消費者收取一到兩元的“消毒費”。而花錢買來
揚州將對清洗消毒餐飲具實行專項整治
為進一步加強餐飲服務環節餐飲具消毒管理,保障廣大群眾飲食安全,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和市衛生計生委聯合研究制定了《揚州市餐飲具清洗消毒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我市將強化餐飲環節餐飲具生產、采購、使用、清洗、消毒的監督管理。 據介紹,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檢查餐飲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建立與落實情況,重點檢查
消毒餐具遭食客抵制-餐飲企業回歸“傳統清洗”
“誰還敢用‘消毒餐具’啊,你沒看到那些被曝光的黑作坊,所謂的消毒餐具并不干凈。”8月3日中午,在朝陽區一家小餐廳,和同伴一起用餐的李女士斷然拒絕了“一元一套”塑封消毒餐具,而向服務員索要普通筷子。近年來,消毒餐具行業由于缺乏監管導致魚龍混雜,屢屢曝出衛生問題,消費者使用消毒餐具也不免心
央視曝餐具消毒企業不規范-餐具曬太陽就是消毒
俗話說“病從口入”,這讓老百姓吃東西時都加了小心。然而,只注重“食品安全”遠遠不夠。日前,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揭露了消毒餐具不“消毒”的現象,殘留在餐具上的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也會造成危害。這不禁讓市民感嘆“防不勝防”。記者隨后調查發現,北京市民就餐時,一般并不留心餐具外包裝的消毒信息。
“餐具曬太陽就是消毒”-餐具消毒企業被曝不規范
俗話說“病從口入”,這讓老百姓吃東西時都加了小心。然而,只注重“食品安全”遠遠不夠,昨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揭露了消毒餐具不“消毒”的現象,殘留在餐具上的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也會造成危害。這不禁讓市民感嘆“防不勝防”。記者隨后調查發現,北京市民就餐時,一般并不留心餐具外包裝的消毒信息。 央視曝
集中式消毒餐具:收費無依據--安全存隱憂
消毒餐具使用費成行業“潛規則” 餐具消毒企業的“四大病”待破解收取餐具使用費涉嫌違法 前幾天,福建省東山縣消費者李軍在某餐館吃午飯時,發現該餐館提供的成套消毒餐具里面的杯子和勺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損,碗、杯、碟上還有一些污水印跡。李軍立刻找到該餐廳服務員,要求其提供
餐具消毒管理很“杯具”-網友:管不好不如取締
昨日,渝中區衛監所工作人員突擊檢查百衛餐具消毒服務中心。 昨天,本報報道餐具消毒黑作坊后,渝中區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前往調查,責令黑窩點馬上停止運營。但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稱,他們無權查處;黑窩點應由工商部門查處。 本報報道還引起了廣大市民和網友的關注。大渝網上,網友紛紛發帖評論。有
老字號餐桌拒絕消毒餐具-專家呼吁建立行業國標
顧慮消毒餐具行業衛生隱患,專家呼吁建立行業國標。 近期消毒餐具、一次性餐具衛生隱患的接連曝光,讓很多市民產生了顧慮。昨天記者走訪一些中小餐館發現,有的消毒餐具根本沒有標注消毒日期和保質期。京城多數大型連鎖餐飲、老字號餐館則普遍表示,不會使用市場上銷售的消毒餐具。 按照衛生部的《
廣州“黑作坊”餐具流向中小餐館-新規范擬出臺
央視曝光部分餐具消毒廠衛生極差,洗碗水循環使用。 衛生餐具不衛生。日前,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欄目中曝光,國內部分餐具消毒企業存在生產條件不合格、衛生環境極差、臟水重復使用等問題。記者昨天走訪廣州市場,發現部分餐飲店使用的“消毒餐具”衛生狀況也不容樂觀,
“黑作坊”餐具多流向中小餐館-衛生部擬出臺新規
央視曝光消毒企業衛生環境極差臟水重復使用等問題,本報調查發現――― “黑作坊”餐具流向中小餐館 衛生餐具不衛生。日前,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欄目中曝光,國內部分餐具消毒企業存在生產條件不合格、衛生環境極差、臟水重復使用等問題。記者昨天走訪廣州市場,發現部分餐飲店使用的“消毒餐具”
消毒餐具行業集中整頓-合格企業將公示并分級管理
8月19日,記者從全國餐飲具集中消毒行業高峰會獲悉,下半年北京衛生部門將對餐具消毒行業進行集中整頓,并學習餐飲單位量化分級,將合格企業分級管理,進行公示。對使用不合格消毒餐具的餐館,將進行處罰。 近期,不斷有媒體報道消毒餐具的問題,使消毒餐具成為社會焦點。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
近半消毒餐具企業屬黑作坊-消毒餐具標準尚未出臺
有關人士昨天透露,北京上百家消毒餐具企業,至少有一半沒有辦照,屬于黑作坊性質。而使用不合格消毒餐具的多為中檔餐館。 昨天,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做客北京城市服務管理廣播。董金獅稱,據協會統計,北京目前有一百多家生產消毒餐具的企業,有衛生許可證的只有十幾家,一半以上甚至連工商營業
青島規定包裝餐具需有信息標注-有污物可舉報
相比一次性餐具,同樣是一客一換,還打著“消毒”旗號的包裝餐具,曾一度受到不少市民的信賴。然而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和衛生質量要求的提高,對包裝餐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針對近期有消費者反映在就餐時發現餐飲具的外包裝膜上無包裝標識、餐飲具表面有污物等問題,青島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昨發布第6號健康
寧夏永寧:餐飲具清洗消毒要有“范”-“舌尖安全”更到“胃”
為著力解決餐飲具清洗消毒不合格的問題,落實餐飲服務提供者主體責任,7月20日,寧夏銀川市永寧縣市場監管局召開餐飲單位餐飲具清洗消毒專題培訓暨行政約談會,進一步規范餐飲服務提供者自消毒餐飲具清洗、消毒、保潔,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安全”。 當天,會上通報了2021—2023年永寧縣餐飲服務單位
套裝消毒餐具有多干凈?燙燙開水就能放心用嗎?
套裝消毒餐具很常見,近年廣東各地市的衛生監督部門每年都會定期公布關于套裝消毒餐飲具抽查結果。本月初,佛山順德區衛生監督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當地的餐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單位抽檢結果。結果很令人吃驚,不合格單位占比達69.2%,存在大腸菌群、洗滌劑超標,感官不及格等。 順德的抽檢結果并不是“唯一”,查閱
消毒筷難保干凈衛生-餐館就餐開水泡洗餐具更安全
近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部分餐具消毒廠衛生狀況差,一些餐具消毒企業污水橫流、蒼蠅亂飛,臟水循環使用,用抹布擦擦就封口,餐具消毒可能越消越臟。專家指出,在餐館使用消毒餐具前,不妨用開水泡洗三分鐘來消毒殺菌。 消毒筷難保干凈衛生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的秘書長董金獅介紹,目前餐館提
重慶檢查消毒餐具生產商-近半不合格
在餐館吃飯,你覺得一次性餐具就一定干凈嗎?昨天,重慶市衛生計生監督執法局公布“2016年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專項監督檢查行動”結果,全市105家單位有42家存在問題。 衛生執法部門稱,“快捷”、“飛龍”、“潔樂雅”等6個品牌的消毒餐具不合格,北碚區快捷餐具清洗服務部、南岸區潔美餐具消毒中心等4
1元餐具準入標準4月出臺為首個餐具清洗業行業標準
部分食客對餐館中的“1元餐具”是否衛生心存疑慮。昨天,記者從北京市衛生監督所了解到,本市已起草制定出包裝式消毒餐飲具的“京標”,從今年4月起,對提供此類消毒服務的企業實行行政準入制。同時,衛生部門將逐月抽檢,企業所用清洗水須達到飲用水標準,衛生不達標者將最高處以5萬元罰款。
廣東批準出臺餐飲具消毒標準-或成強制性地方標準
昨日,記者從廣東省餐飲具消毒協會了解到,行業發展一直苦于無標準的局面很快將結束,廣東省質監局已立項批準出臺餐飲具消毒的地方性標準,目前廣東省標準化協會正在與省餐飲具消毒協會聯手制定標準,有望在年底出臺,或將成為強制性的地方標準。 據悉,標準將對廠房的選址、車間的結構設備
警惕餐具消毒逐利沖動:只求低價催生“毒餐具”
每副餐具至少經過9雙手,工人上班前無需洗手,不用穿戴手套、帽子和工作服,直接徒手包裝消毒后的餐具,掉地的筷子撿起后繼續包裝,消毒兩三秒后仍有污跡的用抹布擦。當它們放到你面前時,看起來很干凈,包裝膜上還印有“衛餐消證號”,看似很正規。8月5日,記者成功應聘到溫州康潔餐具消毒服務部當包裝工人,打工3
消毒餐具車間臟水浸泡餐具-地污濁怪味刺鼻
青島市相關部門聯合行動,根據市民的舉報,依法取締了兩家無證經營消毒餐具的小作坊 地上污濁不堪、墻壁上長滿霉菌、碗筷在臟水里浸泡,消毒餐具清洗車間里彌漫著刺鼻氣味……昨天上午,青島市衛生監督局、城陽區衛生監督所、夏莊街道辦和工商局城陽分局聯合行動,根據市民
多消毒餐具企業環節不衛生
潔潔餐公司,抹布擦玻璃杯后便封裝。 餐潔仕公司消毒車間內臟亂內景。筷子兩遍烘烤以后被隨意放置晾曬,之后會直接打包送上餐桌。 打包分裝都是赤手,綠源潔美老板娘(中)還在邊分裝邊抽煙。 ―生產 門口垃圾成堆,地上污水橫流。洗碗機上沾滿污垢,食物殘渣堵塞排水溝
新餐具衛規出臺-一元餐具盼來監管法規
衛生部日前下發了《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衛生監督規范(試行)》,要求各地衛生部門遵照執行。天津市烹飪協會相關專家表示,這是首次明確了衛生部門為餐具消毒企業的監管機構,重點列出了九類不合格情形,消費者此前一直擔憂的消毒餐具衛生問題有望得到徹底解決。 據了解,衛生部組織制定了《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衛生監
餐具消毒企業1/4是黑作坊-大量細菌殘留
塑封包裝、清潔白亮的消毒餐飲具幾乎成了很多餐館的標配。但這些餐具真的消毒了嗎?北京市餐飲具集中消毒行業協會負責人在日前舉行的全國餐飲具集中消毒行業高峰會上表示,本市餐具消毒行業里有四分之一是黑作坊。業內人士呼吁,目前該行業尚無行業標準,準入門檻極低,應盡快建立監管體系。 走進餐館,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