榼藤的用途介紹
【維藥】膠孜木卡替力:種子用于脾胃虛寒,惡心嘔吐,腹瀉,小便不利,水腫,腎虛腰痛,肝氣郁滯;種皮研末成軟膏治皮膚瘙癢,燥裂,濕疹,瘡瘍潰爛不愈;煎水外洗治關節痛,癱瘓,手足攣緊和寒癥頭痛《維藥志》。木腰子:種子治胃痛,痔痛。 【壯藥】棵山龍(Keshanlong),棵桃邦(Ketaobang),腮丕(Saipi),南蛇風(Nanshefeng),左右扭藤(Zuoyouniuteng):根治腰骨痛,瘋狗咬傷,胃痛;老莖治風濕骨痛;種子有毒,治急性腸胃炎《桂藥編》。扣篾,扣林,棵山龍,棵桃邦,腮平,南蛇風,左右扭藤:根主治腰痛骨痛,胃痛;莖主治風濕,骨痛,狂犬咬傷《民族藥志一》。芒拎龍(maklinghloem):治療風濕骨痛,胃痛,痔瘡。 【藏藥】青巴肖夏:種子用于心臟病,肝熱病,腎病,中毒癥之熱癥,白脈病《部藏標》。慶巴肖夏:種子治心病,腎病,肝熱病中毒癥之熱證,白脈病《中國藏藥》。慶巴肖夏:種子治腎病,心臟病,肝中毒癥......閱讀全文
榼藤的介紹
榼藤(學名:Entada phaseoloides)亦稱榼藤子。木質藤本,無刺。托葉小,剛毛狀。二回羽狀復葉,頂生的1對羽片常為卷須;穗狀花序纖細,單生于上部葉腋或再排成圓錐花序式;花,花萼鐘狀,5齒裂;花瓣5片,分離或于基部稍合生;雄蕊10枚,分離,略突出于花冠之外,花絲絲狀,花蕾時藥隔頂端具
榼藤的簡介
榼藤(學名:Entada phaseoloides)亦稱榼藤子。木質藤本,無刺。托葉小,剛毛狀。二回羽狀復葉,頂生的1對羽片常為卷須;穗狀花序纖細,單生于上部葉腋或再排成圓錐花序式;花,花萼鐘狀,5齒裂;花瓣5片,分離或于基部稍合生;雄蕊10枚,分離,略突出于花冠之外,花絲絲狀,花蕾時藥隔頂端具
榼藤的概述
榼藤(學名:Entada phaseoloides)亦稱榼藤子。木質藤本,無刺。托葉小,剛毛狀。二回羽狀復葉,頂生的1對羽片常為卷須;穗狀花序纖細,單生于上部葉腋或再排成圓錐花序式;花,花萼鐘狀,5齒裂;花瓣5片,分離或于基部稍合生;雄蕊10枚,分離,略突出于花冠之外,花絲絲狀,花蕾時藥隔頂端具
榼藤的用途介紹
【維藥】膠孜木卡替力:種子用于脾胃虛寒,惡心嘔吐,腹瀉,小便不利,水腫,腎虛腰痛,肝氣郁滯;種皮研末成軟膏治皮膚瘙癢,燥裂,濕疹,瘡瘍潰爛不愈;煎水外洗治關節痛,癱瘓,手足攣緊和寒癥頭痛《維藥志》。木腰子:種子治胃痛,痔痛。 【壯藥】棵山龍(Keshanlong),棵桃邦(Ketaobang)
榼藤的形態特征
榼藤是常綠、木質大藤本植物。莖扭旋,枝無毛。二回羽狀復葉,長10-25厘米;羽片通常2對,頂生1對羽片變為卷須;小葉2-4對,對生,革質,長橢圓形或長倒卵形,長3-9厘米,寬1.5-4.5厘米,先端鈍,微凹,基部略偏斜,主脈稍彎曲,主脈兩側的葉面不等大,網脈兩面明顯;葉柄短。穗狀花序長15-25
榼藤的主治功能
活血祛風,壯腰固腎。用于風濕關節痛,四肢麻木,跌打損傷,骨折。 莖皮:催吐 、泄瀉。 種仁(榼藤子仁):微苦、澀,平。利濕消腫。用于黃疸,腳氣,水腫。
榼藤的性狀鑒別介紹
為豆科植物榼藤的莖藤,莖的塊片呈不規則形,大小不等,斜而扭曲,厚1-2cm。外皮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地衣斑,具明顯縱紋或溝紋,可見側枝痕和點狀皮也,常有1條棱脊狀突起。切面皮部深棕色,有紅棕色或棕黑色樹脂狀物,木部棕色或淺棕色,有多數小孔,可見紅棕色樹脂狀物環繞髓部呈偏心環紋,髓部常呈小空洞
榼藤的形態特征及分布范圍
形態特征 榼藤是常綠、木質大藤本植物。莖扭旋,枝無毛。二回羽狀復葉,長10-25厘米;羽片通常2對,頂生1對羽片變為卷須;小葉2-4對,對生,革質,長橢圓形或長倒卵形,長3-9厘米,寬1.5-4.5厘米,先端鈍,微凹,基部略偏斜,主脈稍彎曲,主脈兩側的葉面不等大,網脈兩面明顯;葉柄短。穗狀花序
榼藤的化學成分及主治功能
化學成分 樹皮含皂甙。莖含氨基酸、黃酮類、酚類。 主治功能 活血祛風,壯腰固腎。用于風濕關節痛,四肢麻木,跌打損傷,骨折。 莖皮:催吐 、泄瀉。 種仁(榼藤子仁):微苦、澀,平。利濕消腫。用于黃疸,腳氣,水腫。
過江龍的介紹
過江龍,多年生草本。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植物,皆有過江龍之名。分布于西南及吉林、遼寧、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等地。一為豆科植物榼藤別名;另一種為蕨類植物,同時為一種藥材。
榼藤子的功效與作用
行氣止痛,利濕消腫。屬收澀藥下屬的斂肺澀腸藥,從種仁中分離出有抗腫瘤作用的皂苷元,酸解產生檻藤子酸、阿拉伯糖、木糖。并具有抗病原體作用;種子核仁所含毒性皂苷對哺乳動物主要引起溶血作用。
榼藤子的臨床表現
用量3~9克,燒存性研末,煎服。用治便血、血痢、痔瘡;黃疸、腳氣、水腫;胃痛、疝氣痛、喉痹腫痛等。植榼子燒成黑炭,微存性,米飲調服,治五痔(《本草衍義》)
七味榼藤子丸的鑒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淀粉粒呈類圓形、卵形或盔 帽形,直徑5~10μm,臍點點狀、飛鳥狀、裂縫狀、一字形或十字形;復粒淀 粉由2~3分粒組成。星狀毛呈黃色,星角5~12,較尖銳,其中一角有時特 別長。草酸鈣簇晶棱角鈍,直徑5~50μm。非腺毛為2~5細胞,長45~175μm, 壁
過江龍的簡介
過江龍,多年生草本。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植物,皆有過江龍之名。一為豆科植物 榼藤別名;另一種為蕨類植物,同時為一種藥材。別名:蒲地虎、 地蜈蚣(《 滇南本草》), 地刷子(《中國中部植物》), 伸筋草、扁心草(《貴州民間方藥集》), 小伸筋、木金草、公魚秧草、 風尾草、 馬尾松(《湖南藥物志》),
過江龍的概述
過江龍,多年生草本。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植物,皆有過江龍之名。一為豆科植物 榼藤別名;另一種為蕨類植物,同時為一種藥材。別名:蒲地虎、 地蜈蚣(《 滇南本草》), 地刷子(《中國中部植物》), 伸筋草、扁心草(《貴州民間方藥集》), 小伸筋、木金草、公魚秧草、 風尾草、 馬尾松(《湖南藥物志》),
過江龍的介紹
過江龍,多年生草本。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植物,皆有過江龍之名。一為豆科植物 榼藤別名;另一種為蕨類植物,同時為一種藥材。別名:蒲地虎、 地蜈蚣(《 滇南本草》), 地刷子(《中國中部植物》), 伸筋草、扁心草(《貴州民間方藥集》), 小伸筋、木金草、公魚秧草、 風尾草、 馬尾松(《湖南藥物志》),
七味榼藤子丸的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VI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甲醇- 水(50:5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58nm。理論板數按蔓荊子黃素峰計算應不 低于3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蔓荊子黃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20μg的溶液
夜交藤首烏藤的鑒別介紹
(1) 本品橫切面:表皮細胞有時殘存。木栓細胞3~4列,含棕色色素。 皮層較窄。中柱鞘纖維束斷續排列成環,纖維壁甚厚,木化;在纖維束間時有石細胞群。 韌皮部較寬。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類圓形,直徑約至204μm,單個散列或數個相聚。 髓較小。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 (2) 取本品粉末0.
娃兒藤的形態
纏繞藤本,有乳汁。根須狀,黃白色。莖多分枝。葉長3~5厘米。聚傘花序;花冠紫色,5深裂;副花冠頂部僅達花藥基部。夏季開花。
娃兒藤的藥用
采集:生于山坡灌木叢或樹林中。分布于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全草秋冬采收,鮮用或曬干。 功用:辛,溫。祛風止痛,破瘀消腫。治水腫、脾腫大、肝硬化、風濕關節痛、藥痛、瘧疾、哮喘、牙痛、跌打損傷、毒蛇咬傷。3~15克,水煎服。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根有小毒。
鴨公藤的簡介
鴨公藤,中藥名。為鼠李科植物多葉勾兒茶Berchemia polyphyllaWall.ex Laws的全株。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廣西等地。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散結之功效。常用于肺熱咳嗽,肺癰,濕熱黃疸,熱淋,痢疾,帶下,淋巴結炎,癰疽癤腫。
鴨公藤的概述
鴨公藤,中藥名。為鼠李科植物多葉勾兒茶Berchemia polyphyllaWall.ex Laws的全株。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廣西等地。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散結之功效。常用于肺熱咳嗽,肺癰,濕熱黃疸,熱淋,痢疾,帶下,淋巴結炎,癰疽癤腫。
雞屎藤的介紹
雞屎藤(學名:Paederia scandens (Lour.) Merr,別名:雞矢藤),茜草科雞屎藤屬植物,廣泛分布于中國秦嶺南坡以南各省區及臺灣地區。 雞屎藤為蔓生草本,基部木質,禿凈或稍被微毛;葉對生,有柄,葉片近膜質,卵形、橢圓形、矩圓形至披針形,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渾圓或楔尖。圓錐
清風藤的介紹
清風藤,中藥名。為清風藤科清風藤屬植物清風藤Sabia japonicaMaxim.的莖葉或根。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具有祛風利濕,活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風濕痹痛,鶴膝風,水腫,腳氣,跌打腫痛,骨折,深部膿腫,骨髓炎,化膿性關節炎,脊椎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
錦屏藤的介紹
錦屏藤(拉丁學名:Cissus sicyoides L.),葡萄科白粉藤屬多年生常綠草質藤蔓植物。 錦屏藤枝條纖細,具卷須;花淡綠白色,夏秋季開花;特色是成株能自莖節生長紅褐色細長氣根。原產于熱帶美洲。喜全光照,耐熱性好,不耐寒,喜濕潤,不耐旱;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1] 錦屏藤的氣
穿心藤的介紹
穿心藤(學名:Amydrium hainanense),為單子葉植物綱、天南星科、雷公連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國大陸的廣東、云南東南部、湖南南部、廣西等地,生長于海拔1,300米的地區,見于山谷和水旁密林中,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鴨公藤的介紹
鴨公藤,中藥名。為鼠李科植物多葉勾兒茶Berchemia polyphyllaWall.ex Laws的全株。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廣西等地。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散結之功效。常用于肺熱咳嗽,肺癰,濕熱黃疸,熱淋,痢疾,帶下,淋巴結炎,癰疽癤腫。
娃兒藤的介紹
娃兒藤(Tylophora floribunda Miquel ),即七層樓。蘿藦科,娃兒藤屬。纏繞藤本,有乳汁。根須狀,黃白色。莖多分枝。葉長3~5厘米。聚傘花序;花冠紫色,5深裂;副花冠頂部僅達花藥基部。夏季開花。生于山坡灌木叢或樹林中。分布于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全草秋冬采收,鮮用或曬干制藥。
蘿摩科翅果藤屬翅果藤:新型天然高效甜味分子
研究表明,當今許多人群高發的某些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高脂血癥、齲齒等,或多或少都與蔗糖的過量攝入有關。尋找高甜度低熱量或非營養性的蔗糖替代物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特別是安全、無熱量、非營養性天然高效甜味劑,是各國科學家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民族植物學大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