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金的概述
瓜子金(拉丁文名:Polygala japonica Houtt. ,別名:高腳瓜子草),遠志科遠志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高10~30cm,根圓柱形,表面褐色,有縱橫皺紋和結節,莖叢生,葉互生,卵狀披針形,側脈明顯;總狀花序腋生,花紫色,萼片5,基部與雄蕊鞘相連,花絲幾全部連合成鞘狀,子房上位,蒴果廣卵形,種子卵形,花期4-5月,果期5-8月。它生于山坡草叢中、路邊,主產安徽、浙江、江蘇。......閱讀全文
瓜子金的介紹
瓜子金(拉丁文名:Polygala japonica Houtt. ,別名:高腳瓜子草),遠志科遠志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高10~30cm,根圓柱形,表面褐色,有縱橫皺紋和結節,莖叢生,葉互生,卵狀披針形,側脈明顯;總狀花序腋生,花紫色,萼片5,基部與雄蕊鞘相連,花絲幾全部連合成鞘狀,子房上位,蒴
瓜子金的概述
瓜子金(拉丁文名:Polygala japonica Houtt. ,別名:高腳瓜子草),遠志科遠志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高10~30cm,根圓柱形,表面褐色,有縱橫皺紋和結節,莖叢生,葉互生,卵狀披針形,側脈明顯;總狀花序腋生,花紫色,萼片5,基部與雄蕊鞘相連,花絲幾全部連合成鞘狀,子房上位,蒴
瓜子金的鑒別
性狀鑒別 根圓柱形,稍彎曲,直徑可達4mm,表面黃褐色,有縱皺紋,質硬,斷面黃白色。莖少分枝,長10-30cm,灰綠色或灰棕色,被細柔毛。葉皺縮,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3cm,寬0.5-1cm,側脈明顯,先端短尖,基部圓形或楔形,全緣,灰綠色;葉柄短,有柔毛。總狀花序腋生,最上的花序
瓜子金的介紹
瓜子金(拉丁文名:Polygala japonica Houtt. ,別名:高腳瓜子草),遠志科遠志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高10~30cm,根圓柱形,表面褐色,有縱橫皺紋和結節,莖叢生,葉互生,卵狀披針形,側脈明顯;總狀花序腋生,花紫色,萼片5,基部與雄蕊鞘相連,花絲幾全部連合成鞘狀,子房上位,蒴
瓜子金的簡介
瓜子金(拉丁文名:Polygala japonica Houtt. ,別名:高腳瓜子草),遠志科遠志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高10~30cm,根圓柱形,表面褐色,有縱橫皺紋和結節,莖叢生,葉互生,卵狀披針形,側脈明顯;總狀花序腋生,花紫色,萼片5,基部與雄蕊鞘相連,花絲幾全部連合成鞘狀,子房上位,蒴
瓜子金的概述
瓜子金(拉丁文名:Polygala japonica Houtt. ,別名:高腳瓜子草),遠志科遠志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高10~30cm,根圓柱形,表面褐色,有縱橫皺紋和結節,莖叢生,葉互生,卵狀披針形,側脈明顯;總狀花序腋生,花紫色,萼片5,基部與雄蕊鞘相連,花絲幾全部連合成鞘狀,子房上位,蒴
瓜子金的簡介
瓜子金(拉丁文名:Polygala japonica Houtt. ,別名:高腳瓜子草),遠志科遠志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高10~30cm,根圓柱形,表面褐色,有縱橫皺紋和結節,莖叢生,葉互生,卵狀披針形,側脈明顯;總狀花序腋生,花紫色,萼片5,基部與雄蕊鞘相連,花絲幾全部連合成鞘狀,子房上位,蒴
瓜子金的形態特征
植株 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莖、枝直立或外傾,綠褐色或綠色,具縱棱,被卷曲短柔毛。[2] 葉 單葉互生,葉片厚紙質或亞革質。卵形或卵狀披針形,稀狹披針形,長1-2.3(-3)厘米,寬(3-)5-9毫米,先端鈍,具短尖頭,基部闊楔形至圓形,全緣,葉面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無毛或被短柔
瓜子金的分布范圍
產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中和西南地區;生于山坡草地或田埂上,海拔800-2 100米。[2] 分布于朝鮮、日本、俄羅斯遠東地區、越南、菲律賓和巴布亞新幾內亞。[2]
瓜子金的臨床應用
①治療骨髓炎、骨關節結核、多發性膿腫: 取瓜子金干草半斤,加酒4斤,蒸制成藥酒,日服2次,每次0.5~1兩;亦可服藥片,每次5片,或流浸膏每次20毫升,每日3次(兒童及經期婦女酌減)。據21例骨髓炎患者觀察,治愈11例,顯效l例,好轉7例,有效率為94.47%;骨關節結核16例,治愈4例,顯效
瓜子金的顯微鑒別
葉表面觀: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平周壁具角質紋理,氣孔不定式或不等式,副衛細胞4-6個。上表皮細胞垂周壁稍波狀彎曲,平周壁具角質紋理,氣孔極少。非腺毛單細胞,少數有2細胞,長66-206μm,常彎曲,外壁有疣狀突起,頂端常具有一凸頭。葉肉薄壁細胞中含草酸鈣簇晶,直徑20-33μm。[4]
瓜子金的形態特征
植株 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莖、枝直立或外傾,綠褐色或綠色,具縱棱,被卷曲短柔毛。[2] 葉 單葉互生,葉片厚紙質或亞革質。卵形或卵狀披針形,稀狹披針形,長1-2.3(-3)厘米,寬(3-)5-9毫米,先端鈍,具短尖頭,基部闊楔形至圓形,全緣,葉面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無毛或被短柔
瓜子金的分布范圍
產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中和西南地區;生于山坡草地或田埂上,海拔800-2 100米。[2] 分布于朝鮮、日本、俄羅斯遠東地區、越南、菲律賓和巴布亞新幾內亞。[2]
瓜子金的臨床應用
①治療骨髓炎、骨關節結核、多發性膿腫: 取瓜子金干草半斤,加酒4斤,蒸制成藥酒,日服2次,每次0.5~1兩;亦可服藥片,每次5片,或流浸膏每次20毫升,每日3次(兒童及經期婦女酌減)。據21例骨髓炎患者觀察,治愈11例,顯效l例,好轉7例,有效率為94.47%;骨關節結核16例,治愈4例,顯效
瓜子金的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祛痰鎮咳,解毒止痛。用于咽炎,扁桃體炎,口腔炎,咳嗽,小兒肺炎,小兒疳積,泌尿系結石,乳腺炎,骨髓炎;外用治毒蛇咬傷,疔瘡癤腫。[3]
瓜子金的鑒別介紹
根圓柱形,稍彎曲,直徑可達4mm,表面黃褐色,有縱皺紋,質硬,斷面黃白色。莖少分枝,長10-30cm,灰綠色或灰棕色,被細柔毛。葉皺縮,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3cm,寬0.5-1cm,側脈明顯,先端短尖,基部圓形或楔形,全緣,灰綠色;葉柄短,有柔毛。總狀花序腋生,最上的花序低于莖的頂端
瓜子金的功能主治介紹
活血散瘀,祛痰鎮咳,解毒止痛。用于咽炎,扁桃體炎,口腔炎,咳嗽,小兒肺炎,小兒疳積,泌尿系結石,乳腺炎,骨髓炎;外用治毒蛇咬傷,疔瘡癤腫。[3]
瓜子金的化學成分
根含三萜皂甙,樹脂,脂肪油,遠志醇(polygalitol)及四乙酸酯(tetracetyl polygalitol)。地上部分含瓜子金皂甙(polygalasaponin)甲、乙、丙、丁與瓜子金皂甙I-XIX(polygalasaponin I-XIX)。 葉含山柰酚-3-O-6〃-O-(3
瓜子金的形態特征及分布范圍
形態特征 植株 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莖、枝直立或外傾,綠褐色或綠色,具縱棱,被卷曲短柔毛。[2] 葉 單葉互生,葉片厚紙質或亞革質。卵形或卵狀披針形,稀狹披針形,長1-2.3(-3)厘米,寬(3-)5-9毫米,先端鈍,具短尖頭,基部闊楔形至圓形,全緣,葉面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
瓜子金的形態特征及分布范圍
形態特征 植株 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莖、枝直立或外傾,綠褐色或綠色,具縱棱,被卷曲短柔毛。[2] 葉 單葉互生,葉片厚紙質或亞革質。卵形或卵狀披針形,稀狹披針形,長1-2.3(-3)厘米,寬(3-)5-9毫米,先端鈍,具短尖頭,基部闊楔形至圓形,全緣,葉面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
念珠藤的藥用價值
念珠藤 念珠藤(5) 藥名:瓜子藤。 漢語拼音:gua zi teng。 英文名: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lyxia sinensis Champ.ex Benth. 功效分類:祛風除濕藥;活血止痛藥。 科屬分類:夾竹桃科。 別名:念珠藤、阿利藤、瓜子英、山紅木、過山香、春根藤、
遠志屬的分類
臺灣遠志 P. arcuata 荷包山桂花 P. arillata 小花遠志 P. arvensis 髯毛遠志 P. barbellata 壩王遠志 P. bawanglingensis 尾葉遠志 P. caudata 西南遠志 P. crotalarioides 腎果遠志 P.
遠志屬的分類介紹
臺灣遠志 P. arcuata 荷包山桂花 P. arillata 小花遠志 P. arvensis 髯毛遠志 P. barbellata 壩王遠志 P. bawanglingensis 尾葉遠志 P. caudata 西南遠志 P. crotalarioides 腎果遠志 P.
鏈珠藤的主要價值
全株(瓜子藤):辛、微苦,溫。祛風活血,通經活絡。用于風濕關節痛,腰痛,跌打損傷,閉經。 根(阿利藤):有小毒。解熱鎮痛,消癰解毒。用于風火牙痛,風濕關節痛,脾虛泄瀉,濕性腳氣,水腫,胃痛,跌打損傷。 【別名】念珠藤(《廣州植物志》),瓜子藤、瓜子英、山紅木、過山香、春根藤、過骨邊(《福建民
2020年版《中國藥典》目錄第一部
2020年版《中國藥典》目錄一部目錄藥材和飲片1一枝黃花2丁公藤3丁香4八角茴香5人工牛黃6人參7人參葉8兒茶9九里香10九香蟲11刀豆12三七13三白草14三棱15三顆針16干姜17炮姜18干漆19土木香20土貝母21土荊皮22土茯苓23土鱉蟲(?蟲)24大葉紫珠25大血藤26大豆黃卷27大皂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