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活絡止痛丸的成分
雞血藤、何首烏、過崗龍、牛大力、豨薟草、豆豉姜、半楓荷、兩面針、臭屎茉莉、走馬胎、威靈仙、連錢草、千斤拔、獨活、穿破石、薏苡仁、土五加、鉤藤、山白芷、寬筋藤。輔料為:煉蜜。[1]......閱讀全文
血府逐瘀湯的臨床應用
? 王清任認為膈膜的低處,且如池,滿腔存血,名曰“血府”。根據“血府”產生“血淤”的理論,王氏創立血府逐瘀之劑,稱之為“血府逐瘀湯”。??? 【血府逐瘀湯來源】《醫林改錯》卷上。??? 【血府逐瘀湯組成】當歸 生地各9克 桃仁12克 紅花9克 枳殼 赤芍各6克 柴胡3克 甘草3克 桔梗4.5克 川芎
血府逐瘀丸治更年期綜合征
? 患者汪某,女,46歲,絕經一年,近一月來覺胸悶不適,急躁易怒,夜寐多夢,時燥熱汗出。2011年12月20日于當地小診所求治,醫生謂其陰虛,給予六味地黃丸(濃縮丸)口服,一次8粒,一天3次。服藥7天,覺下身畏冷,上身汗出,遂停服六味地黃丸,轉求治于當地衛生院。醫生又謂其陽虛,給予金匱腎氣丸(濃
血府逐瘀湯治療眩暈癥驗案
? 血府逐瘀湯治療眩暈癥驗案1.李某,女性,68歲。患者血壓升高已經10年有余,最高達220/135mmHg,平時長期服用復方降壓片等降壓藥,但血壓波動較大,未能控制。一個月前兒子因車禍去世,心情不暢,加之疲勞過度,胸悶心悸發作,動則更甚。兩天前無明顯誘因,突然出現抽搐,口吐白沫等癥狀。來本院急診,
血府逐瘀湯治療無汗癥驗案
??? 病例簡介??? 一般情況:患者,男,56歲。??? 病史:自訴全身無汗2年余,每遇天氣炎熱或活動時,全身不出汗,皮膚發紅,心煩腿軟,什么活動都不能做,甚至夏季氣候炎熱時不敢出門,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曾經到北京某大型綜合醫院做過詳細的檢查,未發現異常情況,診斷為神經功能失調,經用中
應用血府逐瘀湯經驗
?血府逐瘀湯出自清代名醫王清任的《醫林改錯》,本方由桃仁、紅花、當歸、生地黃、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殼、甘草諸藥組成。功效活血祛瘀,行氣止痛,原為治瘀血內阻胸部,氣機失暢以致胸痛胸悶之劑,誠如王清任所云:“隔膜以上,滿腔皆血,故名曰血府。”(《醫林改錯》)。湖北中醫藥大學成肇仁教授從醫執教
少腹逐瘀丸的功能主治
溫經活血,散寒止痛。用于寒凝血瘀所致的月經后期、痛經,癥見行經后錯、行經小腹冷痛、經血紫暗、有血塊。
少腹逐瘀丸的注意事項
1、忌生冷食物,不宜洗涼水澡。 2、服藥期間不宜同時服用人參或其制劑。 3、感冒發熱病人不宜服用。 4、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青春期少女及更年期婦女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6、月經過多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7、平素月經正常,突然出
分型辨治心律失常
? 心律失常是心臟搏動的起源或傳導異常所引起的心跳節律或頻率的改變,病人常表現有心慌、氣短、胸悶、頭暈頭痛、耳鳴、健忘、乏力等癥狀。中醫歸屬為“心悸”或“怔忡”,臨床上分型辨治,可獲良效。??? 心脾兩虛:心悸氣短,面色不華,倦怠乏力,眩暈健忘,睡眠不安,思慮勞心則甚。唇舌色淡,脈細弱。治宜補血養心
分型治療胃下垂
? 胃下垂是指站立時胃的下緣及胃小彎切跡低于正常位置,其臨床表現類屬中醫學“痞滿”、“胃脘痛”、“胃緩”等范疇,分型治療有良好效果。??? 脾虛氣陷:癥見素體體弱,脘腹墜脹,食后、站立或勞累后加重,納差食少,面色萎黃,倦怠乏力, 舌淡或有齒痕,苔薄白,脈細或緩。治宜補氣升陷,健脾和胃,方選補中益
脹滿治療三步曲
? 胃病一般具有嘔、酸、痛、脹四個常見癥狀,其中屬“胃脘脹滿”一證治療最為棘手。常看有的醫生動輒就是“砂仁、厚樸、陳皮、木香”一類藥物,實際上效果并不佳,脘腹脹滿遠非解決起來就這么簡單。通過多年的臨床實踐我認為,脹滿一癥除了要分為虛實寒熱按證治療以外,還有一個治法可以考慮運用。即理氣、疏肝、活血三步
十四種老年常見病的中醫診治
? 一、中醫診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 岳美中指出,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很多,治療時不宜只顧虛弱,過多地應用補劑。尤其是急性發作時,過于發散,不事先疏解,或只補虛不去邪,都可能使外邪久駐,病情加劇。??? 岳美中臨證多用保元湯合生脈散加麻黃、附子、枸杞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有效,并指出,此方標本兼顧
實例解析不育不孕癥之辨證論治
男性不孕癥,大都是因造精機能障礙;亦即**中沒有成熟健康的**,或**數目稀少而運動力太弱之故。而睪丸**輸送道或附睪輸精管的通過障礙時也會發生不孕癥。 在中醫觀點上之病理病機有:一、腎虛:婚后不育,**低下腰背酸軟,齒動耳鳴。偏陽虛者,面色蒼白,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脈象沉遲。偏陰虛者,兼
治傷消瘀丸的適應癥
消瘀退腫。用于骨骼與關節損傷和瘀腫疼痛。 適用于筋骨疼痛,跌打損傷,瘀血痹癥,筋斷骨折。屬于骨科、風濕科常見藥。
治傷消瘀丸的主要成分
馬錢子(沙炒)、麻黃、蒲黃、澤蘭、土鱉蟲(炒)、骨碎補(去毛)、香附(制)、赤芍、五靈脂(炒)、乳香(制)、沒藥(制)、自然銅(煅、飛)、紅花、桃仁。
活血化瘀治口渴
? 李某,女,54歲,2009年5月19日初診。患者3年來自覺口中干渴,并黏滯不爽,隔幾分鐘則需飲溫水數口以潤之。甚時,連續飲水也未能止渴,遇有外出也必須自帶水壺,以解口渴之急需。每日晨起口干異常,四季如此,心情郁悶。為此病四處求醫,也經各種檢查,未見異常。查其所服方藥多為沙參麥冬飲、六味地黃湯
冠心病的中醫辨治
? 冠心病,即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又稱為缺血性心臟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以心肌缺血、缺氧為臨床特征的一種心臟病。本病好發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以腦力勞動者居多。冠心病由于病變部位、范圍及程度不同,分為無癥狀型、心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型、心律失常型、猝死型6種
活血化瘀治汗證
? 陳某,女,47歲。2009年6月12日初診。每日午夜12點過后則大汗如洗,衣被盡濕。待天明則汗出減緩,夜夜如此,伴頭暈乏力,心慌短氣失眠。諸醫皆云:神經衰弱。每日服藥盈握,病情難以控制。中醫診為陽虛,予桂附、真武之類,或益氣參脈之品,皆無效。觀其體弱消瘦,舌淡,苔灰白,脈沉澀。腹部脹滿,雙下
關于功血的中醫治療的介紹
除上述西醫療法之外,中醫在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上具有其優越性,中醫認為功血屬于“崩漏”。婦女不在行經期間陰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斷者,稱為“崩漏”,前者稱為“崩中”,后者稱為“漏下”。若經期延長達2周以上者,應屆崩漏范疇,稱為“經崩”或“經漏”。崩漏之病,本乎一證,輕者謂之漏下,甚者謂之崩中
慢性咽炎中醫治療經驗
? 河北醫科大學中醫學院呂志杰教授從事臨床工作多年,筆者有幸侍診于側,見其善用經方,并結合辨證,間用時方,或經方與時方結合應用。比如針對慢性咽炎或其他比較復雜的病變,同時開出兩方交替服用,具有良好的療效。現就其慢性咽炎中醫治療經驗,淺談隨診心得如下。??? 慢性咽炎臨床表現??? 慢性咽炎是指咽
皮膚病用藥的規律總結
外用祛斑劑的藥物選擇1.類比選藥,以色治色“類比選藥,以色治色”是治療色斑類皮膚病的重要選擇藥物思路之一。黑色的皮損可以外用白色的藥物治療,同樣,白色的皮損可以用深色的藥物治療。在退黑斑的古方如玉容散、玉肌散等中,可以看到白色藥物的應用情況,白色的藥物有白僵蠶、白及、白丁香、白蘞、白附子、白芷、天花
蟲類藥配伍治療頑癥經驗
? 蟲類藥因其走竄通達、破血行氣、化痰散結、疏逐搜剔之特性,深得廣大中醫師的重視,已成為臨床各類疾患,特別是各種疑難頑癥的常用藥,必用藥。筆者從師多年,對老師多年運用蟲類藥治療各種頑疾深有體會,茲擇其要者介紹如下。??? 1 頑固性偏正頭痛―僵蠶,地龍??? 僵蠶又叫白僵蠶,為蠶蛾科昆蟲家蠶Bomb
白礬的功能主治
消痰,燥濕,止瀉,止血,解毒,殺蟲。治癲癇,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黃疸,黃腫,胃、十二指腸潰瘍,子宮脫垂,白帶,瀉痢,衄血,口舌生瘡,瘡痔疥癬,水、火、蟲傷。 1.《綱目》:礬石之用有四:吐利風熱之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諸血痛,脫肛,陰挺,瘡瘍,取其酸澀而收也;治痰飲,泄痢,崩、帶,風眼,取
四神丸加減治療虛寒腰痛經驗
? 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腰痛的病因是外傷勞損,外感風寒濕熱,并與臟腑經絡有密切關系。虛寒腰痛主要是由于腎陽虧虛所致,尤以五更痛為甚者。四神丸方出《證治準繩》,原治五更泄瀉。筆者臨床上以該方加減治療虛寒腰痛,有不同癥狀者,當隨癥加減,辨證施治。如氣虛加黃芪、黨參以補中益氣;血虛者加枸杞子,以養
冠心病的中醫辨證論治
?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簡稱冠心病,是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管腔狹窄的基礎上,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性、短暫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癥。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近年來,冠心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嚴重危害人類的身心健康,因
中醫辨治血管性頭痛
? 肝郁氣滯:頭痛或左或右,每遇情志變動即發,易怒脅痛,惡心嘔吐,兩目澀痛,眩暈善忘,舌紅苔白,脈弦。治宜疏肝解郁,通絡止痛,用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郁金、川楝子、決明子、青皮、合歡花、川芎、赤芍、丹參、桃仁、梔子、牡丹皮、白芷。??? 濕熱蘊結:頭痛引及肩背,沉重麻木,嘔惡少食,口干不欲飲水,腹脹
簸箕蟲的臨床應用
1.治療外傷血腫取活蟅蟲(干的也可以,但活的好。用量視腫塊大小而定)放冷水中漂洗2次,置容器中搗爛,再加熱黃酒250ml左右,加蓋放飯窩內燜15分鐘左右,取出用紗布過濾,渣敷患處,繃帶固定。濾下之黃酒趁熱飲之,以醉為度,臥床蓋被,微汗為佳。經治50余例,均獲卓效。 2.多囊腎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
《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結合診療專家共識》節選
? 1 中醫病因病機??? AMI的發生與年老體衰、過食肥甘、煙毒過量、寒邪侵襲、七情內傷等原因導致血瘀痰濁,閉塞心脈,心脈不通。本病為本虛標實之證,本虛包括氣、血、陰、陽不足,以氣虛、陽虛為主,標實包括寒凝、氣滯、血瘀、痰濁,以血瘀、痰濁為主。臨床流行病學調查顯示,AMI的主要證候包括氣虛血瘀
慢性盆腔炎·氣滯血瘀證的簡介
慢性盆腔炎·氣滯血瘀證表現為腰骶部疼痛或下腹痛、或因長時間站立,過勞,性交,或經前期加重,重者影響工作。或有白帶增多、月經紊亂、經血量多痛經,性感不快;輸卵管阻塞、不孕等。日久或有體質虛弱,精神壓力大、常合并神經衰弱。
關于慢性盆腔炎·氣滯血瘀證的分析
女性內生殖器及其周圍的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發生急性的炎癥稱急性盆腔炎。它為婦科常見病,炎癥可局限于一個部位,也可幾個部位同時發病,急性炎癥有可能引起彌漫性腹膜炎、敗血癥以致感染性休克等嚴重后果。主要病因有:產后或流產后感染、宮腔內手術操作術后感染、經期不衛生、鄰近器官的炎癥直接蔓延、慢性盆腔炎急性
慢性盆腔炎·氣滯血瘀證的用藥原則
1.對輕型急性盆腔炎,以應用青酶素、丁胺卡那酶素或甲硝唑靜脈滴注為主; 2.對重型急性盆腔炎,以聯合應用2種或2種以上抗菌素為宜。 3.膿腫形成,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行膿腫切開引流,取膿液作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選用強力,有效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