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麻疹腦炎的治療和預后介紹
1、治療 無特效治療措施,主要采取加強護理和對癥支持療法。治療原則同病毒性腦炎的治療。 2、預后 與麻疹病情輕重及腦炎發病遲早無關。年齡越大,病死率越高,而后遺癥的發生率則隨年齡的增加而減少。長期高熱、反復抽搐、昏迷時間較長者預后較差。病死率約為24%,多數于1~5周后恢復。約30%可留有智力低下、共濟失調和癱瘓等后遺癥。......閱讀全文
關于麻疹腦炎的治療和預后介紹
1、治療 無特效治療措施,主要采取加強護理和對癥支持療法。治療原則同病毒性腦炎的治療。 2、預后 與麻疹病情輕重及腦炎發病遲早無關。年齡越大,病死率越高,而后遺癥的發生率則隨年齡的增加而減少。長期高熱、反復抽搐、昏迷時間較長者預后較差。病死率約為24%,多數于1~5周后恢復。約30%可留有
關于麻疹后腦炎的診斷介紹
麻疹后腦炎多發生在麻疹后2~6天,與麻疹輕重無關,臨床表現為高熱、驚厥、意識障礙等與其他病毒性腦炎相似,多數經1~5周恢復正常。另外,血清特異性IgM抗體是新近感染的標志,應用免疫熒光或捕獲ELISA法檢測麻疹IgM抗體,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特異性診斷方法,如果近1個月內未接種過麻苗,而血清麻疹Ig
關于麻疹后腦炎的基本介紹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性很強。麻疹的惟一傳染源是麻疹患者,主要傳播途徑是呼吸道飛沫直接傳播。人類對麻疹病毒普遍易感。急性麻疹后腦炎是麻疹的并發癥之一,其發病率已降至0.06/1000000。急性麻疹后腦炎一般于發病后1~2年內死亡。自從麻疹疫苗使用以來,麻疹
關于麻疹后腦炎的其他檢查介紹
1.其他檢查 鼻咽拭子分離麻疹病毒,肺部X線片可見大片融合病灶。心電圖見低電壓,T波倒置、傳導異常等。腦電圖檢查見正常背底中見散在分布的叢集性高電壓慢波。。 2.腦脊液檢查 腦脊液改變為白細胞計數輕、中度升高,以淋巴細胞為主,蛋白增多,糖正常。可查出麻疹病毒抗體。
關于麻疹腦炎的基本信息介紹
麻疹腦炎(measlesencephalitis)是指麻疹病程中的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由麻疹病毒直接侵犯中樞神經系統或感染后的免疫反應所致。兒童期多發,尤多見于2歲以內的嬰幼兒。發生率一般為0.1%~0.2%。冬春季多發,其余季節也有散發。
關于麻疹腦炎的病因分析
麻疹病毒屬于副黏液病毒組,含核糖核酸,未發現有亞型。在電鏡下觀察,病毒呈球形或絲狀,直徑為90~150nm,中心為核糖核酸,外有脂蛋白包膜,膜內有血凝素,能凝集猴紅細胞。此病毒在外界生存力不強,對日光和消毒劑均很敏感。在空氣飛沫中保持傳染性不超過2h,但在0℃可保持活力數月。 麻疹病人為唯一傳
關于色素膜腦膜腦炎的預后介紹
色素膜腦膜腦炎如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預后較好。通常原田型預后良好,而伏格特-小柳型預后略差。一般病程遷延在2~3個月或更長。本病容易復發,特別是早期延誤治療和治療不徹底的病人,極易復發。
關于腦炎的治療介紹
病毒性腦炎無特效療法。控制顱內高壓、高熱和抽搐發作尤為重要。昏迷患者需保持呼吸道通暢。精心護理可防止繼發感染。 1.對癥治療 (1)糖皮質激素 氫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加于5%葡萄糖液內靜滴。由較大劑量開始,逐步遞減,療程不超過1個月。 (2)脫水利尿 20%甘露醇靜滴,療程視病情而定。
關于矽肺的治療和預后的介紹
治療 塵肺病人應及時調離粉塵作業,并根據病情需要進行綜合治療,積極預防和治療肺結核及其他并發癥,以期減輕癥狀、延緩病情進展、提高病人壽命、提高病人生活質量。 預后 矽肺患者一旦確診,即應脫離粉塵作業,并給予積極綜合治療,壽命可以延長到一般人的平均壽命,但其勞動力可能不同程度的喪失。矽肺的致
關于全腦炎的臨床檢查和治療介紹
1、臨床檢查 ①腦電圖。 ②血清α2球蛋白增高,但γ球蛋白量正常。 ③腦脊液約半數γ球蛋白增高,金膠曲線呈麻痹型。 ④頭顱CT可有腦萎縮或多發性軟化灶。麻疹疫苗和抗病毒藥物均無療效。大劑量激素治療對少數病例病情緩解可能有一定作用。干擾素、轉移因子也可試用。 2、臨床治療 SSPE目前
關于麻疹后腦炎的病因分析
本病的病原體為麻疹病毒,麻疹病毒屬副黏液病毒科,為單股負鏈RNA病毒。在前驅期和出疹期內,可在鼻分泌物、血和尿中分離到麻疹病毒。麻疹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抗原性穩定。此病毒抵抗力不強,對干燥、日光、高溫均敏感,紫外線、過氧乙酸、甲醛、乳酸和乙醚等對麻疹病毒均有殺滅作用,但在低溫中能長期存活。
慢性蕁麻疹的治療預后
蕁麻疹預后良好,需即時治療。
關于單純性皰疹腦炎的預后介紹
皰疹病毒性腦炎病死率可高達70%,大多死于起病后2周內。凡出現深昏迷、顱內高壓嚴重、抗病毒治療過晚者,往往預后較差。幸存者的半數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后遺癥,如記憶力減退或失憶、語言障礙、精神異常、勞動力喪失,甚至呈植物人。
腦炎的并發癥和預后相關介紹
并發癥 常見并發癥為支氣管肺炎,多見于昏迷或延髓麻痹的患者,此外為心肌炎及唇皰疹。若出現呼吸節律不規則或瞳孔不等大,要考慮顱內高壓并發腦疝可能。 預后 后遺癥主要是腦及延髓病變后所遺留的肌肉癱瘓最為多見,多為一側上肢癱瘓或雙上肢癱瘓。意識障礙,甚至去皮質狀態等不同程度意識改變。顱壓增高癥狀
關于小兒病毒性腦炎和腦膜炎的預后介紹
本病病程大多2~3周。多數患兒完全恢復。不良預后與病變嚴重程度、病毒種類(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患兒年齡(
關于胰腺囊腺瘤的治療和預后介紹
1、治療 手術是胰腺囊性腫瘤惟一的治療方法。囊腺瘤常有完整的包膜,且好發于胰腺體尾部,小的囊腺瘤可予以摘除;大多數病人需行包括脾臟在內的胰體尾切除。胰腺頭部囊性腫瘤可行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 2、預后 漿液性囊腺瘤和良性的黏液性囊腺瘤手術切除可長期生存。預后較好。
關于眼眶肌炎的治療和預后介紹
1、治療 眼外肌炎的治療主要為全身應用皮質激素,早期大劑量使用,療程足夠長,多用潑尼松。對于有皮質激素禁忌證或在治療中不能耐受的病人,可采用放射治療。 2、預后 預后尚可,較易復發。眼外肌炎如果延誤診斷、治療不及時或皮質激素劑量不夠或療程短,可轉為慢性或復發,遺留眼球運動障礙或眼球突出等。
關于房間隔缺損的預后和治療介紹
1、預后 第二孔型的預后一般較佳,平均壽限可達40~50歲,少數輕型病例可達70歲以上,患者多能勝任一般工作,婦女多能耐受妊娠及生育而不發生心衰。但在病程后期可并發嚴重肺高壓、右心衰竭及房性心律失常,進而導致死亡。 2、治療 凡有癥狀,X射線及心電圖有明顯的改變或右心導管檢查示左向右分流達
關于麻疹腦炎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麻疹腦炎的主要診斷依據: ①麻疹的流行病學; ②麻疹的腦病特征和并發腦炎時高熱及神經系統癥狀、體征; ③血象,白細胞總數略減少,以淋巴細胞為主; ④腦脊液檢查,壓力可增高,外觀清晰透明,細胞數輕度增高,一般不超過0.5×109/L,早期中性粒細胞占多數,不久即以淋巴細胞為主,蛋白輕度增高
傳染病后腦炎的治療與預后介紹
治療 急性期治療常用大劑量皮質類固醇(但幾乎沒有益處),還可合并應用硫唑嘌呤(應嚴密觀察周圍血象,如下降較快或低于正常則及時停用)以盡快控制病情發展。對癥處理如用甘露醇降低高顱內壓、用抗生素治療肺部感染、肢體被動運動防治關節肌肉攣縮以及預防褥瘡等。恢復期可用腦復新、胞二磷膽堿和維生素B類藥物。
關于森林腦炎的治療的介紹
治療 患者應早期隔離休息。補充液體及營養,加強護理等方面與乙型腦炎相同。 1.對癥治療 高熱的處理可采用空調室內降溫的方法,或輸入低溫液體的方法降溫。對于上升型森林腦炎,出現周圍性呼吸麻痹,如能及時施行氣管切開和使用呼吸器,部分患者治后呼吸肌功能可能恢復,患者能獲得生存。而對混合型患者,尤
關于傳染病后腦炎的預后介紹
傳染病后腦炎為單相病程,歷時數周,急性期通常為2周,多數患者可以恢復。據報道病死率為5%~30%,存活者常遺留明顯的功能障礙,兒童恢復后常伴精神發育遲滯或癲癇發作等。 無論在臨床上以何種形式發生,來勢兇猛的播散性腦脊髓炎因病死率高、幸存者遺留永久的神經功能缺失而備受重視。兒童患者從急性期恢復后
關于副腫瘤性邊緣系腦炎的預后介紹
一、診斷 1.主要根據患者邊緣系統腦炎所致遺忘綜合征的臨床癥狀、體征。 2.存在原發性腫瘤。 二、鑒別診斷 須排除腦實質或腦膜腫瘤轉移、代謝性腦病等。 三、預后 副腫瘤性邊緣系腦炎與導致本綜合征的全身腫瘤預后相關;也與邊緣系統損害范圍相關。預后各不相同。大量的維生素B1治療可能改善遺
簡述慢病毒腦炎的治療及預后
迄今為止尚未發現對本病有效的治療方法,有所治療和護理手段均按常規對癥處理。對肌陣攣發作可應用氯硝西泮或丙戊酸鈉等對癥治療。? 本病預后極差,90%病例于病后1年內死亡,5%死于l-2年,偶有患者可存活長達5年之久。最常見的直接死亡原因是肺炎。
關于丘疹性蕁麻疹的治療和預防介紹
治療 內服抗組胺藥有較好療效。可外用1%薄荷爐甘石洗劑或1%薄荷霜(兒童要注意藥物的刺激)及糖皮質激素霜可止癢消炎。若有繼發感染予以抗感染治療,中藥可用荊防湯或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預防 講究個人及環境衛生,消滅跳蚤、螨、臭蟲等動物,注意避免可疑食物。
關于胱氨酸尿癥的預后和治療介紹
長期存活患者其終末期腎病的發生是必然的.尿中胱氨酸濃度可通過增加尿量而降低.攝入液量必須充足,保證尿量達到4L/d.夜間尿pH值降低,水量充足更為重要.口服碳酸氫鈉堿化尿液使其pH>7.5及睡前口服乙酰唑胺5mg/kg(總量可達250mg)能明顯增加胱氨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當增加液量攝入和堿化尿
關于脾惡性腫瘤的治療和預后介紹
1、治療 具有潛在惡性或惡性的脾腫瘤,首選治療方法是脾切除,并且依據浸潤范圍行聯合臟器切除,必要時行脾門淋巴結清掃術,術后輔以放療、化療,以提高療效,療效取決于病期、有無轉移和腫瘤的生物學特性。 2、預后 脾原發性淋巴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因進展快、轉移早,通常預后差。
關于軟骨肉瘤的治療和預后介紹
一、治療 軟骨肉瘤最有效的治療是手術切除。明確診斷后,根據具體情況考慮作局部大塊切除、節段截除或截肢術。多數軟骨肉瘤的外科手術應力求局部徹底切除,對復發者或原發惡性程度高、發展快的病例作截肢或關節離斷術。 二、預后 軟骨肉瘤生長緩慢,局部復發和轉移可以在術后10年發生,所以對軟骨肉瘤的隨訪
關于Castleman病腎損害的治療和預后介紹
1、治療 Castleman病腎損害的治療可采用血漿置換、甲潑尼龍沖擊治療等。依病情輕重可采用COP方案(環磷酰胺+長春新堿+潑尼龍)、CHOP方案(COP方案+多柔比星)和RCHOP方案(CHOP方案+利妥昔單抗)等治療。 2、預后 近期治療效果良好,長期轉歸有待隨訪。
關于小兒腎性糖尿的治療和預后介紹
1、治療 目前認為不需要特殊治療,對某些可能發生低血糖和酮癥的病人應予補糖治療。為了預防低血糖,可給患者足夠的碳水化合物,避免長時間饑餓,妊娠期注意加強營養,多餐飲食。繼發性腎性糖尿,主要是治療其基礎疾病。 2、預后 原發性腎性糖尿,預后良好。一般不會影響腎功能或代謝狀態的惡化及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