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藥物負荷心肌灌注顯像的檢查方法介紹
1.雙嘧達莫負荷試驗 靜脈緩慢注射雙嘧達莫0.14mg/(kg·min),持續4min后開始靜脈滴注,滴注后3min,靜脈推注顯像劑。 2.腺苷負荷試驗 靜脈滴注腺苷140ug/(kg·min),持續6min,于滴注3min末靜脈注射顯像劑。 3.多巴酚丁胺負荷試驗 靜脈滴注多巴酚丁胺10ug/(kg·min),每3min增加10ug/(kg·min),若能耐受,可調至最大量40ug/(kg·min),多巴酚丁胺負荷試驗不能替代運動試驗。......閱讀全文
關于藥物負荷心肌灌注顯像的檢查方法介紹
1.雙嘧達莫負荷試驗 靜脈緩慢注射雙嘧達莫0.14mg/(kg·min),持續4min后開始靜脈滴注,滴注后3min,靜脈推注顯像劑。 2.腺苷負荷試驗 靜脈滴注腺苷140ug/(kg·min),持續6min,于滴注3min末靜脈注射顯像劑。 3.多巴酚丁胺負荷試驗 靜脈滴注多巴酚丁胺
關于藥物負荷心肌灌注顯像的基本介紹
藥物負荷心肌灌注顯像是指靜脈應用藥物顯示正常心肌與缺血心肌血流灌注的差別,反應有無心肌缺血及心肌缺血的范圍和程度的檢查方法。藥物負荷心肌灌注顯像可引起冠狀動脈血流的不均勻分布,正常冠狀動脈供血區比病變冠狀動脈供血區的血流量增加明顯。局部心肌血流量的差別導致心肌局部的顯像劑攝取不同,因此呈現心肌灌
藥物負荷心肌灌注顯像的檢查前準備
1.藥物負荷心肌灌注顯像前3~4d停用β受體拮抗藥等負性肌力藥。 2.應準備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搶救藥物。 3.完善冠狀動脈造影及超聲心動圖等相關檢查。
藥物負荷心肌灌注顯像的臨床意義
藥物負荷心肌灌注顯像是指靜脈應用藥物顯示正常心肌與缺血心肌血流灌注的差別,可了解心肌缺血的程度和范圍,對于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有較高的敏感性、特異性和預測準確性,對病變血管的檢測也有相當高的準確性。
關于運動負荷心肌灌注顯像的簡介
通過運動后顯示正常心肌與缺血心肌血流灌注的差別,反映心肌缺血及心肌缺血的范圍和程度的檢查方法。通常在靜息狀態下,即使冠狀動脈存在明顯狹窄,也不至于引起心肌缺血;運動試驗時,正常的冠狀動脈血流量可增加2~3倍,狹窄的冠狀動脈不能隨生理負荷增加的需要,相應增加心肌血流量,從而造成心肌氧供需不平衡。
簡述藥物負荷心肌灌注顯像的適應癥
1.高度懷疑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者而不能運動者,包括外周動脈硬化性血管疾病、下肢骨關節疾病、間歇性跛行、截肢術后、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年老體弱不能運動者。 2.已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對于受累血管供應區域心肌缺血范圍和程度的估測。 3.急性心肌梗死者出院后的預后評估。
簡述藥物負荷心肌灌注顯像的禁忌癥
1.不穩定性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支氣管哮喘、低血壓、孕婦和嚴重的房室傳導阻滯劑氨茶堿過敏者不宜采用雙嘧達莫試驗或腺苷試驗。 2.多巴酚丁胺負荷試驗可用于支氣管哮喘、低血壓及心功能不全患者,其他禁忌證同雙嘧達莫試驗,此外高血壓和心律失常患者不宜采用多巴酚丁胺試驗。
臨床物理檢查方法介紹心肌灌注顯像介紹
心肌灌注顯像介紹: 心肌灌注顯像對冠心病、心肌梗塞面積判斷,冠脈搭橋術及溶栓治療的監測,均為首選方法。心肌灌注顯像正常值: 心肌灌注SPEVT檢查可提供心肌橫斷面、冠狀面及矢狀面的斷層像。心肌灌注顯像臨床意義: (1) 診斷心肌梗塞或缺血部位、大小和范圍。 (2) 心電圖異常Q波的鑒別診斷
關于心肌血流灌注顯像的檢查步驟介紹
(1)負荷顯像是使受檢者負荷(運動或藥物)達規定標準時靜脈注射顯像劑99mTc-MIBI。 (2)靜息顯像是在負荷顯像的次日在靜息狀態下靜脈注射顯像劑99mTc-MIBI。 (3)靜脈注射99mTc-MIBI后30min進食油脂餐,促進99mTc-MIBI從膽道排泄,增加心肝放射比值。 (
簡述運動負荷心肌灌注顯像的臨床意義
心肌灌注顯像負荷試驗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診斷和評價具有重要價值,其中運動試驗應用廣泛,但對因老年及其他殘疾或合并癥而無法或不能充分運動的患者,藥物負荷試驗是一種有效的替代方法。盡可能行運動負荷心肌灌注顯像檢查,不能運動或運動達不到要求或左束支傳導阻滯者可行腺苷或雙嘧達莫,結合低運動量單光子
簡述運動負荷心肌灌注顯像的適應癥
1.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早期診斷,非典型胸痛或無癥狀的高度懷疑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者的鑒別診斷。 2.心肌儲備功能的評價。 3.已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對于受累血管供應區域心肌缺血范圍和程度的估測。 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險分層評估。 5.已知冠狀
簡述運動負荷心肌灌注顯像的禁忌癥
1.絕對禁忌證 (1)嚴重支氣管痙攣、支氣管哮喘或肺動脈高壓患者。 (2)因嚴重肺部疾病而氣管插管者。 (3)低血壓、嚴重二尖瓣膜疾病。 (4)心力衰竭失代償或控制不良患者。 (5)高血壓未控制者。 (6)急性肺栓塞。 2.相對禁忌證 (1)已知冠狀動脈左主干狹窄。 (2)中度
關于心肌灌注顯像的基本介紹
心肌灌注顯像對冠心病、心肌梗塞面積判斷,冠脈搭橋術及溶栓治療的監測,均為首選方法。 1、正常值 心肌灌注SPEVT檢查可提供心肌橫斷面、冠狀面及矢狀面的斷層像。 2、臨床意義 (1) 診斷心肌梗塞或缺血部位、大小和范圍。 (2) 心電圖異常Q波的鑒別診斷。 3、注意事項? (1)
負荷試驗腦血流灌注顯像檢查作用
負荷試驗腦血流灌注顯像:常規腦血流灌注顯像往往不能發現腦血流儲備下降,通過負荷試驗觀察腦血流和代謝的反應性變化可以提高缺血性病變特別是潛在的缺血性病變的陽性檢出率。
臨床物理檢查方法介紹負荷試驗腦血流灌注顯像介紹
負荷試驗腦血流灌注顯像介紹: 負荷試驗腦血流灌注顯像:常規腦血流灌注顯像往往不能發現腦血流儲備下降,通過負荷試驗觀察腦血流和代謝的反應性變化可以提高缺血性病變特別是潛在的缺血性病變的陽性檢出率。常用的負荷試驗方法有:乙酰唑胺試驗、CO2吸入試驗、運動刺激、Wadas試驗、Matas試驗和中醫針刺等
關于心肌血流灌注顯像的基本介紹
甲基異腈類化合物(99mTc-MIBI)和201Tl-氯化鉈靜脈注射后,能被心肌細胞攝取而使心肌顯影。心肌每個部位聚集放射性的多少與該部位冠狀動脈灌注血流量呈正相關。因而根據局部放射性的多少可以分析冠脈血流灌注情況,診斷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分別表現為病灶處放射性缺損和放射性減低。
關于心肌血流灌注顯像的準備介紹
1.檢查前1d停服β受體阻滯劑,如普萘洛爾(心得安)類藥物。 2.檢查當日停服硝酸鹽類藥物。 3.檢查當日空腹4h以上。
負荷試驗腦血流灌注顯像的檢查過程
腦SPECT檢查48h后口服乙酰唑胺2g,2h后再行SPECT檢查。患者仰臥于斷層床上,頭部制動。顯像儀器為美國GE公司Elscint APEX SPX HELIX雙探頭多功能SPECT儀,配置高分辨率扇型準直器。采集矩陣128×128,放大倍數1.0,步進采集,每旋轉6°采集1幀,共采集60幀
關于心肌血流灌注顯像的影像分析介紹
(1)平面影像:一般情況下左心室心肌顯影清晰,成馬蹄形或卵圓形,心腔和心底部相當于大血管匯集處放射性缺損或低下,其余心肌節段放射性分布均勻。 ①前位顯示前側壁、心尖和下壁。 ②左前斜45°顯示前間壁、下壁心尖和后側壁。 ③左側位(或左前斜70°)顯示前壁、心尖、下壁和后壁。 (2)斷層影
關于心肌血流灌注顯像的注意事項介紹
1.由于SPECT、核素心肌灌注顯像是相對心肌血流定量。個體不同,其肥胖、膈肌衰減、女性乳房等因素影響圖像分析,所以特別強調運動、靜息對比,盡量使2次檢查條件一致。 2.運動負荷時,鼓勵病人盡量運動,運動達到高峰時注藥,繼續運動1min,這樣運動、靜息檢查對比才有意義,否則容易漏診。急性心肌梗
負荷試驗腦血流灌注顯像的概述
負荷試驗腦血流灌注顯像:常規腦血流灌注顯像往往不能發現腦血流儲備下降,通過負荷試驗觀察腦血流和代謝的反應性變化可以提高缺血性病變特別是潛在的缺血性病變的陽性檢出率。常用的負荷試驗方法有:乙酰唑胺試驗、CO2吸入試驗、運動刺激、Wadas試驗、Matas試驗和中醫針刺等。
心肌灌注顯像的相關疾病和癥狀介紹
1、相關疾病? 冠心病,急性心力衰竭,心肌橋,老年人穩定型心絞痛,老年人變異型心絞痛,變異型心絞痛,尿毒癥性心肌病,心源性休克,小兒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新生兒心肌炎。 2、相關癥狀 厥心痛,彌漫性脂肪變性,勞力性呼吸困難,四肢發冷,心音異常,心臟增大,心臟震顫,心臟雜音,胸痛,昏迷。
負荷試驗腦血流灌注顯像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不合宜人群:暫時未明。查前禁忌:檢查前30min口服高氯酸鉀400mg,以封閉脈絡叢;注射顯像劑前10min,要戴上黑色眼罩和耳塞,直至注射后10min方可摘除,顯像前一直閉目安靜休息。檢查時要求:檢查過程中頭部不能移動,以保證圖像的真實性。
負荷試驗腦血流灌注顯像指標解讀結果
正常: 影像上沒有出現相對放射性減低或缺損區。 異常: 影像上出現相對放射性減低或缺損區。
臨床物理檢查方法介紹肺灌注顯像介紹
肺灌注顯像介紹: 肺灌注顯像劑為99mTc標記的大聚合人血清蛋白顆粒(99mTc-MAA)或99mTc標記的微球,其直徑約10-30μm,一次用量 0.5-1.5mg,約合 10-30萬顆粒。當試劑注入靜脈后,隨血液進入右心,在右心內與血液充分混勻,然后經肺動脈隨血流灌注入肺內血管床,較大的顆粒可
負荷試驗腦血流灌注顯像的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暫時未明。 查前禁忌:檢查前30min口服高氯酸鉀400mg,以封閉脈絡叢;注射顯像劑前10min,要戴上黑色眼罩和耳塞,直至注射后10min方可摘除,顯像前一直閉目安靜休息。 檢查時要求:檢查過程中頭部不能移動,以保證圖像的真實性。
負荷試驗腦血流灌注顯像的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乙酰唑胺能抑制腦內碳酸酐酶的活性,使腦內pH值下降,正常情況下會反射性地引起腦血管擴張,導致rCBF增加20%-30%,由于病變血管的這種擴張反應很弱,使潛在缺血區和缺血區的rCBF增高不明顯,在影像上出現相對放射性減低或缺損區。 需要檢查的人群:有腦缺血性疾病的患者。
臨床物理檢查方法介紹肝血流灌注顯像介紹
肝血流灌注顯像介紹: 肝血管灌注顯像:血池顯像劑靜脈注射后主要濃聚在肝臟血管腔和血竇中,標記的紅細胞經過一定時間后,與病灶血池中的未標記紅細胞相交換并達到平衡;達到平衡時間依病灶大小而不同,大約在30-120min,當達到完全平衡時,病灶區放射性高于正常肝組織,即可以在體外探測發現。肝血流灌注顯像
臨床物理檢查方法介紹腦血流灌注斷層顯像介紹
腦血流灌注斷層顯像介紹: 腦血流灌注斷層顯像:靜脈注射分子量小、不帶電荷且脂溶性高的顯像劑,它們能通過正常血腦屏障進入腦細胞,隨后在水解酶或脂解酶作用下轉變為水溶性物質或經還原型谷光甘肽作用分解成帶電荷的次級產物,從而滯留在腦組織內;顯像劑進入腦細胞的量與局部腦血流(rCBF)量成正相關。由于rC
簡述心肌血流灌注顯像的適應癥
心肌血流灌注顯像適用于: 1.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診斷。 2.心肌梗死的診斷及心肌存活的判定。 3.評價冠狀動脈旁路手術(CABG)、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PTCA)和其它治療方法的療效及選擇治療方案,并估測冠心病人的預后。 4.心肌病的鑒別診斷。 5.室壁瘤的輔助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