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黃八寶丸的主治
痧證發斑發狂,渾身赤紫,及痧后惡毒瘡瘍。......閱讀全文
牛黃八寶丸的組成
雄黃15克 玄參15克 炒羌活9克 黃連(土炒)9克 羚羊角9克 犀角9克 炒貝母9克 乳香9克 沒藥9克 青黛6克 珍珠1.2克 朱砂15克 牛黃6克 冰片6克
牛黃八寶丸的主治
痧證發斑發狂,渾身赤紫,及痧后惡毒瘡瘍。
牛黃八寶丸的組成
人工牛黃20g,羚羊角30g,犀角30g,珍珠4g,冰片20g,朱砂4g,玄參30g,浙貝母30g,黃連30g,羌活30g,雄黃50g,青黛20g,紫花地丁200g,金銀花200g,菊花200g,乳香(醋炒)30g,紫草50g,沒藥(醋炒)30g,甘草50g。
牛黃八寶丸的成分
牛黃八寶丸為中藥方劑藥物,主要成份為人工牛黃、羚羊角、犀角、珍珠、冰片、朱砂、玄參、浙貝母、黃連、羌活、雄黃、青黛、紫花地丁、金銀花、菊花、乳香(醋炒)、紫草、沒藥(醋炒)、甘草。牛黃八寶丸主要用于治療痧疹不透、煩躁不寧、熱毒內閉、周身發斑及疹后余毒瘡瘍等。
牛黃八寶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1-2歲小兒1次2分之1丸,3-4歲1次1丸,成人1次2丸,1日1至2次。
牛黃至寶丸的鑒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草酸鈣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組織中。草酸鈣簇晶大,直徑60~140μm。非腺毛1~6個細胞,壁有疣狀突起,不規則碎塊金黃色或橙黃色,具光澤。內果皮纖維上下層縱橫交錯,纖維短棱形。種皮石細胞黃色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長多角形、長方形或形狀不規則,壁厚,有大的圓形紋孔,胞
牛黃至寶丸的鑒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草酸鈣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組織中。草酸鈣簇晶大,直徑60~140μm。非腺毛1~6個細胞,壁有疣狀突起,不規則碎塊金黃色或橙黃色,具光澤。內果皮纖維上下層縱橫交錯,纖維短棱形。種皮石細胞黃色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長多角形、長方形或形狀不規則,壁厚,有大的圓形紋孔,胞
牛黃上清丸的性狀
本品為紅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或棕黃色至深棕色的水丸;氣芳香,味苦。
牛黃上清丸的功效
清熱瀉火,散風止痛。
八寶鎮驚丸的性狀
本品為黑褐色的大蜜丸;氣芳香,味微甜。
萬氏牛黃清心丸濃縮丸的鑒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纖維束鮮黃色,壁稍厚,紋孔明顯。 不規則塊片狀物或顆粒狀物,暗棕紅色、鮮紅色或棕黃色。 (2)取本品 5丸,搗碎,用水淘洗,可得少量朱紅色沉淀,取出,加入鹽酸 1ml 及銅片少量,加熱煮沸,銅片由黃色變為銀白色。 (3)取本品 5丸,研成粉,加氯仿 1ml,搖勻
八寶坤順丸的概述
八寶坤順丸,中成藥名。為氣虛雙補劑,具有養血調經功效。用于氣血兩虛,月經不調,經期腹痛,腰腿酸痛,足跗浮腫。
牛黃上清丸的藥性分析
方中人工牛黃性涼,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為清熱解毒之佳品,故為君藥。菊花、連翹涼散風熱,清熱解毒;荊芥穗、白芷解表散風,消腫止痛;薄荷疏風清熱,利咽解毒,諸藥均有發散火邪之能,有“火郁發之”之意,故為臣藥。黃芩、黃連、黃柏、大黃、梔子苦寒清熱燥濕,解毒瀉火,涼血消腫,能夠清瀉三焦實火;石膏清解
牛黃至寶丸的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VI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硅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水-磷酸(14:86:0.0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39nm,柱溫40℃。理論板數按梔子苷峰計算應不低于4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梔子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
牛黃解毒丸的功效
牛黃解毒丸是由牛黃、黃芩、大黃等中藥研磨加煉蜜而制成的丸劑,是一種常用藥,苦寒辛涼,清熱解毒。用于頭暈目赤,咽干咳嗽,風火牙痛,大便秘結,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癥狀
牛黃至寶丸的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VI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硅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水-磷酸(14:86:0.0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39nm,柱溫40℃。理論板數按梔子苷峰計算應不低于4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梔子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
牛黃上清丸的藥性分析
方中人工牛黃性涼,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為清熱解毒之佳品,故為君藥。菊花、連翹涼散風熱,清熱解毒;荊芥穗、白芷解表散風,消腫止痛;薄荷疏風清熱,利咽解毒,諸藥均有發散火邪之能,有“火郁發之”之意,故為臣藥。黃芩、黃連、黃柏、大黃、梔子苦寒清熱燥濕,解毒瀉火,涼血消腫,能夠清瀉三焦實火;石膏清解
牛黃上清丸的適應病癥
熱毒內盛、風火上攻所致的頭痛眩暈、目赤耳鳴、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燥結。
牛黃上清丸的藥性分析
方中人工牛黃性涼,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為清熱解毒之佳品,故為君藥。菊花、連翹涼散風熱,清熱解毒;荊芥穗、白芷解表散風,消腫止痛;薄荷疏風清熱,利咽解毒,諸藥均有發散火邪之能,有“火郁發之”之意,故為臣藥。黃芩、黃連、黃柏、大黃、梔子苦寒清熱燥濕,解毒瀉火,涼血消腫,能夠清瀉三焦實火;石膏清解
牛黃上清丸的功效主治
牛黃上清丸,中成藥名。為清熱劑,具有清熱瀉火,散風止痛之功效。用于熱毒內盛、風火上攻所致的頭痛眩暈、目赤耳鳴、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燥結。
八寶坤順丸的藥性分析
方中人參、白術、茯苓、甘草補中益氣;生地黃、黃芩清熱涼血;沉香、木香、砂仁、橘紅行氣;川芎行氣活血,調經止痛;白芍、益母草、琥珀、牛膝活血調經;當歸、熟地養血。諸藥共奏養血調經之功。
八寶鎮驚丸的功能主治
退熱安神,祛痰鎮驚。用于小兒驚風或感冒發燒,痰涎壅盛,咳嗽氣喘,煩燥不安。
八寶鎮驚丸的功能主治
八寶鎮驚丸,退熱安神,祛痰鎮驚。用于小兒驚風或感冒發燒,痰涎壅盛,咳嗽氣喘,煩燥不安。
安宮牛黃丸的介紹
安宮牛黃丸,中成藥名,由牛黃、水牛角濃縮粉、麝香或人工麝香、珍珠、朱砂、雄黃、黃連、黃芩、梔子、郁金、冰片組成。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等功效。用于熱病、邪入心包、高熱驚厥、神昏譫語;中風昏迷及腦炎、腦膜炎、中毒性腦病、腦出血、敗血癥見上述證候者。
牛黃至寶丸的功能主治
牛黃至寶丸,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用于胃腸積熱所致的頭痛眩暈、目赤耳鳴、口燥咽干、大便燥結。
牛黃解毒丸的藥性分析
方中牛黃味苦氣涼,入肝、心經,功善清熱涼心解毒,以之為主藥。生石膏味辛能散,氣大寒可清熱,清熱瀉火,除煩止渴;黃芩味苦氣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大苦寒沉降,清熱瀉火,瀉下通便,共為輔藥。雄黃、冰片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桔梗味苦辛,入肺經,宣肺利咽,共為佐藥。甘草味甘性平,調和諸藥,為使藥。諸藥合用
九味牛黃丸的鑒別
⑴取該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淀粉粒眾多,單粒,或2~4個組成的復粒呈類圓形、橢圓形,直徑2~20μm。石細胞單個或成群;淡黃色,多邊形類三角形,長20 ~100μm,草酸鈣簇晶,直徑60~75μm。可見具刺的多細胞非腺毛,長200~1500μm,直徑80~110μm。花粉粒類圓形,圓球形,直徑30~
牛黃鎮驚丸的注意事項
1、本品處方中含朱砂、雄黃,不宜過量久服,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2、服用前應除去蠟皮、塑料球殼;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牛黃上清丸的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牛黃上清丸的性狀及功效
性狀 本品為紅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或棕黃色至深棕色的水丸;氣芳香,味苦。 主要功效 清熱瀉火,散風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