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郁和肝丸的禁忌
1、孕婦、哺乳期、經期婦女禁服。 2、年老體弱者禁服。 3、陰血不足者禁服。......閱讀全文
舒肝和胃丸的組成
香附(醋制),白芍,佛手,木香,郁金,白術(炒),陳皮,柴胡,廣藿香,炙甘草,萊菔子,檳榔(炒焦),烏藥。
舒肝和胃丸的簡介
舒肝和胃丸,中成藥名。為理氣劑,具有舒肝解郁,和胃止痛之功效。主治肝胃不和,兩肋脹滿,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呃逆嘔吐,大便失調。 2018年,根據《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令第10號)的規定,舒肝和胃丸由處方藥轉換為非處方藥。
舒肝和胃丸的介紹
舒肝和胃丸,中成藥名。為理氣劑,具有舒肝解郁,和胃止痛之功效。主治肝胃不和,兩肋脹滿,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呃逆嘔吐,大便失調。 2018年,根據《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令第10號)的規定,舒肝和胃丸由處方藥轉換為非處方藥。
舒肝和胃丸的概述
舒肝和胃丸,中成藥名。為理氣劑,具有舒肝解郁,和胃止痛之功效。主治肝胃不和,兩肋脹滿,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呃逆嘔吐,大便失調。 2018年,根據《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令第10號)的規定,舒肝和胃丸由處方藥轉換為非處方藥。
舒肝和胃丸的藥性分析
方中香附、木香、陳皮、檳榔、佛手、烏藥行氣,其中烏藥兼能止痛;柴胡、郁金解郁,郁金兼能行氣活血止痛;藿香化濕止嘔;白術、炙甘草補益脾氣;萊菔子消食。諸藥合用,共奏舒肝解郁,和胃止痛之功。
服用舒肝和胃丸的注意事項
1、飲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忌憤怒、憂郁、保持心情舒暢。 3、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胃痛嚴重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6、服藥三天癥狀無緩解,應醫院就診。
七制香附丸功效及作用是什么
功能:舒郁和肝,養血調經。 適應癥:陰虛肝熱、氣血凝滯引起:胸脅脹滿、腹痛、倦怠食少、月經不調、經閉帶下等癥。 方解:本方以香附為主,配合四物湯加味而成。香附舒肝解郁,理氣調經為主藥;當歸、熟地黃、白芍養血柔肝為輔藥;佐以砂仁、陳皮理氣;白術、黃芩燥濕,清熱以止帶,川芎活血以止痛。此方為舒肝
平肝舒絡丸的介紹
平肝舒絡丸,平肝疏絡,活血祛風。用于肝氣郁結、經絡不疏引起的胸脅脹痛、肩背串痛、手足麻木、筋脈拘攣。
平肝舒絡丸的鑒別
(1) 取本品2 丸,切碎,加硅藻土12g,研勻,加乙醚50ml,回流提取0.5小時,濾過,藥渣備用,濾液濃縮至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川芎對照藥材1g,加乙醚20ml,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5μl、對照藥材溶液1~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
國家藥典委員會:“舒肝解郁膠囊”質量標準修訂公示稿
分析測試百科網 近日,國家藥典委員會發布《關于“舒肝解郁膠囊”質量標準修訂的公示》 的通知。 通知中說明為了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增強藥品生產企業對質量標準擬增修訂內容的關注度、重視度和參與度,現就舒肝解郁膠囊的擬增修訂內容予以公示,公示期三個月。請相關單位認真研核,若有異議,請及時來文來函,
乙肝益氣解郁沖劑的介紹
乙肝益氣解郁沖劑為柴胡(醋炙)、枳殼、白芍、丹參、黃芪、黨參、黃連等藥味經加工制成的沖劑。本品為棕黃色至棕褐色顆粒;味甜而酸。主治:益氣化濕,疏肝解郁。用于肝郁脾虛型慢性肝炎。證見:脅痛腹脹,痞滿納呆,身倦乏力,大便溏薄,舌質淡暗,舌體腫或有齒痕,舌苔薄白或白膩,脈沉弦或沉緩等。
乙肝益氣解郁沖劑的鑒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草酸鈣針晶成束存在于橢圓形粘液細胞中,針晶長20~110μm,有時散在。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4~6μm。草酸鈣簇晶直徑11~35μm,有時排列成行或一個細胞中含數個簇晶。(2)取本品20g,加10%硫酸溶液50ml,煮沸20
平肝舒絡丸的功能與主治
平肝疏絡,活血祛風。用于肝氣郁結,經絡不疏引起的胸脅脹痛,肩背串痛,手足麻木,筋脈拘攣。
二陳丸的功效與作用介紹
作用 1、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表現為反復咳嗽咯痰、咳聲重濁、痰多黏稠或稠厚成塊、氣喘、胸悶等癥。 2、治療胃炎:表現為嘔吐痰涎、胸脘滿悶不舒、納呆乏力等癥,服法同上。 3、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表現為腹脹腹痛、惡心嘔吐、納差乏力、噯氣反酸等癥,服法同上。 4、治療內耳性眩暈:表現為頭暈目眩
香附的功能主治
理氣解郁,止痛調經。治肝胃不和,氣郁不舒,胸腹脅肋脹痛,痰飲痞滿,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1)理氣解郁:用于肝氣郁結之胸脅及胃腹脹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脅痛。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 (2)調經止痛:用于肝氣郁結之月經不調、小腹脹痛。配艾葉治寒凝氣滯之行經腹痛。 ①《別錄》:"主除胸中
乙肝益氣解郁沖劑的含量測定
芍藥甙照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1990年版一部附錄61頁)測定。系統試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料;甲醇-0.02mol/L磷酸二氫鉀(28:72)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30nm;理論板數按芍藥甙峰計算應不低于6000。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80℃干燥至恒重的芍藥甙對照品5mg,置5
強迫游泳實驗和開場實驗相關-降糖解郁茶飲防...(一)
強迫游泳實驗和開場實驗相關-降糖解郁茶飲防治糖尿病并發抑郁癥的作用降糖解郁茶飲防治糖尿病并發抑郁癥的作用〔摘 要〕 目的 考察降糖解郁茶飲防治糖尿病抑郁癥作用。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隨機分為正常組、模型組、陽性藥〔鹽酸二甲雙胍( DMBG,100 mg / kg) 、鹽酸氟西汀( FH,10 mg
對月經不調用藥規律的總結
1.重視補腎,調治沖任在治療月經不調時非常注意補腎,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與月經關系密切,腎氣充足,天癸至,月經按時才下,《傅青主女科》提出“經本于腎”,“經水出諸腎”,隨著年齡的增加,腎氣日衰,天癸竭,月經斷流不下,《內經》中言:“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故形壞而無子也”,所以腎氣的充盈與否直接關
實例解析不育不孕癥之辨證論治
男性不孕癥,大都是因造精機能障礙;亦即**中沒有成熟健康的**,或**數目稀少而運動力太弱之故。而睪丸**輸送道或附睪輸精管的通過障礙時也會發生不孕癥。 在中醫觀點上之病理病機有:一、腎虛:婚后不育,**低下腰背酸軟,齒動耳鳴。偏陽虛者,面色蒼白,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脈象沉遲。偏陰虛者,兼
八珍丸和逍遙丸的區別
八珍丸和逍遙丸都可以健脾、補血,八珍丸加了補氣,逍遙丸加了疏肝。自覺壓力大,情緒不佳,有肝郁氣滯表現,甚至有肝氣犯脾胃而導致腹脹、納呆、消化不良的建議用逍遙丸。自覺身疲乏力,少氣懶言,氣虛明顯的用八珍丸。 女性朋友有肝郁氣滯,又有氣血兩虛的,建議先用逍遙丸疏肝理氣,等肝郁癥狀不明顯之后,再
越鞠丸的臨床應用
??? 越鞠丸是朱丹溪《丹溪心法》方,是通治氣、血、痰、火、濕、食六郁之劑,但凡六郁所致的胸膈痞悶,脘脹疼痛,吞酸嘔吐,飲食不化之癥均可施治。筆者在臨床中謹守肝脾郁結之病機,根據不同案例病因病機的特點,精于辨證,靈活遣方施藥,推廣新用于“自汗”、“陽痿”、“痛經”、“胃脘痛”、“反胃”和“強中”
強迫游泳、懸尾和曠場實驗相關-溫陽解郁湯對抑郁模型...
強迫游泳、懸尾和曠場實驗相關-溫陽解郁湯對抑郁模型大鼠HPA軸的影響溫陽解郁湯對抑郁模型大鼠HPA軸的影響摘要:目的:研究溫陽解郁湯對慢性應激抑郁大鼠HPA軸的影響,初步探討其抗抑郁作用的機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隨機分為6組,正常對照組和模型對照組灌胃0.9%氯化鈉溶液,溫陽解郁湯高、中、
應痛乳香丸的藥理作用
①對子宮的作用香附子(購自南京,據說產于廣東)5%流浸膏,能抑制 豚鼠、家 兔、 貓、 犬等離體子宮(已孕及未孕)的收縮,對子宮肌張力的弛緩作用,與當歸流浸膏相似,但效力較弱。香附所含的油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 ②鎮痛作用用小鼠電盤刺激法,香附子(采自貴陽)20%醇提取物0.5毫升/20克體重皮
二陳丸的功效
二陳丸是治療胃部疾病比較常見的中藥,在胃部不舒服的時候用二陳丸具有很好的改善效果。二陳丸的作用相當明顯,因為跟胃有關,而胃跟消化有關,因此就產生了以二陳丸能減肥的二陳丸的十大新功效。事實上,正確的進行認識,合理使用二陳丸是很重要的。 二陳丸是棕色的水丸;氣味芳香,味道略微苦。二陳丸主要是由香附
麻仁丸和除濕白帶丸中芍藥苷含量測定
方案優勢 ? ? ? 分析方法簡便,快速,經濟,準確。 ? ? ? ? ? ? ? 采用標準 ? ? ? 國家相關標準 ? ? ? ? ? 方法/原理/步驟 ? ? ? 1.對照品溶液的配制和
抑郁癥的中醫治療
隨著社會的日漸發展,人們的經濟條件、物質生活都得到了高速的提升,無形中人們生活節奏也明顯加快,人與人之間競爭激烈,思想觀念多出現沖突,許多緊張因素和心理壓力,不良情志**日益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以情志異常為主之疾病的發病率不斷攀升,尤其是抑郁病人日漸增多。抑郁癥長期以來一直危害著人民的生活健
應痛乳香丸的成分及藥理作用
成分 其異名有雀頭香(《江表傳》),莎草根(《別錄》),香附子(《唐本草》) ,雷公頭(《綱目》),香附米(《本草求真》),豬通草茹(《陸川本草》),三棱草根(《中藥志》),苦羌頭(《中藥材手冊》)。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根莖。 藥理作用 ①對子宮的作用香附子(購自南京,據說產于廣東)5%流
逍遙丸的臨床應用
? “逍遙”一詞,在《辭海》里的意思是“優游自得貌”。逍遙丸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在醫圣張仲景的名方“四逆散(由枳實、柴胡、白芍、炙甘草4味中藥組成)”的基礎上加減而成。因逍遙丸能散肝氣之郁,行血液之滯,服用后使人氣血流暢無阻,周身舒適自如,恢復生機活力,從而極大地改善人的精神狀態,使
中醫辨證治療甲亢的優勢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又稱甲狀腺毒癥,簡稱“甲亢”,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造成交感神經興奮及機體代謝增高,表現為心悸、多汗、甲狀腺腫、眼癥及多食消瘦等的臨床綜合征。中醫雖無這個病名,但古人對此早有記載,相當于中醫中的“癭氣”、“肝郁”、“癭瘤”及“消渴”等范疇。現代醫學主要通過抗甲狀腺
中醫治療輕度脂肪肝的相關介紹
中醫辨證可將脂肪肝分為如下幾類,主要干預手段是藥物治療。臨床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并配合飲食調節、心理疏導等方法綜合調治。治療過程中,應當審證求因,辨證施治。 1、辨證施治 (1) 肝郁脾虛證應疏肝健脾,可使用逍遙散之類的藥物進行治療。 (2) 痰濁內阻證應健脾益氣、化痰怯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