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味新消丸的鑒別
取本品1g,研細,加氯仿20ml,冷浸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2ml,作 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丁香酚對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中含1μl的溶液;取膽酸對照品, 加氯仿配制成每1ml中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57頁)試驗, 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含羧甲基纖維素鈉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醋 酸乙酯-甲醇(8: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于 105℃干燥 5-10分鐘。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兩 個斑點。......閱讀全文
七味鐵屑丸的鑒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則塊片暗黑色,邊緣有光澤。不規則塊片狀結晶有玻璃樣光澤,邊緣具明顯的平直紋理。木纖維成束,呈長梭形,具斜紋孔。木纖維成束,長梭形,直徑16~24μm,壁稍厚,紋孔裂縫狀,十字狀或人字狀。葉表皮細胞表面觀類多角形,平周壁有角質紋理和毛茸脫落的疤痕,垂周壁連珠狀增厚
七味榼藤子丸的鑒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淀粉粒呈類圓形、卵形或盔 帽形,直徑5~10μm,臍點點狀、飛鳥狀、裂縫狀、一字形或十字形;復粒淀 粉由2~3分粒組成。星狀毛呈黃色,星角5~12,較尖銳,其中一角有時特 別長。草酸鈣簇晶棱角鈍,直徑5~50μm。非腺毛為2~5細胞,長45~175μm, 壁
七味都氣丸的鑒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 合氯醛液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4~6μm。薄壁組織灰棕色至黑棕色, 細胞多皺縮,內含棕色核狀物。薄壁細胞類圓形,有橢圓形紋孔,集成紋孔 群,內皮層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較厚,木化,有稀疏細孔溝。 (2)取本品10g,剪碎,加乙
七味都氣丸的功效
七味都氣丸,補腎納氣,澀精止遺。用于腎不納氣所致的喘促、 胸悶、久咳、氣短、咽干、遺精、盜汗、小便頻數。
七味廣棗丸的鑒別
(1)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內果皮纖維淡黃色,多上下層縱橫交錯 排列,壁稍厚,內含黃棕色物。花粉粒三角形,直徑16μm。 纖維管胞壁略厚,有具緣 紋孔,紋孔口人字狀或十字狀。菊糖團塊形狀不規則,有時可見微細放射狀紋理,加熱 后溶解。橫紋肌纖維無色或淡黃色,橫紋細密平直或微波狀。 (2
七味榼藤子丸的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VI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甲醇- 水(50:5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58nm。理論板數按蔓荊子黃素峰計算應不 低于3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蔓荊子黃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20μg的溶液
七味都氣丸的鑒別介紹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 合氯醛液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4~6μm。薄壁組織灰棕色至黑棕色, 細胞多皺縮,內含棕色核狀物。薄壁細胞類圓形,有橢圓形紋孔,集成紋孔 群,內皮層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較厚,木化,有稀疏細孔溝。 (2)取本品10g,剪碎,加乙
七味都氣丸的功能主治
補腎納氣,澀精止遺。用于腎不納氣所致的喘促、 胸悶、久咳、氣短、咽干、遺精、盜汗、小便頻數。
七味酸藤果丸的注意事項
1.脾胃虛弱,食積不化,大便稀溏者不宜服用。 2.服用一周癥狀無改善或出現其它不良反應者,應及時就醫。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糾正吮手的不良習慣。 4.患兒衣褲應勤洗換,并用開水洗燙,晾曬被褥。 5.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6.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消癭丸的鑒別
(1)取本品12g,剪碎,加硅藻土8g,研勻,加三氯甲烷50ml、濃氨 試液7.5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加稀鹽酸10ml、水20ml,振搖,分取酸 水層,加氨試液調節pH值至8~9,用三氯甲烷振搖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三 氯甲烷提取液,蒸干,殘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
內消丸的組成
寒水石12g,鐘乳石12g,紅粉片(汞)24g,冰片0.6g,琥珀6g,珍珠6g,水粉(即鉛粉)6g,朱砂3g。
內消丸的功效
梅毒下疳內陷而引起的子宮頸糜爛,咽喉、鼻孔灼熱,紅腫潰爛,久治不愈;慢性子宮頸炎,慢性鼻竇炎,慢性咽喉炎。
九味羌活丸(濃縮丸)的介紹
九味羌活丸(濃縮丸),中成藥名。由羌活、防風、蒼術、細辛、川芎、白芷、黃芩、甘草、地黃組成。具有解表,散寒,除濕的作用。用于外感風寒挾濕導致的惡寒發熱無汗,頭痛且重,肢體酸痛。
內消丸的處方介紹
莪術(炮)三棱(炮)各9克,青皮(去白)陳皮(去白)各30克, 牽牛(頭末)250克,薄荷葉皂角(不蛀者,水煮軟揉取汁,去滓,熬成膏)沉香各15克。
內消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40丸,溫水送下。
內消丸的用法用量
每日用10丸,配土茯苓120g,共煎成湯劑,分次服;7天為1療程,藥后如見咽喉干痛等熱象者,可停藥二至三天再服,連服二至三療程,以治愈為止。
沉香內消丸的介紹
沉香內消丸主要由沉香半兩,木香半兩,葫蘆巴(酒浸)2兩,小茴香(炒)2兩等成分配制而成。處方來源于《普濟方》卷二四九引《德生堂方》。主治小腸疝氣,陰囊腫大,或左右腎偏,結核疼痛難忍,下元虛冷,久而不愈者等癥狀。制備方法為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心鹽酒、鹽湯任下。
沉香內消丸的簡介
沉香內消丸主要由沉香半兩,木香半兩,葫蘆巴(酒浸)2兩,小茴香(炒)2兩等成分配制而成。處方來源于《普濟方》卷二四九引《德生堂方》。主治小腸疝氣,陰囊腫大,或左右腎偏,結核疼痛難忍,下元虛冷,久而不愈者等癥狀。制備方法為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心鹽酒、鹽湯任下。
沉香內消丸的概述
沉香內消丸主要由沉香半兩,木香半兩,葫蘆巴(酒浸)2兩,小茴香(炒)2兩等成分配制而成。處方來源于《普濟方》卷二四九引《德生堂方》。主治小腸疝氣,陰囊腫大,或左右腎偏,結核疼痛難忍,下元虛冷,久而不愈者等癥狀。制備方法為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心鹽酒、鹽湯任下。
沉香內消丸的功效
行氣止痛;溫中降逆;納氣平喘
七味粉的簡介
七味粉(Seven Spice Powder),全稱“七味唐辛子”,是一種日本的復合調味料。口感上是有點辣又很香的復雜味道。[1] 七味粉的主要原料是辣椒,配料還會有陳皮、芝麻、花椒、大麻籽等。根據各家自己的配方,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調味品配制,經過特殊加工而成。七味粉被用在了很多日本美食里,如
十三味菥蓂丸功效
十三味菥蓂丸的功效是清熱通淋,消炎止痛,應根據醫生的指導用藥。 十三味菥蓂丸的主要成分是芒果核、蒲桃、菥蓂子、大托葉云實、茜草、紫草茸、圓柏枝、山礬葉、訶子、刀豆、豆蔻、波棱瓜子等。 十三味菥蓂丸具有通淋(使小便通暢)、清熱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療淋病、膀胱炎、睪丸腫大等。 患者應嚴格遵照醫生
九味羌活丸的介紹
九味羌活丸,中成藥名。為解表劑,具有疏風解表,散寒除濕。功效。用于外感風寒挾濕導致的惡寒發熱無汗,頭痛且重,肢體酸痛。
七十味珍珠丸的介紹
七十味珍珠丸,安神,鎮靜,通經活絡,調和氣血,醒腦開竅。用于“黑白脈病”、“龍血”不調;中風,癱瘓、半身不遂、癲癇、腦溢血、腦震蕩、心臟病、高血壓及神經性障礙。
十六味冬青丸的介紹
本品系蒙古族驗方。 十六味冬青丸簡介哮喘、肺氣腫、肺心病、阻塞性肺病、急慢性氣管炎等呼吸疾病是目前全球常見的慢性病、多發病,數據顯示每20個人中就有1個患有肺部疾病,從古至今,久治難愈,反復發作,令許多患者飽受折磨。其反復發病的主要原因是外感侵襲,導致肺氣被傷,不能津液四布通調水道致使痰液增多,
十一味能消丸的鑒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果皮纖維層淡黃色,斜向交錯排 列,壁較薄,有紋孔。草酸鈣簇晶大,直徑60~140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水5ml,振搖,濾過,取濾液1ml,加硝酸使成酸性,加 硝酸銀試液2滴,生成凝膠狀沉淀,沉淀在氨試液中溶解,在硝酸中不溶。 (3)取本品粉末2g,
內消丸的功能主治
治瘡腫初生,及瘰疬結核,熱毒郁滯。
沉香內消丸的成分介紹
成分名:沉香 別名:蜜香、棧香、沉水香。 歸經:腎;脾;胃;命門;肺;膽;肝經
七味葡萄散的鑒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花冠碎片黃色,有紅棕色或黃棕 色管道狀分泌細胞。分泌細胞類圓形,含淡黃棕色至紅棕色分泌物。其周圍 細胞作放射狀排列。石細胞類方形或類圓形,直徑38~88μm,壁一面菲薄。石 細胞無色,橢圓形或類圓形,壁厚,孔溝細密。不規則片狀結晶無色,有平直 紋理。 (2
七味消渴膠囊的介紹
1.服藥期間忌食生冷、辛辣油膩之物。 2.服藥后癥狀無改善,或癥狀加重,或出現新的癥狀者,應立即停藥并到醫院就診。 3.過敏體質者慎用。 4.小兒及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6.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7.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