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黃清熱顆粒的規格及用法用量
規格 每袋5克。 用法用量 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3次。......閱讀全文
桂黃清熱顆粒的規格及用法用量
規格 每袋5克。 用法用量 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3次。
桂黃清熱顆粒的用法用量及禁忌
用法用量 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3次。 禁忌 過敏體質及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桂黃清熱顆粒的性狀及規格
性狀 本品為棕黃色至棕褐色的顆粒;味苦,微甜。 規格 每袋5克。
桂黃清熱顆粒的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
功能在主治 發汗解表,清熱除煩。用于外感風寒,癥見發熱惡寒,寒熱俱重,脈浮緊,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屬風寒表實證兼有郁熱者。 用法用量 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3次。
桂黃清熱顆粒的用法用量及不良反應
用法用量 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3次。 不良反應 偶見腹瀉、心悸、或胃脘不適。
桂黃清熱顆粒的規格及不良反應
規格 每袋5克。 不良反應 偶見腹瀉、心悸、或胃脘不適。
桂黃清熱顆粒的功能主治及規格
功能在主治 發汗解表,清熱除煩。用于外感風寒,癥見發熱惡寒,寒熱俱重,脈浮緊,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屬風寒表實證兼有郁熱者。 規格 每袋5克。
清熱解毒顆粒的規格及用法用量
規格 每袋重18克 用法用量 開水沖服,一次18克,一日3次。
穿黃清熱膠囊的規格及用法用量
規格 每粒裝0.41克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3-4粒,一日3次。
桂黃清熱顆粒的禁忌及貯藏
禁忌 過敏體質及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貯藏 密封,置陰涼(不超過20℃)處。
桂黃清熱顆粒的成分及性狀
成分 麻黃、桂枝、苦杏仁、石膏、生姜、大棗、炙甘草。 性狀 本品為棕黃色至棕褐色的顆粒;味苦,微甜。
茵梔黃顆粒的規格及用法用量
規格 每袋裝3g。 用法用量 開水沖服,一次6g,一日3次。
小兒柴桂退熱顆粒的規格及用法用量
規格 每袋裝4g. 用法用量 開水沖服。1歲以內,每次2g;1-3歲,每次4g;4-6歲每次6g;7-14歲每次8g;一日4次,3天為一個療程。
桂黃清熱顆粒的性狀介紹
本品為棕黃色至棕褐色的顆粒;味苦,微甜。
桂黃清熱顆粒的成分介紹
麻黃、桂枝、苦杏仁、石膏、生姜、大棗、炙甘草。
桂黃清熱顆粒的不良反應及貯藏
不良反應 偶見腹瀉、心悸、或胃脘不適。 貯藏 密封,置陰涼(不超過20℃)處。
桂黃清熱顆粒的成分及功能主治
成分 麻黃、桂枝、苦杏仁、石膏、生姜、大棗、炙甘草。 功能在主治 發汗解表,清熱除煩。用于外感風寒,癥見發熱惡寒,寒熱俱重,脈浮緊,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屬風寒表實證兼有郁熱者。
桂黃清熱顆粒的性狀及功能主治
性狀 本品為棕黃色至棕褐色的顆粒;味苦,微甜。 功能在主治 發汗解表,清熱除煩。用于外感風寒,癥見發熱惡寒,寒熱俱重,脈浮緊,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屬風寒表實證兼有郁熱者。
桂黃清熱顆粒的不良反應及禁忌
不良反應 偶見腹瀉、心悸、或胃脘不適。 禁忌 過敏體質及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桂黃清熱顆粒的功能主治
發汗解表,清熱除煩。用于外感風寒,癥見發熱惡寒,寒熱俱重,脈浮緊,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屬風寒表實證兼有郁熱者。
清熱暗瘡片的規格及用法用量
規格 每片重0.21克。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4片,一日3次,14天為一療程。
清熱消炎寧片的規格及用法用量
規格 每片重0.42g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6片,一日3次。外用,除去薄膜衣后加溫開水溶化,按患處大小涂敷。一日2-3次。
清熱解毒顆粒的用法用量及禁忌
用法用量 開水沖服,一次18克,一日3次。 禁忌 孕婦禁用;糖尿病患者禁服。
柴黃膠囊的規格及用法用量
規格 每粒裝 0.42克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5粒,一日2次。
五黃膏的規格及用法用量
規格 每支裝2.5克 用法用量 涂敷于外眼及皮膚病變部位適量(根據患處面積大小),每日一至三次。
蛇黃栓的規格及用法用量
規格 每粒相當于生藥4.9克 用法用量 外用,除去塑料外殼,取出藥栓,拉出尾部棉線,送入陰道深處,棉線留于體外。每晚1粒,次日晨起拉出棉栓,連續用藥一周。
三黃膏的規格及用法用量
規格 40克/支。 用法用量 攤于紗布上貼于患處或直接涂患處,每隔一至二日換藥一次。
冰黃軟膏的規格及用法用量
規格 每支裝30g 用法用量 溫水冼臉后取軟膏劑適量涂于面部。
沙苑子顆粒的規格及用法用量
規格 每袋裝10克 用法用量 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2次。
清熱解毒顆粒的用法用量
開水沖服,一次18克,一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