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直擊要害
在“三鹿事件”發生近半年后,備受關注的《食品安全法》2月28日以158票贊成、3票反對、4票棄權獲高票通過。這部法律就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的薄弱環節,進行了極有針對性的制度創新,以嚴防“三鹿事件”重演。 1995年我國頒布施行了《食品衛生法》。10多年來,隨著社會的快速轉型,食品安全領域事故頻發,特別是2008年發生的“三鹿事件”,更是給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敲了一記響亮的警鐘。 《食品安全法》的制定,經歷了全國人大常委會4次審議,并向全社會公開征求了1萬余條意見。其中,理順體制突出全程監管、加強對食品添加劑的監管、統一食品安全標準等制度創新直指當前監管體系的“軟肋”。 目前我國食品安全實行由質監、工商、衛生等部門分段監管。這種“五龍治水”的監管體制導致各部門間責任不清,監管交叉和監管空白并存。一些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直言,現行監管體制不改,難以有效防止“三鹿事件”重演,食品的安全狀況也很難有大的改觀。 為此......閱讀全文
為《食品安全法》建言
●河南 劉英團 嚴格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生產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食品安全防范責任體系。 食品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國民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在這個意義上制定《食品安全法》,是應時勢、順民意之舉。 《食品安全法(草案)》首次在立法上明確了食品安全的3個責任體系
專家解讀食品安全法
2013年10月29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了食品安全法(修訂送審稿),并決定在11月29日前向有關單位和各界人士公開征求意見,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法制日報》記者就食品安全法(修訂送審稿)新增內容中關于法律責任規定的特點,獨家邀請到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食品安全治理協調創新中心
食品新業態發展與食品安全法治創新
編者按 日前,2018中國食品安全法治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論壇聚焦“市場監管體制改革背景下的餐飲業態法治治理”,有150余位專業人士出席。研討會上針對食品安全法制建設、監管經驗、實踐難題等方面進行了交流溝通。本版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交流成果進行刊發,以饗讀者。 食品新業態發展的背景 不
食品安全法 升級在哪里
三易其稿、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升級版”,作出了哪些主要修改?將為“舌尖上的安全”帶來哪些新的保障? 農產品:劇毒高毒農藥禁用于蔬菜瓜果 【背景】利用劇毒農藥、化肥、膨大劑等對蔬菜瓜果進行病蟲害防治、催肥,是百姓最擔憂的食品安全問題之一。 2013年,山東濰坊
《食品安全法》直擊要害
在“三鹿事件”發生近半年后,備受關注的《食品安全法》2月28日以158票贊成、3票反對、4票棄權獲高票通過。這部法律就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的薄弱環節,進行了極有針對性的制度創新,以嚴防“三鹿事件”重演。 1995年我國頒布施行了《食品衛生法》。10多年來,隨著社會的快速轉型,食品安全領域事故頻
新《食品安全法》貴在執行
最關鍵的還是要從監管強化、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等多方面著手,“只有人民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只有讓人民參與約束權力,權力才不致濫用,政府才不會失職,才能使法律發揮其應有的功效. 新《食品安全法》將在10月施行,這是好事。食品藥品安全,事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用最嚴謹的標準
初探:國外的食品安全法規
美國是食品安全體系比較完善健全的國家,執法部門包括農業部、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環保署,其中,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農業部依據有關法規負責制定《食品法典》,地方、州、聯邦的食品法規以《食品法典》為基礎。 美國食品安全法律從1906年開始,到現在為止修訂了7部法律。美國維護食品安全主要靠監管體系、
食品安全法應明確保健食品定義
前不久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初次審議了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一些常委委員和列席人員建議加強對保健食品的監督管理,明確保健食品的定義。 保健食品概念仍然不明確 修訂草案規定,國家對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以下稱保健食品)實行嚴格監督管理。保健食品不得對人體產生急性、亞急性或者
新食品安全法對自制食品有啥要求
一提起“創業”,真正能滿足民眾“說創就創”憧憬的,其實大多數是在第三方互聯網交易平臺進行的自設“店鋪”,銷售一些轉賣或者自制物件的情形。對于這些“小微創業者”來說,自制食品又是個成本低廉、切入便捷的角度,尤其是近年來美食節目流行之后,全民的“吃貨”精神仿佛被一夜點燃,創造了巨大的消費市場。
食品安全法今起實施 取消食品免檢制度
中新網6月1日電 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建立食品召回制度、統一食品國家安全標準、取消食品“免檢制度”、 確立民事賠償優先原則、權益受損消費者可要求十倍賠償……,今日起,中國開始正式實施《食品安全法》,這部已出臺四個月的法律將為系統有序地解決當前食品安全問題提供法律制度保障,開啟中國食品安全監管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