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碳計量與碳披露的商業案例發布
民間環保組織道和環境與發展研究所與英國碳信息披露項目近日聯合發布了“中國碳計量與碳披露的商業案例”報告。 這一報告首次以國內在碳排放計量與披露方面表現優異的企業為例,展示了國內碳排放量的計量與披露能夠為企業帶來的成本節約、合規、滿足投資者需求等諸多收益,為更多企業今后開展碳計量與披露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 由于碳計量在國內尚處于起步階段,許多國內企業對于如何開展碳計量和碳披露工作知之甚少,更談不上充分發揮碳管理在商務運作中的優勢,而“中國碳計量與碳披露的商業案例”的出現,恰好滿足了企業的現實需求。考慮到不同類型企業的實際情況,報告選取了神華集團、聯想、沃爾瑪、英利、中能環科5家來自大型國有企業、大型民營企業、跨國公司在華企業以及綠色產業中小企業的典型案例,從做好碳相關政策法規出現的準備工作,滿足企業客戶的要求,識別降低成本的機遇、通過創新實現創收,滿足投資者對于市場透明度日益濃厚的興趣與需求等四大方面出發,分別闡述......閱讀全文
中國碳計量與碳披露的商業案例發布
民間環保組織道和環境與發展研究所與英國碳信息披露項目近日聯合發布了“中國碳計量與碳披露的商業案例”報告。 這一報告首次以國內在碳排放計量與披露方面表現優異的企業為例,展示了國內碳排放量的計量與披露能夠為企業帶來的成本節約、合規、滿足投資者需求等諸多收益,為更多企業今后開展碳計量與披露工作提
中國碳排放交易試點將啟動 碳計量料成"必修課"
中新社北京5月17日電? 包含北京、上海、天津等在內的中國7個省市碳排放交易試點預計在今年下半年陸續正式開鑼交易,試點中的上千家企業必須計量并公開企業碳排放量。 17日,道和環境與發展研究所(IED)與英國碳信息披露項目(CDP)在北京聯合發布“中國碳計量與碳披露商業案例”報
中國首次啟動碳披露項目促進企業碳管理
記者從北京綠色金融協會獲悉,該協會近日與北京、上海、深圳等試點地區的碳交易平臺聯合發起并啟動中國首個企業碳披露項目。項目旨在增強碳排放信息的透明度,建立統一的碳披露規則,促進企業碳管理的正向循環。 據悉,企業碳披露項目具有公益性質,將邀請中國有領先意識的企業填寫碳披露問卷,并將以此為基礎通
水泥生產既排放碳又吸收碳
英國《自然·地球科學》雜志22日在線發表的一篇地球科學論文稱,過去70年里,水泥生產所產生的近一半二氧化碳后續又被水泥產品截存。 水泥生產占化石燃料燃燒和工業工藝所產生的所有二氧化碳排放量的5%。在生產水泥的煅燒過程中會釋放二氧化碳,而在與之相對的碳化過程中,二氧化碳會被水泥產品吸收。但是總
全景碳排放數字地球“碳星球”發布
9月2日,中科星圖維天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星圖維天信”)在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發布全球首個高分辨率近實時全景碳排放數字地球產品——“碳星球beta”。 “碳星球”是全球首個具有日尺度分辨率、近實時更新的全景碳排放數字地球產品。該產品充分利用碳數據模型、納入衛星遙感監測數
解讀零碳排放
全球溫室效應正不斷威脅著我們的地球生態環境,許多科學家認為全球溫室效應是人類將面臨的最具挑戰的課題。在城市的發展面臨著氣候變暖威脅的同時,我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狀況也由于空氣和水的質量惡化而受到危害。因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對緩解全球氣候變暖、對改善城市的生存環境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零碳”概念的
碳排放的標準
碳排放管理標準,是以實現控制碳排放(廣義也包含其他溫室氣體)為目的,依據低碳發展制度體系中各項措施的需求與經驗,對控制碳排放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所制定和發布的一系列相關標準與規范指南。實現碳排放管理標準化是推動落實碳排放目標、完善低碳發展制度體系、促進低碳經濟轉型和技術進步、開展國際談判與貿易的有力支撐
拍賣碳排放配額 加州碳市場即將開啟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將于2012年11月14日起銷售6000多萬份二氧化碳排放許可,全球第二大碳市場將由此開啟。 據路透社報道,加州的350多個大型碳排放源都將被納入到碳排放交易計劃中,其中包括公用事業公司太平洋天然氣和電力公司南加州愛迪生公司。加州此舉旨在到2020年將其溫室氣體排放
生活如何低碳:專家給出碳排放公式?
碳排放和我們每天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那么,我們日常生活的各種行為能產生多少碳排放量?石家莊市環保局向市民提供了由有關專家給出的公式,你可以據此算出自己日常的碳排放量。 家居用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耗電度數×0.785。開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油耗公升數×0.785。坐飛機20
監測碳排放--中國碳衛星獲取首個全球碳通量數據集
8月1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獲悉,基于我國第一顆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中國碳衛星的大氣二氧化碳含量觀測數據,來自該所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利用先進的碳通量計算系統,獲取了中國碳衛星首個全球碳通量數據集。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結果,標志著我國具備了全球碳收支的空間定量監測能力,是國際上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