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調節性T細胞外周分化命運調控新機制
12月7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研究員王瑩研究組與研究員時玉舫,在《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上,在線發表了題為Oleic Acid Availability Impacts Thymocyte Preprogramming and Subsequent Peripheral Treg Cell Differentiation的研究成果。該研究發現胸腺基質微環境中油酸可利用性影響并賦予發育中T細胞的表觀遺傳學印記,決定其成熟后向調節性T細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分化的潛能,揭示T細胞分化命運調控的新窗口與新機制。 外周初始CD4+ T細胞識別抗原并在特定因素刺激下被活化,分化為具有不同功能的T細胞亞群如Th1、Th17、Th2、Treg,這是機體免疫應答與免疫調控的核心。以往研究從抗原濃度與親和力、共刺激與共抑制分子信號、炎癥因子類型和代謝調控等多角度,揭示了......閱讀全文
研究發現調節性T細胞外周分化命運調控新機制
12月7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研究員王瑩研究組與研究員時玉舫,在《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上,在線發表了題為Oleic Acid Availability Impacts Thymocyte Preprogramming and Subsequent Pe
營養與健康所發現調節性T細胞外周分化命運決定新機制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研究員王瑩研究組與研究員時玉舫,在《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上,在線發表了題為Oleic Acid Availability Impacts Thymocyte Preprogramming and Subsequent Periphe
營養與健康所發現調節性T細胞外周分化命運決定新機制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研究員王瑩研究組與研究員時玉舫,在《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上,在線發表了題為Oleic Acid Availability Impacts Thymocyte Preprogramming and Subsequent Periphe
如何診斷外周T細胞淋巴瘤?
要診斷外周T細胞淋巴瘤或它的特殊亞型,需要專業血液病理學家根據合適的活檢病理和免疫表型而得出。大多數外周T細胞淋巴瘤CD4陽性,但很少CD8陽性,CD4和CD8雙陽性或有NK細胞免疫表型。沒有特征性的基因異常。但是涉及第7或14號染色體上T細胞抗原受體基因的移位可以被檢測到。懷疑外周T細胞淋巴瘤
關于外周T細胞淋巴瘤的簡介
外周T細胞淋巴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病例的7% 。其診斷主要依靠專業血液病理學家根據合適的活檢病理和免疫表型而得出。外周T細胞淋巴瘤一線治療方案包括CHOP等,年青病人常常在病程早期考慮造血干細胞移植。外周T細胞淋巴瘤通常預后不良。
T細胞的分化
一、T細胞在胸腺分化過程中的表型改變淋巴干細胞早期即在胸腺內開始分化,應用小鼠胸腺細胞實驗模型研究表明,在胚胎11-12天淋巴干細胞已進入胸腺,在胸腺微環境的影響下胸腺細胞迅速發生增殖和分化。已知,誘導T淋巴細胞在胸腺內分化、成熟的主要因素包括:⑴胸腺基質細胞T淋巴細胞與激活的血小板(thymuss
關于外周T細胞淋巴瘤的疾病簡介
外周T細胞淋巴瘤是一組有成熟T細胞免疫表型的異質型形態改變的侵襲性腫瘤。它們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病例的7% 。許多不同的臨床綜合征包括在這群疾病中。
外周淋巴結的t細胞有哪些主要亞群
外周血淋巴細胞根據生物學功能和細胞表面抗原表達分為3個群: T淋巴細胞(CD3+)、B淋巴細胞(CD19+)和NK淋巴細胞【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CD3-CD16+和/或CD56+】。 T細胞又分為輔助T細胞(CD3+CD4+)和抑制T細胞(CD3+CD8+)。
關于外周T細胞淋巴瘤的治療和預后介紹
1、治療 可供選擇的一線治療方案包括CHOP、EPOCH和HyperCVAD/MTX-AraC。對年青病人常常在病程早期考慮造血干細胞移植。 2、預后 很不幸,外周T細胞淋巴瘤病人常常表現不良的預后因素,>80%病人IPI積分≥2 和>30%病人IPI積分≥4。正如IPI所預示的那樣,外周
T淋巴細胞的分化
多能干細胞轉變為淋巴樣前體細胞(Lymphoid precursor)遷移至胸腺,在胸腺素的誘導下,經歷一系列有序的分化過程,逐漸在胸腺發育成熟為識別各種抗原的T細胞庫。T淋巴細胞進入胸腺后首先經歷兩個階段:①早期T淋巴細胞發育階段,即始祖CIM和CD8雙陰性T淋巴細胞(double negat
T淋巴細胞的分化
多能干細胞轉變為淋巴樣前體細胞(Lymphoid precursor)遷移至胸腺,在胸腺素的誘導下,經歷一系列有序的分化過程,逐漸在胸腺發育成熟為識別各種抗原的T細胞庫。T淋巴細胞進入胸腺后首先經歷兩個階段:①早期T淋巴細胞發育階段,即始祖CIM和CD8雙陰性T淋巴細胞(double negat
T細胞分化抗原測定
【中文名稱】T細胞分化抗原測定【概述】T細胞膜表面有100多種特異性抗原,現已制備了多種單克隆抗體,WHO(1986)統稱為白細胞分化抗原(cluster differentiation,CD)。例如CD3代表總T細胞,CD4代表T輔助細胞(TH),CD8代表T細胞毒性細胞(TC)等。應用這些細胞的
復發/難治性外周T細胞淋巴瘤有望迎來新選擇
近日,《柳葉刀·腫瘤學》刊發了一項有關復發/難治性外周T細胞淋巴瘤(r/r PTCL)的臨床研究進展。該研究為戈利昔替尼全球關鍵性注冊臨床試驗(JACKPOT8的B部分)的結果,研究顯示,戈利昔替尼治療r/r PTCL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達20.7個月,相較現有療法呈現出持久的臨床獲益。同
概述皮膚干細胞的細胞外分化調控
除細胞內源性調節外,皮膚干細胞增殖和分化還受其周圍組織及細胞外基質等外源性因素影響。主要包括整合素及細胞外基質、細胞分泌因子調控。 整合素及細胞外基質 整合素家族是介導干細胞與細胞外基質黏附的最主要的分子,它與其配體相互作用為干細胞的分化、增殖提供了適當的微環境,并控制干細胞的增殖和分化。當干
概述皮膚干細胞的細胞外分化調控
除細胞內源性調節外,皮膚干細胞增殖和分化還受其周圍組織及細胞外基質等外源性因素影響。主要包括整合素及細胞外基質、細胞分泌因子調控。 整合素及細胞外基質 整合素家族是介導干細胞與細胞外基質黏附的最主要的分子,它與其配體相互作用為干細胞的分化、增殖提供了適當的微環境,并控制干細胞的增殖和分化。當干
T細胞分化抗原測定介紹
【中文名稱】T細胞分化抗原測定【概述】T細胞膜表面有100多種特異性抗原,現已制備了多種單克隆抗體,WHO(1986)統稱為白細胞分化抗原(cluster differentiation,CD)。例如CD3代表總T細胞,CD4代表T輔助細胞(TH),CD8代表T細胞毒性細胞(TC)等。應用這些細胞的
突破,復發/難治性外周T細胞淋巴瘤有望迎來新選擇
近日,《柳葉刀?腫瘤學》刊發了一項有關復發/難治性外周T細胞淋巴瘤(r/r PTCL)的臨床研究進展。該研究為戈利昔替尼全球關鍵性注冊臨床試驗(JACKPOT8的B部分)的結果,研究顯示,戈利昔替尼治療r/r PTCL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達20.7個月,相較現有療法呈現出持久的臨床獲益。同
治療復發難治性外周T細胞淋巴瘤有了新藥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了高選擇性JAK1抑制劑戈利昔替尼上市申請,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外周T細胞淋巴瘤(r/r?PTCL)。外周T細胞淋巴瘤是一種起源于胸腺后成熟T/NK細胞的惡性腫瘤,屬于非霍奇金性淋巴瘤中的一類。這種病惡性程度高,異質性強,發病機制復雜,在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生存
治療復發難治性外周T細胞淋巴瘤有了新藥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了高選擇性JAK1抑制劑戈利昔替尼上市申請,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外周T細胞淋巴瘤(r/r PTCL)。 外周T細胞淋巴瘤是一種起源于胸腺后成熟T/NK細胞的惡性腫瘤,屬于非霍奇金性淋巴瘤中的一類。這種病惡性程度高,異質性強,發病機制復雜,在所有非霍奇金淋巴
T淋巴細胞的發育和分化
多能干細胞轉變為淋巴樣前體細胞(Lymphoid precursor)遷移至胸腺,在胸腺素的誘導下,經歷一系列有序的分化過程,逐漸在胸腺發育成熟為識別各種抗原的T細胞庫。T淋巴細胞進入胸腺后首先經歷兩個階段:①早期T淋巴細胞發育階段,即始祖CIM和CD8雙陰性T淋巴細胞(double negat
T淋巴細胞的發育和分化
多能干細胞轉變為淋巴樣前體細胞(Lymphoid precursor)遷移至胸腺,在胸腺素的誘導下,經歷一系列有序的分化過程,逐漸在胸腺發育成熟為識別各種抗原的T細胞庫。T淋巴細胞進入胸腺后首先經歷兩個階段:①早期T淋巴細胞發育階段,即始祖CIM和CD8雙陰性T淋巴細胞(double negativ
T細胞在胸腺中的分化(三)
? (4)致有絲分裂原受體:致有絲分裂原(mitohen)是指能刺激細胞發生有絲分裂的物質。在免疫學中,主要是指刺激多克隆淋巴細胞增殖的物質。不同的致有絲分裂原對T細胞和B細胞有作用有很大差別。常用的誘導T細胞發生增殖的致有絲分裂原有刀豆素A(concanavalinA,ConA),植物血凝素(ph
T細胞在胸腺中的分化(二)
? (二) T細胞在胸腺中的選擇 成熟的、有功能的T細胞必須經過在胸腺中陽性選擇和陰性選擇。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抗原在這兩種選擇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1.陽性選擇過程(positive selection) 早期的胸腺細胞前體(prothymocyte)不足胸腺細胞總數的3%,其表型
初始T細胞的功能及分化類型
其未接觸抗原刺激前處于相對靜止狀態,在胸腺中發育的一類帶有CD4、TCR/CD3、CD28、CD62L、CCR7等表面分化抗原的T細胞。其通過抗原刺激或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DC)的遞呈作用,可進一步分化成Th1細胞、Th2細胞、Th17細胞、調節性T細胞(Treg)、細胞毒性T
T細胞在胸腺中的分化(一)
? (一)T細胞在胸腺分化過程中的表型改變 淋巴干細胞早其即在胸腺內開始分化,應用小鼠胸腺細胞實驗模型研究表明,在胚胎11-12天淋巴干細胞已進入胸腺,在胸腺微環境的影響下胸腺細胞迅速發生增殖和分化。 目前已知,誘導T淋巴細胞在胸腺內分化、成熟的主要因素包括:(1)胸腺基質細胞(thymus s
德琪ATG010治療外周T和NK/T細胞淋巴瘤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德琪醫藥(Antengene)近日宣布,口服選擇性核輸出抑制劑ATG-010(selinexor)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外周T細胞淋巴瘤(PTCL)和NK/T細胞淋巴瘤(NKTL)患者的1b期臨床試驗(代號:TOUCH)于中國完成首例患者給藥。該試驗旨在評估ATG-010(selinexor)聯合I
Copiktra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外周T細胞淋巴瘤(PTCL)獲強勁療效
美國生物制藥公司Verastem Oncology近日在瑞士盧加諾舉行的第15屆國際惡性淋巴瘤會議(ICML2019)上公布了靶向抗癌藥Copiktra(duvelisib)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外周T細胞淋巴瘤(PTCL)2項支持性I期臨床研究(NCT01476657,NCT0278362)的數據。
關于細胞培養的體內、外細胞的差異和分化
1、差異:細胞離體后,失去了神經體液的調節和細胞間的相互影響,生活在缺乏動態平衡相對穩定環境中,日久天長,易發生如下變化:分化現象減弱;形態功能趨于單一化或生存一定時間后衰退死亡;或發生轉化獲得不死性,變成可無限生長的連續細胞系或惡性細胞系。因此,培養中的細胞可視為一種在特定的條件下的細胞群體,
效應T細胞的分化類型和功能介紹
效應T細胞是T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經過增殖,分化形成的細胞;效應T細胞描述了一組細胞,該細胞包括主動響應刺激(例如Co-stimulation)的幾種T細胞類型,包括調節性T細胞、輔助T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 ,效應T細胞具有釋放淋巴因子的功能,在此過程中,有一小部分T細胞成為記憶T細胞。這個階段稱做
關于T淋巴細胞的分化相關介紹
多能干細胞轉變為淋巴樣前體細胞(Lymphoid precursor)遷移至胸腺,在胸腺素的誘導下,經歷一系列有序的分化過程,逐漸在胸腺發育成熟為識別各種抗原的T細胞庫。T淋巴細胞進入胸腺后首先經歷兩個階段:①早期T淋巴細胞發育階段,即始祖CIM和CD8雙陰性T淋巴細胞(double neg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