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鐘匠張首剛
編者按:陽春三月,古城長安已不再春寒料峭。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記者團前往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采訪了33位“時間守護者”。在驪山腳下,華清池旁,我們探訪了“北京時間”產生的地方——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以下簡稱“國家授時中心”)。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前身是中國科學院陜西天文臺。1966年,在大規模經濟建設和國防戰備的需求下,經國家科委批準,由中國科學院抓總,在陜西省渭南市蒲城縣籌建陜西天文臺,代號326工程,后來成為我國唯一專門、全面從事時間頻率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發的科研機構。也是在那一年,張首剛出生于陜西咸陽。2005年,張首剛只身來到國家授時中心,從零開始創建量子頻標研究室。如今,他是國科大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院長,國家授時中心主任、首席科學家,時間頻率領域國內首位“杰青”。“國家利益在什么地方拓展,我們的授時信號就服務到什么地方,為不同空間、不同狀態的用戶提供安全、可靠、高性能的國家標準時間。”張首......閱讀全文
一國鐘匠張首剛
編者按:陽春三月,古城長安已不再春寒料峭。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記者團前往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采訪了33位“時間守護者”。在驪山腳下,華清池旁,我們探訪了“北京時間”產生的地方——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以下簡稱“國家授時中心”)。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前身是中國科學院陜西天文臺。196
張首剛:筑造國之大“鐘”-雕刻民之用“時”
最近半個月,張首剛的工作計劃表細化到了小時——作為總指揮和首席科學家的他,領銜研制的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高精度時頻實驗系統”到了最后沖刺階段,該系統將是空間運行最高精度的時頻信號產生和傳遞系統,其中包含世界首臺空間光鐘。再過不久,它就要進入中國空間站。 “6
大國“鐘”匠——科學家張首剛和他的“時間團隊”
時間的產生、保持,以及把時間信息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送出去,叫作“授時”。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我國一代代授時人扎根大西北,甘坐冷板凳,篳路藍縷、創新自強,鑄就了精準的“中國時間”。 ——題記 在舉世聞名的秦始皇兵馬俑所在地——西安市臨潼區,自西向東從西安主城區駛來的地鐵在抵達華清池站后,以一
張首剛團隊ZL技術獲第二十三屆中國ZL金獎
7月2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第二十三屆中國ZL獎授獎決定,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首席科學家張首剛團隊“基于銫原子飽和吸收譜的半導體自動穩頻激光器”國家發明ZL榮獲中國ZL金獎。該ZL技術(ZL號:ZL201610459243.0;ZL權人: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發明人:張首剛、馬杰、李孝峰、劉杰
張首剛等研制出光通信波段全光纖能量時間糾纏雙光子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630.shtm量子糾纏光源是量子光學系統中的重要資源,在量子信息技術發展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能量-時間糾纏在長距離光纖傳輸時,因其頻率關聯特性對鏈路損耗和退相干效應具有天然的魯棒性而受到越來
“韋布”捕獲首張火星快照
近日,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JWST)發布了其拍攝的首張火星圖像,并捕獲了這顆行星的大氣數據。這將幫助天文學家識別之前的儀器無法識別的現象,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火星的大氣層。位于馬里蘭州的美國宇航局(NASA)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的Geronimo Villanueva說:“現在,你能夠以令人難以置信
全球首張貨船污染地圖繪制完成
美國科學家近日發表于《科學進展》的一項研究,通過分析2003年到2020年的衛星數據,確定了燃料法規對貨船污染的影響。 研究小組的數據顯示,在國際海事組織的《船用燃料油》和《燃料法規》分別于2015年和2020年生效后,硫污染發生了重大變化。 此外,該研究豐富的數據還有助于回答污染物和
全球首張昆蟲大腦“地圖”繪制完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5799.shtm (圖片來源:Eye of ScienceScience Photo Library)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等多家頂尖機構的研究人員,首次完整地對“果蠅幼蟲
張曉剛:全面提升中國標準國際化水平
2015年,中國參與ISO活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中國成功組建了飼料機械、審計數據采集、竹藤、稀土等技術委員會,成功承擔了國際標準關聯標識符國際標準注冊中心,提出新TC/SC組建提案10個、國際標準提案75項。我代表ISO衷心地感謝中國長期以來對ISO工作的大力支持,對近年來中國在國際標準化
張振剛:數字技術賦能大型企業轉型升級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1093.shtm“我們正進入數字經濟時代,相較于網絡經濟、更早期的信息經濟,數字經濟具有人工智能輔助決策以及數據賦能兩個重要特點。”10月24日,在2023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之“廣東加快構建數字經
張如剛博士Cell子刊:阻止衰老細胞癌變的剎車
近年來的一些研究表明,癌細胞顯示不同于正常細胞的新陳代謝——一些重要的化學和營養變化支持了癌癥的無限制生長。現在,Wistar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現了細胞通過重編程它們的代謝來克服稱作為衰老(senescence)的腫瘤抑制機制的一條途徑,進一步支持了代謝改變是癌癥發展的一個標志這一觀點。 他們
張如剛博士Cell子刊:阻止衰老細胞癌變的剎車
近年來的一些研究表明,癌細胞顯示不同于正常細胞的新陳代謝——一些重要的化學和營養變化支持了癌癥的無限制生長。現在,Wistar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現了細胞通過重編程它們的代謝來克服稱作為衰老(senescence)的腫瘤抑制機制的一條途徑,進一步支持了代謝改變是癌癥發展的一個標志這一觀點。 他們
張曉剛:做“綠色鋼鐵”倡導者和實踐者
??? ?筆者:您對2010年鋼鐵行業面臨的形勢有何看法? ???? 張曉剛:2010年鋼鐵行業面臨的形勢仍然是機遇和挑戰并存。中央決定明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因此可以預計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效果將繼續顯現,國內需求將繼續保持強勁。同時,全球經濟也在逐步好轉,國際需求將緩慢復蘇,經濟企穩回升
NCB-|-張如剛團隊揭示細胞衰老在腫瘤中的功能
細胞衰老是細胞停止分裂,失去增殖能力的過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細胞衰老發揮了抑癌的功能。同時,衰老的細胞還會分泌出多種炎癥因子,被稱為衰老相關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 ,SASP)【1】,促進腫瘤細胞的生長,清除衰老細胞會延遲腫瘤
新型強大相機巡天拍到首張夜空圖
據美國太空網11月15日消息稱,由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主導設計的新型強大相機現已成功拍攝到第一張夜空圖像。該設備能以極高效率尋找恒星爆炸跡象和太陽系內快速移動的物體,并能于數分鐘內追溯引力波源頭,它可將天文研究推進全新階段,并對可見光領域的天文學作出重大的貢獻。 這個強大的相機名為茲威基瞬變探測器
首張銀河系中心年齡圖問世
據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全球科學新聞服務平臺EurekAlert!2日報道稱,在英國利物浦舉行的歐洲天文與空間科學周(EWASS)上,天文學家公布了銀河系首張大規模年代圖,顯示銀河系中心形成的復雜結構。 銀河系是一個渦旋星系,中心有一個凸起,直徑達數千光年,包含了銀河系星體總質量的四分之一
首張污染罰單”不只具有象征意義
盡管驅霾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但是只要各地政府行動起來,動真格,敢碰硬,要較真,我們就會逐漸擁有潔凈的空氣,可期許的生活處境。 《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實施后,北京市環境監察總隊開出了首張罰單,向第一家被查處的違法單位北京宏翔鴻熱力公司送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其三日內改正違法行為,并處以
瀏陽簽發首張食品生產許可證
在兩型產業園從事米線、米粉等糧食加工生產的黃章平,很快就能領到瀏陽市首張食品生產許可證。 此前,瀏陽市企業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需要到湖南省、長沙市相關部門辦理。“之前我為了辦這張證,跑了三趟長沙還沒有順利辦下來。”黃章平說,因為申請資料有一處填寫錯誤,跑了幾趟還沒有辦理成功。 今年2月,省政
Nature發布首張結核菌調控藍圖
結核分支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肺結核TB的致病菌。人們已經對結核分支桿菌進行了多年研究,但至今還未能全面解析其適應性機制。現在,多家研究機構的一項大型研究,為人們展現了TB致病菌的基礎調控網絡,文章發表在本周的Nature雜志上。解析細菌的基因調控網絡
首張銀河系“幽靈粒子”肖像生成
從可見星光到無線電波,長期以來人們一直通過銀河系發出的各種頻率的電磁輻射來觀察它。科學家們現在通過確定數千個中微子的銀河起源,揭示了銀河系的獨特圖像。基于中微子的銀河系圖像,是第一張由物質粒子而不是電磁能制成的銀河肖像。研究結果6月30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 這一突破由南極中微子觀測站實現,
人類泛基因組首張草圖發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5798.shtm (圖片來源:Gideon MendelCorbis via Getty)5月10日,《自然》雜志發表了人類泛基因組參考的“初稿”,在3篇論文的合集中,人類泛基因組參考聯盟(H
Immunity發布首張人體T細胞分布圖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CUMC的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器官捐贈者的組織,建立了首張人體T細胞分布圖。這項研究為人們提供了獨特的視野,有助于進一步了解T淋巴細胞在健康人體內的分布和功能,也為疫苗開發和免疫療法提供了新思路。文章發表在Cell旗下的Immunity雜志上。 免疫系統會產生各種類型的細胞
首張腫瘤細胞蛋白質圖譜繪就
日前繪制的首張癌癥蛋白質相互作用圖譜涵蓋了以前被忽視的突變,而這些突變可能成為治療的目標。 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Trey Ideker和同事完成的這幅圖譜,研究了幾十種常見癌癥蛋白質在乳腺癌和頭頸癌中的相互作用。“癌癥基因并不是單獨起作用的。”Ideker說,“就像任何機器的部件一樣,它們
全球首張人造激光超聲波圖像問世
與其他成像方法相比,超聲成像具有非電離、成本相對較低、便于攜帶等優點。 如果需要進行超聲波檢查,但患者不能忍受探針接觸皮膚,例如嬰兒或燒傷患者,則需要更好的技術。 現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找到了一個解決方案;他們已經開發了一種新的激光超聲波技術,一種不需要與身體接觸就能看到病人內部的超聲
“中國首張臺風眼手繪圖”數字藏品發布
5月16日,上海氣象博物館聯合“文博數藏” 平臺公益發行“中國首張臺風眼手繪圖”數字藏品。1879年,上海徐家匯觀象臺工作人員為了探索臺風的奧秘,嘗試繪制出一次經過上海附近海域北上臺風的形態。值得一提的是,這張100多年前憑借極其有限的氣象觀測資料清晰描繪出臺風眼和螺旋云帶結構的手繪圖,幾乎“撞臉”
中科院: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即將公布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即將在全球六地同步發布的消息連日來備受關注。來自共同參與這一重大成果的中國科學院的最新消息說,首張黑洞照片目前還在最后“沖洗”中,其問世已進入倒計時。黑洞的藝術家想象圖。(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中科院上海天文臺/供圖 攝 據介紹,北京時間4月10日21點整,全球六地(
韋布望遠鏡發布首張火星照片
科技日報北京9月20日電 (記者劉霞)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19日報道,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近日發布了其拍攝的首張火星紅外圖像,捕獲了整顆行星的大氣數據,這將幫助天文學家識別以前儀器無法識別的現象和氣體,更好地了解火星的大氣層。 韋布發布的圖像用兩種不同的紅外波長顯示了火星東半球的圖像。波
首張互聯網醫院電子處方的躁動
日前,一則原載于《烏鎮互聯網醫院開出首張在線處方》的消息在互聯網醫療行業引爆,此“在線處方”更是被評為“首張互聯網醫院電子處方”,激起多方討論。部分樂觀人士認為該處方或能激活遠程診療“C2C”,解決網售處方藥難題。但也有相關專家則表示,“在線處方”只是申方和配送者的一次渲染,并不能改變遠程診療‘
國內首張氙氣物理特性圖譜繪制成功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成功繪制出了國內首張氙氣物理特性圖譜,獲得了氙氣在不同狀態下溫度、壓力、密度的變化規律。至此,我國首次掌握了氙氣物理特性全面詳實的一手資料,為氙氣在電推進系統中的應用提供有力支撐。 氙氣是衛星電推進系統最常用的工質,其物理特性非常特殊,在電推進系統在軌工作和地
Cell頭條:首張人類蛋白復合物圖譜
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英國倫敦大學的研究人員采用了一種綜合性整體蛋白質組分析方法,構建了三千多個人可溶性蛋白之間多達上萬個高可信度的物理相互作用,這添補了之前科學家們對于人類蛋白復合物知之甚少的空白,為深入了解核心生物進程提供了重要信息。相關成果公布在Cell雜志上。 領導這項研究的是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