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表明,稀土行業新一輪整頓風暴即將掀起。《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權威人士處獲悉,工信部正在醞釀整頓稀土行業新的工作方案,部署新一輪稀土整頓行動。 “5月13日在工信部開了一個閉門會議,稀土行業的大企業和相關主管部門都到場,主要是對打擊違法開采非法經營的工作方案進行討論。”上述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方案還在討論和修改,預計很快就會出來。 據透露,根據討論的方案,工信部一方面要對非法開采和冶煉進行清查,并加大懲處力度;另一方面要對打著“深加工”旗號從事稀土冶煉分離和礦山開采的非法企業進行新一輪核查,一經發現馬上關停。此外,目前任何稀土企業都可以開具的稀土專用稅票將和稀土開采指令性計劃相結合,這一道門檻可使得一些非法稀土無法“漂白”。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閉門會議涉及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繼續上調稀土資源稅”問題。上述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為了更好地保護稀土資源,對于繼續提高稀土資源稅,工信部向與會代表征詢意見。......閱讀全文
近年來一直處于價格低迷、交易混亂局面中的中國稀土業,在過去的一周,利好頻出。 包括中國鋁業、包鋼集團和廈門鎢業在內的三家企業,先后宣布組建大稀土集團的計劃獲批。同時,廣東稀土、中國五礦和贛州稀土三家的方案也將在年內公布。稀土業整合重組的號角正式吹響,行業“5+1”的南北格局蔚然形成。 過去數
面對稀土W T O訴訟敗局,部分稀土產品出口關稅將取消的現狀,國家對稀土調控和整合力度將再次收緊。記者日前從權威人士處獲悉,相關部門正在著手醞釀再度提高稀土資源稅,對內調控稀土行業的手段加碼。 “國稅總局、工信部、財政部等部委都正在討論和醞釀中,估計下半年出臺。”上述人士說,按照目前的情況看,
近年來,工信部等有關部門多次聯合組織打擊稀土開采、生產、流通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整治稀土行業高度受到政府重視。記者最新了解到,2月13日,工信部會同公安部等七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商請進一步查處稀土違法違規行為的函》,要求有關地方進一步查處稀土違法違規行為。業內人士指出,持續嚴格的監管無疑
有分析人士認為,取消出口配額后,各方將以利益驅動為考量,或許看不見的手比看得見的手更有效果 2014年12月31日,商務部發布了《2015年出口許可證管理貨物目錄》,其中明確提出,稀土出口將執行出口許可證管理,僅需企業拿出口合同申領出口許可證。而這也從側面說明,我國稀土出口配額已經取消。同時,
自去年8月份以后,中國稀土在出口和內銷兩個方面呈現下滑趨勢,不但價格大幅回落、產銷量走低,許多傳統使用稀土的行業由于經受不起高價稀土使成本上升,也相應萎縮或采用替代品減少稀土用量。 今年4月,稀土價格曾有一波小幅上揚,很快至5月份又停歇。特別是占稀土元素75%左右的鑭鈰更為明
日前,商務部、海關總署公布《2015年出口許可證管理貨物目錄》。根據目錄,稀土不再在配額管理范疇,而是被列為實行出口許可證管理的貨物。也就是說,今后稀土只須憑出口合同即可申領出口,無須提供批文。至此,自1998年開始實施的中國稀土出口配額制度正式取消。 中國的稀土配額限制,一直是國際關注的焦
1月28日,在工信部召開的重點稀土省(區、市)和企業工作會議上,工信部副部長蘇波表示,2015年年底前六大稀土集團要整合全國所有稀土礦山和冶煉分離企業,實現實質性重組,整合完成后將有利于規范稀土開采、生產和流通環節。 去年,我國六大稀土集團的組建工作已經獲得工信部批復,包鋼稀土正式更名為北方稀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我國是世界稀土出口第一大國,長期的以來一些地方掠奪性開采帶來環境污染問題。最近日本宣稱在周邊海域發現大規模稀土礦藏,專家表示這反倒給我國稀土行業整合帶來了機遇。 有“工業維生素”之稱的稀土,是17種特殊金屬元素的統稱。大到航空導彈、小到電腦芯片,
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5月,我國稀土及其制品出口量同比增加5.7%至5453噸,1~5月累計出口量達23870噸。其中,5月稀土出口量同比增加9.5%至2618噸,1~5月累計出口量為10661噸。 據中國礦業報消息,另據呼和浩特海關的統計,今年1~5月,內蒙古自治區稀土出口量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繼兩周前中方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專家組會議上拒絕了歐美日提出的“設立專家組、調查中國稀土等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請求后,根據相關規則,預計今日召開的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會議上,將正式設立專家組,作為被訴方的中國將不能再次反對。 這意味著,歐美日對我國稀土在
本月26日是WTO稀土訴訟裁決上訴期結束之時。隨著這一時刻的臨近,中國稀土出口新政或將很快推出。 昨天,有報道援引消息人士說法稱,盡管中國對WTO裁決稀土出口政策違規提出了上訴,但預料只能接受裁決,并可能到明年時取消稀土、鎢和鉬的出口限制。這意味著中國將取消稀土出口關稅和配額。 就上述消息,
本月26日是WTO稀土訴訟裁決上訴期結束之時。隨著這一時刻的臨近,中國稀土出口新政或將很快推出。 昨天,有報道援引消息人士說法稱,盡管中國對WTO裁決稀土出口政策違規提出了上訴,但預料只能接受裁決,并可能到明年時取消稀土、鎢和鉬的出口限制。這意味著中國將取消稀土出口關稅和配額。 就上述消息,
近來國際上圍繞中國稀土管控的批評一調高過一調,國內有些利益集團居然也抱怨國家多事,走私者竟然嘗試違法闖關。中國稀土維權戰正式打響。這將是一場持久戰,且主動權不完全在中國。稀土管控,是遲來的正義,現在補牢,為時未晚。 改革開放初期,國家為了創匯需要,提出生產量第一、應用量第一、出口量第一。當時中
北京時間6月5日凌晨消息,外媒周三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道,在世界貿易組織仲裁委員會于年初的裁決中認定相關措施具有歧視性之后,中國正在準備取消極富爭議的稀土材料出口關稅和產量配額。 中國占據全球稀土產量的90%以上,對其中約17種廣泛用于包括防衛和再生能源在內高科技行業的元素的供應具有壟斷地位。取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繼營改增之后,我國稅收領域將又一次迎來“重量級”改革:從7月1號也就是明天起,將全面推開資源稅改革。改革有兩大核心任務:從價計征和擴大征收范圍。在此前對原油、天然氣、煤炭、稀土、鎢、鉬等6個品目成功實施資源稅改革的基礎上,對適宜從價計征的品目全部改為從價
煤炭是中國的主體能源和重要的工業原料,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在60%以上。長期以來,資源稅從量計征稅負低且稅收“費化”嚴重,導致煤炭行業增長方式相對粗放,由從量改為從價計征已漸成各方共識。 貴州省財政廳稅政法規處處長楊秀斌說,從近3年來的統計數據看,貴州資源稅收入不足5億元,占一般財政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完善消費品進出口相關政策,豐富國內消費者購物選擇;確定加快成品油質量升級措施,推動大氣污染治理和企業技術升級;決定實施稀土鎢鉬資源稅改革,促進理順資源稅費關系。 會議認為,擴大國內消費需求是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舉措。圍繞滿足消費升級要求,通
工信部日前披露的關于稀土的幾個數字令人心痛不已。江西省51個稀土企業2011年全年稀土主營收入329億元,利潤為64億元,然而,僅江西贛州一地,若對開采稀土等礦產破壞的土地進行生態修復,預計資金投入將高達380億元以上,如果要恢復到未開采稀土前的狀態,至少需要1000億元。 稀土開采一度使用的
12月2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特殊和稀缺煤類開發利用管理暫行規定》,從規定內容來看,今后我國將采取生產總量控制、規定較高回采率和限制利用范圍等手段,對肥煤、焦煤、瘦煤和無煙煤等稀缺煤種實施保護性開發。 業內人士認為,盡管政策發布利好稀缺煤集中開發,供需
國發〔2012〕1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二○一二年六月十六日 “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 節能環保產業是指為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