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參的抗腫瘤作用
苦參堿具有抗癌活性,小鼠腹腔注射500μg.d組2mo存活率為40%,而對照組在23天內全部死亡。氧化苦參堿則對此無作用。苦參堿在體外具有降低小鼠腹腔巨噬細胞抑制P815腫瘤細胞增殖的效應。槐果堿(Sophocarpine)亦有抗癌活性,在實驗小鼠體內對S-180、U-14.ECA、L等瘤株均表現明顯的抑制作用。苦參堿、氧化苦參堿、槐果堿及其不同比例混合的A、B、C堿對S-180實體瘤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各單體生物堿的抑瘤率均在35%以上,經不同比例混合的C堿劑量在113mg/(kg·d)時,連續腹腔注射給藥10天抑瘤率達61.38%,比總堿提高23.5%,與單純苦參堿相比,有顯著差異(P<0.01)。苦參堿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外周多向造血祖細胞集落產生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達0.76,最佳抑制濃度為100mg/L。苦參水煎液作用于體外培養的人早幼粒白血病細胞,在劑量為8mg/ml時,可顯著地誘導白血病細胞向單核......閱讀全文
苦參的介紹
苦參(學名:Sophora flavescens),別名:野槐、好漢枝、苦骨、地骨、地槐、山槐子、苦骨、川參、鳳凰爪、牛參。分布于俄羅斯、日本、印度、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的南北各省區等地,生長于海拔15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坡、沙地、草坡、灌木林中及田野附近。主治:清熱燥濕,殺蟲,利尿。用于熱痢,便
苦參的概述
苦參(學名:Sophora flavescens),別名:野槐、好漢枝、苦骨、地骨、地槐、山槐子、苦骨、川參、鳳凰爪、牛參。分布于俄羅斯、日本、印度、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的南北各省區等地,生長于海拔15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坡、沙地、草坡、灌木林中及田野附近。主治:清熱燥濕,殺蟲,利尿。用于熱痢,便
苦參治病驗方
? 苦參為豆科多年生落葉亞灌木苦參的根。鮮根切片曬干,稱苦參片。苦參始載于《本經》,列為中品。苦參性味苦寒,有小毒。可入心、肝、胃、大腸、膀胱經。既可入丸散或煎湯內服,亦可水煎外洗。功能清熱燥濕、殺蟲止癢、利尿通淋。主治熱毒血痢、腸風下血、脅痛黃疸、赤白帶下、肺熱喘咳、乳蛾疳積、咽喉腫痛、痔瘡肛
苦參的醫學作用
1.美容護膚作用:性寒,有清熱燥濕,殺蟲的功效,苦參浴能夠清除下焦濕熱,并且殺蟲止癢,對皮膚瘙癢有很好的緩解作用,植物中草藥能夠平衡油脂分泌,疏通并收斂毛孔,清除皮膚內毒素雜質,豐富的本草營養,促進受損血管神經細胞的生長和修復,恢復皮下毛細血管細胞活力,肌膚重現緊致細滑,起到美容護膚的作用。
苦參的抗腫瘤作用
苦參堿具有抗癌活性,小鼠腹腔注射500μg.d組2mo存活率為40%,而對照組在23天內全部死亡。氧化苦參堿則對此無作用。苦參堿在體外具有降低小鼠腹腔巨噬細胞抑制P815腫瘤細胞增殖的效應。槐果堿(Sophocarpine)亦有抗癌活性,在實驗小鼠體內對S-180、U-14.ECA、L等瘤株均表
苦參對平喘祛痰作用
苦參堿主要是通過興奮β受體,尤其是興奮中樞的β受體,解除支氣管痙攣及抑制抗體和慢反應物質的釋放而產生平喘作用的。苦參堿在有鈣或無鈣克氏營養液中,均能對抗乙酰膽堿氯化鋇興奮離體豚鼠、大鼠氣管和腸管的作用。苦參總堿、氧化苦參堿對組胺致喘豚鼠的平喘效果與氨茶堿基本相似,1小時平喘率都在90%以上,而對
復方苦參膠囊的形狀介紹
本品為硬膠囊,內容物為棕黃色至棕褐色的顆粒及粉末;氣微、味苦。
苦參素膠囊的貯藏
遮光,密封,在陰涼干燥處(不超過20℃)保存。
苦參素膠囊的包裝
鋁塑包裝。12粒/板,(1)1板/盒; (2)2板/盒。
苦參素膠囊的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學名稱為氧化苦參堿。 化學結構式: 分子式:C 15H 24N 2O 2·H 2O 分子量:282.38
苦參素膠囊的性狀
本品為硬膠囊,內容物為白色或類白色粉末和顆粒,無臭,味苦。
苦參提取物的介紹
名稱:苦參提取物 功效:消炎,護膚,美白作用。 有效成分:根中含生物堿:苦參堿(matrine),氧化苦參堿(0xymatrine),N-甲基金雀花堿(N-methylcytisine),安那吉堿(Anagyrine),廣豆根素(Sophoranone),環廣豆根素(Sophoranochr
苦參的升白細胞作用
氧化苦參堿可防止小鼠因MMC、環磷酰胺所致小鼠白細胞減少癥,靜脈注射或肌肉注射30mg/kg苦參總堿和100mg/kg氧化苦參堿對正常家兔外周血白細胞數有明顯的升高作用,而且氧化苦參堿對正常家兔升白作用的顯效時間、維持時間和白細胞計數峰值與苦參總堿相比,在給藥后的18天內基本是一致的,升白效果優
苦參素膠囊的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每次0.2克(2粒),每日三次,必要時可每次服0.3克(3粒)。
苦參素膠囊的藥理毒理
本品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鴨血清DHBV-DNA水平;對CCl 4和D-半乳糖胺所致的小鼠中毒性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
苦參素膠囊的適應癥
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療。
苦參素膠囊的不良反應
患者對本品有較好的耐受性,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口苦、腹瀉、上腹不適或疼痛,偶見皮疹、胸悶、發熱,癥狀一般可自行緩解。
苦參素膠囊的注意事項
1、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本品。 2、嚴重腎功能不全者,不建議使用本品。 3、肝功能衰竭者慎用。
苦參素膠囊的藥理作用
本品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鴨血清DHBV-DNA水平;對CCl 4和D-半乳糖胺所致的小鼠中毒性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
苦參素膠囊的貯藏及包裝
貯藏 遮光,密封,在陰涼干燥處(不超過20℃)保存。 包裝 鋁塑包裝。12粒/板,(1)1板/盒; (2)2板/盒。
苦參素膠囊的性狀及規格
性狀 本品為硬膠囊,內容物為白色或類白色粉末和顆粒,無臭,味苦。 規格 0.1g(按氧化苦參堿計)。
苦參的免疫抑制作用
苦參堿、氧化苦參堿在1/5 LD50劑量下對小鼠免疫功能均有抑制作用。兔、大鼠肌肉注射氧化苦參堿150mg/kg或100mg/kg對被動或主動皮膚過敏反應均有明顯抑制作用,并對兔血清IgE抗體形成有明顯抑制作用。腹腔注射氧化苦參堿200mg/kg·d,共21天,對小鼠速發型變態反應引起的死亡有保
苦參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1/4LD50的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靜脈注射顯著對抗烏頭堿和氯仿-腎上腺素誘發的大鼠心律失常;腹腔注射顯著對抗氯仿誘發的小鼠心室纖顫,也提高烏頭堿誘發大鼠心律失常所需的用量,對抗氯化鋇誘發的大鼠心律失常和結扎大鼠冠脈前降支誘發的心律失常。給兔靜脈注射30mg/kg氧化苦參堿,縮短腎上腺素誘發的心律
苦參提取物的功效用途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苦參提取物具有以下作用: 美容護膚作用:性寒,有清熱燥濕,殺蟲的功效,苦參浴能夠清除下焦濕熱,并且殺蟲止癢,對皮膚瘙癢有很好的緩解作用,植物中草藥能夠平衡油脂分泌,疏通并收斂毛孔,清除皮膚內毒素雜質,豐富的本草營養,促進受損血管神經細胞的生長和修復,恢復皮下毛細血管細胞活力,
苦參素膠囊的用法用量及禁忌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每次0.2克(2粒),每日三次,必要時可每次服0.3克(3粒)。 禁忌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苦參素膠囊的規格及用法用量
規格 0.1g(按氧化苦參堿計)。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每次0.2克(2粒),每日三次,必要時可每次服0.3克(3粒)。
苦參堿含量的HPLC測定法
本文采用HPLC法建立了苦參中苦參堿含量的檢測方法。實驗采用氨基色譜柱,以乙腈+磷酸二氫鈉(80+2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210nm,流速1ml/min,苦參堿在0.01~0.2μg范圍內具有良好線性范圍(R2=0.9991),RSD為0.45%(n=5)。采用HPLC法檢測苦參堿簡單、
苦參素膠囊的藥理毒理及貯藏
藥理毒理 本品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鴨血清DHBV-DNA水平;對CCl 4和D-半乳糖胺所致的小鼠中毒性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 貯藏 遮光,密封,在陰涼干燥處(不超過20℃)保存。
苦參素膠囊的規格及不良反應
適應癥 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療。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每次0.2克(2粒),每日三次,必要時可每次服0.3克(3粒)。
苦參素膠囊的適應癥及規格
適應癥 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療。 規格 0.1g(按氧化苦參堿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