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注射用頭孢匹胺的使用注意事項介紹
(1) 重度肝腎功能障礙者,應適應調節用藥量及用藥時間,慎重給藥。 (2) 應用注射用頭孢匹胺時,為防止出現耐藥菌,原則上應確定敏感性后用藥,給藥療程應控制在治療疾病所需的最短時間內。 (3) 對青霉素類抗生素有過敏史的病人;本人或雙親、兄弟姐妹中支氣管哮喘、皮疹蕁麻疹等過敏體質的病人;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本藥可持續保持血中濃度,故須減少劑量或延長給藥間隔];進食不良的病人或非經口攝取營養的病人、全身狀態欠佳的病人[可出現維生素K缺乏癥狀,應密切觀察],應慎用。 (4) 有可能發生過敏性休克,需充分問診。 (5) 用藥時須做好搶救過敏性休克的準備,用藥后須使病人保持安靜狀態,密切觀察。 (6) 在用藥期間和用藥后一周不宜飲酒、否則可出現顏面潮紅、惡心、心動過速、多汗、頭痛等癥狀。 (7) 長期使用注射用頭孢匹胺可導致產生耐藥菌,結腸中耐藥梭狀芽孢桿菌的增生可能導致偽膜性結腸炎、引起嚴重腹瀉。 (8) 使用試......閱讀全文
關于頭孢匹胺的用法用量介紹
成人: 常用量為頭孢匹胺每天1~2g,分2次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難治性或嚴重感染時,根據不同癥狀可增至每天4g,分2~3次靜脈滴注。 兒童: 常用量為按體重每天每公斤30~80mg,分2~3次靜脈滴注。難治性或嚴重感染時,根據不同癥狀可增至每天每公斤150mg,分2~3次靜脈滴注。給藥方法及注
簡述頭孢匹胺的配伍禁忌
1、氯化鈉 臨床上抗感染藥物聯合應用非常普遍,在臨床應用中發現,頭孢匹胺鈉(商品名希柏澳)與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鈉注射液(商品名尼賽信)存在配伍禁忌。 臨床資料患者,男,54歲,診斷為胃癌,遵醫囑給予頭孢匹胺鈉2.0g 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和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鈉注射液聯合應用,在輸完
關于頭孢匹胺的生產方法介紹
D-(-)-對羥基苯基甘氨酸(I)(4.175g,25mmo1)和三乙胺(3.79g,37.5mmo1)溶于13ml水,加入2-(4-甲氧基芐氧基羰基硫)-4,6-二甲基吡啶(Ⅱ)(8.36g,27.5mmo1)在17ml二氧六環的溶液。然后在室溫下攪拌2h。加入33ml水,用45ml乙酸乙酯提
簡述頭孢匹胺的藥理作用
頭孢匹胺系半合成的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該品的特點為具有廣泛的抗菌譜和殺菌力,對革蘭陽性菌、陰性菌及厭氧菌均有強大的抗菌活力,對β內酰胺酶相當穩定。臨床主要用于敏感菌感染引起的咽喉炎、扁桃體炎、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肺化膿性疾病、腎盂腎炎、膀胱炎、前列腺炎、腦膜炎及婦科感染等。對革蘭氏陽性菌有
關于頭孢匹胺的毒理研究介紹
一、頭孢匹胺的抗菌作用: 1、對革蘭氏陽性菌有很強的抗菌活性,對包括革蘭氏陰性菌在內的細菌亦有廣譜抗菌活性。同時,對綠膿桿菌等非葡萄糖發酵革蘭氏陰性桿菌有很強的抗菌活性。本藥的作用為殺菌,并對各種細菌產生的β-內酰胺酶穩定。 2、用于實驗性感染(小鼠)時,呈現優良的治療效果。 3、對青霉素
簡述頭孢匹胺的適應癥
頭孢匹胺適用于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屬、鏈球菌屬(除腸球菌外)、厭氧球菌屬、厭氧鏈球菌屬、大腸桿菌、檸檬酸桿菌屬、克雷白氏桿菌屬、腸桿菌屬、變形桿菌屬、摩根氏變形菌屬、假單胞菌屬、流感嗜血桿菌、不動桿菌、擬桿菌屬中對頭孢匹胺敏感的細菌所致的下列各種感染: 1)敗血癥; 2)燒傷、手術切口等繼發性感
簡述頭孢匹胺化合物其他信息
頭孢匹胺為半合成的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其體外抗菌活性與洛美沙星相仿,但半衰期明顯較洛美沙星為長。該藥1985年在日本上市后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細菌感染,取得良好療效,不良反應少見而輕微。本品的特點為具有廣泛的抗菌譜和殺菌力,對革蘭陽性菌、陰性菌及厭氧菌均有強大的抗菌活力,對β內酰胺酶相當穩定
不同人群使用頭孢匹胺的注意
一、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頭孢匹胺未確立圍產期給藥的安全性,因此,當判斷治療的有益性超過危險性時,才可用于圍產期婦女或有可能妊娠的婦女。 二、兒童用藥 頭孢匹胺尚未確立對早產兒或新生兒的安全性。 三、老年患者用藥 用于老年人時,應注意以下問題,控制劑量及給藥間隔,密切觀察病人狀態,慎重
簡述頭孢匹胺的藥物相互作用
1、服用頭孢匹胺時禁止飲酒或含酒精性飲料。同時服用可出現顏面潮紅、惡心、心動過速、多汗、頭痛等癥狀。其機理尚不明確,可能是頭孢結構上3位上連接的N-甲巰四唑硫代甲基引起的戒酒硫樣癥狀。 2、同服抗凝藥可能會產生協同作用,導致出血。 3、與頭孢匹胺同時使用時注意事項 藥品名稱: 利尿藥(呋喃
關于頭孢匹胺的基本信息介紹
頭孢匹胺,通用名:頭孢匹胺鈉。英文名:Cefpiramide Sodium for Injection。本品對許多革蘭陰性菌,包括綠膿桿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還對葡萄球菌有效,從性質上屬第四代頭孢菌素。不良反應有皮疹、蕁麻疹、瘙癢及發熱等過敏癥狀。過敏性休克、偽膜性腸炎罕見。對本品有過敏史者禁用,
使用頭孢匹胺的注意事項介紹
1、重度肝腎功能障礙患者,應適當調節用藥量及用藥間隔,慎重給藥。 2、應用頭孢匹胺時,為防止出現耐藥菌,原則上應確定敏感性后用藥,給藥療程應控制在治療疾病所必要的最短時間內。 3、對青霉素類抗生素有過敏史的病人;本人或雙親、兄弟姐妹中支氣管哮喘、皮疹、蕁麻疹等過敏體質的病人;嚴重肝腎功能障礙
使用頭孢匹胺的不良反應介紹
據文獻報道,頭孢匹胺在上市前及上市后所進行的臨床研究統計分析15442例中,出現不良反應和實驗室檢查異常者617例(4%)。主要為少見的腹瀉、惡心等消化道癥狀,以及皮疹等皮膚癥狀,白細胞減少、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血象異常,BUN、肌酸、肌酐升高等腎功能異常,GOT、GPT升高等肝功能異常者。 1
關于注射用頭孢匹胺的基本介紹
一、注射用頭孢匹胺的成份:注射用頭孢匹胺主要成份為頭孢匹胺,其化學名稱為:(6R,7R)-7-[(R)-2-(4-羥基-6-甲基-3-吡啶羰基氨基)-2-(對羥基苯基)乙酰氨基]-3-[[(1-甲基-1H-四唑-5-基)硫]甲基]-8-氧代-5-硫雜-1-氨雜雙環[4,2,0]辛-2-烯-2-羧
關于注射用頭孢匹胺鈉的簡介
1、注射用頭孢匹胺鈉的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為頭孢匹胺鈉。 化學名稱:(6R,7R)-7-[(R)-2-(4-羥基-6-甲基-3-吡啶羰基氨基)-2-(對羥基苯基)乙酰氨基]-3-[[(1-甲基-1H-四唑-5-基)硫]甲基]-8-氧代-5-硫雜-1-氮雜雙環[4,2,0]辛-2-烯-2-羧酸
關于頭孢匹胺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1、血中濃度 健康成人靜注0.5g和1g時,血中濃度于5分鐘后分別達到163μg/mL和264μg/mL,于12小時后分別降到10.7μg/mL和17.7μg/mL,血中濃度半衰期均為4.5小時。經1小時靜滴1g和2g時,滴注結束時的的血中濃度達到峰值,分別為215μg/mL和306μg/mL
關于注射用頭孢匹胺的藥理毒理介紹
1、注射用頭孢匹胺的抗菌作用 1)對革蘭氏陽性菌有很強的抗菌活性,對包括革蘭氏陰性菌在內的細菌亦有廣譜抗菌活性。同時,對綠膿桿菌等非葡萄糖發酵革蘭氏陰性桿菌有很強的抗菌活性。本藥的作用為殺菌,并對各種細菌產生的β-內酰酶穩定。 2)用于實驗性感染(小鼠)時,呈現優良的治療結果。 3)對青霉
簡述注射用頭孢匹胺鈉的藥理毒理
注射用頭孢匹胺鈉為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與青霉素結合蛋白的1A、1B及3有很強的親和性,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從而發揮殺菌作用。 微生物學: 注射用頭孢匹胺鈉對革蘭氏陽性菌有很強的抗菌活性,對包括革蘭氏陰性菌在內的細菌有廣譜抗菌活性,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屬、鏈球菌屬(腸球菌除外)、厭氧球菌屬、大腸桿菌
關于注射用頭孢匹胺的用法用量介紹
成人:常用量為頭孢匹胺每天1~2g,分2次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難治性或嚴重感染時,根據不同癥狀可增至每天4g,分2~3次靜脈滴注。 兒童:常用量為按體重每天每公斤30~80mg,分2~3靜脈滴注。難治性或嚴重感染時,根據不同癥狀可增至每天每公斤150mg,分2~3次靜脈滴注。 注射用頭孢匹胺
使用注射用頭孢匹胺的不良反應介紹
注射用頭孢匹胺在上市前和上市后所進行的臨床研究統計分析15442例中,出現不良反應和實驗室檢查異常者617例(4%) 主要為少見的腹瀉、惡心等消化道癥狀以及皮疹等皮膚癥狀,白細胞減少、嗜酸性細胞增多等血象異常,BUN、肌酸酐升高等腎功能異常,GOT、GPT升高等肝功能異常者。 1、注射用頭孢
特殊人群使用注射用頭孢匹胺的簡介
1、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注射用頭孢匹胺尚未確立圍產期給藥的安全性,因此,當判斷治療的有益性超過危險性時,才可用于圍產期婦女或有可能妊娠的婦女。 2、兒童用藥: 注射用頭孢匹胺尚未確立對早產兒或新生兒的安全性。 3、老年用藥: 用于老年人時,應注意以下問題,控制劑量及給藥間隔,密切觀
簡述注射用頭孢匹胺的藥物相互作用
1、注射用頭孢匹胺的藥物相互作用: (1) 禁止飲酒或含酒精性飲料,同時服用可出現顏面潮紅、惡心、心動過速、多汗頭痛等癥狀。其機理尚不明確,可能是頭孢結構上3位連接的N-甲巰四唑硫代甲基引起的戒酒硫樣癥狀。 (2) 同服抗凝藥可能會產生協同作用,導致出血。 (3) 同時使用時注意事項:
關于注射用頭孢匹胺鈉的用法用量介紹
1、注射用頭孢匹胺鈉的用法用量: 成人 常用量1-2 g/日,分2次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難治性或嚴重感染時,可增至4 g/日,分2-3次靜注或靜滴。 兒童 常用量為30-80 mg/kg體重/日,分2-3次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難治性或嚴重感染時,可增至150 mg/kg體重/日,分2-3次靜
使用注射用頭孢匹胺鈉的不良反應
一、注射用頭孢匹胺鈉偶見嚴重的不良反應如過敏性休克、嚴重腎功能障礙、嚴重結腸炎、間質性肺炎、肺嗜酸細胞綜合征(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胸部X光片異常、嗜酸性白細胞增多等癥狀)。在使用同類藥物時可能出現惡性大皰性多形紅斑(Stevens-Johnson氏綜合征)、中毒性表皮壞死綜合征(Lyell
使用注射用頭孢匹胺鈉的注意事項
1、為防止出現耐藥菌,原則上應確定敏感性,給藥療程應控制在治療疾病所必要的最短期間內。 2、有可能發生過敏性休克,須充分問診,事先宜作皮試。 3、注射用頭孢匹胺鈉在用藥期間和用藥后1周以內不宜飲酒,否則可出現顏面潮紅、惡心、心動過速、多汗、頭痛等癥狀。 4、使用試紙條反應以外的班氏試劑、弗
關于頭孢匹胺化合物的基本信息介紹
一、頭孢匹胺化合物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頭孢匹胺 中文別名:7-[2-[(4-羥基-6-甲基吡啶-3-羰基)-氨基]-2-(4-羥基苯基)-乙酰氨基]-3-(1-甲基-1H-四唑-5-硫代甲基)-8-氧代-5-硫雜-1-氮雜雙環[4.2.0]辛-2-烯-2-羧酸 英文名稱:cefpiram
概述注射用頭孢匹胺的藥代動力學
1、血中濃度 健康成人靜注本品0.5g和1g時,血中濃度于5分鐘后分別達到163μg/ml和264μg/ml,于12小時后分別降到10.7μg/ml和17.7μg/ml,血中濃度半衰期均為4.5小時。經1小時靜滴1g和2g時,滴注結束時的血中濃度達到峰值,分別為215μg/ml和306μg/m
不同人群使用注射用頭孢匹胺鈉的簡介
1、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圍產期給藥的安全性尚未確立,因此,只有當用藥的潛在效益超過潛在的危險性時,才可用于圍產期婦女或有可能妊娠的婦女。 2、兒童用藥: 早產兒及新生兒用藥的安全性尚未確立。 3、老年用藥: 老年人生理功能下降,易于出現不良反應,有時出現維生素K缺乏所致的出血傾向,
關于注射用頭孢匹胺的使用注意事項介紹
(1) 重度肝腎功能障礙者,應適應調節用藥量及用藥時間,慎重給藥。 (2) 應用注射用頭孢匹胺時,為防止出現耐藥菌,原則上應確定敏感性后用藥,給藥療程應控制在治療疾病所需的最短時間內。 (3) 對青霉素類抗生素有過敏史的病人;本人或雙親、兄弟姐妹中支氣管哮喘、皮疹蕁麻疹等過敏體質的病人;嚴重
概述注射用頭孢匹胺鈉的藥代動力學
健康成人靜注500 mg和1 g時,血中濃度于5分鐘后分別達到163 ug/mL和264 ug/mL,于12小時后分別降到10.7 ug/mL和17.7 ug/mL,血中半衰期約4.5小時。經1小時靜滴1 g和2 g時,滴注結束時的血中濃度達到峰值,分別為215 ug/mL和306 ug/mL,
簡述頭孢匹羅的用途
硫酸頭孢匹羅是一種最新型的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該藥由德國Hoechst研制成功,并于1992首先在墨西哥、瑞典上市,商品名Cefrom。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對金葡菌的抗菌作用與頭孢替安相同;對綠膿桿菌與哌拉西林、慶大霉素相似。對β-內酰胺酶,包括各種質體介導的青霉素酶和染色體介導的頭孢菌素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