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桿菌腸球菌二聯活菌多維顆粒的作用介紹
1.本品與抗菌藥同服可減弱其療效,應分開服用。 2.鉍劑、鞣酸、藥用炭、酊劑等能抑制、吸附活菌,不能并用。......閱讀全文
枯草桿菌腸球菌二聯活菌多維顆粒的作用介紹
1.本品與抗菌藥同服可減弱其療效,應分開服用。 2.鉍劑、鞣酸、藥用炭、酊劑等能抑制、吸附活菌,不能并用。
枯草桿菌腸球菌二聯活菌多維顆粒的成份
本品為復方制劑,每袋(1克)含活菌凍干粉37.5毫克,內有活菌1.5億個[屎腸球菌1.35×108個
枯草桿菌腸球菌二聯活菌多維顆粒的用法用量
本品為兒童專用藥品,2歲以下兒童,一次1袋,一日1~2次;2歲以上兒童,一次1~2袋,一日1~2次,用40℃以下溫開水或牛奶沖服,也可直接服用。
枯草桿菌腸球菌二聯活菌多維顆粒的功能主治
適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營養不良,腸道菌群紊亂引起的腹瀉、便秘、腹脹、腸道內異常發酵、腸炎,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腸粘膜損傷等癥。
枯草桿菌腸球菌二聯活菌多維顆粒的注意事項
1. 直接服用時應注意避免嗆咳,不滿3歲的嬰幼兒不宜直接服用。 2. 本品為活菌制劑,切勿將本品置于高溫處,溶解時水溫不宜超過40℃。 3.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4. 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5. 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6. 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枯草桿菌的特性及其臨床應用
? 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人類對生命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腸道菌群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性,營養學家也更加關注益生菌的保健作用。益生菌之一的枯草桿菌在臨床的應用也越來越廣。筆者就枯草桿菌談談自己的幾點認識和見解。??? 1 枯草桿菌的形態結構與特性??? 枯草桿菌是芽孢桿菌屬
腸球菌三聯活菌膠囊的藥理作用
本品可直接補充人體正常生理細菌,調整腸道菌群平衡, 抑制并清除腸道中致病菌,減少腸源性毒素的產生,促進機體對營 養物的消化,合成機體所需的維生素,激發機體免疫力。
腸球菌三聯活菌膠囊的用法用量
飯后半小時溫水服用,一日2次,一次2~4粒,重癥加倍。 兒童用藥酌減,嬰幼兒服用時可將膠囊內藥粉用溫開水或牛奶沖服。
腸球菌三聯活菌膠囊的適應癥
主治因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急慢性腹瀉;也可用于治療輕、 中型急性腹瀉,慢性腹瀉及消化不良、便秘,腹脹。
腸球菌三聯活菌膠囊的藥代動力學
本品服用后,所含三種有益菌可迅速地到達腸道,能在 其中定植。第二天,可從服用者糞便中檢查出目的菌。第三、四天菌 量達到高峰,第八天維持正常。
關于整腸生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的藥理藥物作用介紹
一、藥理作用: 本品以活菌進入腸道后,對葡萄球菌、酵母樣菌等致病菌有拮抗作用,而對雙歧桿菌、乳酸桿菌、擬桿菌、消化鏈球菌有促進生長作用,從而可調整菌群失調達到治療目的。本品可促使機體產生抗菌活性物質、殺滅致病菌。此外通過奪氧生物效應使腸道缺氧,有利于大量厭氧菌生長。 二、藥物作用: 1.抗
枯草桿菌的作用機制介紹
1、競爭作用 枯草芽孢桿菌的競爭作用主要包括營養競爭和空間位點競爭兩個方面。枯草芽孢桿菌在空間位點競爭上占更多優勢,即在動物組織表面或植物體內及植物生長的土壤中快速、大量繁衍和定植,有效地阻止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干擾植物病原微生物對植物侵染,破壞病原微生物在植物上的定殖,從而達到抑菌控病效果。
簡述屎腸球菌的作用機理
屎腸球菌進入動物腸道后,主要通過以下四個途徑產生作用: ①快速黏附腸道黏膜。通過排阻效應抑制病原菌黏附腸道,形成腸道屏障、保護腸道健康、維持微生態平衡。 ②代謝過程中產生乳酸、細菌素和過氧化氫等物質。可以降低腸道pH值、抑制動物病原菌繁殖、維持和調整腸道微生態平衡、減少腸道內毒素與尿素酶的含
腸道菌群失調的治療
1 、全身支持療效:對施行大手術患者,手術前注意補充營養,亦可肌注丙種球蛋白以提高機體免疫機能。有研究表明,潰結患者肌注入免疫球蛋白可使結腸內乳酸桿菌和雙岐桿菌增加,某些條件致病菌減少。也可試用注射轉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胸腺素等,亦可用白細胞介素2,每次5萬單位肌內注射,10日為一療程,可連續
腸道菌群失調的治療介紹
1 、全身支持療效:對施行大手術患者,手術前注意補充營養,亦可肌注丙種球蛋白以提高機體免疫機能。有研究表明,潰結患者肌注入免疫球蛋白可使結腸內乳酸桿菌和雙岐桿菌增加,某些條件致病菌減少。也可試用注射轉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胸腺素等,亦可用白細胞介素2,每次5萬單位肌內注射,10日為一療程,可連續
關于腸球菌的基本介紹
腸球菌為革蘭陽性(G+)球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環境及人和動物消化道內。20世紀80年代以來,腸球菌嚴重感染的發生率和病死率明顯升高,并且由于腸球菌的固有耐藥和獲得性耐藥使許多常用抗菌藥物在治療腸球菌感染時失敗。因此,從分子水平對腸球菌致病因子、腸球菌引起的感染機制與治療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整腸生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的簡介
整腸生是消化系統藥物,成分:地衣芽孢桿菌,用于細菌或真菌引起的急、慢性腸炎、腹瀉。也可用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胃腸道菌群失調的防治。 一、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2粒;兒童,一次1粒;一日3次;首次加倍。對吞咽困難者,服用時可打開膠囊,將藥粉加入少量溫開水或奶液混合后服用。 二、注意事項: 1
活菌計數的基本介紹
活菌計數法又稱間接計數法。活菌計數法是在一定濃度的定量藥物內加入定量的試驗菌,經過一定時間培養后,取樣進行活菌計數。活菌計數是將定量的藥物與試驗菌作用后的混合液稀釋后加入瓊脂培養基,制成平板,培養后數平板上形成的菌落數。直接計數法測定到的是死、活細胞總數,而間接計數法測得的僅是活菌總數。這類方法
關于腸球菌肺炎的基本介紹
腸球菌肺炎系腸球菌引起的急性肺化膿性炎癥,在細菌性肺炎中占少數,多為院內感染,近年來逐漸受到人們注意及重視。少數患者可合并腸球菌敗血癥。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嚴格無菌操作避免濫用抗菌藥物。
關于腸球菌肺炎的檢查介紹
1.實驗室檢查 外周血象檢查示白細胞數多升高。合并菌血癥或敗血癥時血細菌培養可陽性。 2.其他輔助檢查 X線胸片可見斑片狀密度增高影或大葉性密度增高影。
整腸生顆粒的藥理作用
本品以活菌進入腸道后,對葡萄球菌、酵母樣菌等致病菌有拮抗作用,而對 雙岐桿菌、乳酸桿菌、擬桿菌、消化鏈球菌有促進生長作用,從面可調整菌群失調達到治療目的。本品可促使機體產生抗菌活性物質、殺滅致病菌。此外通過奪氧生物效應使腸道缺氧,有利于大量厭氧菌生長。
關于腸球菌肺炎的治療預后介紹
1、治療 腸球菌的耐藥率極高,對青霉素、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常常耐藥。可選用萬古霉素、氨芐西林、哌拉西林、紅霉素或與喹諾酮類抗菌藥物聯合應用。 2、預后 單純腸球菌肺炎經用敏感抗生素治療,一般預后良好。若抗生素使用不當,腸球菌可引起敗血癥,并可導致死亡。利奈唑胺可以用于治療腸球菌所致感染。
關于腸球菌的致病性介紹
一般而言,腸球菌的毒力不高。與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化膿性鏈球菌相比,腸球菌對大多數動物的半數致死量(LD50)值相當高,而且腸球菌很少引起蜂窩織炎和呼吸道感染。 腸球菌只有在宿主組織寄殖,耐機體非特異及免疫防御機制,并引起病理改變,才能導致感染。粘附測定顯示腸球菌可通過細菌表面表達的為粘附素,吸附
關于腸球菌的耐藥性介紹
腸球菌由于其細胞壁堅厚,對許多抗生素表現為固有耐藥。其耐藥性包括固有耐藥、獲得性耐藥2種。腸球菌對青霉素敏感性較差,對頭孢菌素類耐藥。腸球菌對青霉素耐藥的主要機制為細菌產生一種特殊的青霉素結合蛋白(PBP5),后者與青霉素的親和力減低,從而導致耐藥。此種耐藥以屎腸球菌多見。青霉素不能致腸球菌自溶
關于屎腸球菌的主要特性介紹
屎腸球菌為圓形或橢圓形,呈單個、成對或短鏈狀排列的革蘭氏陽性球菌,無芽孢、無鞭毛,為需氧或兼性厭氧菌,油鏡下觀察屎腸球菌菌體多單生,對生和鏈狀較少。屎腸球菌對營養要求較高,在血平板上經37℃培養18h后,可形成灰白色、不透明、表面光滑、直徑0.5~1mm大小的圓形菌落,無溶血現象出現,在YPD和
簡述酪酸梭菌活菌膠囊的藥-物相互作用
1、酪酸梭菌對氨芐青霉素、頭孢唑啉、頭孢呋辛、四環素、氯霉素、呋喃唑酮(痢特靈)、復方新諾明和氟哌酸等敏感,與此類抗菌藥同時服用可減弱其療效,應分開服用(間隔2-3個小時)。 2、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一例高海拔地區小兒特大面積燒傷診療分析
1 臨床資料?患兒男,6 歲,回族,因“全身大面積開水燙傷7 d”為主訴入院,門診以“熱燒傷90%(II-I°80%)合并燒傷創面膿毒癥"為診斷,于2013 年1 月07 日14:30 收住我科。入院診斷:淤熱燒傷90%(III°80%)特殊部位:面、雙手、會陰;于燒傷創面膿毒癥。查體:體溫T:39
腸球菌屬的分類
糞腸球菌(E.faecalis) 屎腸球菌(E.faecium)鳥腸球菌(E.avium) 酪黃腸球菌(E.casseliflavus)堅忍腸球菌(E.durans) 雞腸球菌E.galinarum)芒地腸球菌(E.mundii) 惡臭腸球菌(E.maladoratum)希拉腸球菌(E.hirae)
腸球菌及檢驗
一、概況 細菌分類學上,腸球菌屬早期并不存在,現今的一些菌種本歸屬于鏈球菌屬,1989年,依據Facklam和Collins的分類,腸球菌屬內包括十二個種及一個變異株,它們是: 糞腸球菌(E.faecalis) 屎腸球菌(E.faecium) 鳥腸球菌(E.avium) 酪黃腸球菌(E.c
腸球菌及檢驗
一、概況 細菌分類學上,腸球菌屬早期并不存在,現今的一些菌種本歸屬于鏈球菌屬,1989年,依據Facklam和Collins的分類,腸球菌屬內包括十二個種及一個變異株,它們是: 糞腸球菌(E.faecalis) 屎腸球菌(E.faecium) 鳥腸球菌(E.avium) 酪黃腸球菌(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