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RNA剪接調控研究方面新的進展
近日,PNAS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營養科學研究所馮英研究組的最新研究進展。該研究揭示了RNA二級結構在剪接調控中的新機制,并首次證明了MYC調控蛋白FUBP1同樣具有剪接調控活性。 RNA剪接是連接轉錄與翻譯的重要橋梁,也是生物體蛋白質多樣性的重要保證。在真核生物中,mRNA前體被剪接成為成熟的mRNA一般需要在多種蛋白質及snRNA的幫助下,經歷兩步轉酯剪接反應來完成。目前對于第二步剪接反應的調控知之甚少。 馮英研究組在前期工作中發現了一種特殊的mRNA前體,該前體在剪接反應已經開啟的情況下,僅將轉酯反應進行到第一步即停止,第二步反應則被完全抑制。馮英研究員指導的博士生李璜等研究人員對造成這一特殊現象的機制進行了深入研究。利用多種體外、體內的剪接模型以及定點突變,研究組發現剪接位點附近形成的RNA二級結構會顯著抑制第二步剪接反應的發生;同時還發現單鏈DNA結合蛋白FUBP1通過與剪接沉默子(ESS)元件結......閱讀全文
PNAS:RNA剪接調控研究方面新的進展
近日,PNAS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營養科學研究所馮英研究組的最新研究進展。該研究揭示了RNA二級結構在剪接調控中的新機制,并首次證明了MYC調控蛋白FUBP1同樣具有剪接調控活性。 RNA剪接是連接轉錄與翻譯的重要橋梁,也是生物體蛋白質多樣性的重要保證。在真核生物中,mRNA前體被剪
RNA 剪接
中文名稱RNA 剪接英文名稱RNA splicing定 義在真核細胞核中從RNA初始轉錄物切除內含子,連接外顯子形成成熟的mRNA的過程。應用學科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細胞遺傳(二級學科)
概述RNA剪接的類型
RNA剪接及其機制的研究,不僅解決了不連續基因“連續”轉錄產物的問題,而且對于了解不連續基因的起源乃至整個生命起源與進化等問題,均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另外,由此發現了核酸分子的催化功能,進一步拓寬了對于酶的認識。不連續基因中的介入序列稱為內含子;被內含子隔開的基因序列稱為外顯子(exon)。一個
關于RNA剪接的簡介
大多數脊椎動物基因的編碼序列,無論是編碼多肽的基因還是編碼除mRNA以外的RNA分子的基因,都是由非編碼的間隔序列(內含子)分隔為各個外顯子部分。這些基因的外顯子和內含子都轉錄在一條初級RNA轉錄分子中,接下來,此初級RNA轉錄分子要經過RNA剪接,此過程包括一系列的加工反應:RNA的內含子部分
關于RNA剪接的定義介紹
RNA剪接是真核細胞基因表達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生物過程,通過RNA剪接,可以產生許多具有功能的,帶有編碼信息的mRNA,它對生物的發育及進化至關重要。所以RNA剪接識別是正確理解基因表達過程的重要一步,而剪接的識別的關鍵是依賴于剪接位點的判定。真核細胞pre-mRNA的剪接位點處存在一定的序列保守
關于RNA剪接的基本介紹
RNA剪接 (RNA splicing)是指從DNA模板鏈轉錄出的最初轉錄產物中除去內含子,并將外顯子連接起來形成一個連續的RNA分子的過程。RNA剪接機制的研究,是80年代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領域中最有生機的研究課題之一,它不僅解決不連續基因轉錄產物的剪接問題,而且對于了解不連續基因的起源乃至
RNA剪接為什么會出錯
“這項研究不僅提出了用小分子藥物治療維斯科特-奧爾德里奇綜合征的新目標,而且為RNA剪切的基礎生物學提供了新的線索,這是一個重要的但尚未完全被理解的過程,”共同通信作者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說,他是Salk基因表達實驗室的教授和Roger Guillemin主席。患
關于RNA剪接第Ⅱ類內含子的自我剪接介紹
第Ⅱ類內含子,其5’剪接點和3’剪接點的序列多為…外顯子…↓GUGCG…內含子…嘧啶堿AU↓…外顯子…,除了剪接點序列特征之外,在離3’剪接點上游6-12bp有一段比較保守的序列,一致序列為CUCAC,在這一保守序列A的兩側各有一段3~5核苷酸的短序列能與上游方向的核苷酸互補,而A總是不包含在這
環形RNA可變反向剪接和可變剪接表達圖譜被系統繪制
6月30日,國際學術期刊Genome Research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計算生物學研究所楊力研究組和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玲玲研究組關于環形RNA研究的最新進展:Diverse alternative back-splicing and alternative spl
RNA剪接和基因沉默之間的聯系
為了識別在RNA干涉(RNAi)和微RNA介導的基因表達調控中所涉及的因素,Gary Ruvkun及其同事對86種真核生物進行了系統發生分析,所得到的候選物再用轉錄和蛋白組相互作用數據進行Bayesian分析,來估計它們參與小RNA調控的概率。所識別出的小RNA輔因子中大約一半是RNAi沉默所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