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所近日研發出一種納米復合探針,用于檢測水樣中銅離子的新方法,并據此原理開發出針對“染色中草藥”中銅殘留的現場可視化鑒別技術。該研究成果已在美國化學協會的《分析化學》期刊上發表。 銅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營養素,對于人體器官的發育和功能有重要影響,但是過量的銅攝入能使蛋白質變性,從而失去生理活性,誘導疾病的產生。近年來,一些不法商家為了使中草藥的顏色更鮮艷,“賣相”更好,利用含銅無機鹽對藥材進行著色和增重,使中草藥成了“毒膠囊”。 染色后的中草藥很難通過傳統的“眼看、手摸、鼻聞、口嘗、水試、火燒”等傳統經驗進行性狀鑒別,研究人員以快速判斷鑒別中草藥的安全性為目標,通過將兩種不同波長發射的量子點通過共價連接形成復合物,獲得了對不同水樣及中草藥中微量銅的具有靈敏性和特異性識別的納米雜交熒光探針,能迅速識別銅離子。 由于銅離子對不同發射量子點的淬滅效果有區......閱讀全文
中科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王素華研究團隊近期在重金屬離子污染現場快速敏感檢測研究領域中取得重要進展,建立了可視化檢測的新方法,并研制出新型的可視化傳感器。相關研究成果分別發表在美國化學會的Analytical Chemistry、英國皇家化學會的Journal of Materia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10月17日,第二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質譜大會)在浙江大學紫荊港校區體育館盛大開幕,本次大會由中國化學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浙江大學化學系承辦。浙江大學副校長羅建紅教授、南京大學陳洪淵院士、中
2015年5月8日-11日,第十二屆全國分析化學年會在美麗的武漢洪山大禮堂舉辦,本次會議由中國化學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辦、華中師范大學承辦,會議每三年一次,旨在交流與探討分析化學學科的新成就、新進展和新技術。本次會議吸引到分析化學領域的院士、專家、學者2000余人。 5
2010年8月22日上午,連續三天的“第三屆全國生命分析化學學術報告與研討會”接近尾聲。本屆大會期間共舉辦院士論壇、技術論壇、青年論壇、生物納米技術論壇、前沿論壇等多個專業論壇,使得每位與會專家都能夠得到相互交流學習的機會。22日上午11點30分,第三屆全國生命分析化學學術報告與研討會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香港研究資助局(RGC)關于設立聯合科研資助基金的協議,雙方每年共同資助中國內地與香港地區研究人員間的合作研究項目。經過公開征集,2020年度共收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香港研究資助局聯合科研資助基金項目申請239份。經初步審查并與香港方核對清單,確定有
編 號 論文題目 作 者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繼20日開幕式及大會報告后(詳情請點擊:了解最新進展 共享學術盛宴 看第五屆全國原子光譜會議),今日,分析測試百科網繼續為您帶來第五屆全國原子光譜及相關技術學術會議分會場精彩報告。部分報告嘉賓合影分會場現場山東大學 閆兵教授 首先由山東大學閆兵教授帶來報告,題目是“Explo
序號項目名稱聯合單位301籽鵝開產節律基因的篩選、功能驗證及調控機制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302承載三明治式免疫激活因子的LTB-MEP-PEI納米微球免疫活性研究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303玉米移栽生物質缽育秧盤制備方法及成型機理研究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304黑龍江主產區稻米有機揮發性成分分布特征及影響因子
2011年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共評審出擬獲獎項目248項,現予以公示。自公示之日起一個月內為公示期。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本公告公示的項目有異議,均可在公示期內,以書面形式向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司提出。 2011年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
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達2014年第一批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本批計劃共計1354項,其中制定932項,修訂422項;強制性標準133項,推薦性標準1210項,指導性技術文件11項。 本文摘取了新一批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中同實驗室儀器和分析測試技術有關的部分。其中的亮點包括: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