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生成數據訓練AI或導致模型崩潰
《自然》24日正式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指出了一個人工智能(AI)嚴重問題:用AI生成的數據集訓練未來幾代機器學習模型,可能會嚴重“污染”它們的輸出,這被稱為“模型崩潰”。研究顯示,原始內容會在9次迭代以后,變成不相關的“胡言亂語”(演示中一個建筑文本最終變成了野兔的名字),這凸顯出使用可靠數據訓練AI模型的重要性。 生成式AI工具越來越受歡迎,如大語言模型等,這類工具主要用人類生成的輸入進行訓練。不過,隨著這些AI模型在互聯網不斷壯大,計算機生成內容可能會以遞歸循環的形式被用于訓練其他AI模型或其自身。 包括英國牛津大學在內的聯合團隊一直在進行相關研究,并在去年論文預印本中提出這一概念。在正式發表的論文中,他們用數學模型演示了AI可能會出現的“模型崩潰”。他們證明了一個AI會忽略訓練數據中的某些輸出(如不太常見的文本),導致其只用一部分數據集來自我訓練。 團隊分析了AI模型會如何處理主要由AI生成的數據集。他們發現,給模......閱讀全文
AI語言模型“提速”藥物發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762.shtm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塔夫茨大學研究人員設計出一種基于大型語言模型(如ChatGPT)的人工智能算法,這種稱為ConPLex的新模型可將目標蛋白與潛在的藥物分子相匹配,而無需執行計算分子結
論文敲公式敲到“崩潰”?-AI掃描提升輸入效率
畢業季臨近,全國高校畢業生陸續進入忙碌的“答辯季”。對于理工科學生而言,論文中的數理化公式,稍不注意就容易輸錯,手動輸入誤差難以避免。近日,合合信息旗下掃描全能王上線“公式識別”功能,通過“試卷掃描”模式即可使用相關功能。基于前沿的人工智能(AI)掃描技術,該功能可以精準識別、提取復雜公式,并將La
AI視頻生成模型Sora來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625.shtm
華為發布大模型時代AI存儲新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751.shtm
模擬芯片大幅削減AI模型運行能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7457.shtm
Science:谷歌AI新模型預測天氣快又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459.shtm編譯 | 辛雨 圖片來源:Carlos Munoz Yague 人工智能(AI)公司Google DeepMind開發的機器學習模型GraphCast,在“3至
模擬芯片大幅削減AI模型運行能耗
模擬計算機芯片運行人工智能(AI)語音識別模型的效率是傳統芯片的14倍,有可能為AI研究中巨大且不斷增長的能源消耗以及全球范圍內通用數字芯片短缺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這一新產品由IBM Research開發,概述這項工作的論文發表于《自然》。研究人員聲稱,模擬芯片可以減少人工智能發展的障礙。
AI大模型“源”煉造客服大腦
2018年至今,NLP領域經歷了非常大的變化,Transformer、ELMO、BERT、GPT-3,再到最近的ChatGPT(GPT 3.5的微調)的突破,NLP在預訓練大模型的暴力拆解路上越走越遠,這也讓各行業開始相信:很多之前無法做到的場景、效果,現在可以有新的解法和落地。 智能客服,是
AI大模型走出“泡沫期”未來何如
今年3月ChatGPT-4上線以來,國內科技龍頭企業密集推出人工智能大模型,百度“文心一言”、阿里云“通義千問”、華為“盤古”、360“智腦”、昆侖萬維“天工”、京東“靈犀”、科大訊飛“星火”、騰訊“混元”、商湯“日日新”等大模型先后登場,呈現百花齊放、迅猛發展的態勢。截至2023年10月初,國
AI模型搜尋癌癥線索速度遠超以往
質譜儀可以檢測人體細胞中糖分子的不同結構。圖片來源:馬格努斯·戈坦德/倫德伯格研究基金會科技日報北京7月10日電 (記者張夢然)瑞典哥德堡大學團隊開發了一種人工智能(AI)模型,通過糖分析增加檢測癌癥的可能性。與當前的半手動方法相比,AI模型能在幾秒鐘內準確發現異常。研究結果發表在新一期《自然·方法
AI模型可為癌癥患者選擇最佳療法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和Pangea?Biomed制藥公司的科學家,成功開發出一種人工智能(AI)模型“DeepPT”,可以幫助醫生為癌癥患者選擇最佳療法。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自然·癌癥》雜志。“DeepPT”通過預測患者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圖
新AI模型或更準確預測氣象災害
與傳統模型相比,SEEDS能更快、更高效地預測災害天氣。圖片來源:美國趣味科學網站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谷歌公司最近發布了一款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模型——可擴展集成包絡擴散采樣器(SEEDS)。該公司稱,SEEDS能提供更準確的天氣預報信息,比傳統方法成本更低,而且能檢測到難以發現的極端天氣
AI重現黑洞耀斑的3D模型
美國科學家利用類似CT掃描的3D技術重建了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附近的高能爆發事件圖,更清晰地呈現了黑洞周圍的亮斑是如何形成的。研究結果4月22日發表于《自然—天文學》。超級計算機模擬顯示,以吸積盤結構繞黑洞旋轉的物質會在名為耀斑的高能事件中周期性噴發,這類事件可在X射線、紅外線和無線電波
新AI模型或更準確預測氣象災害
谷歌公司最近發布了一款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模型——可擴展集成包絡擴散采樣器(SEEDS)。該公司稱,SEEDS能提供更準確的天氣預報信息,比傳統方法成本更低,而且能檢測到難以發現的極端天氣事件。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科學進展》雜志。 谷歌表示,SEEDS模型與ChatGPT等流行的大型
AI模型準確進行天氣預測與氣候模擬
《自然》23日報道了一種人工智能(AI)模型。該模型名為“NeuralGCM”,結合了流體動力學與神經網絡,能進行準確的天氣預測和氣候模擬。模型超越了部分現有模型,與傳統模型相比,有望節省大量算力。“NeuralGCM”模型結構。其結合了傳統的流體動力學求解器和用于小尺度物理的神經網絡。圖片來源
用AI識別AI:西湖大學研究可檢測AI生成文本
虛假新聞、惡意產品評論、剽竊……ChatGPT、 GPT-4等AI大語言模型的應用帶來便利,但其誤用也帶來一系列問題。西湖大學工學院張岳教授的“文本智能實驗室”日前發布的一項研究提出一種高準確率、高速、低成本、通用的新文本檢測方法——Fast-DetectGPT,無需訓練即可識別各種AI大語言模型生
劉聰:中國AI大模型也要走“直道沖鋒”之路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384.shtm
AI模型可預測癌癥原發灶位點
根據《自然·醫學》雜志7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達納-法伯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方法,使識別一些神秘癌癥的原發灶位置變得更容易。 研究人員利用近3萬名22種已知癌癥的患者數據來訓練機器學習模型,它可分析大約400個基因序列,這些基因經常在癌癥中發生突變。然后,研究人員使用
AI模型可預測癌癥原發灶位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190.shtm根據《自然·醫學》雜志7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達納-法伯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方法,使識別一些神秘癌癥的原發灶位置變得更容易。 在原發灶不明的癌癥中,癌
頂流AI大模型集結中關村科學城
6月14日上午,2024北京智源大會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開幕,大會現場具身智能機器人Galbot和國內主流大模型展覽區備受關注。 在展覽區,記者看到銀河通用首代具身智能機器人Galbot正忙著為嘉賓“送吃送喝”。收到指令后,Galbot自主導航到貨架,通過“視覺”鎖定貨架上的目標
讓AI模型更通用的新技術入選NeurIPS
??近日,人工智能(AI)研究領域頂級會議NeurIPS(神經信息處理系統大會)正式在官網公布NeurIPS 2020接收論文表。中科院計算所與阿里安全圖靈實驗室、鵬城實驗室共同完成的《啟發式領域適應》(Heuristic Domain Adaptation)獲錄入選。 如何更好地將AI在某一場
生成式AI時代,大模型數據安全如何保障?
在生成式AI(人工智能)時代,數據安全的出路可能會是“用魔法打敗魔法”,知識產權保護也可能要提前到token(字符串)層面。4月26日,在2024中關村論壇上,人工智能企業與學者就AI大模型的數據安全問題進行了討論。中關村論壇數據安全治理與發展論壇現場? 澎湃新聞記者 秦盛 攝“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
頂流AI大模型集結中關村科學城
6月14日上午,2024北京智源大會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開幕,大會現場具身智能機器人Galbot和國內主流大模型展覽區備受關注。 在展覽區,記者看到銀河通用首代具身智能機器人Galbot正忙著為嘉賓“送吃送喝”。收到指令后,Galbot自主導航到貨架,通過“視覺”鎖定貨架上的目標
“達爾文”大模型發布-為生物領域打造AI大腦
7月4日,賽靈力聯合清華珠三角研究院、賽業生物、大灣區科創中心共同舉辦達爾文大模型發布會。達爾文大模型基于多元、多模態復雜數據和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對生物領域的復雜系統建模和分析進行深入研究,為生物學產業、研究和應用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達爾文提出進化論,闡述物種進化的基本原理,即適者生存。對應的,達爾
AI模型可提供快速可靠的心臟健康評估
來自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謝菲爾德大學和利茲大學的團隊共同開發出一種智能計算機模型,可利用人工智能(AI)分析心臟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結果。這種自動化技術不僅能為患者提供快速可靠的心臟健康評估,還能顯著節省時間和資源。論文發表于近日出版的《歐洲放射學實驗雜志》上。研究人員表示,AI模型能精確測定心
AI模型可提供快速可靠的心臟健康評估
來自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謝菲爾德大學和利茲大學的團隊共同開發出一種智能計算機模型,可利用人工智能(AI)分析心臟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結果。這種自動化技術不僅能為患者提供快速可靠的心臟健康評估,還能顯著節省時間和資源。論文發表于近日出版的《歐洲放射學實驗雜志》上。研究人員表示,AI模型能精確測定心
ChatGPT的拷問:何為AI倫理、AI治理
前不久,AI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席卷全球,完成了AI第一次大規模的自傳播。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現象級應用,ChatGPT可能引發的信任、責任、倫理、法律等問題也很快引發各界關注與擔憂。近年來,不少關于人工智能(AI),并和人類生產、生活關系緊密的議題被廣泛討論,諸如“如何應對AI可能對社會產生
“AI+”時代-|-AI“解碼”免疫系統
人體免疫系統包含了很多有關身體健康的信息,其中的關鍵部分就包含在血液中。醫學界提出了一個大膽設想:通過創建一個萬能的血液測試,采集免疫系統與病原體之間的反應信息,繪制“免疫圖譜”,從而解碼免疫系統中的信息,及時在疾病惡化前篩查確診。那么,什么樣的平臺能提供足夠的計算力,不斷通過機器學習和精準模型
ChatGPT的拷問:何為AI倫理、AI治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707.shtm 前不久,AI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席卷全球,完成了AI第一次大規模的自傳播。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現象級應用,ChatGPT可能引發的信任、責任、倫理、法律等問題也很快引發各
劍橋AI模型:如果100%人口戴口罩,疫情將會怎樣?
多國人員聯合最新研究顯示,戴口罩的作用比社會封鎖+社交隔離還要大。即使口罩是非醫療用或自制的,也可以減少病毒傳播。只要100%人口戴口罩,社會真的可以完全正常運轉。 為什么中國和韓國可以在短時間內就壓制住病毒? 為什么日本在社會秩序照常的情況下疫情甚至一直不溫不火、沒有爆發? 為什么擁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