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苔蘚物種多樣性?
要提高苔蘚物種多樣性,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保護和恢復棲息地設立自然保護區或保護地,減少人類活動對苔蘚原生棲息地的干擾和破壞。恢復受損的生態系統,如植樹造林、修復濕地等,為苔蘚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控制污染減少空氣、水和土壤污染,降低污染物對苔蘚及其生境的危害。合理管理水資源確保有穩定且適宜的水分供應,例如通過合理的水資源調配和保護濕地來維持適宜的濕度條件。減少干擾限制過度的采伐、放牧、旅游開發等活動,避免對苔蘚生境的直接破壞。促進生態連通性建立生態廊道,連接破碎的生境,促進物種交流和基因流動,增加苔蘚物種的擴散和定殖機會。加強監測和研究持續監測苔蘚物種多樣性的變化,深入研究其生態需求和與環境的相互關系,為保護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公眾教育與宣傳提高公眾對苔蘚物種多樣性重要性的認識,增強保護意識,鼓勵公眾參與保護行動。引入適宜物種在經過科學評估和嚴格監管的前提下,引入當地原生的、對生態系統有益的苔蘚物種,豐富物種組成。改善土壤......閱讀全文
兩例線狀扁平苔蘚病例分析
病例介紹例1,女,60歲。左腰、臀部帶狀皮疹半年余。患者半年前左腰部出現紅色丘疹,無自覺癥狀,丘疹逐漸增大、增多,呈線狀向左臀部延伸,自用“皮炎平”效果不佳,為進一步診治于2013年12月來 我院。既往體健,家族中無類似疾病患者。體格檢查:一般情況好,各系統檢查未見異常。皮膚科檢查:左腰、臀
摩擦性苔蘚樣疹的基本介紹
摩擦性苔蘚樣疹又名兒童丘疹性皮炎、肘膝復發性夏季糠疹、沙土皮炎,為學齡前兒童在夏秋季節常見的皮膚病,男多于女,表現為暫時性外傷性非特異性炎癥反應,以患兒手背、前臂、肘、膝部出現散在性小丘疹,有時有輕度苔蘚樣變為臨床特征。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接觸砂土、青草、冷水、玩具等有關,或者嬰幼兒睡粗糙的
陰囊單發性扁平苔蘚病例分析
1 臨床資料 患者男,35 歲,陰囊部暗褐色斑塊 2 個月余。 患者 2 個月前無明顯誘因陰囊部出現一小丘疹,逐 漸增大,伴明顯瘙癢,偶有疼痛。曾就診于本院以皮 炎給予乙氧苯柳胺軟膏及老鸛草軟膏半月余,效果 欠佳,遂再次就診,給予手術切除并作組織病理檢 驗,隨訪觀察至今無復發。既往體健,體格檢查無異
扁平苔蘚樣角化病病例分析
扁平苔蘚樣角化病(LPLK)為暗褐色丘疹或小斑 塊,本病臨床上并不少見,其臨床表現及組織病理改變 易造成誤診,現將我科診治 2 例報告如下。?1 病例資料 例 1.患者女,82 歲。 因左額部暗褐色斑塊1 個月 余,于 2016 年 3 月 2 日來我院就診。 患者 1 個月前無 明顯誘因左
苔蘚物種監測系統的優點有哪些?
苔蘚物種監測系統具有以下優點:高靈敏度:苔蘚對環境變化非常敏感,能夠在污染濃度較低時就顯示出響應,可作為環境早期污染的預警指標。廣泛分布:苔蘚在各種生態系統中都有分布,無論是城市、森林、濕地還是高山等,這使得監測范圍廣泛且全面。長期積累性:能夠長時間積累污染物,從而反映環境污染物的長期變化和累積效應
治療摩擦性苔蘚樣疹的方法介紹
去除病因,避免不良的外界刺激。 1.全身治療 有瘙癢不適癥狀者,可口服抗組胺藥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2.局部治療 外用爐甘石洗劑或糖皮質類固醇類軟膏,如丁酸氫化可的松軟膏。
德國欲建苔蘚墻治理空氣污染
德國西南部城市斯圖加特的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幾乎年年超出歐盟標準,近幾個月來頻繁拉響污染警報。為治理空氣污染,市政府決定斥資近40萬歐元,在污染嚴重地區建一堵苔蘚墻。 承建苔蘚墻的斯圖加特大學3月18日介紹說,苔蘚可通過不同機制減少粉塵污染,能夠去除空氣中大約75%的顆粒物。一方面,
治療慢性單純性苔蘚的相關介紹
治療的目的主要是止癢,避免患者因瘙癢而搔抓,從而進一步加重病情。 1.系統治療 可選用抗組胺類藥物、鈣劑等對癥止癢,輔以維生素B族內服;瘙癢嚴重者可選用鎮靜劑;皮疹泛發者可予普魯卡因靜脈封閉或聯合使用雷公藤類藥物。 2.局部治療 可選用糖皮質激素軟膏、霜劑或溶液外用,肥厚者可封包或是聯合
急性泛發性扁平苔蘚病例分析2
1.3診斷?1.3.1急性泛發性扁平苔蘚?診斷依據:①口腔扁平苔蘚病史;②起病急,口腔表現為黏膜的糜爛、結痂,皮膚表現為紫紅色斑丘疹;③實驗室檢查和口腔黏膜組織及皮膚組織病理檢查;鑒別診斷:藥物過敏性口炎:病損可單發于口腔,也可伴有皮膚損害。口腔病損好發于唇、頰、舌和上腭。常見病損為單個或幾個大小不
關于慢性單純性苔蘚的分類介紹
1.局限性神經性皮炎 90%以上好發于頸部,其次為肘、骶、眼瞼、腘窩等處,首先感覺局部瘙癢,后出現集簇的粟粒至米粒大正常皮色或淡褐色、淡紅色多角形扁平丘疹,稍具光澤,覆蓋少量秕糠狀鱗屑,進而丘疹互相融合成片,因癢常搔抓刺激皮膚漸增厚,形成苔蘚樣變,境界清楚,患處皮損周圍常見抓痕,有血痂形成。
急性泛發性扁平苔蘚病例分析1
1.資料與方法?1.1基本資料?患者,男,49歲,主訴:口腔黏膜潰爛1周余。現病史:患者1年前因進食刺激食物疼痛不適就診外院,診斷為“口腔扁平苔蘚”,在該醫院治療(具體不詳),效果欠佳。半月前因出現無誘因的全身皮疹伴瘙癢就診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行局部組織活檢,診斷為“扁平苔蘚”,因個人原因未
線狀扁平苔蘚臨床及組織病理分析
目???? 的探討線狀扁平苔蘚的臨床表現和組織病理學等特點。方???? 法回顧性分析 2013 年 1 月—2017 年 8 月在本院皮膚科診治的 13 例線狀扁平苔蘚患者的臨床資料。結???? 果13 例患者中,男 8 例,女 5 例,平均年齡(17.84±12.39)歲(6 ~ 47 歲)。臨床
一例泛發性光澤苔蘚病例分析
1 臨床資料 患者男, 17 歲。腹部丘疹13 年,泛發全身3 個月。患者 13 年前腹部出現膚色或淡白色丘疹,表面光滑,有光澤,針尖至粟 粒大小,觸之堅實,互不融合,無明顯自覺癥狀,曾就診于當地 醫院,診斷為“痱子”,未行處理。3 個月前皮損逐漸增多,累及 頸部、軀干、四肢、臀部,偶感瘙癢,瘙抓部
關于扁平苔蘚的檢查和治療的介紹
檢查 組織病理表現為表皮角化過度,顆粒層楔形增厚,棘層不規則肥厚,基底細胞液化變性,真皮上部以淋巴細胞為主的帶狀浸潤。不同亞型的扁平苔蘚除上述改變外,還有各自的特征性改變。 治療 1.治療慢性病灶,停用可能誘發本病的藥物。 2.外用藥物強效糖皮質激素軟膏、維a酸軟膏或鈣調神經酶抑制劑等。
簡述摩擦性苔蘚樣疹的臨床表現
夏秋多發,多見于2~5歲學齡前兒童,男孩多見。皮疹好發于手背、腕部、前臂,亦可發生于肘部、臀部、膝部。為針頭至粟粒大小丘疹,淡紅色或正常皮膚顏色,可呈輕度苔蘚樣,有時可見輕度脫屑,無水皰及滲出。皮損多對稱,但分布疏密不均。一般無自覺癥狀或輕度瘙癢。病程有自限性,自然病程4~8周。
關于摩擦性苔蘚樣疹的鑒別診斷介紹
需與蟲咬皮炎、兒童丘疹性肢端皮炎相鑒別。 1.蟲咬皮炎 有昆蟲叮咬或外出游玩史,局部皮膚出現風團樣皮疹.明顯紅腫,中心有小出血點,為蟲刺的蜇口,伴有刺痛瘙癢。 2.兒童丘疹性肢端皮炎 皮疹泛發。綠豆大小,較扁平暗紅色丘疹,開始發于下肢,漸擴展至股、臀及上肢伸側,最后可出現在面部。頸部淋巴
扁平苔蘚1例診斷及治療分析總結
【一般資料】男性,69歲,居民【主訴】性,69歲,無業周身起紫紅色斑疹鱗屑伴癢2個月。【現病史】患者2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周身開始出現片狀紫紅斑,部分上見少量脫屑,伴癢瘙癢。口服外用多種藥物(具體名稱不詳),未見好轉,今日來診,門診以“扁平苔蘚?”、“銀屑病?”收入院。【既往史】平素身體健康狀況差,糖尿
口腔扁平苔蘚的癥狀體征及診斷標準
癥狀體征 口腔扁平苔蘚是最常見的口腔粘膜疾病,網紋型一般無自覺癥狀,充血糜爛型可有進食疼痛、燒灼感等 診斷標準 中年女性多見,病損大多數左右對稱,粟粒大小的白色或灰白色丘疹組成的線條構成網紋狀病損,與正常黏膜之間沒有清晰的界限。白色線條間及四周可為正常粘膜或有充血、糜爛甚或潰瘍。必要時可進
苔蘚蟲抗癌分子首次在實驗室合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8013.shtm約30年前,科學家在苔蘚蟲體內發現了一類獨特的抗癌分子,但一直未能在實驗室合成這些分子。歷經十多年探索,美國科學家將創新性化學策略與最新的小分子結構測定技術相結合,首次在實驗室合成了其
簡述慢性單純性苔蘚的臨床表現
1.本病初發時 僅有瘙癢感,而無原發皮損,由于搔抓及摩擦,皮膚逐漸出現粟粒至綠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圓形或多角形,堅硬而有光澤,呈淡紅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因有陣發性劇癢,患者經常搔抓,丘疹逐漸增多,日久則融合成片,肥厚、苔蘚樣變,表現為皮紋加深、皮嵴隆起,皮損變為暗褐色,干燥、有細碎脫屑。斑片
口腔扁平苔蘚的分類及發病原因
分類 網紋型 由小丘疹連成的線狀白色、灰白色花紋,花紋可組成網狀、樹枝狀、環狀或半環狀等多種形狀,也可表現為白色斑塊狀。可發生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頰部最多見,大多左右對稱。 糜爛型 常在充血基礎上發生糜爛,所以又稱充血糜爛型。糜爛周圍有白色花紋或丘疹,疼痛明顯。長發生于頰、唇、前庭溝、磨
植物系統學實驗:苔蘚植物門(Bryophyta)
一、目的要求 通過對代表種類的觀察,掌握蘚綱植物 ?的形態、構造、生活史,了解不同的生活型。 二、實驗材料 葫蘆蘚屬、金發蘚屬等十幾個屬的配子體,生活的原絲體,孢蒴縱切、孢子體、精子器縱切. 三、實驗內容和方法 1.取葫蘆蘚(Funaria)配子體和孢子體,觀察下列內容
苔蘚蟲抗癌分子首次在實驗室合成
約30年前,科學家在苔蘚蟲體內發現了一類獨特的抗癌分子,但一直未能在實驗室合成這些分子。歷經十多年探索,美國科學家將創新性化學策略與最新的小分子結構測定技術相結合,首次在實驗室合成了其中8種抗癌分子。這項研究還有望合成出更多有治療潛力的新分子。相關論文發表于22日出版的《科學》雜志。苔蘚蟲科是一類在
植物系統學實驗:苔蘚植物門(Bryophyta)
一、目的要求通過對代表種類的觀察,掌握蘚綱植物的形態、構造、生活史,了解不同的生活型。 二、實驗材料葫蘆蘚屬、金發蘚屬等十幾個屬的配子體,生活的原絲體,孢蒴縱切、孢子體、精子器縱切. 三、實驗內容和方法1.取葫蘆蘚(Funaria)配子體和孢子體,觀察下列內容 : (1) 配子體形態:矮小,高約1—
泛發性色素性扁平苔蘚病例分析
1 臨床資料患者男, 56 歲。軀干四肢紫紅斑片伴瘙癢 5 年 余。患者于 5 年前無明顯誘因發現胸背部出現米粒 大的紫紅色扁平丘疹,自覺瘙癢,未予重視,此后皮 疹逐漸增多至四肢, 4 年前口腔黏膜出現白斑。患 者為明確診斷就診。患者既往體健,無肝炎、糖尿病 病史,無長期用藥史,家族中無類似疾病患者
關于慢性單純性苔蘚的鑒別診斷介紹
1.慢性濕疹 多由急性濕疹轉化而來,在病程中有滲出傾向,皮疹表現為浸潤肥厚性斑疹、斑塊,苔蘚化不明顯,伴劇癢。 2.扁平苔蘚 與神經性皮炎相同之處為圓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自覺瘙癢。區別為前者扁平丘疹較后者大,為紫紅色,有蠟樣光澤,可見Wicknam紋。同形反應好發于前臂、小腿伸側、軀干等處
苔蘚物種監測系統數據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苔蘚物種監測系統數據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幾種:描述性統計分析:計算數據的均值、中位數、標準差、方差等統計量,以描述苔蘚物種的分布、數量、生長狀況等特征的集中趨勢和離散程度。相關性分析:研究苔蘚物種特征與環境變量(如污染物濃度、氣候條件、土壤性質等)之間的相關性,判斷哪些因素對苔蘚物種有顯著影響。主成分
口腔扁平苔蘚的病理生理及臨床表現
病理生理 上皮不全角化,基底細胞液化變性,及固有層有密集淋巴細胞浸潤帶。粒層明顯,棘層肥厚者居多,少數萎縮變薄,上皮釘突呈不規則延長,下端有時變尖呈鋸齒狀。基底細胞排列紊亂,基底膜界限模糊不清,基底細胞液化變性明顯者可形成上皮下皰。棘層、基底層或固有層內可見嗜酸性紅染的膠樣小體。 臨床表現
口腔扁平苔蘚的發病原因及發病機制
發病原因 該病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目前的研究表明,其發病與精神因素 (如疲勞、焦慮、緊張)、免疫因素、內分泌因素、感染因素、微循環障礙因素、微量元素缺乏以及某些全身疾病(糖尿病、感染、高血壓、消化道功能紊亂)有關 。 發病機制 目前傾向于免疫學說,細胞介導的局部免疫應答紊亂在OLP的發
口腔扁平苔蘚的的發病機制及病理生理
發病機制 目前傾向于免疫學說,細胞介導的局部免疫應答紊亂在OLP的發生發展中有重要作用。免疫病理研究表明OLP上皮基底膜區有免疫球蛋白沉積,主要為IgM,也可有IgG和C3的膠樣小體。 病理生理 上皮不全角化,基底細胞液化變性,及固有層有密集淋巴細胞浸潤帶。粒層明顯,棘層肥厚者居多,少數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