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化妝品指令限用五種物質
近日,歐盟新發布化妝品指令,對化妝品中的維生素K1、二甘醇、甲苯、二乙二醇單丁醚和乙二醇單丁醚五種物質作出明確的禁用或有條件使用規定。 根據法規要求,將在化妝品中禁止維生素K1的使用;允許二甘醇微量使用,但不得超過0.1%;規定甲苯在指甲產品中的最高允許濃度為25%,但產品須附有警告標簽,說明須存放于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并且只供成人使用;規定二乙二醇單丁醚的最高濃度上限為9%;用作染發料溶劑的乙二醇單丁醚須符合氧化染發產品為4%和非氧化染發產品為2%的濃度上限。 由于化妝品直接與人身體接觸,因此其安全性備受各國關注。歐盟化妝品指令的產品影響范圍廣,涉及乳霜、乳液、化妝水、凝膠及潤膚劑、肥皂、防臭劑、香水、頭發或指甲護理產品、美白和抗皺護膚品,以及口腔護理等,不符合規定的化妝品不得在歐盟任一成員國銷售。 檢驗檢疫部門提醒,化妝品的人身安全性特征要求生產企業在檢驗標準、標簽檢驗、來料加工、后續監管檢疫等具體業務都......閱讀全文
“甲醇甲苯制對二甲苯聯產烯烴流化床工藝”通過成果鑒定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甲醇甲苯制對二甲苯聯產烯烴流化床工藝”科技成果在大連通過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成果鑒定。 鑒定會由石化聯合會科技與裝備部副主任王秀江主持,中國科學院李洪鐘院士擔任鑒定委員會主任。與會專家聽取了劉中民院士等科研人員做的技術研究報告,并詳細審查
歐盟化妝品指令限用五種物質
近日,歐盟新發布化妝品指令,對化妝品中的維生素K1、二甘醇、甲苯、二乙二醇單丁醚和乙二醇單丁醚五種物質作出明確的禁用或有條件使用規定。 根據法規要求,將在化妝品中禁止維生素K1的使用;允許二甘醇微量使用,但不得超過0.1%;規定甲苯在指甲產品中的最高允許濃度為25%,但產品須附有警告標簽,
甲苯甲醇制對二甲苯聯產低碳烯烴流化床技術通過鑒定
10月23日,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與陜西煤化工技術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 “甲苯甲醇制對二甲苯(PX)聯產低碳烯烴流化床技術”,在北京通過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成果鑒定。鑒定專家組認為,該技術路線具有創新意義,技術指標先進,達到了同類研
維生素K1的計算化學數據
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10.9 氫鍵供體數量:0 氫鍵受體數量:2 可旋轉化學鍵數量:14 互變異構體數量:5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TPSA):34.1 重原子數量:33 表面電荷:0 復雜度:696 同位素原子數量:0 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不確定原子立構
維生素K1對人體的作用
維生素K1:是一種油溶性維生素,可改善因疲勞而引起的黑眼圈。臨床發現將維生素A與維生素K.復配后使用對黑眼圈有明顯改善。
關于維生素K1的禁忌介紹
偶見過敏反應。靜注過快,超過5mg/分,可引起面部潮紅、出汗、支氣管痙攣、心動過速、低血壓等,曾有快速靜脈注射致死的報道。肌注可引起局部紅腫和疼痛。新生兒應用本品后可能出現高膽紅素血癥,黃疸和溶血性貧血。 [2] 嚴重肝臟疾患或肝功不良者禁用。 1、有肝功能損傷的患者,本品的療效不明顯,盲目
維生素K1的用法用量介紹
1、低凝血酶原血癥:肌內或深部皮下注射,每次10mg,每日1-2次,24小時內總量不超過40mg。 2、預防新生兒出血:可于分娩前12-24小時給予肌注或緩慢靜注2-5mg。也可在新生兒出生后肌內或皮下注射0.5-1mg,8小時后可重復。 3、本品用于重癥患者靜注時,給藥速度不應超過1mg/
使用維生素K1的不良反應
常用劑量無不良反應。肌內注射時,注射部位有疼痛感。靜脈注射過速時可引起潮紅、出汗、支氣管痙攣、胸痛、心動過速,甚至發生低血壓、休克等,并有引起死亡的報道。
兒童使用維生素K1的相關介紹
新生兒出血癥;肌肉或皮下注射,每次1mg,8小時后可重復給藥。肌內注射1-2小時起效,3-6小時止血效果明顯,12-14 小時后凝血酶原時間恢復正常。本品在肝內代謝,經腎臟和膽汁排出。 本品為維生素類藥。維生素k是肝臟合成因子Ⅱ、Ⅶ、Ⅸ、Ⅹ 所必須的物質。維生素k缺乏可引起這些凝血因子合成障礙
簡述維生素K1的適應癥
維生素K1為肝內合成凝血酶原的必需物質,當缺乏時可造成凝血障礙。當血液中凝血酶原缺乏時,血液的凝固就會出現遲緩,這時,補充適量的維生素K1可促使肝臟合成凝血酶原,起到止血的作用。維生素K1作為醫藥制劑,在臨床上應用于凝血酶過低癥、維生素K1缺乏癥、新生兒自然出血癥的防治以及梗阻性黃疸、膽瘺、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