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府日前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重點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碧水、藍天等幾大工程。《意見》明確,到2015年,主要河流污染減輕、水更清,城鄉空氣好轉、天更藍,人居環境改善、更宜人。 嚴控用水總量和入河排污總量 《意見》指出,碧水工程將重點整治岷江、沱江、嘉陵江沿線水污染,消滅城鎮轄區黑臭河。強化水資源管理,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加強入河排污口設置審批,嚴格控制用水總量和入河排污總量。加強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優化流域產業布局。 在生態環境敏感的河流源頭、水源涵養區等禁止開發或限制開發區域,嚴格控制布局新建水污染物排放量大和環境隱患突出的項目。積極推進重點流域城鎮、沿江鄉鎮和人口在3萬人以上建制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使五大水系國控、省控斷面優于Ⅲ類水質的比例達到70%,劣Ⅴ類水質比例降低到6.5%。 藍天工程將重點整治成渝城市群(四川)14個城......閱讀全文
4月17日,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向社會發布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 如何全面認識和正確理解公報內容?與水體和大氣污染相比,土壤污染有哪些特點?此次為什么沒有給出土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防治水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保證水資源的有效利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江河、湖泊、運河、渠道、水庫等地表水體以及地下水體的污染防治。 海洋污染防治另由法律規定,不適用本法。 第三
土壤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是筑牢健康人居環境的首要基礎。土壤作為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戰略資源,其質量狀況直接關系到經濟發展、生態安全和百姓民生福祉,需要全社會給予關注。 針對大氣、水、土壤污染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土壤污染防治行
“不治土壤疾病,哪來舌尖安全”,“水和土壤污染比空氣污染更值得關注”,“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全國兩會正在如火如荼地召開。今年,土壤污染依然是代表和委員們關心和熱議的焦點之一。 熱點的聚焦是現實的折射。我國農業資源短缺、污染嚴重已成農業發展的束縛,土壤污染、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等環境破壞
近年來,從鎘污染造成的“痛痛病”到接連出現的“毒地事件”,土壤污染持續引發輿論關注。國務院日前發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這份備受矚目的“土十條”,能否讓我們腳下的土地更潔凈?能否讓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新華社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有關專家。 一問:“土十條”能否讓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生物發酵產業是一種以高科技含量為特征的新興工業,它是以淀粉(或糖蜜)等農副產品為原料,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產業。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生物發酵產業的迅速發展已經使其在食品工業中占有重要地位。生物發酵產業不僅與國計民生直接相關,而且是提升農副產品附加值、解決“三
土壤污染正在惡化,污染如隱形殺手,難以察覺卻可能直接危害人體健康,特別是重金屬在蔬菜、糧食中的累積,將處于食物鏈頂端的人類置于危險境地。 11月8日,《新民周刊》報道了環保組織對IT企業重金屬污染的質疑,重金屬不僅污染江河,也會污染土壤。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環境修復研究中心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今天上午,國務院正式對外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即通俗所說的“水十條”。 “通知”內容顯示,今后,國家將加強包括飲用水、地下水、湖泊流域水以及排放污水等水體的全面監測。全文內容如下: 附: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
17日,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向媒體發布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嚴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 全國土壤點位超標率為16.1% 南方污染重于北方,表層土壤鎘含量增加明顯 根據國務院決定,2005年4月至2013年1
掌握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狀況以及重點地區污染狀況和成因的目標基本達成 “宏觀”是本次調查最基本的特點,在解讀和使用調查數據時,必須時刻牢記 典型地塊及其周邊土壤污染狀況的調查相對來說屬于微觀的點源調查,而平均每1.6平方公里一個點使得數據在說服力上仍顯不足 調查初衷并非單純了解土壤
國務院今日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背景、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采取措施,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關于征求《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修訂草案)》修改意見建議的公告 為了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保障人民群眾積極有序參與立法活動,現將《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修訂草案)》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歡迎社會各界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并于2019年1月14日前將修改意見和建議反饋至省人大常
2013年,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加快推進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進一步強化日常監管,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嚴懲重處食品安全違法犯罪,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得到控制,全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趨穩向好。但制約我國食品安全的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仍時有發生。為貫徹落實黨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 “十二五”規劃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國辦函 〔2012〕 147 號國務院有關部門: 《〈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以下簡稱《分工方案》)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
我國的土壤重金屬污染已經威脅到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人體健康, 全國約有 19.4%的耕地調查樣點超過土壤環境質量限量標準。 不久前,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于加強涉重金屬行業污染防控的意見》,提出到2020 年,全國重點行業的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比2013 年下降 10%;集中解決一批威脅群眾健康和農
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背景、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以下為土壤監測基礎知識,也歡迎加入土壤檢測答疑群。 面對土十條
日益嚴重的大氣、水污染一遍遍地敲響環保的警鐘。隨著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發展,農村這方“凈土”也難逃厄運。1月28日的甘肅兩會上,農村環保問題成為政協委員關注熱點(1月29日中國新聞網)。 各種污染侵入農村已非一日兩日之事,個別地方污染程度更是達到無法容忍的地步,甚至出現為遠離污染孕婦離
經濟新常態下,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也將進入新常態。2015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指出要處理好環境與經濟的關系,努力探索環境保護新路,強調進一步強化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認識,優先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讓廣大民眾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生活。 工作會議總結了20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今天分組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參加審議的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近年來,關系到農產品質量安全、公眾的身體健康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土壤污染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成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們熱議的話題。這部法律及時出臺,對防
英國路透社前不久有關“中國產香煙重金屬含量超標”的報道受到輿論的廣泛關注。路透社援引某研究團隊成員的話說,中國香煙重金屬含量高是由于種植煙草的土壤遭到污染。 煙草重金屬超標問題暴露出的土壤污染問題值得積極關注。要從根本上解決土壤污染問題,除了需要國家有關部門采取積極的措施,加大土壤污染防治
從湖南“毒大米”到常州“毒地”,面對頻發的土壤污染事件,我們不禁想問:我們腳下的土地是否被污染了?上面生長的農產品安全嗎?被污染的土壤該怎么辦? 7月6日,中國工程院發布的《全國土壤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戰略咨詢研究報告》給出了答案。該報告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魏復盛和尹偉倫帶領的項目組,在過去3年中
近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國務院 2016年11月
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根據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現就《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重點工作提出部門分工意見如下: 一、穩定和完善宏觀經濟政策,保持經濟運行在合
七、發展先進高效生物技術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搶抓生物技術與各領域融合發展的戰略機遇,堅持超前部署和創新引領,以生物技術創新帶動生命健康、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創新發展,加快推進我國從生物技術大國到生物技術強國的轉變。重點部署前沿共性生物技術、新型生物醫藥、綠色生物制造技術、先進生物醫用材料、生物資源利用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2014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提出,要規范“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產品”、“清真食品”等食品、農產品認證活動和認證標識使用,規范轉基因食品標識的使用,提高消費者對質量標識與認證的甄別能力。 工作安排明確,加大土地和水污染治理力度,重點治理農產品產地土壤重
中國政府網27日消息,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2014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提出,要規范“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產品”、“清真食品”等食品、農產品認證活動和認證標識使用,規范轉基因食品標識的使用,提高消費者對質量標識與認證的甄別能力。 工作安排明確,加大土地和水污染治理力度,
在大氣、水污染之外,全國土壤污染狀況總體也不容樂觀。記者了解到,目前土壤污染防治仍存在基礎信息底數不清,土壤修復起步晚、技術缺乏、標準滯后等難題。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農業資源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孫世友認為,水、土、氣、生(生物)處于一個生態系統,污染物質之間存在介質的傳遞關系,在當前河北及京津冀區域面臨
圖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博白縣的九洲江沿岸。 粵桂兩省環保廳近日簽署兩省區跨界河流水污染聯防聯治協作框架協議(以下簡稱《協議》),標志著粵桂兩省區建立了流域上下游水環境聯防聯治管理、跨行政區交界斷面水質達標管理、水環境安全保障和預警、省區污染事故應急協調處理等合作機制。 兩省就建立水源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