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油氣開發潛力巨大
數據來源:俄羅斯科學院石油和天然氣問題研究所 作者:瓦西里·博戈亞夫連斯基工科博士,俄羅斯科學院通訊院士,俄羅斯科學院石油和天然氣問題研究所北極與全球海洋問題科研副所長,“大陸架”實驗室主任 北極油氣資源的開采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是資源國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俄羅斯有40多年開采極圈油氣資源的歷史,最先建成了世界最北端的管線(包括1969年從米頌揚斯克油氣田到諾里爾斯克市長約671公里的天然氣管道)。俄羅斯對北極圈內陸上油氣資源的開采始于米頌揚斯克油氣田(1969年)和梅德韋日爾氣田(1972年),比阿拉斯加北坡普拉德霍灣油田的開采(1977年)早8年和5年。 據估計,以油當量計算,過去的40年間,在俄境內北極圈內開采的油氣資源是其他所有北極沿岸國家開采總和的 3.5倍。相比于大多數海上油氣盆地,北極大陸架、大陸坡地區因極端惡劣的自然氣候條件,遠離陸上油氣工業基礎設施,生態環境脆弱和海上邊界糾紛等原......閱讀全文
近觀俄羅斯北極凍土油氣開采
3月,北極圈內的俄羅斯萬科爾油田仍是北風如刀、白雪皚皚。 中俄兩國14名記者組成的聯合采訪團日前在這一油田走訪3天,觀察俄石油工人如何掘進鉆井、提取樣本和監測設備,實地感知俄油氣工業的發展前景。 萬科爾油田位于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北部地區,現由俄羅斯石油公司下屬企業“俄石油-萬科爾”公司
日本欲開發北極圈油氣資源
????日本政府將于近日討論和公布未來5年的海外資源開發戰略。該戰略建議日本應不失時機地參與北極圈等地的油氣資源開發,因為今后日本只能縮減核能發電,增加火力發電,所以不得不大幅擴大海外石油和天然氣的進口。該戰略提議由日本政府提供財政支援,支持日本大型油氣開發企業進軍北極圈和東西伯利亞投資
北極戰略資源引多國角逐 資源開采仍有諸多困難
北極擁有世界15%的未勘探石油和30%的未勘探天然氣,因此該地區正在成為各國競爭的新目標。不僅包括擁有北極領土的國家,非北極國家也欲染指,如巴西、荷蘭、瑞典和韓國及英、法、德、日等,都宣布對該地區的能源儲備感興趣。 目前,俄羅斯、加拿大、丹麥和美國對北極都有領土訴求。北冰洋沿岸近一半地區是
英BP公司聯手俄開發北極油氣資源 美國擔憂
《文匯報》報道,北極龐大的海底資源對于未來全球能源生產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英國石油公司(BP)和俄羅斯國營石油巨頭Rosneft日前宣布,雙方將合作開發位于俄羅斯北極大陸架、總面積達12.5萬平方公里的巨大海域,該地區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未開采油氣資源,估計石油蘊藏量達51億噸,天然氣藏量達3萬億立
北極油氣開發潛力巨大
數據來源:俄羅斯科學院石油和天然氣問題研究所 作者:瓦西里·博戈亞夫連斯基工科博士,俄羅斯科學院通訊院士,俄羅斯科學院石油和天然氣問題研究所北極與全球海洋問題科研副所長,“大陸架”實驗室主任 北極油氣資源的開采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是資源國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俄羅斯有40多年開采
自然資源部:2017年油氣開采呈現“油降氣升”態勢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自然資源部通報:2017年國際油價穩步上升,油氣行業逐漸回暖,全國油氣資源勘查開采投資觸底回升。開采上,石油產量小幅下滑,天然氣產量增長較快。2018-7-16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通報》顯示,在產量方面,2017年全國石油產量1.92億噸,同比下降4
俄羅斯挺進北極開采石油
北極海域一直被視為石油鉆探者的禁地,然而即使這樣,也沒能阻止俄羅斯及其他一些石油公司的急切挺進。據《紐約時報》報道,俄羅斯近期與英國石油公司簽署了北極圈近海石油勘探協議。 自去年墨西哥灣石油泄漏事故發生以來,該海域石油開采前景黯淡,于是,一些石油公司受莫斯科對海洋鉆探
美國限制油氣開采污染排放
新的聯邦大氣污染排放標準第一次將水力壓裂包括在內。 在美國環保局日前頒布了新的空氣質量標準后,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紛紛表示,將捕獲鉆井、管道和封存點的有毒廢氣以及影響氣候變化的氣體。《紐約時報》稱,新標準是美國政府第一次嘗試控制天然氣開采過程水力壓裂法等造成的有毒物質排放,如苯、正己烷以及甲烷
“北極前沿”大會呼吁負責任開發北極資源
在挪威北極圈內最大城市特隆姆瑟舉行的第十屆“北極前沿”大會1月26日呼吁各方負責任地開發北極資源,以長遠眼光協調該地區的商業和環境利益。 當天的會議圍繞“工業和環境”議題展開。冰島工業和貿易部部長奧德納多蒂爾表示,北極地區近年來發展加快,受關注程度也日益提高。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不應把北極當成一
BP等石油巨頭北極“圈地” 被指或破壞極地環境
紛繁復雜的北極油氣資源爭奪戰再度升溫。 2011年1月,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與英國石油公司(BP)將聯手開發俄羅斯位于北極大陸油氣區塊的消息引發了各界的關注。 作為戰略聯盟的一部分,Rosneft與BP將簽訂換股協議,BP以5%股份與Rosneft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