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發布艾滋病研究重要發現
由倫敦國王學院領導的一個研究人員小組,第一次確定了一個或許能夠在艾滋病致病病毒HIV進入人體后阻止其擴散的新基因。 這一發表在《自然》(Nature)雜志上的新研究,第一次確定了人類MX2基因的抑制HIV作用。研究人員說,這一基因有可能是開發一種有效、低毒性治療的新靶點,利用這種治療可以動員機體自身的自然防御系統對抗病毒。 科學家們在實驗室中對人類細胞進行了實驗,將HIV病毒導入到兩種不同的細胞系中觀察了其效應,在一種細胞系中MX2基因“開啟”表達,在另一個細胞系中它的表達“沉默”。研究人員看到在MX2沉默的細胞中,病毒復制及傳播。而在MX2基因表達的細胞中,病毒則不能復制,沒有新病毒生成。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倫敦國王學院傳染病系的Caroline Goujon博士和Mike Malim教授。Malim教授說:“這是一個極其令人興奮的研究發現,增進了我們對于HIV病毒與免疫系統互作機制的了解,為開發出治療......閱讀全文
艾滋病毒多種策略逃避免疫系統
單一類型的中和抗體可能不足以遏制艾滋病病毒 在一項艾滋病病毒如何變異以應對免疫系統壓力的研究中,美國埃默里大學疫苗中心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表明,艾滋病病毒能采取若干逃生路線,而不是以一個預定的路線來逃避免疫系統的壓力,這意味著單一類型的中和抗體可能不足以遏制艾滋病病毒。此項研究結果發表在9月份的
Cell:艾滋病毒疫苗“泵送”免疫系統更有效
5月9日Cell雜志發布了一項新研究,艾滋病毒疫苗通過“泵送”免疫系統將會更有效。新的HIV疫苗遞送策略能在臨床前模型中增強保護性免疫應答。拉霍亞免疫學研究所(LJI)的科學家發現,在一段時間內以小劑量遞送HIV疫苗會比同時接種同一種疫苗時產生更強的免疫反應。 這一研究發現公布在5月9日Cel
研究稱移除膽固醇可阻止艾滋病毒破壞免疫系統
一國際研究小組近日稱,他們找到了一種阻止艾滋病病毒破壞免疫系統的方法,通過移除艾滋病病毒外膜中的膽固醇,即可有效阻止病毒對人體免疫系統的損害。這一發表在最新一期《血液》雜志上的研究成果對開發艾滋病疫苗具有重大意義。 艾滋病是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所引起。通常,當
黏膜免疫系統的體液免疫系統的介紹
體液免疫是粘膜免疫效應的主要過程,即產生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據研究,人體每天分泌sIgA的量約為30~60mg/kg,超過其它免疫球蛋白的量。 IgA在漿細胞產生后,由J-鏈(含胱氨酸較多的酸性蛋白)連接成雙聚體分泌出來。當IgA通過粘膜或漿膜上皮細胞向外分泌時,與上皮細胞產生的分
免疫系統組成
免疫器官 種類:扁桃體、淋巴結、胸腺、脾、骨髓等。 作用:免疫細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配的場所。 免疫細胞 發揮免疫作用的細胞。分為淋巴細胞、吞噬細胞等。 淋巴細胞位于淋巴結、血液和淋巴液中,分為T細胞(在胸腺中成熟)和B細胞(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質 免疫活性物質是由免疫細胞
免疫系統的構造
免疫系統的構造: 免疫系統是一個由免疫細胞和有機器官構成的網狀系統,能自動對抗外來的有害物質,清除壞死細胞,并毀滅可能致癌的突變細胞。免疫系統的結構是繁多而復雜的,其主要的免疫器官有骨髓、胸腺、脾臟、扁桃體、淋巴結、淋巴管、盲腸。這些關卡都是用來防堵入侵的毒素及微生物。 1、骨髓 為白血球
免疫系統不能“嬌生慣養”
俗語說:“不干不凈,吃了沒病”。這并非沒有一點科學道理。 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人體依靠這種功能識別“敵我”,從而破壞和排斥進入體內的病原微生物和異物,及人體本身所產生的損傷衰老細胞和腫瘤細胞等,以維持人體的穩態和健康。 免疫分為先天性免疫和適應性免疫兩種。先天性免疫是一種無選擇性排斥、清除
Nature子刊:治療艾滋病新希望
近日,舊金山VA醫療中心(SFVAMC)的研究者進行了一項有關艾滋病的新研究,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統的藥理作用增強可以幫助病人剔除HIV病毒感染細胞,這項研究對艾滋病的治療提供了重要信息。 這項研究定位了正在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病人潛在的艾滋病毒儲存池位置。潛在的HIV儲存池建立在患者感染艾滋病
免疫系統不能“嬌生慣養”(新知)
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人體依靠這種功能識別“敵我”,從而破壞和排斥進入體內的病原微生物和異物,及人體本身所產生的損傷衰老細胞和腫瘤細胞等,以維持人體的穩態和健康。 免疫分為先天性免疫和適應性免疫兩種。先天性免疫是一種無選擇性排斥、清除功能,是免疫系統的“先遣隊”,它包括外部屏障和內部屏
病毒或有損免疫系統
自2月16日起,在國家法律政策的允許下,我國開始陸續進行了新冠肺炎患者的遺體解剖工作。其中全國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遺體解剖,由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學系教授劉良作為主刀人,聯合華中科大附屬同濟醫院病理科科研團隊共同完成。 截至目前,劉良所在團隊已完成3例新冠肺炎病例死亡遺體解剖后的病理檢查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