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與主觀盛行誰來評議“同行評議”
在同行評議大會上,對同行評議領域的研究逐漸被其他研究所排擠。 1978年,Drummond Rennie是《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的一名年輕編輯,老板指示他在澳大利亞的巡回演講中接替自己的位置,討論關于科學出版的問題。在出發前幾天,Rennie派他的行政助理到圖書館隨意挑選30本醫學期刊,并從中各復印一篇研究文章。他希望能夠在從紐約到悉尼的漫長飛行旅程中對這些文章進行評論。 在飛機上,當他回想起一周前在國際同行評審和生物醫學刊物大會上的幾百名觀眾時,他得出結論:“我們作為一個團體,有一個巨大的問題。”這些論文對于計劃好的講座來說是非常可怕的,因為它們充滿了偏頗的報告和基本的錯誤。這樣看來,同行評議似乎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有用。 現在Rennie在《美國醫學協會雜志》任職并已經快退休了,他有著低沉的嗓音和濃密的白發。而那場飛行帶給他的是改善醫學文獻狀況的一場嚴峻考驗。他和一些期刊編輯以及學術研究人員開始分析發表偏倚、......閱讀全文
隱秘與主觀盛行 誰來評議“同行評議”
在同行評議大會上,對同行評議領域的研究逐漸被其他研究所排擠。 1978年,Drummond Rennie是《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的一名年輕編輯,老板指示他在澳大利亞的巡回演講中接替自己的位置,討論關于科學出版的問題。在出發前幾天,Rennie派他的行政助理到圖書館隨意挑選30本醫學期刊,并從
《自然》稱同行評議中女性參與不足
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表一篇評論文章,以新的數據顯示,各個年齡的女性同行評議專家數量均少于預期。在分析中,來自美國猶他大學以及美國地球物理聯盟的作者發現,在同一年齡組中,女性比男性更經常拒絕評議邀請。 該研究分析了一個大型數據集,其中包括2012年到2015年間美國地球物理聯盟旗下期刊作者和評
朱大明:學術評價量化與同行評議
隨著學術界對“核心期刊”、SCI論文以及影響因子等學術量化指標的重視,量化評價也受到了種種質疑和責難,認為“學術評價量化背離學術評價宗旨”,“學術評價要靠同行評議”,甚至認為是學術評價量化導致了種種學術不端行為。對此,筆者認為,有必要仔細分析學術評價量化與同行評議的關系。?概括而言,科研論文的評價分
同行評議能走向透明嗎?| Peer Review Week
數據分析可以增強對科學論文的審查,但出版商必須首先同意公開此類信息。 同行評議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整個學術界每年要花7000萬個小時代表學術期刊為同行審稿。這些工作一般沒有經濟回報,也很少能得到應有的認可。 共享同行評議及其背后的數據有助于期刊杜絕學術出版中的造假、低效和系統性偏見。
參與國際同行評議,咱們還得加把油
中國學者很少參與國際同行評議嗎?根據最新一項全球規模的調研,答案為“是的”:2013~2017年,中國學者的論文發表量占13.8%,但同行評議貢獻量僅有8.8%。 近日,第二軍醫大學海軍醫學系教授孫學軍就此在科學網發表博文,引發研究人員熱議。他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直截了當表示:“國
加拿大部分取消在線同行評議
?Jim Woodgett 公開反抗似乎也有獎勵。 近日,加拿大科學界獲得了一個重大勝利,成功迫使加拿大健康研究院(CIHR)院長Alain Beaudet部分放棄引入在線同行評議。該建議一經提出就備受爭議。 在聯邦衛生部部長Jane Philpott的召集下,約50位科學家日前出席了一個全
Springer因同行評議造假撤銷64篇論文
據Retraction Watch網站消息,近日,因論文同行評議造假,Springer出版商撤銷了旗下十本雜志中的64篇論文。 Springer發出稱,Springer的編輯發現了偽造的郵箱地址,隨后進一步調查發現了造假的同行評議。經過更加深入的調查Springer認定64篇論文牽連此事。
德國Andreas Erdmann教授承擔的項目通過同行評議
德國Andreas Erdmann教授承擔的“中國科學院外國專家特聘研究員”項目通過同行評議 4月14日,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科院強激光材料重點實驗室組織專家對德國Fraunhofer IISB教授Andreas Erdmann承擔的“中國科學院外國專家特聘研究員”項目(編號:2
觀點:同行評議是否應考慮多元化因素
同行評議,是用于評價科學工作的一種組織方法。這種方法常常被科學界用來判斷工作程序的正確性,確認結果的可靠性以及對有限資源的分配,諸如期刊論文、科研項目、學術獎勵等活動。 當前,同行評議是對科研項目和成果進行評審評價的一種方法,被廣泛用于科研管理。隨著我國科技管理體制的改革和制度創新,如何進一步
北京引入“國際同行評議”等機制提升科研水平
北京市日前發布了系列財政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措施,引入了包括全球遴選頂尖科學家給予科研經費支持、對科研項目實行國際同行評議,以及培育與國際接軌的新型科研機構等創新型舉措,以此提升北京原始科學創新水平及國際影響力。 在6日召開的北京市科技創新大會上,北京市發布了《進一步完善財政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