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訊 每個人都會變老,科學家也不知道其中真正的原因。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道,最近,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嵌在人體基因組內的生物鐘,有望進一步揭示我們為何會變老,以及怎樣減緩老化過程,并為癌癥與干細胞研究提供寶貴借鑒。相關論文發表在10月21日《基因組生物學》雜志上。 早期生物鐘與唾液、激素、端粒等有關。新研究首次發現了一種內部生物鐘,不僅能精確測出各種人體器官、組織和細胞型的“年齡”,還能發現身體的哪些部分比其他部位老化得更快。“發現該生物鐘能幫助科學家進一步理解,是什么加速和減緩了人體老化過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衛?格芬醫學院人類遺傳學教授斯蒂芬?霍瓦特說。 霍瓦特通過研究健康和癌變組織細胞的甲基化作用,最后找到了這一生物鐘。他們從包括尚未出生的胎兒直到101歲高齡的老人中,收集了全身51種組織和細胞的近8000個樣本的信息,篩選了121套數據,跟蹤記錄了......閱讀全文
衰老是個神秘的話題,不僅是因為它與疾病的關聯,而且這也關系著一個重要的科學問題:為什么細胞生命是有限的?為什么從細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說,我們的身體會逐漸變化?這是一副復雜的拼圖,無疑現在還有許多未解的謎題。最新一期the scientist雜志聚焦于這一主題,通過多篇文章解析了基因組、 細胞和整
“長生不老”是歷代君王的夢想,而如何延緩衰老帶來的不良影響,維護老年人群的健康,是當代醫藥工作者試圖攻克的重要課題。近年來的研究表明,一項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技術可能成為緩解衰老速度的關鍵! 罕見的成人早衰癥 而揭示這一諾獎技術抗衰老潛力的研究,源于對早衰癥患者的研究。這些患者的身體高速衰老,
將一種蛋白質添加到血細胞中,似乎能夠使老化的血細胞再次年輕。這種現象提示該物質是否可以逆轉老化帶來的影響。 根據《New Scientist》的報道,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發現,一種稱為骨橋蛋白的蛋白質在年老老鼠體內含量較低,并且干細胞注入老鼠體內后會迅速老化。相反,如果將老化的干細胞與骨橋
自然界中存在著各種奇妙的生物,扁形蟲(flatworm)就是其中一種,科學家發現,永生的秘密或許就藏在扁形蟲身上。這些生活在湖泊和池塘的蠕蟲具有一次又一次再生的非凡能力,相當于可以長生不老。 如果將一條扁形蟲一刀兩斷,帶著頭的那一部分會再長出一條尾巴來,而帶著尾巴的那一部分
2016年6月18日,由生物谷主辦的“2016(第三屆)基因編輯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浩然高科技大廈圓滿閉幕。來自不同高校和研究院所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對基因編輯技術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為參會嘉賓對整個領域的深入了解以及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最初作為自然界細菌防御系統的C
幾十年來,對衰老和限制壽命的過程的了解一直困擾著生物學家。三十年前,通過鑒定延長多細胞模式生物壽命的基因變異,衰老生物學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科學可信度。 在本文,我們總結了標志著這一科學成就的里程碑事件,討論了不同的衰老途徑和過程,并提出衰老研究正在進入一個具有獨特的醫學、商業和社會意義的新時代。
Cell創刊于1976年,現已成為世界自然科學研究領域最著名的期刊之一,并陸續發行了十幾種姊妹刊,在各自專業領域里均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Cell以發表具有重要意義的原創性科研報告為主,許多生命科學領域最重要的發現都發表在Cell上。本月《Cell》前十名下載論文為: 1. Repu
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7年9月1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 1.Science:發現神經膠質細胞在大腦發育中起著重要作用 doi:10.1126/science.aan3174; doi:10.1126/science.aao2991 在
北京時間4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未來有一天,每位年輕女性都會經歷這樣一項手術:等到某個特定的年齡(比如說21歲),醫生便會從她們的卵巢中摘取一小片組織,然后將這片組織分成若干片,再將其冷凍儲存。 等日后這名女性準備懷孕時,便可隨時使用這些組織。她的卵巢仍運作如常,也會正常來月經和排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