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不老”是歷代君王的夢想,而如何延緩衰老帶來的不良影響,維護老年人群的健康,是當代醫藥工作者試圖攻克的重要課題。近年來的研究表明,一項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技術可能成為緩解衰老速度的關鍵!
罕見的成人早衰癥
而揭示這一諾獎技術抗衰老潛力的研究,源于對早衰癥患者的研究。這些患者的身體高速衰老,在他們40多歲時,身體會出現80歲老人中才會出現的衰老癥狀。也正是由于他們衰老的速度顯著加快,讓這一疾病成為研究衰老的重要模型。
這種疾病稱為維爾納綜合征(Werner Syndrome)的早衰癥。它是一種隱性遺傳病,患者在名為WRN的基因上出現變異,而這一基因在維持細胞中DNA的復制、折疊和修復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員發現,WRN蛋白功能的異常會導致基因組的穩定性顯著降低。更多基因突變出現,大量基因片段出現缺失和重組。
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研究人員對18名維爾納綜合征患者血細胞的研究發現,這些患者細胞中DNA的甲基化修飾也與對照組有很大差別。甲基化修飾是表觀遺傳學的一個重要指標,它們雖然不影響DNA的序列,但是具有沉默或者增強特定基因活性的能力。根據DNA的甲基化標記,研究人員可以構建預測細胞衰老狀態的“表觀遺傳學生物鐘”。而對維爾納綜合征患者的研究表明,他們的“表觀遺傳學生物鐘”與對照組相比,向前撥快了很多。
那么,這些表觀遺傳學修飾上的變化是維爾納綜合征的“因”還是“果”,編輯或者清除這些表觀遺傳學標記能夠逆轉衰老過程和與之相關的疾病么?
獲得諾獎的干細胞技術,抹去衰老的印記
在2006年和2007年,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博士的團隊發表的研究表明,將4個基因引入任何類型的成人細胞中,就可以將它們轉化為具有胚胎時期分化能力的干細胞。這些干細胞然后可以再被分化成為其它細胞類型。這一技術已經成為干細胞研究的核心技術之一。山中伸彌博士也在2012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殊榮。他的團隊發現的4個基因被譽為“山中伸彌因子”,通過這種技術生成的干細胞被稱為誘導多能干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
而有趣的是,這一技術同時抹去了成年細胞攜帶的所有表觀遺傳學標記,將它們的表觀遺傳學時鐘重新撥回到了出生前的胚胎期!
既然使用山中伸彌因子能夠抹去成年細胞攜帶的表觀遺傳學印記,那么它們是否也可以讓早衰癥患者的細胞“返老還童”?
為此,研究人員首先在體外細胞培養模型中檢測了山中伸彌因子的作用。令人欣喜的是,在另一種早衰癥(HGPS)的細胞培養模型中,使用山中伸彌因子對衰老細胞進行重新編程可以讓這些早衰細胞煥發青春!HGPS患者與維爾納綜合征患者的癥狀類似,不同的是早衰癥狀在兒童時就會出現。對HGPS患者細胞進行重編程能夠重新恢復端粒的長度,基因表達特征和氧化應激水平。
然而,當研究人員在HGPS的小鼠模型中,使用山中伸彌因子在體內進行細胞重編程時卻遭受了挫折。小鼠雖然能夠短暫地煥發青春,然而,它們過幾天后就會死去。在小鼠體內完全重新編程細胞不但會導致癌癥的出現,還讓細胞原有的功能喪失!
撥回衰老的時鐘
將表觀遺傳學時鐘歸零的方法被證明不可行,那么將時鐘的指針只撥回幾度會發生什么?
在2016年,美國加州Salk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想出一個方法。通過短暫使用低劑量的山中伸彌因子,他們對小鼠細胞進行了部分重編程。他們發現,早衰小鼠模型的衰老速度顯著下降。不但細胞DNA的表觀遺傳學修飾顯著減少,而且這些早衰小鼠更為健康和具有活力,比沒有接受治療的小鼠的壽命延長了30%。當研究人員用同樣的技術處理正常小鼠時,它們的胰腺和肌肉組織也重新煥發青春!這項研究發表在著名學術期刊《細胞》上。
使用先進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這一團隊也證明,他們能在小鼠模型中添加或者清除表觀遺傳學標記。利用CRISPR的精準定位特性,他們能把激活基因的蛋白質帶到特定的基因附近,調節它們的活性。在糖尿病、腎病、以及肌營養不良癥的小鼠模型中,他們已經能成功逆轉疾病癥狀,表明這套系統的確能對表觀遺傳學標記進行“微調”。如今,他們正準備進軍衰老相關的疾病癥狀。
科學家們仍然在進行更深入的研究,理解表觀遺傳學標記與衰老之間的關系,以及山中伸彌因子逆轉與衰老相關癥狀的機理。從表觀遺傳學的視角來看,人體不同器官的衰老過程有著明顯的共同之處。
撥回或重新編程細胞的表觀遺傳學時鐘正在成為科學研究的熱點!
曾經,我們認為無法對從父母那里獲得的基因作出任何改變,曾經,我們覺得衰老的步伐不會因為我們的意愿而減慢。然而,最新的科學進展表明,我們可以改變基因對身體的影響,未來,延緩衰老的步伐也將成為可能!
日前,燕達醫學研究院與煥生匯攜手成立聯合實驗室,旨在加速生物材料的研發和基于細胞生物研究的試劑研發,使干細胞、組織工程、神經修復、各種體細胞治療、分子診斷等世界前沿醫學技術能更快走進百姓日常生活,為大......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重要的內部控制機制,可以促進人類干細胞衍生的心肌細胞的成熟,從而更深入地了解從不成熟的胎兒階段發育到成熟的成年階段過程中心肌細胞是如何生長的。該研究結果發表在同行......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課題組、曲靜課題組,聯合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張維綺課題組,在《自然-衰老》(NatureAging)上,在線發表了題為SIRT2counteractsprimatecardiac......
衰老是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險因素,可導致心臟結構異常和功能衰退,如室壁肥厚、舒張功能障礙、纖維性顫動等。這些與年齡相關的心臟變化會增加多種心臟疾病的患病率,進而影響人類健康和壽命。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形勢......
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型干細胞有助于脊椎的形成,有助于揭示為何乳腺癌等腫瘤經常向脊柱轉移。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自然》。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等癌癥會優先向脊柱擴散,但......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主要任務是將氧和養分通過血液泵送到全身,確保我們的生命活動正常運轉。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臟也開始經歷衰老的過程,其中一個顯著的問題是心律失常。為什么衰老的心臟常常失去......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頭發會不可避免地變白,也有不少人因為壓力或者遺傳因素少年白頭、早生華發。目前,科學家了解到與頭發黑色素產生相關的黑素細胞干細胞(McSCs)比其他成體干細胞群更早失效,這會導致頭......
近日,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謝黎煒團隊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印遇龍團隊合作,首次報道了抗生素誘導的腸道菌群紊亂和衰老個體的腸道菌群及其代謝物會擾亂肌衛星細胞......
脂肪組織在控制機體代謝穩態中發揮著核心作用,而機體中脂肪組織保存的失敗與年齡相關的代謝性障礙直接相關,成熟脂肪組織在這種現象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目前研究人員并不清楚。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atur......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線粒體是細胞活性氧的主要來源。然而,內質網中蛋白質二硫鍵形成過程會產生副產物H2O2。據估算,它約占蛋白質合成過程中產生總活性氧的25%。可見,內質網來源的活性氧不容忽視。8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