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重點實驗室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日前,青島市科技局完成了首批市重點實驗室評估工作,海洋生物、醫藥衛生、新材料、農業4個領域的25家市級重點實驗室參加了評估。評估結果顯示,2010-2012三年期間,市重點實驗室取得了豐碩成果,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861項,項目經費12.3億元,發表研究論文4188篇,獲國家、省部級獎勵101項,獲發明專利授權383項,在支撐相關學科發展、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關鍵科學問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圍繞學科前沿和服務國家重大需求開展了大量創新性研究。實驗室承擔了大批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共獲得縱向科研經費10.95億元,其中國家級科研經費 5.85億元。主持和承擔了43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課題和101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課題,近三分之一實驗室承擔或參與了新藥創制、油氣開發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共獲得國家獎5項,省部級獎96項,發表SCI收錄論文1714篇。 二是涌現出大批高水平研究......閱讀全文
青島兩市級重點實驗室獲批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
日前,市科技局對資源利用、生物醫藥、裝備制造領域的21家市級重點實驗室進行評估,全面考核了實驗室近三年建設運行情況。評估期內,21家市重點實驗室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其中海藻綜合加工和畜禽疫苗領域兩家市級重點實驗室獲批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目前,我市擁有國家實驗室1家,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8家,省重點
青島兩市級重點實驗室獲批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
日前,市科技局對資源利用、生物醫藥、裝備制造領域的21家市級重點實驗室進行評估,全面考核了實驗室近三年建設運行情況。評估期內,21家市重點實驗室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其中海藻綜合加工和畜禽疫苗領域兩家市級重點實驗室獲批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目前,我市擁有國家實驗室1家,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8家,
省級重點實驗室落戶青海,這項研究是重點
12月14日,青海省科學技術廳下發關于批準2022年新建省級重點實驗室的通知,由瓦里關中國大氣本底基準觀象臺牽頭申報的“青海省溫室氣體及碳中和重點實驗室”入選2022年青海省新建省級重點實驗室。該重點實驗室的建立,將大力提升青海省碳監測、分析及評估能力,為應對區域氣候變化、實現“雙碳”目標提供關
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
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頂尖高校宣布重大舉措 1月28日,南開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工作研討會在八里臺校區服務樓召開。副校長陳軍出席會議并講話。 陳軍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的重要意義。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藥物化學生物學國
海底礦產重點實驗室運行 瞄準5個重點研究方向
12月21日,國土資源部海底礦產資源重點實驗室在廣州召開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標志著重點實驗室正式運行。海底礦產資源重點實驗室由中國地質調查局主管,主要依托于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實驗室設立海底能源礦產研究,大洋礦產資源研究,海底環境監測與研究,海洋地質前沿基礎理論研究,海洋地質、礦產資源調查技術
六個重點!國家重點實驗室要“升級”了
■本報記者 倪思潔 6月22日,科技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針對目前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中存在的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世界一流領軍科學家不足、管理體制機制亟待深化等問題,給出了進一步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的意見。 國家重點實驗室建
青海電科院兩個重點實驗室獲評省級優秀重點實驗室
近日,在2017年度青海省重點實驗室評估中,青海電力科學研究院“青海省高海拔電力研究重點實驗室”和“青海省光伏發電并網技術重點實驗室”被評為青海省優秀重點實驗室。青海省高海拔電力研究重點實驗室成立于2009年12月。該實驗室針對電氣設備、輸電線路等外絕緣問題和高海拔地區電氣設備適應性及電氣設備診斷開
天津市海洋氣象重點實驗室獲批為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近日,天津市科技局公布2019年天津市重點實驗室認定結果,由天津市氣象局申報的海洋氣象重點實驗室被納入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名單。這是氣象科學首次被列入天津市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建設領域。圖片來源于網絡 據了解,天津市海洋重點實驗室是天津市政府與中國氣象局第二次部市合作聯席會議確立的重要建設任務之一,緊
四川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4個 省重點實驗室113個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27日訊(記者 胡旭陽 攝影報道)9月27日,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建設工作會議在蓉召開,四川新聞網記者從會上獲悉,截止目前,全省共有在川國家重點實驗室14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113個,比2010年增加了53個。在川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省重點實驗室現有建筑面積超過48萬平方米,科研儀器設
新型戰傷研究重點實驗室建成
濟南軍區150醫院申報的“全軍新型裝備毀傷生物效應及防治重點實驗室”,近日通過總后專家組現場驗收,獲批進入全軍醫學專業重點實驗室立項培育計劃。該重點實驗室由150醫院牽頭建設,聯合總參工程兵防護研究所和總裝某基地共同進行科研攻關,是我軍第一個跨學科、跨兵種開展新型戰傷研究的重點實驗室。